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谢夫子身上还沾着泥,让学生们赶紧回书院去,别掺和这里的事。
  祝澜摇摇头,问他借纸笔一用。
  取水困难?造个水车不就完事儿了!
  第16章 名师出高徒
  身后同学们已经明白了她的意图,都不约而同勾起嘴角
  谢夫子不明所以,梁舟咧嘴笑道:“夫子,你就信她吧。”
  纸笔取来了,祝澜却不用毛笔,要来了一块炭黑,在纸上勾勒起来。
  秦雨薇掩唇问乔悠悠:“澜澜还会画画呢?”
  乔悠悠满脸得意:“你忘啦,她当年可是全市素描第一名!”
  很快,祝澜在纸上勾勒出了一个水车的大致轮廓,但画到几处关键地方,不禁皱眉思索。
  毕竟她一个研究古文学的,在建造这方面并不擅长。
  肖婉戳了戳身边的未婚夫赵思成,让他去帮帮祝澜。
  赵思成穿越前是学工程设计的,对于古代一些设施的构造很有研究。
  赵思成走上前,帮祝澜弥补了几个地方的不足,祝澜按他说的涂涂改改。
  很快,一副水车的构造图便完成了。
  祝澜将图纸递给村长,让他找村里的木匠按这个图纸建水车,便能从低处取水浇地了。
  村长皱着眉,赵思成在旁边给他认真解释了一遍水车的原理,他的眉头才慢慢舒展开来,神色变成了惊喜。
  他让人立刻去把木匠李三叫来,两人对着图纸嘀嘀咕咕半天,李三拿着图纸连连点头,不住地称赞。
  村民们也好奇凑上来,看祝澜到底画了个啥。
  先前那村妇瞅了几眼,撇撇嘴:“就是个大木头轮子,有啥好看的?”
  李三白了她一眼:
  “你懂啥?这叫水车!有了这个,咱们村里就再也不用辛辛苦苦让人才从河里拉水了!”
  村民们一阵哗然,还有些不敢相信。
  村长走到祝澜和谢夫子面前,“这水车要是真能造出来,简直是造福乡里啊!”
  不仅造福乡里,就连他的政绩也是如虎添翼。
  造,必须造!
  “名师出高徒,谢老先生的学问果然不一般!”村长对谢夫子竖起大拇指。
  谢夫子尬笑两声。
  哪里是他教的,这帮学生本事可比他大多了!
  “村长,我们有一个要求。”祝澜说道,“谢夫子家的地离水源最远,这水车建造出来,取的水要让谢家第一个用。”
  村长点点头,这个要求合情合理,“行,这事我可以做主!”
  村妇嚷了起来:“凭啥啊?车是你们建的,可水是大家的啊!”
  她相公扯了她一把:“你可闭嘴吧!回头人家把那啥图纸收回去,不给咱们建了可咋整?”
  李三也道:“等水车建好,就不愁取水太慢太重,拉来的水不够分了。不过就是谁先谁后,让谢家第一个浇地,我同意!”
  “我们也同意!”
  水车的事安排落定下来,村长们终于带人散去。
  祝澜朝谢夫子深深一揖:
  “夫子,水车不日便能建好,到时也不愁取水浇地的问题了。还请夫子回到书院,继续教导我们。”
  其余同学也点头,都是这个意思。
  谢夫子幽怨地看了他们一眼,
  “像水车这种东西,老夫读了几十年的书,都想不出来。你们比老夫厉害,何不去让丙字班的夫子们来教……”
  乔悠悠眼睛一转,这时总不能说丙字班的夫子对他们都不上心,又没有新夫子愿意来吧?
  于是凑上前扯着谢夫子的袖子道:
  “哎呀,您不知道,丙字班的夫子可没您教得好!我们实在听不下去,毕竟我们可都是您的亲传弟子呀。”
  哦?教丙字班的那帮老家伙被嫌弃了?
  谢夫子眉毛抖了抖,但依然端着架子不肯依。
  秦雨薇也走了过来,和乔悠悠左右夹击。
  “是啊夫子,您想,我们都是您教出来的。造水车这个点子虽然不是您想的,但肯定是澜澜读书时受的启发啊!”
  说着朝祝澜眨眨眼,祝澜立刻点头:
  “要是没有您平日里的谆谆教诲,我哪里想得到这个办法!”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连环彩虹屁,这谁能顶得住!
