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嗯,很好吃。”要不是这菜籽油是魏行自己亲手熬出来的,他都不敢相信。
  大家都用来点灯的菜籽油吃起来竟然也这么好吃,完全不输猪油,而且这种菜籽油也便宜,即使每顿吃多了也不像猪油那么心疼。
  要知道为了省钱,许多人家每次炒菜都是只放一点点猪油。更有甚者,菜都是炖着吃的,都不用猪油炒。
  “哥,等过两日卖秦椒酱,我们去镇上多打点菜籽油,就可以降低秦椒酱的成本了,这样可以多挣很多钱!”
  沈言今日的高兴当然不止是因为吃的好,更多是菜籽油的成功让他节约成本。
  魏行应了一声,声音也略显激动。
  虽然不知道言哥儿说的成本是什么,但魏行也能猜到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等赚了银钱,将欠小叔一家的银子还了,以后挣得钱就可以考虑多给言哥儿买点东西,还可以攒着盖房子。
  现在的房子这么破旧,言哥儿又怕冷,冬日里肯定难受。今年暂时不能盖,但明年一定要攒够盖房子的银钱,争取早日将房子盖起来。
  言哥儿说要嫁给他之前,魏行没想成亲,自己一个人得过且过,也没有特别渴望赚到更多的钱,改善他的生活。
  但是娶了言哥儿之后,魏行现在想到以后要给言哥儿更好的生活,他就动力满满,不再像以前那样,对什么都淡淡的。
  *
  “老板,你们这秦椒酱怎么看着和别人的不一样啊!”
  “就是啊,我以前也经常买你家的秦椒酱,就是和上次买的也不一样啊!”
  “现在这个温度了,你家的秦椒酱竟然还没有凝固,这是怎么做到的?”
  沈言和魏行和秦椒酱摊边围了几个人,看到他们的秦椒酱都惊奇不已。
  今天是沈言和魏行第三次到县里来卖秦椒酱,也是今年最后一次。
  前两日来县里卖秦椒酱时,他们打了许多菜籽油,这次秦椒酱用的都是熬好的菜籽油。
  因此这秦椒酱自然和猪油做的不同。因为没有凝固,看着让人更加想吃。
  今日路过的人见到,都觉得惊奇,一个个都围过来瞧一瞧。
  “各位,我们这次用的植物油,不是猪油,即使到了冬天也不会凝固,你们放心买,可以尝尝,这做出来的味道和用猪油的比一点也不差。”
  魏行说着,给摊子前面的几个人一人夹了一点秦椒酱,让他们试试味道。
  刚开始周围的人都将信将疑,然后将秦椒酱放入口中之后,一个个脸上都充满了惊喜。
  第22章 烧肉 唇边的柿子汁
  “果然好吃,味道和用猪油做的有点不同,但一点也不差。”
  “而且这冷的吃起来也不像猪油做的那样吃到嘴里都是凝固的猪油那种糊嘴的感觉,反而很清爽,好吃,老板,给我来五勺!”
  “那这岂不是偶尔不想炒菜的时候,直接就可以拿来吃!老板我要十勺!”
  “我也要,我也要!”
  这种秦椒酱比用猪油做的更受欢迎。他们以前吃的都是用猪油做的秦椒酱,每次都要热一热,或者只有热菜可以吃。而这种秦椒酱就连冷了也可以直接吃,并且味道也一点都不差。
  但凡试了的人,最少也会买一勺回去。这其中还要前两日看了两次都没有买的顾客。
  沈言看着铜板哗啦啦的流向自己的钱袋,对着客人也更加热情,笑容都没从他脸上下来过。
  一上午过去,秦椒酱已经基本上卖完了,还剩下零星几勺,两人也不准备继续卖,将剩下的带回去自己吃。
  挣得的银钱沉腾腾的,两人也没工夫数,但是魏行颠了颠,说是应该有四两银子。
  即使这和以前卖得的银子差不多,但是这次因为用的是菜籽油,成本降低了许多,因此自然挣得也更多。
  加上上次赚的银钱,沈言粗略估算了下,应该足够他们还钱了。
  中午,两人依旧去吃了羊肉汤。自上次沈言吃过一次羊肉汤之后,他就爱上了这个味道,这两次来镇上,每次都是去吃那家羊肉汤。
  吃过羊肉汤,两人一起去布料铺子买些布料。霜降过后,天色越来越冷,要早点准备一些冬日里御寒的衣物。
  上次成亲,魏行除了买婚服,还给沈言买了两套现在这个世界穿的厚点的衣服。但是沈言怕冷,这两件衣服衣服过两天穿着就可能会冷。
  刘家罗匹帛铺。
  “夫郎长的真好,我看这匹青布适合你!”铺子的老板娘是一位女子,见了沈言便给他推荐这特殊的青布。
  现在苎麻布,一般都是棕褐色或者灰褐色,遇见青色可是不容易。
  就这匹青色苎麻布,一般人来了她还不会推荐,免得浪费这难得的颜色。
  沈言摸着这匹青色麻布,手感略显粗糙,不过这个季节,里面可以穿他阿婆给他做的舒适的绵布里衣,外面穿这个也无妨。
  魏行见沈言的手在那青色的麻布上显得特别白
  皙,立马便决定买下这种布料: “老板,要半匹这种青布。”
  老板娘笑呵呵的:“好嘞,我马上给你们裁,还要其他的吗?”
