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福星高照[清穿] 第257节
老夫人说道:“家里的小儿子前些年外放在最南边,那里山多林多。这孩子是个坐不住的,四处走动,还跟百姓了解当地情况。得知这种树剥皮后磨成粉,泡水后就能服用。”
小儿子已经调回京城,还把当地这种树皮作为特产带了回来。
要不是老夫人忽然想起这事,小儿子估计早就忘记了。
她眼巴巴带进宫里来,放在一个小箱子里,郭珍珠看着应该有些年头了。
估计是真忘了,好在京城干燥,这药放久了应该没坏。
于嬷嬷拿起小箱子去旁边打开检查了一番,对郭珍珠说道:“主子,这药保存得还不错,仍旧能用,确实跟传教士手里的金鸡纳树很像。”
这小儿子在当地做父母官做得不错,临走前百姓送了好几块树皮给他。
礼轻情意重,他都收下了,如今箱子里的几块都用普通的布头包着。
郭珍珠低头看了看,确实跟张诚拿出的金鸡纳树皮很像:“让人送去太医院,叫御医看看,于嬷嬷再去乾清宫走一趟,禀报皇上这消息。”
她又笑笑道:“皇上到处派人寻这种药,得亏老夫人的小儿子去过那边,也是赶巧了,怎么都要算他一功才是。”
言下之意,郭珍珠没打算独揽了这功劳,依旧会告诉皇帝,这消息是老夫人和她的小儿子带来的。
如此一来,要确认那真是金鸡纳树,另外这小儿子派人指出具体的地方,真找到一大片这种树的话,那真是极大的功劳,皇帝必然会有所嘉奖。
老夫人又是欢喜又是惊讶道:“民妇只想着报答娘娘,娘娘如此倒是叫民妇惶恐。”
闻言,郭珍珠摆摆手道:“这偏方能帮上忙,你特地进宫来感谢,这就很足够了。但是找的这药能救命,还是皇上在找的,这么大的功劳我自然不能独揽,毕竟这是两回事。”
郭珍珠给偏方救了老夫人的小孙儿,跟老夫人的小儿子提供了金鸡纳树的消息不能混为一谈。
老夫人心里不由感慨,这位皇贵妃娘娘果真是正直、善良又大方,并不准备抢了她家这功劳,实在没什么私心。
皇帝听说此事后,很快过来了:“御医看过了,这确实是金鸡纳树的树皮,磨成粉后就是传教士送来的金鸡纳霜。”
郭珍珠并不意外,笑着道:“恭喜皇上,以后就有源源不绝的金鸡纳霜这种药能用了。”
闻言,皇帝笑着点头道:“确实,太医院一直想要一点金鸡纳霜来钻研,指不定能做出药效差不多的方子来,或者寻到能取代的药材。”
要真能成,确实是一件大好事了。
他回头又对老夫人说道:“你和你儿子立了大功,朕都记下了。”
老夫人连忙拘谨行礼道:“多谢皇上,也是娘娘救下民妇的孙儿,民妇才绞尽脑汁想要报答娘娘,碰巧想起这事来。”
皇帝想着派出不少人在南边徘徊,却始终没能找到金鸡纳树,没料到郭珍珠随手帮了一个老夫人,竟然就得到了金鸡纳树的消息。
郭珍珠还真是他的大福星了,皇帝微微一笑道:“朕等会派人过去,让你家小儿子把金鸡纳树所在的地方标出来,另外叫人去当地看看。”
如果确认了,那么他们确实就有源源不绝的金鸡纳霜能用了。
老夫人犹豫一会道:“皇上,民妇的小儿子曾说当地人十分排外。这金鸡纳树又在山的最深处,如果没人带路,根本找不到。”
“正好民妇的小儿子在当地曾做过父母官,跟村民的关系尚可,皇上不如让他带人过去,想必能事半功倍。”
皇帝自然没有不应的,有人能让当地村民带路,那就更方便了。
郭珍珠却忽然问道:“当地村民都缺什么?咱们直接带人去取金鸡纳树,村民虽然不好拒绝,却也不一定尽心。想必这也是他们平日用的药,可能用来换钱过日子,都取走了,他们以后的进项可能就没了。”
总不能砸了人家的饭碗,叫人往后的生活无以为继吧。
老夫人一愣,连忙点头道:“是,当地十分贫困,山林多,良田少,不好种地。”
皇帝立刻想到:“爱妃的意思是,带上地瓜和土豆两种作物过去,给村民们种下,用来换去金鸡纳霜?”