  谢夫子有些飘了,耳边不断回响着村长那句“名师出高徒”。
  “嗯……”谢夫子捋着小胡子,脸上的褶子里都藏着笑意。
  不过他没有立即答应下来,说自己好好考虑考虑。
  话说的差不多了,丁字班众人这才坐着两辆马车返回江州城。
  学生们走后,谢夫子哼着小曲儿,扛着锄头往弟弟家里走。
  突然瞧见一个熟悉挺拔的身影,正站在不远处含笑望着他。
  是欧阳烨。
  谢夫子一怔,连忙请他去屋里坐,一边问他什么时候来的。
  欧阳烨清隽的面容上挂着淡笑,说自己与丁字班的学生差不多时间来的,便没有现身,想看看这些学生会做什么。
  “监院大人……”谢夫子刚开口,就被欧阳烨打断。
  “老师,此处不是书院,只你我二人,就莫要见外了。”
  谢鼎比他大二十来岁,欧阳烨开蒙之时,谢鼎正是江州城小有名气的书生,欧阳烨的父亲专门请他来教导过欧阳烨几年。
  后来谢鼎专心去考秀才,离开了欧阳府。
  又过了几十年,欧阳烨被钦点为龙场书院的监院,特地寻来授业恩师,在书院继续教书。
  “本以为请您回去要费一番口舌,现在看来,我倒是省心了。”欧阳烨笑道。
  见谢夫子神色黯下来,欧阳烨自然知他所想。
  “老师,恕学生大胆。您一生研读经史子集,满腹经纶,依学生所见,您的才学绝不输于国子监那些学正。
  可这么多年,连秀才都未中过,可知是为何?”
  谢夫子被说到痛处,闭眼痛苦道:“院试都考不过,自然是学问不如人,你莫要来安慰我。”
  “学生倒以为,是您太执着于书本中的内容了。当今圣上立在革除旧制弊端,考题虽以四书五经为依据,却也看重考生是否有自己的见解,如此才能选拔出推行新政的人才。
  老师虽然才学过人,却于科考一道上……”
  欧阳烨看了一眼谢夫子的脸色,斟酌道:“颇有些守旧。”
  谢夫子双眉紧锁,思考着他的话。
  “丁字班的这些学生,先前或许是明珠蒙尘,你我都看走了眼。
  如今看来,他们行事不拘一格,想法独特胜于你我,但对于书本上的内容,他们又远远不及您熟悉。
  所以学生以为,老师若愿意继续教导他们,无论是对这些学生,还是老师您自己,都是一个机会。”
  良久,谢夫子缓缓仰头,眼中拥上一阵热意。
  “可笑老夫一生科举考场中浮沉,不得要领。时至今日,才被你小子点出了症结所在!
  你先回去吧,教书一事,老夫自有考虑。”
  第17章 澜宝放心飞!
  众人回到书院,讨论起诗文大赛的事情。
  祝澜有自己的打算。
  按原书中的剧情,这次诗文大赛的魁首应该是祝青岩,奖励则是万卷楼三层以下任选一本书。
  龙场书院的万卷楼里,不乏千金难求的孤本珍品,楼层越往上,书籍越是珍贵。
  至于最高的第五层,则是只有监院和山长以上的级别才能进入。
  而万卷楼中有一本注解,关乎下个月的堂课考试。
  原剧情里祝青岩正是得了那本书,才在这次考试中一鸣惊人。
  这本书,祝澜决定拿到手。
  书院的诗文大赛,按照惯例,甲字班和丁字班是不参与的。
  甲字班的尖子生们没兴趣,丁字班则是压根没资格。
  中间的乙字和丙字班则是分开比赛,以示公平。
  不过最近丁字班表现不错,欧阳监院特许他们与丙字班一同比赛,每个班最多可以推举出两人参赛。
  聚在一起商议人选时,祝澜第一个提出要参加,随即问是否还有人要一起。
  乔悠悠把头摇得像拨浪鼓:
  “不了不了,我们可没有你那过目不忘的本事,还是把时间用在准备下次的堂课考试上吧!”
  诗文大赛并非强制参加,除了祝澜以外,别人的想法都和乔悠悠差不多,想专心准备考试。
  祝澜理解,反正只要她能拿到那本注解,和大家一块看也是一样的。
  丁小邱参加过几次诗文比赛,有着丰富的当观众经验。
  他告诉祝澜,诗文比赛采取匿名评比模式,为了防止大家通过笔迹辨认作者,诗文由人统一记录誊写,再公布出来。
  不用当场写字,众人听完更加放心了。
  -------------------------------------
  五日后,诗文大赛在无类阁如期举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