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但表中所写多是空泛的夸赞之词,缺乏实证,所以陛下看过后便弃之一旁了。
  而那封举荐的奏表,正是李莫须所写。”
  祝澜凝眉思索道:“如此说来,他二人早就认识,而且关系匪浅?”
  “对。”祝青岩点点头。
  “而且李莫须一个京官,跟青州知府八竿子打不着。他如果没来过青州,怎么夸得出施元忠那些话?
  可你听到方才席间他二人的对话没有?李莫须言语间不仅暗示自己没来过青州,而且与施元忠此前也从未见过。
  说起家眷之时,那施元忠也表现得对李莫须毫无了解,就好像……刻意说给我们听似的。”
  “你说得对。”祝澜沉声道。
  “这是欲盖弥彰。”
  两人沉默了一阵,祝澜望着祝青岩说道:
  “对了,今日提起那位陆通判,似乎与青州其他官员关系都不大好。
  或许,我们该去见见他了。”
  祝青岩也正有此意,站起身就去拿斗篷。
  “择日不如撞日,正好夜黑风高,是个翻墙爬树的好时机。
  你在这里等我,不许先睡啊!”
  祝澜笑眯眯地替她开门,“学正大人高义,学正大人辛苦!”
  很快,别院内熄了烛火,一个纤瘦而敏捷的身影无声无息地跃出了府衙的院墙。
  ……
  风雪之夜,府衙内院的偏厅内传来暗弱的烛光。
  “知府大人,人来了。”
  小厮说完,极有眼色地退了出去将门关好。
  施元忠抬起头,两个身披宽大黑色斗篷的人拉下兜帽,露出真容,正是李莫须和沈万雄。
  三人围着圆桌坐下,不多废话,直接进入正题。
  施元忠面有忧色,问李莫须:
  “李大人,眼下强行将城外的饥民集中起来,只怕拖不了太久。
  那两个钦差究竟打算何时离开青州?”
  李莫须撇了撇嘴,“我怎么知道。人家是上官,要走要留,我还能做得了主?”
  两人对视一眼,都叹了口气。
  一旁的沈万雄却“呵呵”笑了起来,亲自为两人倒上茶。
  “两个钦差而已,以前又不是没钦差来过,咱们不是照样见招拆招,安然把人送走了么?两位大人何必愁成这副模样?
  依我看,以前怎么着,咱们照葫芦画瓢再来一遍不就行了。
  这世上啊,能用银子解决的问题,那都不叫问题。”
  李莫须有些烦躁地敲了敲桌子,没好气地道:
  “你是不知道这二位爷,我一路试探下来,那可真是滴水不漏,油盐不进。
  你那使银子的功夫,只怕这回碰上克星咯。”
  烛火明灭,沈万雄脸上笑意不减。
  “李大人此言差矣。我沈万雄活这么大岁数,只见过没使对地方的银子,还真没见过银子搞不定的人。”
  李莫须皱眉摆摆手,“送钱对她们没用!”
  “直钩自然钓不上鱼。”沈万雄微微一笑。
  他站起身对二人抱拳道:
  “二位大人接下来只需打好配合,我老沈出马,保管让这二位钦差知道知道——
  什么叫人间天堂。”
  第435章 润笔
  清晨,祝澜与祝青岩二人一边梳洗,一边说起了昨夜的情况。
  原来昨夜祝青岩趁着夜色离开府衙去了青州通判陆丰家,本想找机会与陆丰见面,到了之后却发现那陆宅门口竟然有不少人在盯梢。
  为了不打草惊蛇,祝青岩没有轻举妄动,便先折返回来了。
  “青州通判可不是小官,仅在知府与同知之下。敢明目张胆在通判家门口盯梢,也只有可能是那位知府大人的安排了。”
  祝澜对镜梳着自己的长发,说道,“看来施大人是有意不想让我们与陆通判见面,其中必有隐情。”
  祝青岩坐在床上,想了想道:
  “陆丰称病不出,但他家人总要出门吧?我想那施元忠胆子再大,也不敢将整个陆府所有人禁足。他防着陆丰,但对陆丰的家人不一定盯得那么死。
  今日我再想想办法,看能否联系上陆音儿。”
  祝澜点点头,“对了,还有一事我始终有些担心。你若有办法见到陆姑娘,须得想法子把这件事办了。”
  她近身对祝青岩说着什么,就在这时,门外突然响起敲门声。
  “二位大人,沈老爷在附中设宴,想请大人们赏光。”
  祝澜与祝青岩对视一眼,祝澜对门外道:“既然是沈老爷相邀,那本官却之不恭了。”
  她又回头对祝青岩嘱咐几句,这才去开门,寻了个由头将祝青岩留下,自己前去赴宴。
  ……
  祝澜乘着轿子来到沈宅之外,施元忠和李莫须都已经到了,沈万雄正在门口亲自迎接祝澜。
  随着沈万雄的指引踏入沈宅后,祝澜才发觉沈宅的园子足有两个知府衙门那么大,水石花鸟,无一不是珍贵之物。
  沈万雄对自己的园子也颇为满意,一边走,一边向祝澜讲解着园中的种种布局是请了哪位高人设计,各种奇石又是花了多少银子从多远的地方运来的。
  祝澜笑意盈盈,听得十分认真,时不时还露出惊奇之色。
  她用余光留意着身边的施元忠与李莫须,二人虽也在一旁搭腔,却并没有左顾右盼,好似早已见识过沈宅内的风景一般。
  施元忠身为青州知府,与当地豪强沈万雄有些来往并不奇怪。
  但李莫须从京城而来,这般表现便值得深思了。
  宴席设在一座设计十分精巧的二层小楼内,一行人来到楼下,祝澜抬头一瞧,面露诧异:
  “沈老爷,这座小楼的牌匾为何空着?莫非也有什么深意?”
