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邴温故继续道:“那是两军之间的事情,同百姓又有什么关系呢?自古以来,两军交战,苦的都是百姓。明明百姓们没杀一个人,没做过一点错事,可是最后受苦的却是他们。”
  邴温故神情激动,他似感同身受一般,“你看这些百姓,他们之中有谁杀过大庸人呢。没有的,杀人的都是那些匈奴士兵。可是如今真正的刽子手跑掉了,却留下他们在这里。他们何其无辜!”
  邴温故道出了所有匈奴百姓的心声,这一刻匈奴百姓真心觉得邴温故是个好官了。虽然他是大庸人,但是他是个能站在百姓角度考虑事情的好官。
  “其实无论是匈奴百姓还是大庸百姓,都是百姓,没什么不同!杀人放火的不是百姓,他们不该背负两族的血海深仇。”
  邴温故继续道:“本官令匈奴百姓做工,从来不是让他们以俘虏的身份,而是工人的身份。
  本官不可能养着匈奴百姓,就算是大庸百姓,也不可能养着,都得做工才能换饭吃啊。”
  匈奴百姓一直以为他们是俘虏,现在这位大庸官员告诉他们,他们不是俘虏,而是普通百姓。
  劫后余生,重获新生,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这一刻匈奴百姓是真的对邴温故生出了感谢之心。
  如果邴温故从一开始就以普通百姓的待遇对待匈奴人,匈奴人不会感谢,反而会警惕。甚至如果邴温故稍有不合他们心意之处,他们就会心生怨恨。
  现在他们经历了种种被欺压,以为自己是俘虏,一辈子就这样了。邴温故却给了他们普通百姓的身份,匈奴人真的很感激。
  就好比自古皇帝喜欢养贪官,养的肥肥的,怨声载道,就是不杀。等到下任皇帝继任,直接杀贪官,便会收获一大波民心。
  此时就是相同的情况,邴温故在匈奴人这里收获了几乎所有人的感激和好感。
  第171章 和亲 岁赐
  邴温故让丛林把额尔登控制住, 邴温故真诚道:“按照大庸律法,此人需要打二十大板,徒十年。”
  对此匈奴人不但没有异议, 反而拍手叫好。
  邴温故立刻叫丛林过来把额尔登摁在众人跟前,其中无论额尔登怎样求饶邴温故都没有理会。
  但是当执行的时候,邴温故却没叫大庸军人执行, 而是在匈奴人之中选出一个人执行。并且把这个人定为下一任匈奴小队长。
  邴温故这么做是有自己的考量。这二十大板打下去,难免把人打的皮开肉绽, 血糊糊一片。
  不是所有人都头脑清醒,有些人脑袋里就是浆糊,他只能看到当时看到的, 记吃不记打。
  看到额尔登被打成一个血人,难免心生不忍。这时候心被糊住, 记起什么大家都是同族,生出兔死狐悲之感, 再于心不忍, 觉得邴温故和大庸人太过心狠手辣。事后嘀嘀咕咕讲起小话, 那么先前邴温故做的一切铺垫都白费功夫了。
  这打人的换成匈奴人就不同了,那是他们自己人。你们不愿意, 可以下手不那么狠。有些人换成同族做事,也就没那么多敏感的心思了。
  额尔登被打了二十大板, 出气多进气少。邴温故没让人就这么把他扔进大牢,而是命人请了郎中,叫人给额尔登医治下才把人投进大牢。
  如此一来,匈奴人反而觉得邴温故这位府尹有情有义,是位公正廉洁的好官。虽然他们的房屋、牛羊、财产都被邴温故收拢了,但是不妨碍邴温故是位仁慈的好官。
  他收他们财产不怨他, 立场不同罢了,若是换成费曼单于处在邴温故的立场,一定会把大庸人全部变成奴隶,女的做娼妓。而他们还幸运的拥有普通百姓的身份,没有沦落到那般不堪的境地,只是失去一些家财,皆因为邴府尹是位仁慈的官员。
  邴温故算是收拢了这些匈奴百姓的心。
  额尔登的事情告一段落,邴温故刷了好感度就准备离开。
  大队长瞪了张明阳一眼,他只当邴温故仁慈,不忍苛待无辜的匈奴百姓。但这不代表大人能容忍张明阳同匈奴女人搅和到一起。
  张明阳丧丧的跟上去,莎娜目露担忧。
  大队长小声斥责张明阳,“亏你还是戍边军,竟然同匈奴女子搅和到一起,你怎么对得起大人,对得起丰州满城百姓!”
