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肖姑娘,若朝中有什么需要打点帮忙的,在下一定竭尽全力。”
我闻人月白顿了顿,忽然想到了什么。
“对了,此事症结在于卫国公……家父与他尚有交情,我即刻以家父之名修书,或许能劝其退一步,莫再步步紧逼。”
闻人月白的字迹清瘦而遒劲,很快写好了一封信交给肖婉。
他又以个人的名义取出一张三千两的银票。
悠悠若是知晓祝澜被打入天牢,定然会急疯的,此事他绝不能袖手旁观。
“肖姑娘,不若我亲自去那渡心寺求见卫国公,想他应不会拒我于门外。”闻人月白又沉吟着说道。
肖婉却十分犹豫。
她听乔悠悠说起过闻人月白的腿疾,这种病症十分怕寒,一旦发作,极为痛苦。
这金霄阁中铺着地龙温暖如春,闻人月白都要将要药毯覆于膝上。
外面冰天雪地,那渡心寺更是建在山中,只怕闻人月白难以承受。
最终,肖婉还是谢绝了闻人月白的好意,只收下了书信与银票。
这不过是杯水车薪,但总胜于无。
……
御香阁中,肖婉与祝青岩几人再度聚首。
“只有三千两,只怕入不了那慧夫人的眼。”祝青岩有些焦虑道,“还有这书信……我们连卫国公的面都见不到,如何送给他?”
众人一时沉默,气氛凝重。
最后还是肖婉开口,让祝青岩再描述一遍那日遇见薛慧的情形,看是否能找到一些突破口。
祝青岩的描述与先前相差无几。
“那血人参也是稀罕之物,她却随手丢在一边,压根没有看上。
接着她便绕过我,乘马车离开了。”
祝青岩忽然想到什么,又补充道:
“我记得她离开时,与侍女提及要用牛乳沐浴,准备次日赴宴……”
“赴宴?”肖婉察觉到什么,追问:“你见到薛慧具体是在哪一日?”
“应该是腊月初八。”
肖婉喃喃自语道:“也就是说,那宴会是在腊月初九……莫非是围炉宴?”
“对!”祝青岩想起来了,“她说的就是围炉宴!”
肖婉眼睛一亮,只觉柳暗花明。
“她会去参加围炉宴……而围炉宴的创办者,正是京城中声名显赫的华荣夫人。
如此,兴许还有个人能帮到我们!”
……
后宫,凤仪殿。
朗朗读书声穿透屏风,回荡在大殿之中。
“敖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一名宫人迈着细碎的步子进来,低语禀报:
“皇后娘娘,秦贵妃来了。”
董兰心缓缓睁开眸子,自软榻上坐起,身旁正摇头晃脑背书的燕宁闻声抬头,圆溜溜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
“阿璟妹妹也来了么?”
宫人答道:“是,昭阳公主也来了。”
燕宁闻言,欢喜地站起身,却又有些忐忑地回望董兰心。
董兰心宠溺一笑:“既然你阿璟妹妹来找你玩,那剩下的功课便留到晚上再做罢。”
“多谢母后!”燕宁欢呼起来。
很快,秦雨薇携着燕璟步入殿内,绝美的面容上挂着盈盈笑意。
“见过皇后娘娘。”她松开女儿的手,笑着请安行礼。
“见过皇后娘娘、太子哥哥。”燕璟也乖巧地行礼。
董兰心瞧见燕璟,眼底也浮现出几分欢喜,对她招招手道:
“璟儿,过来。”
董兰心抱着燕璟坐在自己腿上,忍不住伸手捏了捏她粉扑扑的脸蛋。
“璟儿与你长得愈发像了,以后定也是个倾国倾城的美人。”董兰心笑着对秦雨薇说道。
秦雨薇也笑笑,对燕璟道:
“璟儿,去找太子哥哥玩罢。
母妃与皇后娘娘有话要说。”
早已等待一旁的燕宁上来牵住燕璟的手,就拉她向自己的书案走去。
“阿璟,我考考你。
敖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后面是什么?”
“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燕璟对答如流,而后颇为自豪地仰起小脑袋。
“太子哥哥,你怎么才背到这一篇呀?
这篇阿璟上个月就背完了。”
“真的么?我不信,让我考考你下一篇!”