郭珍珠笑着点头道:“皇上,当地人估计是用金鸡纳树做的药材送出去卖掉来换口粮,总不能断了他们的生计。”
皇帝听后沉吟道:“爱妃说得对,朕可以派人送这两样作物过去,不挑地方,种下也方便。用来作为交换,当地村民想必也更会用心照顾金鸡纳树。”
他跟张诚打听过,金鸡纳树只能种在暖和的地方,还特别挑土地,不容易种活。
所以皇帝如果想移植金鸡纳树到北边来是不可能的,当地村民用这个为生,那么就会小心伺候这些树。
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对金鸡纳树的照顾十分熟悉。
皇帝可以用作物来雇佣当地村民种金鸡纳树,只需要村民把药全卖给他就行了。
他让人把老夫人的小儿子叫进宫里来,问清楚当地的情况,确实可行,就直接下命让这人带上御医和侍卫赶去最南边跟当地百姓做金鸡纳霜的买卖。
小儿子因为回京后政绩审核一般,很可能要再次外放,谁知道忽然一个大馅饼砸下来,被皇帝直接任命。
要是他能谈成此事,不说皇帝的赏赐,自己的仕途也能更上一层楼!
他忙不迭应下,匆匆回去收拾行装打算尽早出发了。
老夫人也没想到自己之前进宫来求皇贵妃救自家小孙儿,原本想报答郭珍珠,如今反而促成了自家小儿子的官运亨通,一时又惊又喜,再三谢恩才离开。
皇太后之前得知皇帝病重,原本想去探望,被皇帝派人拦下了,只说是担心过了病气给她。
等皇帝痊愈后,皇太后才过去乾清宫探望,见他的脸色不错才放下心来。
她后来得知是传教士上贡的一种神药救下皇帝,又是郭珍珠亲自试药,对郭珍珠的印象就更好了。
如今郭珍珠救了人,没想到竟然误打误撞还帮着皇帝找到这神药的出处。
皇太后看向郭珍珠的眼神更是温和了几分,让心腹嬷嬷去库房取了不少滋补的药材,以及一箱子的金银宝石。
她拉着郭珍珠的手说道:“你之前帮着皇上试药了,虽御医说没什么大碍,也得好好保养一番才是。珠宝什么的,我知道你都不怎么缺,不过带回去把玩就好,算是多谢你帮了我的远亲。”
郭珍珠摇头道:“太后娘娘太客气了,那位夫人也给皇上帮了大忙。”
皇帝笑笑道:“这是皇额娘的心意,爱妃就别推辞了。”
他都发话了,郭珍珠就笑着收下了皇太后的礼物。
皇帝派人备了软轿,送郭珍珠回去永寿宫,自己则是留在慈宁宫。
皇太后说道:“我之前还想着皇上忽然晋封皇贵妃,有些着急了一些,如今我瞧着也是理所当然的事,皇贵妃确实帮了皇上不少忙。”
皇帝点头道:“是
,珍珠是个实诚人,待朕极好,就是有时候太不顾及自己了一点。”
闻言,皇太后也附和道:“确实如此,皇上得多看顾她一些才是。”
她忽然提起另外一事来:“皇上,八阿哥对苏麻喇姑上课挺感兴趣的,我瞧着他偷偷在窗边旁听过几次,想着是不是该让他跟着去听课?”
皇太后只觉得八阿哥年纪太小了,而且他其实根本不需要太努力,在慈宁宫快快活活长大就足够了。
不过孩子喜欢,皇太后也不会拦着,只是会先问过皇帝的意思。
皇帝想了想就说道:“八阿哥要是感兴趣,那就去旁听一番,只要不哭闹,不打扰其他人上课就好。”
这话叫皇太后笑着点头道:“皇上放心,八阿哥懂事得很,也十分乖巧,很少哭闹,跟个小大人一样。”
皇帝见皇太后满脸笑容,似是终于从太皇太后去世的阴影里慢慢走出来了,感慨把八阿哥抱到皇太后这边来抚养是最明智之事了。
太皇太后是不是早就琢磨过此事,才会早早给皇太后按照妥当?
