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但是根据湘阳县甘县令所说,这对夫妇生下龙凤胎时,便已经姓陈了,还给孩子取名为陈枣、陈梨,之后陈枣才被带入宫中与皇子互换身份。
  这便说明在来到湘阳县之前,金荣便已经改名为陈荣了。
  武成琦继续说道:
  “二十年前宫中瘟疫肆虐,为防小皇子为瘟神所害,便从民间寻找同日出生的婴孩入宫替换皇子。而当年与太子殿下互换之人,正是陈氏夫妇的儿子,陈枣。
  小皇子一出生,寝殿便失了火,两名婴孩只有一个活了下来,成为了如今的太子殿下。”
  燕修云脸色铁青,质问道武成琦是什么意思。
  有些朝中老臣此时也顾不上避讳了,站出来道:“陛下,二十年前虽然只活下来一个婴孩,但老臣记得,兰妃娘娘当时认定活下来的便是自己的亲生孩子,此事陛下也认可了。都说母子连心,母亲怎会连自己的孩儿都认错?
  如今二十年过去,突然有人将陈年旧事挖出来大做文章,可见其用心险恶,还请陛下明察!”
  武成琦反驳道:“当时为了瞒过瘟神,婴孩一生下来便要以纱覆面,兰妃娘娘根本不曾见过皇子的模样。更何况当时宫里失火,一片混乱,兰妃娘娘产后体虚,难以承受丧子之痛,便欺骗自己,不也在情理之中?”
  “武成琦,你所说的一切都是凭空猜测!退一万步讲,即便当时存在弄错的可能性,你难道就要凭这一点可能性,中伤身为储君多年的太子殿下吗!?”
  朝臣们义愤填膺,纷纷质问武成琦有何凭据。
  梁帝不发一语,脸上却阴云密布,目光让人毫不怀疑若武成琦拿不出证据,当场便能将武氏一族抄家流放。
  武成琦再次叩首道:“陈家子孙身上多有褐色胎记,还请殿下请来女官查看。”
  他接着看向燕修云,“微臣敢问太子殿下身上,身上可有颜色呈褐色,上有黑斑的胎记?”
  燕修云仿佛突然被雷击中,浑身剧烈地一颤,仿佛天塌了下来。
  他踉跄着后退好几步,直摔在了龙椅旁边,嘴里喃喃说着“不可能”。
  这么多年日夜担心之事,终于发生了……
  自己背上的褐色胎记,他自己如何会不知!?
  他颤抖着抬头去看梁帝的脸色,发现梁帝也正垂眸望着他。
  燕修云第一次感到眼前的父亲是如此陌生。
  燕长文站出来,神色带着几分痛心疾首。
  “父皇,儿臣听闻二十年前发生不少天灾,父皇忙于政务,兰妃娘娘又产后体弱,兴许是下人害怕责罚,又或者有歹人钻了空子,在探查那活下来的婴孩身份时未说实话,哄骗了父皇与兰妃娘娘。
  此事关乎天家颜面与我大梁国祚,不可不慎。如今有陈氏母女铁证在前,儿臣只是难过,父皇这么多年的养育与栽培之恩,竟都错付了人。
  儿臣更痛心自己的手足兄弟,原来早已在二十年前,葬身于那场大火之中……”
  (ps. 最近在搬家超级忙,接下来一周左右可能会出现较多单更,先给宝子们致歉!
  不过搬完家通勤方便就有更多时间写啦,之后能补尽量三更补上一些。
  皇子身份这部分剧情后面还会有一些反转,最后牵扯出来的真相可能会有点...感人哈哈,我尽量写得有触动一些,宝儿们可以蹲住。啾咪~)
  第342章 天降祥瑞
  梁帝脸色更加难看,似乎在认真思考燕长文的话。
  燕修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踉踉跄跄地下了台阶,走到陈氏母女面前,整个人如同失了神志。
  他也顾不上什么体面与脸面了,竟当着文武百官的胡乱地扯开自己的衣襟,肩背处的那块褐色斑纹赫然展露在所有人面前。
  燕修云转过身去,背对着陈老太,声音颤抖,让她可要看清楚了。
  陈老太的泪水顿时夺眶而出,一把抱住燕修云,说他就是自己的孩儿。
  燕修云颓然跌坐在地上,任由陈老太和陈梨围着自己,脸上竟一时分不出是在哭还是在笑。
  先前还在为燕修云说话的大臣们终于哑口无言了,表情精彩纷呈。
  武成琦趁机道:
  “陛下,如今真相已明,天子血脉事关国运,绝不可让外人染指。
  但念及此事太子,哦不,陈枣——自己亦蒙在鼓中,非有意为之,故而算不得欺君之罪。
  还请陛下立刻夺去太子及东宫上下一切封号,恢复陈枣庶民身份,以正朝纲!”
