第434章

  祝澜平静开口,问他:
  “方才你提到,手上还有一份徐太傅受贿的账本,此事可是真的?”
  刘老爷缓了缓神,哪里会承认,“那是我刚才为了活命,瞎编骗他的!”
  “无所谓,是不是你编的都不重要。”
  祝澜蹲下身,与他平视,忽然露出一个笑容。
  不知为何,刘老爷只觉得她这个笑容比方才的朱潜还要瘆人。
  “总之我会将你手上藏了账本的事情散布出去,然后将你押送回京。
  回京路上,万一守卫们稍微有个懈怠,打个盹或者拉个肚子什么的……
  你猜猜,自己能活着抵达京城么?”
  刘老爷脸色当即就变了。
  万一让京城的那些大人们知道自己手上有他们行贿的证据,一定会想方设法,不顾一切地弄死自己!
  那些人为了自保,才不会管你说的话是真是假!
  刘老爷惊恐地瞪着祝澜,好像看见了恶鬼。
  这女人怎么会想出这么损的招!?
  “你到底是什么来路……?”
  徐知远和被裹成粽子的朱潜也同样看着祝澜,无比迫切想要听到答案。
  这时,破庙门口的小路尽头传来了火光,像是有许多人举着火把赶来,还有骑马的声音。
  待那伙人走近了,徐知远才认出,居然是青州府衙的队伍。
  一队精兵上前,训练有素地分列两侧。
  “青州知府陆大人到——!”
  徐知远和刘老爷对视一眼,两人已经彻底懵逼了。
  茂县离府衙远着呢,知府怎么会亲自跑到这大山里?
  到底是什么情况!?
  陆丰骑着高头大马走到近前,面容肃穆地扫视过在场众人。
  紧接着他翻身下马,来到祝澜与燕璟面前,拱手朗声道:
  “臣青州知府陆丰,参见昭阳长公主殿下、御史中丞大人!”
  长公主!?
  御史中丞!???
  这下不仅徐知远和刘老爷彻底傻眼了,就连朱潜也完全呆住了。
  这个女人居然就是传闻中那个……
  连中六元,大梁第一位女状元,二十多岁便已位极人臣,掌管御史台的祝中丞!?
  听闻她和李家人的关系势同水火,跟徐家也当然不是一路人。
  可她却隐藏身份找到了自己……
  徐知远想起方才和朱潜说过的那些话,只感觉脑子“嗡”的一下。
  完了,这下彻底完了。
  ……
  翌日清晨,青州府衙。
  好好休息了一宿的祝澜梳洗完毕,穿戴整齐,推开了房门。
  陆丰穿着官服,早已在庭中等候。
  “中丞大人,早。”
  “陆大人早。”祝澜对他微笑颔首,“昨夜审得如何?”
  陆丰笑了笑:
  “多亏中丞大人神机妙算,提前给下官送来了信,下官这才能带人及时赶到,抓了现行。
  您放心,昨夜那三人被带回来之后,便分开审讯。
  那刘老爷最先支撑不住,已经全撂了。
  徐公子那边还在审,不过看他的状态,马上也就撑不住了。”
  祝澜点点头,都在她的预料之内。
  陆丰停顿片刻,又道:
  “中丞大人,只是那茂县县令朱潜似乎有些棘手……他说自己就只是买官,拒不承认曾经杀人。
  据下官推测,他这名字应该也是假的”
  “买个县令罪不至死,但杀人可是要偿命的。
  你若拿不出铁证,他不会认罪的。”
  祝澜说罢,回头唤了一声青黛。
  很快青黛从房里走出,手中拿着一叠纸,共有十几张。
  陆丰小心接过一看,那些纸每一张上都画着朱潜的正面画像,清晰到连他眼角的皱纹都描绘出来了。
  这样的画,比衙门里那些画师画得可逼真太多了。
  陆丰曾听闻过这样的绘画技法,名为“素描”,但是会的人极少,没想到这位祝中丞也是个中高手。
  陆丰不禁更加钦佩。
  祝澜让他将这些画像分发出去,到下面各级衙门去查。
  陆丰有些犯难:
  “大人,这人海茫茫,只有十几张画像,恐怕……”
  祝澜对他道:
  “昨夜朱潜曾提到自己做过水贼,还杀过人,此事当初必定闹出过风波。
  大梁最近十年内,只有江州湘阳县一带闹过大规模的水贼,出过几起人命案子。
  而且那朱潜说话,也确实有几分江州口音。
  你只需要请江州府衙协查,以湘阳县为中心,向周围县镇查起,应该会有收获。”
  陆丰恍然:“原来如此,多谢中丞大人提点!”
