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燕修云重新坐回椅子上,手指一下一下轻轻敲击着桌面,似乎在认真考虑丹齐的建议。
  “除了东宫这里,你们还联系过其他人么?单凭你,如何能将我和家人全部送出大梁?”
  燕修云的话中透着浓浓的不信任。
  丹齐闻言却更加高兴,但他也不傻,自然不会说出内应是谁。
  “这点你不用担心,我们自有安排,能确保你们平安到达乌兹。”
  燕修云不再继续说话了。
  丹齐并不着急,但见燕修云迟迟没有给出确切答复,等了许久,终于还是有些按捺不住,上前一步道:
  “还在等什么呢,陈枣——”
  话音未落,燕修云手中的青瓷茶碗忽然砸在丹齐面前的地上,摔了个粉碎。
  “放肆。”
  燕修云陡然站起身,浑身透出一股少见的威压,声音低沉。
  他抬手指向丹齐的鼻子,目光寒意逼人。
  “蕞尔小国之臣,也敢来孤面前大放厥词。
  你给孤听好了——”
  燕修云翻开手掌,里面露出一枚金色的龙头印章。
  “这太子印信一日在孤手中,孤便是大梁太子,国之储君。
  北疆万里疆土,乃是大梁之土地。边境千万百姓,亦是孤的子民!”
  “乱臣贼子,其心可诛!”
  燕修云向门外大喝一声,“来人!”
  东宫卫队长李炎立刻带着手下冲了进来。
  燕修云冷冷开口:
  “照会礼部一声,再将此人送至大理寺,严查其入京后所有往来具细。
  凡有与其私下接触者,无论平民百姓或是朝中重臣,一律记名,上报天子处置!”
  丹齐惊怒交加,高声叫喊起来,却无济于事,很快被人拖了下去,咒骂声终于消失在夜色之中。
  房中再次只剩下燕修云一人,他松了一口气,有些踉跄着跌坐回椅子上。
  眼底再次闪过一丝迷茫。
  母后,这一次……儿臣做对了么?
  (ps. 女生一个人搬家真的要老命了,每天还要安装很多东西,大概还要持续单更一周左右才能恢复日双 o(╥﹏╥)o?)
  第348章 书架
  清晨,祝澜带着褚辛先去了一趟大理寺,见过司滢,随后再一次回到了褚秀宁的房子。
  望着褚秀宁院门上被贴着的封条,褚辛的表情有些哀伤。
  有一个大理寺的差役正守在门口,拦住了二人。
  “此乃凶杀案发现场,案子尚未完结,闲杂人等不得入内。”
  祝澜取出刚刚从司滢那里拿到的特许令,那差役看了一眼,没再多说什么,利落地撕掉了门上的封条,跟着二人进去。
  “状元姐姐,你是觉得咱们之前遗漏了什么东西吗?”褚辛打量着院内熟悉的景物,轻声问。
  祝澜点点头。
  是的,她觉得上一次自己一定漏掉了什么东西。
  她重新复盘了整件事情,发觉其中有一点很是蹊跷——那便是褚秀宁的立场。
  首先,褚秀宁身为当年兰妃的贴身侍女,从她生前最后与自己交谈时的状态来看,她对兰妃很是忠心耿耿。
  那么燕修云身为兰妃的亲生儿子,褚秀宁应该是极力想要保护他才对。
  褚秀宁最后提到了一本书,根据后来自己获得的神秘字条,那本书就是《诸子集注》,上面记载着证明燕修云是真皇子的证据,这也是祝澜决定根据《诸子集注》中的线索前往湘阳县的原因。
  但查到最后的结果却完全出乎她的意料——金氏夫妇,或者说陈氏母女带来的线索,不仅无法证明燕修云是真皇子,甚至答案完全相反。
  几乎完全意味着燕修云就是陈枣!
  褚秀宁身为兰妃娘娘的人,怎么会暗示自己去挖出这么一条对燕修云几乎是致命的线索呢?
  无论如何,褚秀宁没有理由害燕修云。
  确定了这一点,祝澜便产生了另一个联想——
  如果褚秀宁所说的书,并不是指《诸子集注》呢?
  紧接着她又回忆起另一个细节,那就是当时褚秀宁提到那本“书”时,忽然站起身,好似要走向什么地方,但很快她就晕倒了,自己也跟着失去了意识。
  回想起褚秀宁当时的动作,祝澜越想越觉得……她似乎是站起身想要去拿什么东西。
  而且那个凶手之所以躲在房子里,会不会也是为了那个东西?