  燕长文没有说话,但朝中支持他的官员接二连三地站了出来,附议武成琦之言。
  祝澜闭上眼,她已经尽力而为了,却终究人算不如天算。
  事已至此,燕修云败局已定。不仅是身在东宫的秦雨薇、许诗明需得另谋出路,自己与青岩得罪过镇北王与燕长文,只怕处境会更加艰难。
  没有燕修云,便无人再与燕长文相争皇储之位。燕长文前路一片坦途,自然更不会再为了自己和祝青岩惹镇北王不痛快。
  梁帝面色复杂地望着燕修云,眼底带着哀伤。
  燕长文看得真切,知晓这哀伤并非为了燕修云,而是为了二十年前死于大火的真皇子。
  “庶民陈枣,二十年前因缘际会,竟与皇子阴差阳错,互换身份,实乃天意弄人。虽居东宫,享尽荣华,然非其愿,亦非其罪。
  今真相既明,朕心感慨万分。念陈枣无辜受累,不予责罚,仅剥夺其太子之位,贬回庶民,以复其本。”
  梁帝沧桑低沉的声音回荡在金殿之中。
  紧接着,梁帝念及燕修云终究在自己身边二十年,又赏赐良田百亩,让他以为生计,颐养天年。
  梁帝的语速很慢很慢,仿佛自己心中也万分纠结。
  祝澜原本已经有些黯淡的眼眸中蓦地迸发出一抹锐色。
  不,她不想就这样认输!
  她还有最后一张牌,哪怕理由听起来牵强无比,几乎没有胜算——
  但是,万一呢?
  她的目光变得决然,深吸一口气,正要站出来说话。
  一个身影忽然慌慌张张闯入金殿,是个小太监,神情十分激动。
  “启奏陛下!”
  那小太监扑倒在殿中,抬起头,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
  “天降祥瑞于东宫,奇观惊人,已引得全城百姓争相围观。此乃上天赐予我大梁的福泽,预示国运昌盛,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梁帝的眸光一闪,身子微微前倾,带着几分好奇与期待问道:
  “究竟是何等祥瑞,竟能引得如此轰动?”
  小太监满脸喜悦,声音高亢:
  “今日清晨,东宫上空突然出现异象,龙气缭绕,云雾翻腾。那龙形若隐若现,腾云驾雾,于东宫之上久久盘旋不愿离去,极为玄妙。
  不少百姓亲眼目睹此等奇观,无不惊叹连连,纷纷称赞陛下盛世明君。
  此乃上天赐予我大梁之吉兆,预示着我大梁国运将如日中天,繁荣昌盛,绵延万世!”
  听得祥瑞诞生之地竟在东宫,所有人的神色都变得有些怪异起来。
  众臣看看燕修云,又看看梁帝,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开口道贺。
  就连燕修云也愣在了原地,心中惊诧万分。
  殿内的氛围一时间变得格外诡异,连报喜的小太监都察觉出了不对,众人一时心态各异。
  祝澜却觉得心中一亮,柳暗花明。
  她唇角微勾。
  什么天降祥瑞,作为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不用想也知道是许诗明弄出来的名堂。
  这消息来得太及时了,她正愁自己手上最后一张牌无处借力,许诗明便为自己送来了这阵东风!
  祝澜再无犹豫,站出来向梁帝行礼,朗声道:
  “陛下,微臣以为太子一事疑点颇多,还需细查,不可轻下定论。
  储君人选关乎社稷,若冤枉了太子殿下,岂不遗恨?”
  武成琦冷笑一声,问祝澜,眼下陈氏母女在此,且燕修云身上的胎记与她们身上的一模一样,铁证如山,何来疑点?
  祝澜自袖中取出一张纸,对梁帝道:
  “陛下,微臣曾向民间多位名医打听,太子殿下与陈氏母女身上的胎记,虽然会由父母传给子女,但亦有可能是胎儿自己形成。
  微臣生怕自己记错,故而将与那些名医的谈话全部记录下来,若陛下不信,还可传宫中御医询问。”
  梁帝当场命人找来了太医院资历最高的老御医
  御医仔细看过燕修云背上的胎记,回禀梁帝,说自己的确见过一类拥有这样胎记的人。
  其中有些人,父母身上并无此类斑痕,却出现在了胎儿身上。
  武成琦听得此话,指着燕修云问祝澜:
  “祝修撰,你的意思难道是说此人乃是真皇子,恰巧与民间的陈枣同日出生,身上又恰巧出现了一样的胎记?
  呵,如此巧合,你自己信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