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可是赵玮海才话落,就被打脸了。
  只见周围许许多多真正需要救济的灾民在听到邴温故的话后,却给邴温故跪下了,口呼,“谢谢邴大人,谢谢邴大人!”
  “你们这怎么了?”赵玮海问:“粗粮被换成粥为什么反而有更多的人感谢了?他们不是应该生气的吗?”
  一个老者颤颤巍巍道:“如果不兑糠,我们根本吃不到。大人请你睁开眼睛看一看,前头那些排队等着喝粥的人,又有多少是灾民?而我们这些真正的灾民都被赶了出来。如今粥里兑了糠,那些人嫌弃糠喇嗓子,就不吃了。可是我们不嫌弃呀,观音土我们都吃了那么久了,如今能吃上粗粮兑糠的粥,已经十分知足了。”
  赵玮海这才反应过来,再看向邴温故的目光就有些复杂了,这个新的年轻县令似乎有几分本事。
  褚宏宇从始至终,垂着眼睛,未发一言。
  邴温故在施粥现场看到了熟人,他救下的那个女人和小女孩在施粥的队伍中,两个人都眼巴巴地望着锅,丝毫不嫌弃锅中的粥里有一半都是糠。
  这才是正常的灾民,那些瞧见锅中加了糠就嫌弃的走掉的人,本身也是不需要接济的,更不是邴温故要救助的对象。
  看见邴温故,女人拽着小女孩立刻给邴温故跪下磕头,“谢谢邴大人,谢谢邴大人。”
  赵玮海和褚宏宇通过和邴温故短短相处,发现邴温故这人既冷淡又狂傲,以为他面对两个破破烂烂的灾民得如对待他们那样当看不到转身就走。
  没想到邴温故竟然上前一步,把二人扶起,“王三伤情过重,在路上没熬住,死了。从此以后,只剩下你们母女相依为命了,就好好过日子吧。就这几天,衙门会发放粮种,记得来领取。”
  “谢谢邴大人特意告知。”女人和小女孩对于王三的死没有任何伤心的情绪,反而有种从心底而发的解脱。
  邴温故又在施粥现场待了会儿,没再发现什么问题,这才转身带着褚宏宇回衙门。
  现在正是春种的时候,庄稼等不得。
  邴温故让褚宏宇连夜清点人口土地,务必三日后准时发放粮种。
  邴温故忙的脚打后脑勺,中午饭没吃,晚上差点还没顾上。
  幸好原县令还要几分脸面,晚上叫人张罗了一桌饭菜,说是给邴温故准备的接风宴。
  邴温故这得去,还不能自己去,他带着姜憬淮。倒是没带别的禁军,主要还是姜憬淮是禁军指挥使,虽然没人知道姜憬淮的身世,但他是禁军的头,参加接风宴合情合理。
  二人到了一看满桌子就三个菜,还都是素菜。
  原县令假笑,“实在是抱歉啊,邴大人,你也看到如今咱们吉县的情况了,那真是啥啥都缺,实在搞不到荤菜。就这能吃上已经不错了,我听闻今个百姓们吃的粥里还掺了糠,好歹咱们这粥里都是粗粮,还没掺糠。”
  原县令说完就瞅着邴温故,眼里都是挑衅。就算吉县再怎么样闹灾荒,穷不到他们县衙。
  之所以搞这么一出,一是今日邴温故言语得罪了原县令。二则是施粥时粥中加了糠这事,令县令既羞又恼。
  吉县闹了三年旱灾,跟朝廷请过赈灾粮,朝廷拨款了。
  原县令更是施过粥了,可是从前原县令施粥的时候,可从来没想过在粥中兑糠。
  两厢对比,如同照妖镜,把原县令照的原形毕露,衬得他不称职,所以原县令才会故意准备这样一桌饭菜。
  邴温故可没有如原县令的意,表现出什么愤怒的情绪,他抓起筷子,态度自然对众人道:“大家都一起吃吧,吃过饭还有许多公务等着咱们呢,就不喝酒了。”
  说完邴温故自己先动筷子吃了起来,大口大口吃的那叫一个香。刚开始几人还以为邴温故是装的呢,可很快他们就不那么认为了。因为邴温故不仅吃的快,而且多。
  他们还没吃完一碗饭,邴温故已经一个人干掉三碗饭了,桌子上的菜,被他一个人吃掉三分之二。
  姜憬淮这人虽然出身好,但是他是武人,武人对吃食讲究有限,主要就是好肉。不过这桌上没肉也没关系,这一路风餐露宿的,吃的还不比这好呢,所以姜憬淮也跟着加入,大口吃起来。
  只不过他没抢过邴温故,邴温故吃了三分之二,他就吃了三分之一,两个人就包圆了,剩下的人几乎没吃到什么。
  最后吃完饭,放下筷子,原县令等人只能说这顿饭吃了跟没吃似的,根本没饱,大部分的饭和菜都被邴温故自己一个人吃掉了。
  原县令咬着后槽牙道:“邴大人胃口真好,吃什么都香!”
