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看起来如此邪恶的东西,如何配被称之为“神”?
祝澜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随手将泥塑放进了柜子中。
她回忆起今夜发生的所有事情,仍旧觉得村里那口水井最为可疑。
打上来的井水还剩了半桶,祝澜舀起一碗清水放到鼻尖嗅闻,没有异样。
她又用指尖轻轻蘸取一点尝了尝,也并无任何不妥之处。
唯有这颜色……村里用的都是褐色陶碗,实在看不清晰。
祝澜忽然心念一动,脑海中闪过什么东西。
碧泉村。
这名字,莫非果真与水的颜色有关?
窗外响起鸡鸣之声,天际微微泛起了白色,下了一夜的雨终于停了。
祝澜思忖片刻,站起身推门走了出去。
……
村长林三郎听罢祝澜的来意,思索了一阵,脸上有些犹豫。
他家里的确有一对祖传的白瓷碗,但是白瓷金贵,自家人平日里根本不舍得拿出来用,当成了压箱底的宝贝。
但他知晓祝澜是从京城来的,从前还是位大官,心中便没由来地生出几分敬畏。
“好吧……你等着。”
林三郎进屋片刻后,拿着两只用布层层包着的白瓷碗出来了。
“这两只瓷碗是我媳妇的命根子,你当心些,用完立刻还回来。”
祝澜谢过林三郎,小心地抱着两只瓷碗回家。
她将那井水倒入碗中,来到阳光下仔细分辨。
片刻后,祝澜双眉紧锁——
那清水被盛在白瓷碗中,时而看去隐隐泛着一丝青色,时而看去又是完全透明的。
祝澜无法确定是不是自己的心理作用。
人眼在识别颜色之时,若没有对照组,是很难分辨出颜色之间细微差异的。
可是如何寻找其他水源呢?
祝澜问过阿虫,村子附近唯一的水源是穿过东面峡谷的一片湖泊,但这口井与那湖泊相连,水质都是一样的。
对了,昨晚下过雨!
祝澜眸子一亮,但此时雨已经停了,她昨晚也并未用任何容器承接过雨水,总不能等到下次降雨。
她决定先去隔壁孙阿婆家碰碰运气。
第468章 南溟有山
开门的是阿虫,听祝澜问他家有没有雨水,少年脸上闪过一抹困惑与茫然。
“雨水……我接雨水做什么?”阿虫费解地道。
祝澜有些失望,准备再去其他村民家问问,刚转身却听到阿虫在身后喊她。
“你等等!”
阿虫打开门让祝澜进来,带她来到院子里,院子的角落正好放着一只坛子。
阿虫指着那个坛子道:
“阿婆准备用它腌菜,昨天让我拿出来晾干晒晒太阳,结果昨晚下雨,我忘记搬回屋了,你自己去看吧。”
祝澜走上前,双手拿起那个坛子,立刻感到里面沉甸甸的,心中一喜。
“你要这雨水做什么?”阿虫有些好奇地凑过来问。
祝澜神秘一笑,说暂且保密。阿虫更加好奇,祝澜索性带他一起回到了自己家中。
一路上,她并未晃动坛子,步履沉稳地回到家,又让坛中的雨水继续静置片刻,这才小心翼翼地倒入另一只白瓷碗中。
阿虫瞧见那两只白瓷碗,眼睛都直了。
这可是村长的宝贝啊,居然真被祝澜给借出来了!
阿虫开始有一点点佩服祝澜了。
两只白瓷碗中分别盛放着井水与雨水,祝澜来到明亮处对比一瞧。
果然,那井水的颜色要更深几分,若没有对比,寻常人是根本看不出来的。
祝澜的想法被初步印证了,她的唇角微微上扬几分,叫阿虫过来看。
阿虫左看右看,两条眉毛都快打结了,终于犹豫着说:
“好像……是有一点不一样。这井里的水,好像有一点点泛绿?
是我眼花了吧……”
“你没有眼花,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祝澜将水倒掉,细细擦干净两只瓷碗,重新用布包好。
祝澜看向阿虫,问道:
“你们村子是何时开始叫‘碧泉村’的?”
阿虫被问住了,“应该……一直就叫这个名字啊,这名字怎么了?”
阿虫说完,似乎有些明白了祝澜的意思,恍然道:
“我们村周围都是山,每逢下雨,雨水就从山上流下来,最后都汇集到村东边的那片湖里,村里的井也是连着那片湖的。
那湖你如果去看过就知道,翠绿翠绿的,可美了!
