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红楼]贾璋传> [红楼]贾璋传 第148节

[红楼]贾璋传 第148节

  即便周东野和李汲使了一点绊子,但也不过是纤芥之疾,根本不足挂齿。
  原朴入阁,意味着绍治帝在内阁里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心腹,他当然会为此十分欣喜。
  杨宗祯第一时间向原朴送上了自己的祝贺。
  他对潜邸心腹入局争权一事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而且他很清楚,这件事情是不可逆的。
  每一位皇帝在登基的头几年里,都会对潜邸心腹无比信任。
  但杨宗祯并不为此焦心,因为这份信任不是绝对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绍治帝的这份信任也会渐渐淡去。
  而且比起别人,杨宗祯宁可让原朴得势。
  原朴不是小人,更不是佞臣,年纪又没比他小多少。
  他巴不得原朴争气点,好把张泰维踩下去。
  太上皇要新帝铲除周、李二党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在周东野和李汲致仕后,无论是按资历还是按规矩,他都会升任首辅。
  他敢笃定,如果在他之后是原朴上位的话,那么杨门的官员大概是不会受到太大的打压的。
  等到原朴致仕后,他们杨门的人就又能顶上来了……
  杨宗祯也不盼着杨门再出一位首辅那种大好事,能够再出一位阁臣就已经很好了。
  只要有一位阁臣出头,杨家后人与杨门门生就都有靠山了。
  可若是张泰维上位,情况就又大大不同。
  太上皇让他和张泰维做绍治帝的辅政大臣时就没安好心。
  他和张泰维互相制衡斗法,新君才能做裁判官掌握朝廷大局。
  太上皇知道张泰维一定会主动和他斗,因为张泰维这人从来都不愿屈居人下。
  为了上位,张泰维连自己的恩师李汲都能背叛,更何况是他杨宗祯呢?
  所以杨宗祯才第一时间向原朴示好,这件事可不能让张泰维抢了先……
  在原朴入阁后,绍治帝才有心思理会选秀的事。
  经过礼部忙而不乱的筹办,在绍治元年八月初九的这一天,各家送秀女入宫参选的马车停在了青鸾门前。
  宫中有旨意,此次选秀只选京畿五品以上官员家里的女子。
  五品以上的官员家里一般都置办得起华服丽饰与上好的马车,就算买不起好马车,也能租得起好马车。
  因此这一路行来车马如云,从马车上下来的秀女们亦是环肥燕瘦,尽态极妍。
  绍治帝后宫嫔妃不多,膝下皇子寥寥无几,此次选秀,就是为了充盈后宫,绵延皇家子嗣。
  京中为之动心的人家数不胜数。
  若女儿能得到君王宠爱,自家岂不是也能像甄家一样,借着娘娘的枕头风青云直上?
  若女儿能生个儿子那就更好了!谁不想要一个亲王外孙乃至皇帝外孙呢?
  虽说绍治帝已经把中宫所出的嫡长子立为太子了,但当年的义忠老千岁不也是太子吗?
  义忠亲王得势的时候,谁能想到当今陛下会成为最后的赢家!
  想到这些有的没的,不少勋戚门阀与文武大臣家里都打算送女儿进宫选秀。
  不过到底谁能选上,还要看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的意思。
  是的,绍治帝本人不会亲自主持选秀。
  而他私下里定下必须入选的名单,已经早早地交到了太后与皇后手中。
  因为选秀之事,京城里老字号的脂粉铺子、绸缎铺子和银楼的生意都好得吓人。
  贾璋名下没有这些铺子,他也没开一家新店铺强凑这个热闹。
  人家家里的姑娘入宫参选,穿的戴的都得用最好的。就算要采买东西也会去老字号采买,不为别的,就为了一个用的安心。
  所以,就算他开新店,他也是抢不到多少生意的。
  与其做那些无谓之功,不如想办法做脂粉铺子的供货商。
  不管是口脂还是香粉都需要用鲜花做原材料,卖花虽然赚不了太多钱,但是蚊子再小也是肉,贾璋对此并不挑。
  宝钗和探春也因选秀一事平生感叹。
  宝钗心里叹息的事情是,她家里是商户,她根本参加不了大选。
  就算她心有青云之志,亦无计可施。
  妈妈总不能变出来一个官家小姐的身份给她。
  探春和宝钗一样,也觉得选秀未尝不是一条好出路。
  可是她年纪不够,即便贾政满足了此次选秀的最低要求,她也没办法参加选秀。
  绍治帝又不是变态,他明面上的选秀理由是绵延子嗣,又怎么可能会选十三岁的小姑娘进宫?
  其实探春会为此感到遗憾,也不过是在叶公好龙。她也幻想过嫁给英俊温柔的男儿,与他夫妻恩爱白头到老,又怎会愿意进宫伺候四十岁的绍治帝?
  要知道,二老爷贾政的年纪也不过四十三岁啊!
  若真有参加选秀的资格,探春又怎么可能一点都不胆怯呢?
  不过就算探春不胆怯,一心一意盼着入宫挣前程,贾母也不会答应她这么做。
  荣国府都要转换门庭了,贾母怎么可能同意让家里的女孩子入宫邀宠,挡了贾璋的清流文臣之路?
