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福星高照[清穿] 第143节
老嬷嬷连连道谢,满脸感激,只是她看见林嬷嬷怀里的五阿哥,却是一脸欲言又止的样子。
第74章
郭珍珠看着老嬷嬷眼底挣扎了一下,忽然低声说道:“娘娘,老奴有事想要单独禀报。”
单独二字让周围的宫人立刻警惕地看了过来,他们可不能让郭珍珠跟一个第一次见面的老嬷嬷单独在一起。
要是这老嬷嬷起了什么坏心思,郭珍珠岂不是危险了?
郭珍珠倒是觉得这老嬷嬷并没有坏心,也好奇她想要说什么,于是点头道:“也罢,那就去前面亭子里说吧。”
宜妃在旁边不赞同道:“这老嬷嬷才第一次见,姐姐也太没警惕心了。”
见郭珍珠没有改变主意的意思,宜妃皱了皱眉头道:“这样,我陪着姐姐过去,让姐姐单独跟老嬷嬷在一起,我也不放心。”
郭珍珠无奈,只好让宫人退后几步,虽说听不清亭子里的人说什么,却能第一时间看见。
如果有什么变故,他们也能第一时间扑过来护着。
郭珍珠觉得在宫里,到处都是眼睛,这老嬷嬷除非不要命,不然怎么都不会在光天化日之下对她动手,周围人也太紧张了一点。
老嬷嬷却从宫人的态度里,骤然认出郭珍珠的身份来:“老奴斗胆一问,是顺妃娘娘吗?”
郭珍珠面露诧异,又好笑道:“你不认识我,倒是有话要跟我说?”
宜妃在旁边附和道:“就是啊,你都不认识姐姐,还要单独跟姐姐说话?”
老嬷嬷听后摇头道:“老奴眼拙,很少离开冷宫,一时没能认出顺妃娘娘,还请娘娘恕罪。”
郭珍珠摆摆手道:“我倒是好奇,你要单独跟我说什么?”
闻言,老嬷嬷看了眼外头,确定宫人站得比较远,听不见这边说话,这才压低声音开口道:“老奴叫住娘娘,也是刚才发现那小阿哥面色有异。如果老奴没看错,这小阿哥该是被人下药了。”
这话一出,不说郭珍珠脸色一变,就连宜妃也是满脸怒意:“胡说什么,那是五阿哥,每天都在我的眼皮底下,怎么可能有人能动手?”
翊坤宫里就没外人在,宜妃又一直跟五阿哥在一起,身边都是熟悉的人,谁会对五阿哥下药?
这老嬷嬷莫不是老眼昏花,还脑子糊涂了,这种胡话都敢说出口?
宜妃气得就想要叫人把老嬷嬷打一顿,她这暴脾气最近渐渐好多了,如今却要按耐不住。
郭珍珠连忙轻轻拍了拍宜妃的胳膊,示意她稍安勿躁,又皱眉看向老嬷嬷道:“你要单独跟我说的,就是这件事?可有凭据?”
老嬷嬷点头答道:“还请娘娘饶恕老奴的唐突,原本老奴并不想多言,毕竟此事冒然开口,想必娘娘未必相信,还可能责罚老奴对小阿哥出言不逊。”
“只是顺妃娘娘心善,没驱赶老奴,还叮嘱身边人为老奴保密。老奴心里感激,自是不敢隐瞒娘娘。”
郭珍珠倒是觉得老嬷嬷未必说的是假话,她也没这个必要。
毕竟老嬷嬷说这话要是假的,很容易就被人识破,还要受责罚,何必呢?
郭珍珠的眉头皱得更深了,如果老嬷嬷说的是真话,那是谁对五阿哥动手脚了?
“你先说说,究竟怎么看出五阿哥被人下药了?”
老嬷嬷见郭珍珠虽然半信半疑,却愿意听下去,心里顿时偷偷松口气。
她其实也捏了把汗,这事说出口实在太冒险了。如果顺妃不相信,还因此大发雷霆,自己必然要被责罚。
打几个板子下来,她这老身板可受不住,只怕要把小命赔上。
好在老嬷嬷赌对了,顺妃既然愿意对她这样第一次见的老宫人网开一面,必然是个心善之人。
加上她回头就叮嘱身边人,不要把老嬷嬷摘药的事说出口,又是聪慧心细的性子。
所以老嬷嬷感激之余,也猜出郭珍珠愿意听下去,看来是自己猜对了。
老嬷嬷继续小声说道:“五阿哥面色潮红,双眼朦胧无神。眼皮耷拉着,似是困了,却又没能闭眼睡着。想必小阿哥这几天燥热难安,夜里也睡不踏实,甚至不愿意安睡,还烦躁闹腾。”
宜妃听得惊奇,都怀疑老嬷嬷是不是去翊坤宫偷看过,怎么知道得如此清楚?