  祝澜对他笑了笑,温和道:
  “陆大人不必如此见外。
  你我相识多年,上回我来青州查办前任知府施元忠的案子,若非你帮忙,也不会那么顺利。
  对了,音儿姑娘最近如何了?怎也不见她?还有虎大哥呢?”
  陆丰的女儿陆音儿,还有自己在鬼市结识的虎平安,都在当年的青州粮案出力不少,之后她便没再听到过二人的消息。
  陆丰“呵呵”一笑,告诉祝澜,当年她与祝青岩离开没有多久,陆音儿便和虎平安成了亲。
  去年陆音儿刚诞下一儿一女,如今一家人住在府衙后面那条街上,其乐融融,好不幸福。
  听到陆音儿因为一件案子收获了美满姻缘,祝澜也替她高兴,表示明日会亲自去探望。
  这时,外面有人来报,说徐知远也招认了。
  祝澜接过口供,上面果然清清楚楚地说清了徐太傅受贿的事实,其中也提到了李正清。
  刘老爷也承认,他确实藏了一份账本,就在京城的七骏茶庄。
  当然,以祝澜对李正清的了解,他不可能以李家的名义去行贿,也没那么容易让一个刘老爷抓住把柄。
  那账本只是刘老爷为了威胁徐太傅才复制的,能直接指证李正清的可能性并不大。
  但徐知远是徐太傅的侄子,他所披露出徐家事情,桩桩件件都有真凭实据。
  现在最好的办法,是先利用徐知远和刘老爷的供词揪出徐太傅,再从徐太傅这里顺藤摸瓜,挖出李正清的事情,给他致命一击。
  祝澜当即返回房中,修书一封。
  她拿着封好的信笺走出来,陆丰问她,是否需要自己从府衙发信,六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祝澜却轻轻摇头拒绝了。
  她不是不相信陆丰,而是信不过路上的官驿。
  李家的眼线不少,万一官驿里上有他们的人,密信的消息有任何泄露,那才麻烦。
  至于送信的路子,她自有办法。
  (ps. 这两天有点事情,单更了两天,给宝子们道歉,明天恢复哈!)
  第591章 传信
  通运钱庄,二楼书房。
  糜管事正焦头烂额,坐立不安,额头汗珠涔涔。
  两日前,那持麒麟金印的女子来访,令他将刘老爷账上银两悉数取出,并嘱咐待朱县令到来时,须作证此银乃徐公子与刘老爷亲自提取。
  通运钱庄虽规模宏大,却也不能凌驾于律法之上。
  按理来说,客人存入的钱财非钱庄所有,纵然是乔阁主亲临,也无权擅自支配。
  何况,县令再小,毕竟也是官,若真作伪证,轻则贬职,重则斩首。
  此事关乎律法与职业操守,而麒麟金印再如何显赫,也不能超越法度,他原本打算拒绝。
  可就在此时,府衙派人来了话,让自己一切听从面前这位女子的安排,并再三保证,此事属于协助府衙查案,非但无过,还会记功。
  府衙管着县衙,知府管着县令,知府大人都这么说了,糜管事自然照办。
  但他现在却有些后悔。
  钱庄管事的守则中,哪里有规定如何应对这种突如其来的情况?
  若是上面的人知道他擅自做主,惹了麻烦,丢了差事可怎么办?
  糜管事为此忧虑了整整一夜,连头发都掉了不少。
  “管事,有人找您。”这时,钱庄的伙计轻敲房门,低声道。
  “谁啊?”糜管事语气有些烦躁,“不管是谁,就说我没空。”
  “是……上次来看账本的那位姑娘。”
  糜管事一愣,“快,快请!”
  祝澜步入书房,气度从容。
  糜管事忙不迭请她上座,亲自斟茶,神情紧张,目光时不时地瞥向她,心中忐忑不安。
  祝澜面带微笑,对他道:
  “徐知远、刘老爷,还有你们那位朱县令,如今都已落网。
  这一次你帮朝廷查案,做得很好。”
  听到那三人落网的消息,糜管事忍不住松了一口气,起码自己不会因此遭遇报复。
  然而,随之而来的还是钱庄内部的后果……
  祝澜看出他的心思,笑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