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他有两幅面孔 第71节
宋平安也实诚:“惊蛰哥,你说我去县里摆个摊子卖猪羊肉如何?”
宋平安原是想着他有个手艺傍身,回来种庄稼也不用全指着庄稼过活,哪知等他学成归来,他爷爷把地都改成了水田,除了种的时候辛苦点,收的时候都请人来干,完全没了他的用武之地。
他就琢磨着不能白学了手艺,在家等着客人上门,那一年也等不来几个客人。县上人多,他若是去县上摆个摊子卖肉,日常接些杀猪的活儿,比在家干等着强。
“行啊。”宋惊蛰听他安排得这么有条理,那有不支持的,“当然行了。”
他很开心,弟弟们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这时,跟在宋平安身后的宋喜乐也跟宋惊蛰道:“惊蛰哥,我也会帮着我哥做生意的。”
两兄弟都商量好了,若是遇到又要出摊又要杀猪的日子,就由着宋喜乐看摊子,宋平安去杀猪。
宋惊蛰看他俩这么兄友弟恭,同心协力更高兴了,嘴里说着让他俩放心去做,遇到问题尽快来找他的话。
“……”
从宋万寿家吃了酒回来,宋惊蛰也要忙着收第三茬的麻了。
弟弟们都这么努力,他也不能懈怠。
三麻没有先前两茬麻长得好,估计收不了多少,宋惊蛰这次也没收完,留了五亩长得快的,等着十二月出籽,留着自家种和卖。
村里现在种麻的人多了,苎麻籽可以榨油卖得很贵,他只要比铺子里的价格稍稍卖得便宜些,有的是人抢着要。
说不得比直接卖麻线还要赚。
二十五亩的苎麻,他们只收了二十石的干麻。
由于村里的坊织坊又开始原价收苎麻了,村人不愿意再给宋惊蛰绩麻了,他们从宋惊蛰这儿买干麻线回去绩好麻,再卖给纺织坊,能多赚两文钱的工钱。
宋惊蛰和林立夏两人累死也绩不完这么多麻,因此村人来买干麻回去自己绩,他们也没拦着。
前头他们都已经占了两茬麻的便宜了,这个便宜可不能再继续占下去了。
因此二十石的苎麻,他们只赚到四十八两。
林立夏从他卖鸭蛋鹅蛋的钱里拿了二两出来,凑够了五十两。
如今,养鸭子的人愈发多了,鸭蛋也从两文钱一枚,跌倒了三文钱两枚,愈发不挣钱了。
地里事情多,林立夏也没有继续孵鸭子来喂了,维持着三十多只的样子,让家里有个进项就成。
宋惊蛰又去向宋福田借了二十两,凑够了七十两,一起拿给邹元符,让他把最后的砖瓦木料买回来。
房子修了两三个月,外头的院墙和里面的小院都有雏形了,宋惊蛰和林立夏每天忙完地里的活儿,就要过去看一看。
见到自家的房子就快要建好了,两人心里都很激动,一点都不想拖砖料钱,只想快点把房子建起来。
拿到钱的邹元符都不知道该怎么说这小两口了,明明并不富裕,盖房子的钱都是东拼西凑出来的,却一点都没有乡下人的斤斤计较,大方的不像样儿。
他跟两人保证道:“你们放心去忙你俩的,定然叫你们过年前住上新房子。”
这都已经入冬了,房子的收尾活儿还有不少,前年就能完工,着实令宋惊蛰和林立夏惊喜。
但他们嘴上还是道:“慢慢来,不着急。”他们宁肯晚点住新房子,也不要太赶房子建得有疏漏的地方。
邹元符看着他们笑笑不言语。
给完最后一批料钱,宋惊蛰和林立夏也没有歇,他们还欠着不少的工钱呢。
因为他们要忙着地里的事儿,没时间给工人做饭,这做饭的事儿他们都包给了三婶孟双秋。
以前吵架归吵架,她做饭的手艺真不赖,又是自家人,包给她,两人都放心。
不过因为工人太多了,孟双秋手里的钱也不多,他们得把饭钱给人家补上。
