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下官李度长叩见——”
  李度长话没说完,燕玉泽便随意地扬了扬手中折扇,“行了行了,手里拿着东西就不必行礼了。”
  他的目光落在李度长手中,“这是选出来的前十甲答卷?”
  “正是。”李度长脸上的笑意更加谦恭,也更加小心。
  燕玉泽也是来见梁帝的,听闻梁帝在休息,便同李度长一同等候。
  两人站得很近,李度长小心翼翼地用眼角打量这位在朝中炙手可热的王爷。难得离王爷如此之近,若不借机留下些印象,岂不是白白浪费机会?
  李度长眼珠转得飞快,斟酌了良久才小心开口:
  “王爷,这前十甲的名单,王爷是否要过目?”
  “嗯?”燕玉泽看向他,“那便看看罢。”
  李度长忙不迭将名单递上,一边观察着燕玉泽的神色。
  燕玉泽的目光在最前面的“祝澜”二字上略一徘徊,随口问道:“这是名单,还是你们预先评定的名次?”
  李度长一颗心开始狂跳起来,嘴唇也有些干燥。
  他知晓那祝澜不仅是梁帝所看重的女子,更是这位六王爷书院中的得意门生,哪个当师长的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弟子登科状元呢?
  终于,李度长故意勇气,壮着胆子道:
  “回六王爷,这是名单,但……亦可以是评定的名次!”
  “看来这名单,是李大人拟定的了?”
  燕玉泽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李度长连忙垂下目光,不敢作答,但态度已经表现了出来。
  “李大人如此看重本王的学生,倒是让本王有些意外。”
  燕玉泽有些玩味地晃了晃两指夹住的名单,继续说道:“陛下素来喜爱先阅答卷,再查看考生的名字,力求多一分公正。若陛下以为这名单是诸位读卷大臣评定之名次,必然会考虑你们的建议,那本王学生高中的可能性便更大了,是么?”
  李度长将脑袋垂得更低,“下官,下官也是为王爷考虑。”
  燕玉泽笑着点点头,语气和善,“若祝澜果真高中状元,虽不能说这百分百是你李大人的功劳,但她知道此事之后,必定也会感念李大人相助,顺带着甚至连本王也欠了李大人一份人情——”
  那对狐狸眼中的笑意陡然生出几分寒意,“他日东窗事发,旁人还道是本王的学生与你李大人串通徇私,这功名来得不清不白呢。”
  “王爷,下官不敢!!”李度长吓得腿一软跪在地上,手中的答卷散落一地。
  “捡起来。”燕玉泽淡淡道。
  李度长手忙脚乱地将答卷整理好,双手高高捧过头顶,浑身颤抖。
  此时,正巧紫云殿的殿门被人从内缓缓拉开,露出掌事太监的脸。
  掌事太监看到门口这一幕,就好像没瞧见似的,“王爷,陛下醒了,可需要老奴通禀?”
  “有劳。”燕玉泽对掌事太监温润一笑,单手从李度长手中拿过那一摞卷子。
  “李大人也是科举出身,想来写辞呈这种事情,总不至于还要本王亲自教你吧?”
  李度长只感到双眼一黑,自己这下是真的拍马屁拍到蹄子上了。
  悔之晚矣!
  如今得罪了六王爷,万一他将此事告知陛下,只怕自己就不是辞官这么简单了。
  李度长面如死灰,叩首道:“谢……多谢王爷……”
  再抬头时,燕玉泽已经走进了紫云殿。
  第241章 客栈传旨
  燕玉泽走进殿内,将手中的答卷呈给梁帝,并将那份名单递上,并未多说一言。
  梁帝也不问为何是他将答卷送来,将名单放在一边,微微眯起眼睛,有些吃力地翻阅起了答卷。
  梁帝阅卷之时的神色并无太大变化,唯有那双略显浑浊的眸子中,时而微微闪过一抹亮色,时而显出些许遗憾。
  待梁帝放下最后一份试卷,伸手去取那名单之时,燕玉泽明白梁帝心中已然有了定数,轻声开口问道:
  “皇兄,可要宣他们御前奏对?”
  梁帝的动作顿了顿,似乎在思考燕玉泽的话。由于身体原因,近几年的科举考试都不曾有过天子亲自考校这一环节了。
  燕玉泽继续道:“名单臣弟已经看过,其中有几名女性学子。我朝至今虽开放女子科举已有数年,然从未有过女子进士登科之先例,只怕朝中老臣会有异议。不若朝堂之上召他们御前奏对,也好堵住悠悠众口。”
  梁帝略一思忖,收回了伸向那张名单的手,“嗯,那便命人去准备罢,时间便定于明日朝会。”
  “是。”
  ……
  几匹高头大马停在了九州客栈之外,数名马背上的官吏翻身下马,最前前面的官员手持一卷明黄色文书,带领手下匆匆走入客栈,立时吸引了周遭不少学子的目光,众人纷纷议论起来。
  “咦,怎会有官爷来此,莫非是殿试成绩出了?”