  魏行:“先不要。”
  沈言不知道半匹有多少,因此也没有出声,等老板娘裁布时便问道:“哥,半匹能做几套衣服?”
  魏行分家后自己买过布料,因此对这些心里有数:“三套,刚好够你冬天穿的。”
  沈言听魏行这意思,就知道他没准备给自己买,想到魏行家里那许多打了补丁的衣服,便说道:“再买点布料给你做点吧。这个颜色你也可以做一套,我要两套就行。”
  魏行想也不想就拒绝,他不怕冷,不用穿那么好。
  魏行这人,只要吃饱,对穿的没有那么精细,只要能穿,他都会继续穿。要不是经常要来县里卖秦椒酱,他甚至都不会做新衣服。
  沈言见他不知道心疼自己的模样:“你要是不做衣服,我也不做了。我算了下,我们赚的钱应该够还了,以后不用那么省着。”
  说着,沈言又去看其他的苎麻布,最终看中了一匹灰褐色的。
  魏行也没再言语,又买了半匹,还买了一些棉花,可以缝在衣服里面,冬天时保暖。
  买完麻布,又去买了十斤肉。两人最近应该都不会到县里,因此多买了一些。
  回去的时候,时间还早,两人直接到三婶家里,将苎麻布和棉花都留在三婶家里,让三婶给他们做衣服。
  魏行分家后偶尔做衣服和补衣服都是找三婶做的,这样比在县里直接买成衣便宜。当然,他给三婶的价格也很公道,不让三婶吃亏。
  “哎呀,这青布可真少见呢,做好言哥儿穿着肯定好看!等做好了婶儿给你们送过去,银钱做好再给我!”
  三婶见了这匹青布就很喜欢。
  麻布很少染成这个颜色,这种肯定比一般的贵些。看到这匹布,三婶就知道魏行对沈言很好。
  就这麻布,村里舍得给自家媳妇儿买的,一只手都数的过来。
  “言言,你先坐着,我去摘两个柿子,等会儿烧肉用。”
  到家后,魏行放下东西,便对沈言说道。他们买的肉有点多,一两天吃不完,烧一下能保存久一点。而且烧肉也更好吃。
  沈言一听摘柿子,便来了兴趣:“我和你一起。”
  他们房子后面有一块小山坡,下面种的是南瓜和冬瓜,藤蔓扯的很远,一大片。上面种着两颗柿子树,还有一颗花椒树。
  柿子树上的柿子现在基本都已经变成了浅橘色,在绿油油的叶子用显得十分明显。
  其中有一些变成了橙红色,表示已经成熟。
  魏行拿了一根长长的竹竿,竹竿粗的一头削成了一个尖尖,从中间劈开了一条缝隙。用这样的竹竿很容易就能将柿子夹下来。
  沈言看着魏行夹了一个柿子,将夹到柿子的那头伸到他面前,示意他取下来:“言言,你先吃一个,我再夹几个。”
  沈言拿着成熟的柿子,软软的,从柿子尖尖处咬了一口,很容易就能吸到里面的柿子汁,甜丝丝的,好吃极了。
  这种柿子他在穿越前也没吃到过,因为软趴趴的不好运输,所以基本没人卖。
  沈言吃着柿子,开心的眼睛都是弯弯的。魏行又摘下一颗柿子,见到沈言的表情,嘴角也不自觉流露出了笑意。
  他只觉得小夫郎太容易满足了,在村里大家都能吃到的柿子都吃的这么高兴。
  现在成熟的柿子不多,魏行全部摘下来也就六七个。两人拿回去在院中一人分了两个,剩下的两个才留着烧肉。
  魏行两口吃完了柿子,他连柿子皮也吃了。沈言尝了一口,不想吃柿子皮,便坐在一边慢慢咬开一个小口,慢慢吸柿子汁。
  一边吃一边看魏行洗肉。
  吃最后一颗柿子时,沈言不小心将柿子皮弄破了,弄了他一嘴的柿子汁,只能伸出舌头舔干净,粉粉的舌头在唇上划过,一下下舔走唇上的那点柿子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