收了麻,紧接着就是收花生、收秋稻子,这季稻子因着要留着自家吃不卖,没赚到钱。
交了田税,宋惊蛰把花生全卖了,三亩地的花生也才挣二两银子,远远不够饭钱。
不得已,宋惊蛰只好把后院养了快一年的羊给牵出来,这羊是大黑下的崽,原本是留着过年好卖个大价钱的。
这会儿为了工人的饭钱,只能提前牺牲它了。
还没牵去县里,得知宋惊蛰要卖羊的宋平安找上门:“哥,把你羊卖给我吧,我保管给你卖个好价钱。”
宋惊蛰笑:“正要去找你呢。”
自宋平安在县里摆摊卖肉后,每日都在乡间收猪羊,知道他在做这个的宋惊蛰,怎么会不找他。
宋平安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这羊林立夏经常拿糠皮子喂,喂得很好,上称有一百多斤,八十文一斤,宋惊蛰只收了宋平安八两银子。
加上卖花生的二两银子,一起凑了十两给孟双秋,让她买菜、肉给工人做饭。
现在有宋平安这个卖肉的,每天给他打声招呼,卖剩的肉孟双秋都能给他包圆,倒是省了她去镇上买肉的功夫了。
冬至这天,在外学了大半年裁缝手艺的宋寒露回来了,郑月娥高兴,也去宋平安哪儿买了两斤羊肉,包了一锅羊肉饺子,给几房一人送了一盘,回来笑着告诉宋惊蛰和林立夏一个消息:“硕果和立夏表弟佳音订亲了,过年就要成婚了。”
等着他娘送饺子回来的宋惊蛰,刚把饺子从锅里端出来,拿筷子夹起一个送到嘴里,闻听此言,话都来不及说,就被饺子给烫到了舌头。
林立夏也是一惊,这事儿都过去这么久了,两人的缘居然还能续上,也跟宋惊蛰一样,烫到了舌头。
看着小两口一左一右吐着舌头哈气的样子,像看两个顽皮的小孩子做错事的郑月娥,又是好笑又是好气地给他们倒了杯冷水:“这饺子还有大半锅,少不了你们的,吃这么急做什么。”
宋惊蛰和林立夏分吃了一杯水,两人缓解了嘴里的灼热,顾不上好吃的羊肉饺子了,张着不太舒服的嘴,好奇地问:“硕果是怎么说服三婶和谭家那边的?”
第73章
“还能怎么同意的, 两人年纪都不小了,又都没说亲,这边一去提亲, 那边就同意了呗。”
郑月娥不清楚里头的弯弯绕绕,也不知道立夏并不想跟他表弟做妯娌, 见他俩缓来过后, 重新坐下吃饭。
她不跟鲁莽的小两口一样,夹起饺子吹了吹, 这才放入嘴中, 边吃边道:“这羊肉饺子就是比猪肉的好吃。”
西北也养羊, 她家以前还是养羊大户, 但她从前从来没有吃过羊肉, 她第一次吃羊肉, 还是来了宋家, 宋福田偷偷买给她的。
郑月娥爱吃饺子蘸醋,宋福田给她调个蘸碟:“现在孩子都大了,你要是爱吃,以后咱们常买。”
以前没分家,下面还有三个孩子, 挣了钱也不敢乱花, 现在分家了,上头的两个孩子成了家,日子过得都不差,就剩寒露一个待嫁的闺女,他俩也不用抠抠搜搜地过日子了。
郑月娥没同意:“九十文一斤呢, 这还是平安看在我这个婶子的份上便宜卖的,要搁外头, 怎么都要百十文的。”
吃一斤羊肉都能吃好几斤的猪肉了,她有买羊肉的钱,顿顿吃猪肉不好么?
宋福田挥手大方得很:“你放心吃,这点钱我还是供得起的。”
郑月娥白他:“钱多了找不到地方消了不是。”
都吃光了,以后白露、惊蛰遇到个难事怎么办,再者,寒露还没出嫁,不得给闺女置办上一份嫁妆啊。
被骂了一顿,宋福田老实了,推着醋岔开话:“吃饺子,吃饺子。”
宋寒露吃着饺子看着爹娘吵嘴,爱听八卦的性子上来,感觉这样比纯粹的吃饺子好吃多了。
宋惊蛰和林立夏烫了嘴后,不太敢张嘴说话了,每颗饺子都吹了吹,确定不烫了,这才放进嘴中慢慢咀嚼。
内心都被郑月娥说的话给震惊到了,居然这么容易的吗?