  祝澜不敢确定,但她想试一试。
  祝澜带着褚辛进入褚秀宁的房间,房间里的血腥气早已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淡淡的霉味。
  身后那名差役有些嫌弃地挥了挥手,上前打开了窗户通风,窗外的阳光也随之照了进来,屋里顿时变得亮堂许多。
  祝澜的目光很快定格在房间的一座书架上。
  那座书架很大,几乎占满了正面墙壁。
  而当时祝澜与褚秀宁交谈的地方就离书架不远,褚秀宁站起身后面对的方向,正是这座书架。
  她提到那本“书”后,似乎想要走向这座书架,是不是说明……
  祝澜眸色一凝,径直向书架走去。
  书架一共有四层,上面的书很多,从诗词到律法,范围很广,甚至还有一些价值不菲的古籍。
  这么多书,哪怕祝澜过目不忘,一目十行,想要看完也要不少工夫。
  她转过头去问那差役,能否将这些书带走。
  “不能。”那差役答得斩钉截铁,说结案之前案发现场的任何东西都不能被随意带走。
  还叮嘱她们可以查看,但看完必须放回原位,他会在一旁盯着。
  祝澜从褚辛的口中了解到,褚秀宁是一个很爱读书的人,兴许是长年跟着兰妃娘娘受到熏陶的缘故,褚秀宁也算得上腹有诗书,颇有才华。
  另外一点,她似乎还有些强迫症。
  这房子里的摆设,与先前在何府、包括褚秀宁在老家桐州的房子里,物品的摆放方式都几乎一模一样。
  比如香炉一定要放在桌案上的哪个位置、茶壶倒完水之后壶嘴的方向朝哪边等等,都要保持一致。
  祝澜开始从书架的最上面那一排开始,挨个翻看着每本书的名字,直到将整座书架上的书全都粗略看了一遍,没有发现什么奇怪的书。
  她后退两步,开始整体打量着这座书架,十分仔细。
  刚刚翻看书名之时,似乎隐隐觉得有哪里别扭,但祝澜一下说不上来。
  她皱眉沉思,试图捕捉自己脑海中的那一缕怪异。
  见祝澜不说话,褚辛也没有出声打扰,也有些好奇书架上的这些书,便顺手从第三层取下了一本。
  翻了翻,似乎觉得内容不感兴趣,便放回了原处。
  她又随便抽出另一本,还是在第三层。
  “等等。”祝澜冷不丁出声,把褚辛吓了一跳,回头看她。
  “你为什么只从第三层取书?”祝澜忽然问她。
  “啊。”褚辛愣了一下,好像觉得祝澜的问题很奇怪。
  她再次回头看了一眼书架,有些迷茫道:
  “因为,顺手啊。”
  “不对……”祝澜喃喃摇头,重新走到了书架前。
  褚辛的身高,导致她站在书架前时,目光正好与书架的第三层平齐,她下意识就会先去看自己最容易看到的那些书。
  就像人在摆放书架时,会将自己常看的书放在最醒目、最好拿的位置上。
  祝澜回忆了一下,褚秀宁的身高与自己相仿,站在书架前,略微抬头,最容易看到的应该是书架第四层,也就是最上面一层。
  褚秀宁有强迫症,即便是搬家,一定也会尽量保证书架上那些书的位置不发生变化——
  第四层书架上的书籍,明显比下面三层显得略微陈旧一些,正说明了这一点,因为这些都是褚秀宁最常翻看的。
  祝澜的目光落在其中一本书上,目光顿时一凝——
  是了,她明白自己方才那种异样的感觉是怎么回事了!
  整个书架四层的书籍中,唯有这一本是很新很新的,明显很少被人翻阅,却被放在了最醒目的位置上。
  必有蹊跷!
  祝澜毫不犹豫重新抽出了那本书。
  书看起来有些年头,纸张有些泛黄,却没什么褶皱。
  这一次,书上的标记显然比《诸子集注》中暗示的内容直白很多——
  因为有一页被折起来了一角。
  这本书记录了一些大梁爵位的来历,祝澜直接翻到了被折角的一页。
  这一页的内容,是关于宁安伯府的。
  第349章 宁安伯府
  三日后,太阳刚刚自东方升起。
  京城的城门缓缓打开,两匹快马便一前一后出了城。
  祝青岩一马当先,策马奔出一段距离后停了下来,回头等祝澜。
  “咱们这次去云州,当真不带褚辛?”
  祝澜这时也拍马赶了上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