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娘娘福星高照[清穿]> 娘娘福星高照[清穿] 第56节

娘娘福星高照[清穿] 第56节

  想象一下,一位土豪vip客户拿着对家的产品过来,表示她已经有这个好东西了,为什么要买你们家的呢?
  脑补了一下,郭珍珠就心平气和了下来,还能跟端嫔仔细介绍起玫瑰花露跟番邦香露之间的区别,以及玫瑰花露更多的优点了。
  不过看来端嫔压根没有听进去,看着还不怎么高兴,没有当场发飙都是她涵养足够好。
  对琉璃不动声色的恭维,郭珍珠只是笑笑道:“皇上把玫瑰花露的方子送给我,我也不能一个人享用,正好拿出来做买卖,能给皇上分忧。”
  她又吩咐道:“对了,你去太医院,请霍御医过来一趟。”
  宜嫔在旁边听得一惊,连忙问道:“姐姐可是哪里不舒服?不会是被端嫔气着了吧?”
  郭珍珠听得好笑了:“我看着哪里像是被气着了?放心,我没有不舒服的地方,就是刚才说的用花露做的甜汤,也可以叫花露饮。只说给她们方子,这么好的东西怎么能不给慈宁宫送去?”
  “只是我不确定太皇太后和太后娘娘适不适合喝这个,总归要先请御医过来仔细问一问才妥当。”
  闻言,宜嫔这才放心下来。
  琉璃应了一声,心下有点失望,看来刚才在郭珍珠面前表现得一般。
  不过她好歹接了别的差事,赶紧出门去太医院了。
  郭珍珠又吩咐小明子道:“你去张伴伴那边问一问,如今他做出多少玫瑰花露来了?”
  如果太少,总不能送一瓶两瓶去慈宁宫,毕竟太少了,这花露饮就做不起来,就没几口能用。
  只是做这个实在奢侈,郭珍珠不打算自己先用,怎么都得先给慈宁宫那边用上。
  如果御医说不合适,那也得送,只是花露饮的方子就不给慈宁宫献上了。
  霍御医来得很快,他到了永寿宫的时候还以为郭珍珠不舒服,一路走得飞快。
  等到了之后,见郭珍珠正笑脸盈盈跟宜嫔说着话,看起来不像是哪里不适的样子,他不由面露疑惑。
  郭珍珠招呼霍御医坐下,笑着提起花露饮的事:“我这刚得了方子,想给慈宁宫那边送,却不知道太皇太后和太后娘娘合不合适。”
  她把刚写好的方子递了过去,其实花露饮的方子非常简单,除了玫瑰花露之外,就是添上糖桂花和少许冰糖。
  但是这个花露饮不适合上火,或者便秘的人食用。
  郭珍珠又不能直接派人去慈宁宫问,两位娘娘上火吗?便秘吗?
  那她就只能找太医院了,御医都有备案,起码知道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不适合用什么,这就足够了。
  霍御医细细看过后点头道:“这方子行气活血,疏肝解郁,舒筋化瘀,并没有不妥之处,却不能饮用太多。”
  郭珍珠听懂了,东西再好也不能用太多,太多就过了,可能会出问题。
  霍御医忽然看了过来,又提醒道:“这方子有活血之效,并不适合宜嫔娘娘用。”
  郭珍珠点头,这事她还是知道的。
  怀孕月份小,活血的东西根本不适合用。
  “霍御医放心,我没打算让妹妹用这个,等她的孩子出生后再用也不迟。”
  听见这话,霍御医这才放心了。
  好在顺嫔是个听劝的,从来不会胡来。
  不然真让宜嫔用了这花露饮,出了什么问题,那就是霍御医的错了。
  哪怕他提醒过,但是主子不可能错,错的就只有霍御医。
  既然这方子没问题,就能给慈宁宫那边送了。
  霍御医说完后也品出来了,顺嫔真是个谨慎又有分寸之人。
  这方子送过去,其实慈宁宫那边也会请御医来查看,是不是适合两位娘娘饮用。
  但是郭珍珠先提前请御医来看过,送过去自然没什么问题。
  送礼还送得如此妥帖的份上,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得知后,只会对顺嫔的印象更好。
  霍御医心想,难怪顺嫔最近忽然成了皇帝的心尖宠,谁不喜欢如此谨慎又妥帖的人呢?