董兰心与秦雨薇望着两个孩子叽叽喳喳,互相考校,谁也不服输,二人会心一笑。
“皇后娘娘,雨薇今日前来……其实是有事相求。”
“是为祝中丞的事吧?”董兰心毫不意外,“否则你心高气傲,怎会轻易求人?”
“卫国公想要逼死祝中丞,此事也传到后宫了。我知你与祝中丞交情匪浅,只是咱们身为后妃,不便直接出面干涉前朝之事,能做的只怕不多。”
听她并未直接拒绝自己,秦雨薇心中紧绷的弦终于松了几分,身子微微前倾道:
“要救人,自然是得迂回取胜。”
第459章 劝说
听得秦雨薇说要迂回取胜,董兰心生出几分兴趣,让她说下去。
“皇后娘娘应该知晓京城中冬日盛行的‘围炉宴’吧?”
董兰心微微颌首,“那围炉宴的发起者华荣夫人乃是我的一位远房阿姊,自然知晓。”
秦雨薇说道:
“每逢腊月初九,京城中都会举行围炉宴,参加者多是那些诰命夫人,或是其他王公贵族的亲眷。
京中贵女们都以能参加围炉宴为荣,而那卫国公的宠妾慧夫人,正是其中宾客之一。
想来她与那位华荣夫人,也有不浅的交情。”
“哦?那你想如何做?”
“臣妾想请华荣夫人出手,搭上慧夫人这条线。”
董兰心沉吟片刻,缓声道:
“你我身在后宫,一举一动都有人盯着,许多事情不便做。若能请到华荣夫人帮忙,的确更为稳妥。
我明白你的心思,只是……那华荣夫人论起辈分虽然是我的阿姊,然而我们两家却素无往来。
董氏一族内部关系比你想象的要复杂,我与她的父辈之间还有些陈年恩怨。
要请她帮忙,难度不小。”
“娘娘!”秦雨薇忽然跪在了地上。
“臣妾与祝中丞情同姐妹,决不能眼睁睁看着她被李家人逼到死路。
若非别无他法,臣妾也绝不会来为难您。
这一次……还望皇后娘娘施以援手。”
“这是做什么,快起来。”董兰心立刻将她扶起。
她眸色复杂地望了一眼不远处正在玩耍的两个孩子,轻声道:
“当年我生下宁儿之时,险些血崩丧命。若非你及时发现,只怕活不到今日。
你救过我一命,放心,这次祝中丞的事情,我一定替你想法子。”
……
“见过华荣夫人。”
薛慧人未至,声先到,笑吟吟的声音远远从屏风后面传了过来。
华荣夫人与她年纪相仿,气度雍容,正身着一身青绿色长袍,半倚在贵妃榻上看书。
薛慧来到她面前见了礼,笑容并不显得生疏,随即从怀中取出一只小匣子放在桌上。
“妹妹这两日新得了一颗融香石,只要佩戴在身上,便能散发阵阵凉香。
只可惜我这鼻子钝得很,对各样香气实在不甚敏感,这样的好玩意放在我这里也是暴殄天物,不如献给您赏玩。”
“你倒是越发客气了。”华荣夫人也不推辞,笑着命侍女收下。
两人攀谈一阵,说起京中的趣闻轶事,发出阵阵欢笑。
华荣夫人趁着话题的间隙,开口提到:
“对了,听闻前些日子卫国公有位侄子在青州出事了?”
“是,被那姓祝的女钦差给害死了。”
薛慧拈起一块马蹄冻糕,轻咬了一口,抱怨道:
“我家老爷为了让陛下严惩钦差,还专门搬去渡心寺住着,说那钦差不死,他就不出来。
他搬进去倒不打紧,只是可怜了妹妹我,还得日日顶着风雪去送饭。”
华荣夫人笑道:
“卫国公如今可是半点离不开你,你就偷着乐吧。
不过堂堂卫国公,能为一个侄子做到这份上,实在是令人感动。
想来他对那侄子也是极为爱护的吧?”
“呵呵,那是自然。”薛慧这样说着,眼神却闪过一丝讥讽。
那李莫须虽从小在国公府长大,但充其量不过是个闲人,卫国公压根从未将他放在心上过。
此番若不是为了和镇北王联手扳倒祝澜,他才不会放着好好的国公府不待,跑去劳什子寺庙受罪。
“那钦差我也有所耳闻,听说还是先帝时期的女状元,在民间颇有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