以三婶那个绝不吃亏和冯金花争强好胜的性子,他们还以为这两人在一起,至少还得经过好一阵的磨难呢。
其实,事情也没有两人想的那么复杂。宋硕果今年十九了,还是跛脚,本就不好说亲。
现在他有个县里的差事,说出去是不错,可托媒人出去打听回来的,还跟以前一样,都是些不太好的人家。
毕竟这又不是灾年,需要鬻儿卖女过活,日子过得不差的人家,谁舍得把自家好好的姑娘、哥儿说给一个瘸子。
再加上,现下县令在全县推广种稻子,大家都知道种稻子赚钱,只要不懒,往后日子好过着哩,就更没人愿意把自家孩子往火坑里推了。
要是没见过谭佳音,孟双秋还能捏着鼻子从自己看不上的人家家里选一个儿媳妇,可看过谭佳音后,她是对这个也不满意,对那个也不满意。
挑来挑去,最后还是觉得谭佳音好。
宋硕果自己也对谭佳音情根深种,非他不娶。孟双秋有什么办法,只能把聘礼备得足足的,到谭家去提亲了。
而谭家那边,先前谭佳音那事儿虽说澄清了,可到底还是折了名声。
冯金花倒是想缓一两年等谭佳音这事儿淡了,再重新给他寻个好人家,可一年多过去,别说提亲了,连个说亲的都没有。
她倒是也有托媒人去踅摸,可踅摸回来的,跟孟双秋一样,都是她看不上的人家。时间久了,她脑子里固执的那根弦渐渐松了。
她固然是有想让谭佳音嫁个好人家,好把宋惊蛰比下去,再重回以前在她姐面前的那个嘚瑟劲儿。
可这找不到,她也做不出随便找个人把谭佳音嫁了的事儿。
何况谭佳音也对宋硕果满意,有过想嫁他的想法,孟双秋一来提亲,冯金花略作犹豫,就答应了。
宋硕果虽说是个跛脚,可又不是不能走路,且他如今在县里做工,一月有五百文的工钱。宋家分了家,他家虽说没分到什么田地。
可到底是小儿子,受宠了这么多年,爷奶也没有一分家就不疼爱了。这不宋硕果说亲,也给了三两银子的聘金呢。
宋福树从前虽说懒了些,可分了家后,人勤快了,日常不仅操持着家里的三亩旱地,还开荒了五亩水田种稻子。
不用上税,这两季挣了不少钱。
孟双秋脾气爆是爆了点,但人不懒,家里操持得井井有条,还时常在村里接些做饭的活计。
除了比不上宋惊蛰家,谭佳音嫁过去,日子不会过得很差的。
两家人一拍即合,很快商量了婚事。
对于宋硕果能和谭佳音真的能成这事儿,宋惊蛰心里早有了预感。
宋硕果这么固执,说服三婶是早晚的事,只是他没想到谭家人那般也答应得这么爽快。
面对林立夏的时候有些不好意思,毕竟他当初可是信誓旦旦地跟立夏说过,不会让两人走到一块去的。
这事情过了这么久了,林立夏早就看开了:“随他们去了,等他们成婚,我们都搬到新房子那边去了,接触不多,妨碍不到我们。”
林立夏不想跟谭佳音做妯娌,是不想跟冯金花扯上关系,总觉得同在一个屋檐下,他这个看他不顺眼的小姨不会让他好过的。
但他们马上就要搬房子了,以后跟老屋这边的人接触不多。
何况这一年多以来,谭佳音时不时地做些吃食上门来感谢他,两人年纪差不多,很聊得来,时间长了,也混成半个朋友。
对他嫁进宋家这事儿早不抵触了。
宋惊蛰捏他可爱的酒窝:“我的立夏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