我们的村的名字,应该就是这样来的吧。”
“你们从未留意过这水有些不对么?”祝澜微微蹙眉问他。
阿虫笑了笑,“这有啥,那湖水都是绿色的,舀出来的水有些泛绿,不是很正常么?”
“我没有出过村子,但天底下的湖水……应该都是这样吧?”
祝澜望着他,“那你有没有想过,为何天上落下来的雨水无色,但从山上流入那片湖里,就染上了绿色呢?”
阿虫从未想过这个问题,抓了抓脑袋,实在答不上来。
“这……也没啥重要的吧?”
祝澜思量了一阵,对阿虫沉声道:“带我去看看那片湖。”
……
碧泉村四面环山,周围多悬崖峭壁,村子正位于其中的一片低谷。
阿虫带着祝澜来到一座山脚下,两人爬了小半日的工夫,直到双腿有些发软,阿虫才停下来。
“好了,这里就能看见了。”
祝澜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随即怔住了。
山的另一边,果然有一片湖泊,湖水格外翠绿,如同一块被镶嵌在群山之间的翡翠,其间隐隐有光华流转。
极美,但美得不正常。
寻常的湖水会呈现翠绿色,一大原因是阳光照射到湖面时,光线会发生散射。相比起红色光,蓝光和绿光更加容易被散射,故而导致湖水往往看起来更偏向绿色。
但眼前这片湖泊的颜色,显然不是光线导致的。
就仿佛……有人用笔尖蘸了染料,在湖中轻轻划过,晕染开来一般。
祝澜面色有些凝重,又和阿虫绕到了山腰的另一边,俯视整个碧泉村。
眺望片刻,祝澜忽觉什么东西闪过脑海,眼前的场景好似在何处见过。
“南溟有山,名曰璧璇,山峦峭壁环低处,地藏璧卵……”
阿虫听到祝澜喃喃自语,好奇地侧目问她,“你在说什么?”
祝澜不答,笑意却一点一点爬上眼底,她凝望着山下的景色许久,笃定开口:
“我知道你们村子的‘诅咒’是怎么回事了。”
……
次日清晨,县衙后院。
县令康高义坐在石桌前,正喝着小酒,逗着笼子里的一只八哥。
县丞有些慌张地跑了进来。
“大人,碧泉村来了人,说那个祝澜自称破解了村子的诅咒,还说什么山神庇佑都是假的,请您去看看呢。”
康高义喝得有些微醺,闻言笑道:
“那村子哪有什么诅咒,都是一群人疑神疑鬼,自己吓唬自己。
本官上任时听说此事,为了安定人心,才让他们继续信那个山神的。
姓祝的爱折腾就让她折腾去,别来扰了本老爷的清净。”
县丞道:
“大人,让碧泉村重新信奉山神这事儿可是您当年提出来的,如果山神是假的,您的威信与颜面何存呐?”
见康高义仍旧醉眼迷离,县丞有些急切地上前,拦住康高义的酒杯。
“我的大人!您忘了下个月南州各县就要向府衙述职么?
碧泉村这些年可是一直交着‘祭神税’呢,被姓祝的这样一闹,他们以后不交税了可怎么办?
咱们县的赋税与隔壁东安县可就差了一丁点儿,这回要是被他们比下去,您明年的升迁可就没戏了!”
此话一出,康高义仿佛被触发了关键词,眼神顿时清明了。
“对对,你说得对,我怎么忘记这茬了……”
康高义如临大敌,立刻放下酒杯对外面喊道:
“来人,备轿,去碧泉村!”
(ps. 按照大纲后面的剧情还有很多,主角团的发展路线都会写到。但最近书名测试,数据不够理想可能会被要求尽快完结,所以还是先推主线。岭南剧情不复杂,澜澜被贬期间的戏份会略少一些,开始铺垫皇储和快要开始的战乱剧情嗯~
主角戏多戏少都会有读者不满意,众口难调,所以阿咩还是按自己节奏写啦,希望宝子们谅解。)
第469章 开山
碧泉村。
旭日高照,是个雨后的艳阳天。
一众村民手中拿着凿子、锄头等工具,跟着村长与祝澜浩浩荡荡出了村子,向东边的山脚而去。
林三郎眉头微蹙,眼中闪过一丝不安,低声向祝澜确认:
“你真的有把握?待会要是什么也挖不出来,我可跟乡亲们不好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