郭珍珠看着宜妃的神色,就明白老嬷嬷都说对了:“我只以为五阿哥是因为殿内的地龙烧得太热的缘故,才会热得睡不着,自然闹觉了。”
老嬷嬷却摇头道:“娘娘,五阿哥想必除了睡不好之外,还食欲不振,没什么胃口,吃不下什么东西。”
宜妃微微瞪大眼,不可思议看了过来:“你怎么知道得如此清楚?莫不是去翊坤宫找人打听过?”
这话说出来,就是宜妃自己都不相信的。
毕竟宜妃把翊坤宫守得跟铁桶一样,一个冷宫的老嬷嬷如何能探听到五阿哥的事,还如此具体清楚?
老嬷嬷摇头道:“老奴不曾去过翊坤宫,在进宫之前,老奴的阿玛曾是大夫,老奴也是耳濡目染,看见了不少。”
“依老奴所见,五阿哥该是被人下了燕芽。这种药无毒也无味,算是民间的偏方。”
“民间的孩子不爱吃饭,放一点点燕芽在饭菜里,孩子的胃口就会开始好起来。只是这药不能多放,也不能持续很久,不然就会出现五阿哥这样的症状。”
郭珍珠越听越是不明白道:“既是让孩子胃口好的药,怎么会有人给五阿哥用?毕竟五阿哥的胃口一直都不错,实在没必要用这种药。”
给胃口好的孩子用胃口大开的偏方,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老嬷嬷再次摇头叹道:“这偏方
没有好坏之分,谨慎用就能让食欲不振的孩子好起来。可是药这种东西,少了无效,多了不妥。”
“老奴猜测五阿哥对这药不敏感,刚用的时候没什么效果,对方就加大了药量。”
于是五阿哥就开始不舒服了,反而没了胃口,还烦躁闹腾,简直寝食难安。
宜妃听后气愤道:“你想说下药的人是为了五阿哥好,让他多吃点,能更壮实一些。只是没料到五阿哥对药不敏锐,刚用的时候没什么太大的变化,对方就多下了一点,就叫五阿哥反而难受了?”
“可是我请御医来看过五阿哥,都没看出什么来。”
宜妃就差明晃晃摆明怀疑老嬷嬷,她根本就是在胡说八道,五阿哥压根就没被人下药!
有什么药是一个老嬷嬷能看出来,御医却看不出来的?
老嬷嬷连忙解释道:“这药无毒,想必御医也不大能查探出来,只看着小阿哥是上火烦躁而已。而且是民间偏方,老奴小时候在外头见过才得知,在宫里却不曾看到过。”
言下之意,宫外民间用的偏方,宫里不曾有人用过。
御医大多都是世代御医,很少是乡间大夫被提拔上来的,没见过这种偏方也是人之常情,自然就没能查探出来了。
郭珍珠安抚宜妃道:“妹妹先别着急,这事要是真的,那就不是一件小事,得禀报皇上来查明才是。如今五阿哥的身子骨更重要,你可有什么法子让五阿哥尽快好起来?”