  倒是王夫人听到薛姨妈提起此事时,对探春无法进宫博宠感到遗憾。
  她好歹是探春的嫡母,若是探春做了娘娘,她亦能借此做做文章。
  就算不能被放出去,改善一下自己的禁足待遇也是好的。
  而在八月初九选秀当天,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一共选了九位娘娘小主出来。
  贾璋觉得这些秀女的身份格外耐人寻味。
  治国公家的嫡三女,瑞王侧妃孙氏的娘家妹妹,西平郡王妃娘家的侄女……
  绍治帝选这些人进宫,是在安抚诸王臣党,还是在麻痹他们的神经?
  对绍治帝已经颇有一些了解的贾璋觉得,后者的可能性远比前者的可能性大,而且还要大上许多。
  第120章 宫中嫔御桂花飘香,省亲别墅大赚利是
  宫里封赏才人、美人等小主, 只需内监过府宣旨。
  嫔主娘娘则不同,虽然不需要多么盛大的册封礼,但也需要翰林官过府宣旨, 赐下娘娘的册宝与宫中的赏赐。
  因为贾璋最近很得绍治帝心意,所以他也得到了这项美差。
  与贾璋一起去孙家宣旨的内监黄宏说, 这一趟过去, 少说也能收到几百两的孝敬。
  对于贾璋来说, 这笔钱并不算多,但是白来的银子总比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来的容易,他也乐得赚上一笔红封。
  而且绍治帝愿意让贾璋发财, 也是贾璋得绍治帝青眼的有力证明。
  这对贾璋来说绝对是好事, 不但能让他在翰林院里过得舒坦, 还能提高他在杨门内部的地位。
  孙家家主孙洛是兵部右侍郎,在朝廷里也算是一位有实权的大佬了。
  若非如此, 他也不能把自己的长女嫁给瑞王作侧妃, 又把次女嫁到甄家作当家主母。
  如今更是了不得, 他膝下的小女儿要进宫做娘娘了。
  有甄贵妃和瑞王得宠的先例在,孙洛也难免会生出来一些野心。
  对待宫里的圣旨,孙家亦是郑重以待。
  在贾璋他们抵达孙府前,孙家就已经早早地备好了香案,孙洛也带着一家老小, 齐候在正厅里,静待使者的到来。
  待到贾璋他们到来后, 孙洛又是落下自己正三品大员的脸面,亲自招待了贾璋和黄宏这两个小年轻。
  不过他的折节下交并不会让贾璋和黄宏受宠若惊, 前者的师祖是内阁阁臣杨宗祯,后者的干爹是御前大太监陆英, 这两人都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孙洛这点卖好的手段在他们眼里都不算什么。
  当然,贾璋和黄宏都对孙洛表现出了恰到好处的热情。好歹孙洛也是新娘娘的生父,总不能让人家热脸贴冷屁股。
  在应酬过后,贾璋这个翰林官宣旨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尔孙氏,聪慧敏捷,柔嘉淑顺,性资敏慧,率礼不越,克令内柔,安贞叶吉,静容柔婉,雍和粹纯。特封为嫔,于九月初一日进内。钦哉!”
  相貌秀雅的孙氏亲自接了圣旨,贾璋守礼地垂下眼睛,在孙氏接过圣旨后立刻退到后面,让黄宏赐下礼物,奉承新娘娘。
  孙氏一家自是欢天喜地,在送贾璋和黄宏离开时,又奉上两份红封。
  贾璋装在袖子里面离开了,回家后打开一看,只见里面放了四张五十两的簇新银票。
  真是够大方的了,只是若这么打点下去,孙家便是有一座银山也填不饱宫中内宦的胃口。
  他上一世就是内宦,清楚那些贪财的内宦有多欲壑难填。这位孙嫔娘娘得宠还好,若是孙嫔娘娘不得宠,孙洛还不肯放下的野心的话,只怕孙家就逃离不了被内宦无度索取的命运了。
  不过这事和贾璋没关系,反正他们贾家也没有娘娘,因此完全不用担心内宦索取的事情。
  他心里很是庆幸,当初怂恿贾赦阻止元春进宫绝对是他做出的最英明的决定之一。
  若是元春成功上位瑞王侧妃的话,说不定今年的状元就不是他了。
  若是元春没能成功上位,被迫留在宫里做宫女,他也能想象到二房夫妇会在选秀时产生什么离谱的想法。
  反正不论如何,都会给他拖后腿就是了。
  所以还是如今这样好,元春嫁到石家,孝顺公婆,生儿育女,成为贤妻典范。不但不会给他拖后腿,还能给家里三个妹妹抬抬身价。
  赵夫人能信得过迎春的教养,除了老太太外,未尝没有元春的作用。在外人看来,元春和迎春都是老国公夫人抚养的孙女,迎春就算再差又能差到哪里去呢?
  晚上下衙回家,贾璋在回鹤鸣苑的路上见到紫鹃和雪雁提着满篮桂花往菁莪馆走,贾璋问道:“你们姑娘是要制桂花香,还是要酿桂花酒?”
  紫鹃笑道:“是要制桂花香,姑娘不爱这款香,但老太太喜欢,姑娘是要制来孝敬老太太的。”
  贾璋点了点头,回鹤鸣苑换下官服后,请迎春一起去黛玉那里凑热闹。
  研磨、炮制、蒸馏……在经过几道最基本的工艺过后,黛玉把制好的半成品装到了青瓷瓮中,然后吩咐青雀带着小丫鬟,把这封好的青瓷瓮埋到院子里面的梨树下头。
  忙完这一通后,三人一起在菁莪馆用了晚饭,青雀、红杏和司棋带人去厨房提了晚饭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