  邴温故道:“原大人可能不知道,本官出身农门,从前家里吃的就是糠。原大人准备的菜,从前本官过年才能吃上。至于胃口嘛,倒不是本官胃口好,而是饭量大。没办法的,农家人要种地,不多吃点,没力气干活,所以本官一向饭量大。”
  原县令都要给气死了,本想搞一下邴温故,奈何人家根本不吃这套。
  到了晚上加班,邴温故酒足饭饱,可把赵玮海这三人饿的前胸贴后背。但是三人也不敢吱声,闹来闹去,原县令没折腾到邴温故,倒把赵玮海三人饿个半死。
  姜憬淮带着禁军修整三日,三日后就离开了。
  离开前,邴温故跟南锦屏给他送行。
  姜憬淮道:“那日你初到县衙,我听到你手下那个县丞跟另外两人议论你了。”
  邴温故点头,“我知道了。”
  “这些勾心斗角你比我厉害,我不用多嘱咐你。”姜憬淮看向南锦屏,“锦哥儿,你要好好保重,经此一别,也不知道日后还有没有再相见的机会。我…此后,我再去听评书,会想起你的,咱们都在一起听评书一年了,冷不丁没你做伴,我还真不习惯。”
  南锦屏也有些伤感,从前他总是跟姜憬淮约着听评书,早就把姜憬淮当成好朋友了。如今友人分别,再见不知何时,南锦屏心里也挺难受的。
  姜憬淮还是南锦屏第一个好朋友,意义不同。
  “我相信温故,所以我们一定会再见面的。”
  姜憬淮却没有这么乐观,吉县哪里是这么好治理的。不过都这时候了,姜憬淮没如往常那样说丧气话,而是转头对邴温故威胁起来。
  “你以后就是一方县令了,整个吉县说一不二,你可不能飘,别忘了你此时此刻待锦哥儿这份心,别做对不起他的事情。否则作为锦哥儿最好和唯一的友人,我一定不会放过你。”
  邴温故挑眉,“废话!”
  他的夫郎用他嘱咐。
  “算了,今个就不跟你吵架了。”姜憬淮收了拳头,对邴温故和南锦屏挥了挥手,“就此别过,愿有缘再见!”
  姜憬淮催动马往前走去,邴温故看见他在马上用袖子擦了把脸。
  “憬淮哭了。”南锦屏声音闷闷的,也哭了。
  “别哭,我会带你会汴京的。”
  接下来的日子,邴温故忙着发粮种,还忙着带着匠人四处打井,修建水渠等等。
  也是这时候,邴温故发现一个问题,这时候拥有技术的好匠人特别少。
  比如打水井这事,请了几个匠人,只有一个匠人算准的,其他的都不行,打十个井八个废的。
  这样就很耽误事情,同时邴温故注意到大庸百姓种庄稼会自己制作科学的农家肥,这点就很好。
  百姓们在地里忙的时候,邴温故也在忙种地。
  不是他自己的地,而是县衙的。
  第90章 邴温故折腾人 施针
  回去的路上没了赈灾粮银, 他们又都是禁军,无利可图,根本没人会觊觎这样一支强大的部队, 所以回去的路特别顺畅。
  姜憬淮平安押送赈灾粮银到吉县,完美完成任务,圣人如预期般升了姜憬淮的官。成了禁军干事, 正八品。
  姜憬淮升了官,得了假期, 高高兴兴离开皇宫。
  姜憬淮回到候府,姜老侯爷和侯夫人高兴坏了。
  姜老侯爷眼眶都有些湿润了,“憬淮, 这么快就升官了,你很棒!”
  姜憬淮被夸的害羞了, “阿翁,你也知道这跟我本身能力没什么关系, 都是渊亭的帮助。”
  姜老侯爷拍了拍姜憬淮的肩膀, “憬淮, 你还太小,你不懂, 有时候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有些人一生从不缺实力,可是似乎运气就总是差上那么一分, 最后结局总是不尽人意。不过这次确实多亏了你那位小友,以后你可以帮一帮他。他远在吉县,而你在汴京,往后他能用到你的地方多着呢。”
  “这份人情,我会记得的。如果渊亭和锦哥儿真需要我帮忙,只要不违反道德和良序, 我一定竭尽所能。”
  “对了,你走的匆忙,还不知道吧,右相被圣人罚了。”姜老侯爷突然想起梅成温。
  “怎么回事?”姜憬淮讶然,“淑妃简在帝心,梅右相怎会突然倒台?”
  姜老侯爷简单叙述了一遍事情经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