五阿哥还那么小,睡不着吃不下,两天下来小脸都变尖了一点,叫人看着心疼。
再熬个几天,五阿哥的小身板只怕要受不住的。
老嬷嬷立刻答道:“娘娘放心,只要找到那人,停了药,再给五阿哥泡几天柴胡煮的药浴就能好。”
她担心柴胡这种便宜的东西,可能叫郭珍珠和宜妃不放心,于是又仔细解释道:“娘娘别看柴胡这药草不起眼,到处都是,却能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和升举阳气。五阿哥还小不能直接喝药,泡药浴是最妥当不过了。”
郭珍珠沉着脸点了下头,又说道:“嬷嬷愿意冒险告诉我,我心里感激。只是这药浴能不能给五阿哥用,还得禀明皇上,又让太医院那边斟酌一番才行。”
毕竟她们是小阿哥的生母,也不能胡来,又不懂药理,还是得先告知皇帝,然后再让御医来看看是否可行。
老嬷嬷自然明白,听郭珍珠还跟自己解释一番,顿时满脸受宠若惊的神色。
郭珍珠又道:“只是得劳嬷嬷跟我走一趟,去乾清宫跟皇上禀明一二。我担心自己说不明白,刚才看嬷嬷是懂一点药理的,跟皇上亲自解释就要清楚得多了。”
老嬷嬷自然无法拒绝,只能跟着郭珍珠和宜妃一起去乾清宫。
林嬷嬷抱着五阿哥站在远处,自然听不见亭子里几人说话。
她见郭珍珠出来,就说要去乾清宫,那个老嬷嬷却跟在身后一起过去,心里不由疑惑。
但是郭珍珠既是发了话,显然是有什么事要禀明皇帝,林嬷嬷从不会质疑自家娘娘的决定,只稳稳抱着五阿哥跟在身后。
一行人到了乾清宫,皇帝在御书房听说郭珍珠和宜妃带着五阿哥一起过来了,不由奇怪,还是让人去了暖阁。
郭珍珠伸手抱过五阿哥,只让宜妃一起进去,老嬷嬷先留在外边等着。
她进去后,刚坐稳就着急把老嬷嬷的话简单复述给皇帝,然后说道:“臣妾拿不准这老嬷嬷说的话,不敢全信,却也不敢完全不信。毕竟她第一次见五阿哥,就把这两天五阿哥不适的样子说得清清楚楚。”
“这老嬷嬷会一点药理的样子,要是五阿哥身边真有人给他下药,究竟出于什么缘故,又是谁做的,臣妾和妹妹一时没有头绪。”
宜妃在旁边连连点头附和道:“皇上,臣妾光是听着就后怕得不行,要是五阿哥因此出什么事,该如何是好?”
她说着眼圈就红了,险些落下泪来。
皇帝也没料到,竟然会有人对五阿哥下手,只是他却没听说过燕芽这种药:“去请太医院的院首和霍御医过来。”
这两天给五阿哥检查的是霍御医,他都没看出来,皇帝只好叫经验更丰富的院首过来瞧瞧。
李德全在旁边却忽然低声说道:“皇上,奴才小时候还没进宫之前,确实听说过燕芽这种偏方。”
皇帝一听,不由惊讶道:“你听过?还真有这种东西?”
李德全连忙点头应道:“回皇上,燕芽这东西长在最南边的深山里,并不起眼。听闻是穷人家上山寻吃的时候,无意中发现,吃过后会胃口大开。后来就有人家的孩子总吃不饭,想到这东西,就摘了点尖尖磨成粉给孩子用一点,孩子胃口就好了。”
“还有人家摘下磨粉后,高价卖给大户人家的奶娘。只是这燕芽不好寻,经常上山寻山货的人知道居多,哪怕买下用了偏方的人家都未必清楚究竟是什么东西。”
他们正说着,院首和霍御医就赶来了。
皇帝问起燕芽这东西,霍御医并没有听说过,院首却曾听闻:“皇上,燕芽只长在最南边的山里,在北边根本不得见。微臣曾听说过,却不曾亲眼见过。”
院首年纪大了,对这些偏远的小偏方也耳有所闻,却因为离着太远太偏,依旧不曾见过,更别提是一直在北边长大的霍御医了。
皇帝指着五阿哥道:“刚才顺妃遇到一个老嬷嬷,见了五阿哥说他是被人下了燕芽,院首来看看究竟怎么一回事。”
院首吓了一大跳,这种小偏方怎会在宫里出现?
他连忙接过五阿哥,放在软塌上小心翼翼检查起来,霍御医也在旁边帮忙查看一番。
院首很快就道:“皇上,微臣曾听说服用燕芽的孩子会胃口大开。只是服用的次数多了,反而会食不下咽,还燥热难耐,夜里睡得也不安稳。”
霍御医听后连连点头道:“院首,这就是这两天五阿哥的症状。微臣学艺不精,只以为五阿哥是烦躁不安,才会夜不能寐。”
没想到五阿哥竟然别人下药了,才会变成这个样子!
霍御医愧疚难当,当场跪下向皇帝告罪。他一直没能看出来,耽误了五阿哥,要不是恰好遇到个认识燕芽的老嬷嬷,只怕后果不堪设想。
院首对霍御医颇为欣赏,也愿意在皇帝面前维护他一二:“皇上,这偏方实在太少见。想必整个太医院里,只有微臣曾听说过。不知道那位立刻看出来的嬷嬷在何处,她又如何分辨出来的?”
皇帝摆摆手,示意候在外头的老嬷嬷进来问话。
老嬷嬷见着皇帝,连忙跪下行礼,久久没敢起来。
皇帝示意老嬷嬷起来答话,得知老嬷嬷是在冷宫,确实是最南边出身,阿玛还曾是大夫,确实说的话就更有说服力了。
他回想了一下,冷宫里的妃嫔早就去世了,这老嬷嬷一直没出宫,安分守己在冷宫里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