皇帝点头了,皇太后第二天就把八阿哥送去苏麻喇姑那边上课。
苏麻喇姑多个学生教也没什么,如今留在她这边的只有宣妃和三格格,六阿哥也就偶尔过来露个面而已。
她见着八阿哥人小小的,上不了椅子,还得嬷嬷抱着上去,坐着倒是很安稳,不会动来动去,也不哭闹。
八阿哥跟这年纪的孩子截然不同,特别乖巧,反而让苏麻喇姑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上课的时候八阿哥也很安静,不会吵着其他人,但是也不会提出任何疑问,似乎就是过来听听,打发时间一样。
苏麻喇姑甚至看不出八阿哥有感兴趣的样子,仿佛来不来上课都行。
她看着有点奇怪,还觉得是不是慈宁宫里没有同龄人在,八阿哥就尤为安静了。
因为就没同龄人能一起玩耍一起聊天,所以他就比任何人都不爱说话。
苏麻喇姑私下跟皇太后一说,皇太后也有点担心。
八阿哥会说话,只是开口的次数很少,需要的时候才会说话,整个人性子也很沉闷。
皇太后想来想去,觉得应该给八阿哥找个玩伴,于是就想到了年纪相差不大的七阿哥。
她先问过皇帝,能不能让七阿哥到苏麻喇姑这边听课。
皇帝似是才想起还有这么个儿子来,不在意地点头道:“皇额娘要是喜欢,那就让他过去听课,不吵闹就行了。”
他不反对,皇太后就叫来成贵人,告知她这件事。
成贵人倒是十分惊喜,毕竟她也有点发愁,七阿哥比一般的孩子也是更沉默,还不喜欢出门。
七阿哥如今走路已经看不出腿脚的问题,可是满宫里谁不知道这件事。
他每次出去,哪怕宫人不敢当面谈论,眼神却不由自主看向自己的腿脚。
这叫七阿哥不大舒服,索性就不爱出门,只跟成贵人呆在小院子里头。
这让成贵人愁坏了,七阿哥总不能一直不出门,跟个闷葫芦一样不说话。
时间长了,他这说话都要不利索了,性子也越发沉闷!
所以皇太后一提起让七阿哥来苏麻喇姑这边上课,成贵人立刻就答应下来,还解释道:“太后娘娘有所不知,七阿哥不爱出门,也只跟我说话,我正愁着呢。得亏太后娘娘还记挂着七阿哥,等七阿哥来慈宁宫的时候得给太后娘娘磕头感谢才是。”
听罢,皇太后感同身受,轻轻叹息道:“我请七阿哥过来,也是因为八阿哥年纪小小就沉默寡言,一点都不活泼好动。其实他顽皮点也好,太懂事反倒叫我心疼了。”
两个为孩子担忧的人一起感慨着,忍不住琢磨该怎么让七阿哥和八阿哥活泼一点,哪怕跟个皮猴子一样也行啊!
七阿哥第二天就被成贵人牵着到慈宁宫来,成贵人来之前就跟他说了,是来听苏麻喇姑上课。
另外除了宣妃和三格格之外,还有同龄的八阿哥这个弟弟,两人年纪相当,可以多来往。
七阿哥只点着小脑袋,看着是听进去了,却不知道后边会不会真的主动亲近八阿哥。
成贵人却不能勉强自家孩子,只带着七阿哥先去拜见皇太后,给她磕头行礼。
皇太后让人扶起七阿哥,笑着道:“转眼间七阿哥就这么大了,长得唇红齿白的,真是好看。”
她又让嬷嬷送来一个小箱子,说道:“不知道七阿哥喜欢什么,就让人挑了一些东西送来。”
成贵人笑着接下,七阿哥低头道谢,还忍不住看了箱子一眼。
这一眼叫成贵人有点心酸,毕竟她的年俸有限,大多都换成吃食,叫七阿哥补补身子,就没有余钱再让内务府给七阿哥送玩具。
皇帝似乎忘记七阿哥这个儿子,好在如今掌管后宫的是顺皇贵妃,她是一碗水端平。
内务府给小阿哥们的东西,大多都是每人都有一份。
特别一点或者比较昂贵的,又或者想要多一份,就需要另外出钱打点内务府了。
比如玩具车,郭珍珠刚做出来的时候只有五阿哥和六阿哥有,后边内务府仿制出来,就每个小阿哥都送了一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