  而且她得了好方子,立刻就往慈宁宫送。
  哪怕是个小方子,也足够让人看出顺嫔的用心来。
  毕竟慈宁宫那边不缺孝敬和心意,缺的只是足够用心。
  郭珍珠让林嬷嬷给霍御医塞了一个不小的荷包,送他离开后,小明子也回
  来了。
  跟着小明子回来的还有张卓,他却满脸苍白,黑眼圈都快赶上国宝了,把郭珍珠吓了一跳:“张伴伴你这是多久没休息了?怎的面色这般差?”
  张卓行礼后才笑笑道:“奴才多谢娘娘关心,只是奴才想着这玫瑰花露的买卖要做起来,就不能太少了。于是奴才就想尽快把底下人都教会了,起码能帮着多做一些。”
  郭珍珠无奈道:“张伴伴这心是好的,只是也得多注意自个身子骨才是。要是张伴伴倒下了,这宫里可没谁能代你做这个,那就得不偿失了。”
  这话张卓爱听,满脸感激道:“娘娘这话叫奴才更不敢偷懒了,只恨不得不吃不睡再多做一些。”
  他转而让后头跟着的几个小太监捧起手里的锦盒来,介绍道:“娘娘,几天下来,满打满算只做了这么多玫瑰花露。”
  郭珍珠看着小太监一个个打开锦盒,数了数,居然有十五瓶花露,顿时大吃一惊!
  这会儿提纯的效率太低,蒸馏的时间需要很长,她还以为有个五六瓶已经够厉害了。
  没料到张卓真是干活起来不要命,真是不吃不睡才做出这么多来吧?
  郭珍珠大为诧异道:“张伴伴这手脚够快的,莫不是真的不吃不睡做的?”
  张卓笑着答道:“娘娘,奴才想着只有一套蒸馏器皿实在太慢了,于是回去后就求了内务府,把库房的几套都清洗后用起来。另外还安排工匠多做几套,如此一来就能多做一些。”
  闻言,郭珍珠看了他一眼,只觉得张卓这脑瓜子真灵光,立刻就明白工具太少,效率太低,于是就马上增加工具。
  同时好几个蒸馏一起做,确实同样的时间内就能多做几瓶玫瑰花露了。
  张卓又继续说道:“奴才还把底下人分开几道工序,一部分人主要是摘花,一部分人则是清洗和挑拣掉不好的玫瑰花瓣。”
  “一部分人切碎玫瑰花瓣,这样更好蒸馏出花露来。剩下的人则是一部分专门看火来蒸花瓣,一部分人则是盯着花露来装瓶。”
  蒸馏出花露后,要是大瓶满了就换新的开始装小瓶的玫瑰花露。
  郭珍珠想着,这不就是简单的流水线作业了吗?
  每部分人只负责自己的工序,做多了就熟练,不会手忙脚乱的。
  不然一会要摘花一会要洗一会要蒸,还得盯着蒸馏出花露来,要是全都负责,那真是眼花缭乱,恨不得把自己劈开好几瓣来用。
  如今分开工序,每部分的活计就变小了,反而很好上手操作。
  郭珍珠看着张卓,他这还真是个人才!
  “张伴伴如此用心,皇上知道后必然高兴。”
  这话张卓一听就高兴起来,郭珍珠这是打算在皇帝面前说他一两句好话,这几天的辛苦都值了!
  郭珍珠又说道:“我正打算派人把刚做好的玫瑰花露送去慈宁宫,孝敬太皇太后和太后娘娘。毕竟得了好东西,总不能只是我有,两位娘娘得第一时间拿到手。”
  张卓连连点头,眉宇间的欢喜更是压不住了:顺嫔这是让他去慈宁宫送东西,在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面前露脸!这得是多大的荣幸啊!