  沈万雄笑着解释道:“哈哈哈,大人多想啦。此楼名叫望月楼,是整个园子中小人最满意的一处所在。
  小人前后请了十数位名家来题写牌匾,却始终没写出一幅满意的,故而空设牌匾至今……唉,小人的这桩心愿,也不知有生之年是否还能实现。”
  李莫须一听,立刻打趣道:
  “沈老爷可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咱们这位钦差中丞大人,当年可是名动大梁的女状元,文才绝世。
  桐州清溪镇青竹书院那幅名扬天下的墨宝你听说过吧,那可就是出自咱们钦差大人之手!
  我要是你啊,就赶快抓住机会好好求求钦差大人,万一大人一高兴,为你亲题匾额……啧啧,那可真是羡慕死咱们这些人了。”
  沈万雄恍然大悟似的,两眼发光地望着祝澜。
  “哎呀,小人怎么忘记了这一茬……若能得钦差大人亲赐墨宝,就是让小人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啊!”
  “沈老爷。”施元忠略带责备地看了他一眼,“钦差大人是什么身份,你一个小老百姓,也敢求钦差大人的墨宝?”
  “这……”沈万雄无比纠结地望了祝澜一眼,最后带着万般不舍叹了口气,“知府大人教训的是,是小人痴心妄想了,还请钦差大人千万莫往心里去。”
  “沈老爷这是说得哪里话?”祝澜抿唇一笑,显然对方才众人的一番吹捧十分受用。
  “您为青州赋税作出那么大贡献,想要一幅字而已,只要沈老爷不嫌弃,那本官献丑便是。”
  沈万雄闻言大喜,立刻让人抬上桌案和笔墨纸砚,亲自为祝澜研墨。
  祝澜提笔蘸墨,俊秀飘逸的“望月楼”三个字一气呵成。
  几人拿过字一瞧,纷纷面露震惊。
  “真不愧是状元之才,钦差大人这字可谓是书圣再世,冠绝古今!”
  沈万雄激动得用袖子拭了拭眼角,表示自己此生能拥有这样一幅墨宝,简直死而无憾。
  祝澜面上谦虚,心中却在暗笑。
  自己的书画水平虽然还算不错,但毕竟是半路出家,比起丁小邱那般的天赋造诣还是差得太远。
  眼前这几人吹捧得如此肉麻,实在是……演过了。
  “来人!”沈万雄抹着眼睛,唤来下人,将一个沉甸甸的木托盘端了上来,上面竟放着两层闪闪发光的银元宝!
  祝澜面色一沉,“沈老爷这是何意?”
  沈万雄激动得呜咽,“钦差大人圆了小人的毕生心愿,小人无以为报,这二百两润笔费不成敬意,还望钦差大人千万要收下!”
  在祝澜身后看不见的位置,李莫须撇了撇嘴。
  以他一路上对祝澜的观察,这种招数根本不会有用。
  “既然是沈老爷好意,本官便愧领了。”祝澜微微一笑,看向身后的李莫须。
  “李大人,这些银子劳烦你去换成冬用物资,发放给城内家境贫寒的百姓们吧。”
  李莫须挤出一个笑容,心想这祝澜既过得了面子,又得了人心,最重要的是直接让自己去领银子,她却压根都不过手!
  还真是老奸……不,少奸巨猾。
  祝澜有些不好意思地看向沈万雄,摸了摸自己的肚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