  邴温故本来就想兼并匈奴,兼并指的是两族成为一家。
  现在有个大好机会摆在眼前,邴温故立刻当着匈奴百姓的面严肃道:“匈奴百姓同大庸百姓没什么不同,都是双手未染鲜血的普通人。”
  “只要两个人真心实意,没有其他目的,若想通婚,本官不但不反对,还真心祝福。”邴温故看着莎娜和张明阳,眼神暗带鼓励。
  “无论男人也好,女人也好,同大庸人通婚,就可以搬到对方家里居住,本官不会做那令夫妻分居的恶人。”
  想要两族真正同心,只有通婚。有共同的血脉才能做到毫无芥蒂接受对方的民族,这是邴温故真正的目的。
  果然匈奴百姓听到同大庸人成亲可以离开这里,心思活泛起来。
  张明阳和莎娜对视一眼,皆羞涩的低下头。
  后来这二人真的成亲了,成为第一对通婚的匈奴和大庸人。
  张明阳跟莎娜成婚后,没有带着莎娜回丰州城居住,那里还很排斥匈奴人。张明阳跟莎娜就在新城这边安了家,二人平时居住在新城。
  新城就是从前匈奴的地盘,邴温故占领后,改了城池改了名字,叫做新城。
  邴温故的计划就是这边居住的人口以匈奴人和跟匈奴人通婚的大庸人为主,这样两族都能和平共处。
  随着通婚的人越来越多,丰州那边迟早有一日能做到真正接受,这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过程虽然缓慢,但是循序渐进的好处就是不会爆发激烈的冲突,潜移默化就和平的接受了。
  至于没收匈奴人的牛羊马什么的,当然不会还给匈奴人。
  这些大牲畜招了大庸人过来放牧,牲畜是府衙的,这些牧民只是工人,给月俸。
  这边匈奴百姓的民心稳定下来后,邴温故开始骚扰乌孙。
  有了前几次对战匈奴的经验,再加上最近戍边军伙食不错,训练有素,对战乌孙这几场仗都打赢了,且赢得很漂亮。
  费曼单于不甘心,主动发起几次游击战,可是最后都被邴温故打退了。
  费曼单于带着一部分匈奴人漂泊在辽阔无垠的草原上,很快就把带出来的那点粮食消耗光了。最后不得不宰杀了战马裹腹。
  “单于,这般下去不行呀,战马若是都被吃光了,咱们还怎么夺回王庭。”
  “闭嘴!”费曼单于岂能不知道这些道理,但是有什么用,他现在又打不过邴温故,抢也抢不回王庭。再打几次,他就得成光杆司令了。
  一直存在感不强的二王子忽然道:“父亲,从前大庸朝廷不是一直想同咱们和亲吗?不如咱们同大庸朝廷和谈吧。”
  费曼单于抬头目光沉沉地瞅着二王子,把二王子瞅的毛毛的。
  “父亲,儿子,儿子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这么僵持下去不是个办法,倒不如暂时委曲求全,把王庭谋夺回来再做打算。”二王子恐怕费曼误会他着急忙慌的解释。
  “单于,二王子说的有道理。”属下跟着劝说。
  “可是如今形势有利于大庸,大庸皇帝会同意和亲吗?”一个属下担忧道。
  “会的。”二王子坚定道:“大庸朝廷不知道这边真实情况如何,一定以为咱们还有从前的实力,肯定愿意和解。况且据在大庸埋伏的探子传回来的消息看,大庸朝廷并非铁板一块,这位丰州府尹在大庸朝廷还有一位死敌。那位很是厉害,深得大庸皇帝的圣心,有他从中调和,不怕不成事。”
  费曼单于想来想去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只能这样。
  费曼单于知道从邴温故这边入手肯定不成,派探子暗中接近那位据说丰州知府的死敌,使了一些金银财宝,那位死敌帮忙安排,最后费曼单于谈和的折子出现在展煜的御书房。
  大朝会的时候,展煜把匈奴单于想谈和的奏折给朝臣看了,文臣大多同意,武将全部反对,还有中立派提出先见见费曼单于,之后再做打算。
  最后展煜同意面见费曼单于,费曼单于愣是没敢从丰州前去汴京城,他怕邴温故直接把他杀了。硬是绕路多走十几日到的汴京。
  费曼单于来到汴京城,汴京城官员还当他是当初那个叱咤风云的人物,好吃好喝招待着他。
  这样的款待令费曼单于明白,对于边境战况,汴京这边可能知道并不多,再次变得傲慢自大起来。
  费曼单于在驿馆休息了三日,展煜才召见他。
  来到大殿之上,费曼单于带领二王子和几位心腹只是简单把右手放在胸口微微鞠躬,就算作行礼了。
  大庸常年被匈奴压着打,都打的没脾气了,对此展煜没有计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