  他忽然被天上掉下的大馅饼砸中,高兴得都快说不出话来了。
  果然郭珍珠吩咐道:“等会有劳张伴伴走一趟,把这些玫瑰花露都送去给慈宁宫。”
  张卓忙不迭应下,又扭头看着玫瑰花露,忽然问道:“娘娘不留下一点来用吗?”
  他想的是,这里十五瓶,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两个人要怎么分?
  要对半分,多出来的一瓶怎么办,劈开一半来使吗?
  张卓思及此,刚才的欢喜顿时没了,额头的冷汗都快下来了。
  郭珍珠笑着摇头道:“张伴伴辛苦好几天才做出来这么些,自然都要送去慈宁宫。我这还有个花露做的甜汤方子,一并送过去,林嬷嬷会跟张伴伴一起。”
  听见这话,张卓才放心了。
  既是做甜汤,当然是混着一起做,就不会计较这玫瑰花露是单数的要怎么对半分了。
  果然还是顺嫔足够周到,张卓只感慨自己跟对了人,连忙应下:“娘娘只管放心,奴才一定把玫瑰花露好好送去慈宁宫。”
  郭珍珠点点头,示意林嬷嬷跟着张卓去慈宁宫。
  等他们一走,宜嫔这才发话道:“姐姐怎么不亲自去慈宁宫送,还把这露脸的机会给了张卓?”
  她是替郭珍珠打抱不平,虽说不大满意这个安排,刚才张卓还在的时候,宜嫔却没有开口,给郭珍珠留足了面子,压根没准备当场反驳。
  郭珍珠听后笑笑道:“妹妹不是说,我如今风头正盛,一举一动都叫人盯着。这事让张卓过去更合适,谁知道他是得了皇上的话去的慈宁宫,还是听了我的话去的呢?”
  宜嫔这才捂着嘴笑了起来:“姐姐果然是谨慎人,什么都想得周到,倒是妹妹白担心了。”
  郭珍珠也笑道:“妹妹担心我,我自然窝心得很。而且我也没让张卓一个人露脸,不还叫林嬷嬷跟着去了?”
  有林嬷嬷在,这份功劳怎么都不会只在张卓一个人身上了。
  她是大方,想着张卓是自己人了,给点甜头,他才会更卖力工作。
  但是再怎么大方,郭珍珠也不会叫人独占了功劳,怎么也得给自己在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面前刷好感的机会了。
  慈宁宫内,张卓和林嬷嬷求见,两人是见不着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只是太皇太后身边的宫女过来接过锦盒和方子送进去。
  太皇太后得知郭珍珠派人送了东西来,还是最近宫里一直议论纷纷的玫瑰花露,不由笑了笑。
  苏麻喇姑看着她心情不错,小声问道:“主子,看这顺嫔娘娘相当有心。这么多玫瑰花露,估计是最近做出来的全部了。”
  刚做出来那么多的花露,也没急着拿出去卖,而是全送到慈宁宫来,郭珍珠确实用心。
  太皇太后点头附和道:“顺嫔确实是个聪慧的丫头,而且送礼物丝毫没有一点刻意。”
  提起这话,苏麻喇姑仔细数了数玫瑰花露的数目,发现居然是个单数,顿时也笑了起来。
  一般人送到慈宁宫来,只会送双数,也就郭珍珠送单数的来。
  不过这也证明郭珍珠确实把最近做的全部花露一股脑送来了,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顺嫔娘娘还让人送了一个花露做甜汤的方子,主子要试试吗?”
  太皇太后颔首道:“既是顺嫔特意送来的,那就试试。”
  苏麻喇姑应下,拿着方子先派人去问过太医院,没问题后,才叫小厨房做了甜汤。
  皇太后被请来的时候,甜汤刚巧做好,甜丝丝的,带着玫瑰和桂花的香气,她吃着就喜欢:“这是顺嫔送来的方子?吃着香甜可口。”
  苏麻喇姑笑着说道:“听闻这方子隔几天用一用,说是能养颜疏肝,活血化瘀,对身子骨好得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