  “你考试考傻了吧?殿试的结果那是要在传胪大典上公布的,哪有这般跑来客栈传旨的?”
  “那这是作甚?”
  “不晓得,走,看看去。”
  那名官员走入客栈,声音洪亮:“江州学子祝澜人在何处?”
  小二连忙上楼敲开祝澜的房门,叫她赶紧下楼。
  “祝澜接旨——”
  包括祝澜在内,客栈之内所有人一齐跪了下来。
  “传圣谕,江州贡生祝澜于明日卯时,赴朝觐见。朕欲亲考其学,以验其才。”
  祝澜双手接过圣旨,这才起身。
  周围的其他学子也回过味儿来,纷纷投来羡慕中带着些许嫉妒的目光。
  看来这位祝会元进入殿试第一甲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接着,那些学子将目光重新投向传旨的官员,期待他能从怀中再掏出一份圣旨,宣布自己也被召入朝觐见了。
  可惜那官员将圣旨递给祝澜,转身就向外走去,顿时引得一片失望。
  九州客栈的掌柜迫不及待地堆着笑脸迎了上来,已经准备要询问祝澜的个人情况,打算立刻让小二去找人做牌匾了。
  要知道九州客栈已经连续两回没有出过一甲进士了,对面的八方客栈为了抢生意,甚至到处宣扬自己的九州客栈风水不好,得罪过文曲星。这下终于有了这位撑场面的祝会元,可算扬眉吐气,为客栈正名了!
  掌柜的还没来得及开口,门口那官员却又突然折返回来,只因他看了下一位要寻的考生,竟也住在这九州客栈之内。
  见他去而复返,客栈大堂内无数目光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江州贡生祝青岩何在?”
  祝青岩没想到自己竟也入了一甲,有些懵懂地跪了下来,听那官员宣读圣旨,内容与祝澜先前那份大差不差。
  “祝学子,接旨吧。”见她半天不动,官员催促道。
  祝青岩这才忙将双手举过头顶,直到那沉甸甸的圣旨被放到她手中,依旧有些不真实之感。
  官员这才带着手下真的离去了。
  “祝姑娘,祝姑娘……”掌柜来到祝澜与祝青岩面前,左看看,右看看,发现二人都姓祝,也没有心思做区分了,激动得舌头都打结了。
  最后还是小二秒懂了掌柜的意思,将毛巾往肩上一甩,高声吆喝道:
  “我们掌柜的说,从今天开始,咱们九州客栈食宿免单三日!”
  九州客栈虽允许外地考生们以最低的价格入住,然而用餐的价钱却是另算的,而且还不低。家境一般的学子们虽住在客栈,但吃饭却往往选择去外面寻些便宜的。
  食宿免单三日,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了喜悦的笑容,方才因为自己没有进入第一甲的些许失落也被冲淡了,纷纷上前对祝澜和祝青岩二人道喜。
  待到夜里,掌柜亲自送来了一桌子九州客栈的招牌菜,指着其中几道最为拿手的向祝澜介绍起来,神情颇为自豪。
  “这道单笼金乳酥用的乃是特供王公贵族的牛乳,加上江州的桂花、青州的蜂蜜,精细选材,寻常人根本吃不到……”
  祝澜挑挑眉,这不是自己当年传给王御厨的方子么,没想到竟已流传到了京城,还被人模仿着做了出来。
  别说,这做法还真还原了七八分相似。
  客栈掌柜殷勤地介绍完菜品,这才说出了真实意图,询问能否请人画一幅祝澜的画像挂在客栈墙上,以供后来的考生学子们膜拜。
  祝澜不由得失笑,但店家盛情难却,值得应承下来。
  掌柜这才千恩万谢地离去,满面春风地去敲隔壁祝青岩的门了。
  对于明日的当朝奏对,祝澜倒是半点不紧张。无非就是论文答辩而已,她在现代经历得多了——无论是坐在台上还是坐在台下,简直如同家常便饭。
  直到祝澜准备就寝,熄灯时发现隔壁祝青岩的房间仍然传来亮光,看来还在为明日做准备。
  隔壁祝青岩正在奋笔疾书,面前的纸上密密麻麻写了数千字的策论答案,正是她在殿试之上所答的,此时凭着记忆又大致写了一遍进行复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