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至于原主其实压根没下过地这事,邴温故忽略了。反正这里没人知道原主从前什么样,大家都只知道邴温故农家出身,邴温故会种地,对粮种有了解无可厚非。
  那位官员冷笑,“是了,满朝文武,谁也比得过你会种地!”
  “还有这银子,这部分没有问题,这些成色不对,这些乃是假银。”
  “邴县令休的信口雌黄,我户部怎会有假银?”
  “这我哪知,还要问你啊,毕竟你是户部的,在下可不是。”
  “本官可不知,你若在胡搅蛮缠,休怪本官不客气。”
  邴温故看着那人点头,“行,那就封上了吧。”
  那位户部官员以为吓到邴温故了,就听邴温故道:“都封好了,给本官直接拉开封府去,本官要敲登闻鼓,请圣人做主。”
  那位户部官员顿时面色铁青,冷冷地盯着邴温故。
  “还愣着干什么,你们户部不是很忙,没时间跟本官在这耗着吗,还不赶紧封上。”
  户部官员森然地目光毒蛇一般,“邴县令,在下劝你还是老老实实吃下这个亏,你应该知道自己得罪了谁,那可不是你能得罪得起的人物,不想一家老小折在路上,就咽下这个亏,就当买个教训,日后擦亮眼睛别得罪不该得罪的人。否则……”
  “哦!”邴温故脸上既没有害怕,也没有惶恐,依旧是那副面无表情,仿佛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的死模样,“我倒是想知道这位同僚说的是谁呀!”
  “邴县令莫要揣着明白装糊涂,你心知肚明。”
  “若是本官不从呢?”
  “那你便去敲登闻鼓吧,本官也可以保证,你有命敲,没命见圣人。”
  这时候有一人匆匆忙忙进来,瞧见正在跟邴温故对峙的男人立刻走过去,“侍郎大人,不好了,前朝出事了!”
  那人在户部侍郎耳边低声耳语几句后,就见户部侍郎面色大变,“这怎么可能,右相大人怎会……”
  户部侍郎意识到他说错话了,猛地住口,再看向邴温故时,面色仍旧不善。
  “算你运气好,来人给他换。”户部侍郎一甩袖子,转身离开。
  立刻有户部其他人员上前,“不好意思,这银子不是给邴县令你的,是之前户部收缴的假银,给你拿错了。至于这粮食,这是拿出去翻晒的,也不是给你的。”
  户部人员手脚麻利,那些有问题的东西都开始被人一一抬出去。
  邴温故早就料到这些了,梅成温怎么可能只把他搞成一个偏远县令就算了。能当上右相的人怎么不懂打蛇不死后患无穷这个道理。肯定会在赈灾粮银上动手脚。
  邴温故如今不过一个七品小官,想见圣人可没那么容易。再加上右相从中作梗,邴温故绝对见不到人,这也是户部侍郎敢明目张胆欺他的原因。
  可惜的是,邴温故这个人向来不是个只知被动挨打的主。
  在梅成温送他大礼前,他就先送了梅成温一份贵礼。
  这不这份贵礼送出去,梅成温不能再找他麻烦了。
  户部这边因为要重新准备,一时半会完不了。邴温故回了邴家,第二日再去清点的时候,一切都没问题了。
  这些银粮被贴上封条,接手的人由户部人员变成姜憬淮的人。
  三日后,就是正式启程的日子,而邴温故很早的时候,再圣人下旨要他去吉县当县令的时候,就已经叫邴四郎和南大哥带着一万两银票回上河村了。
  这一万两银票还是在沈清和和姜憬淮那里化缘来的,就是万花筒生意的那一成分成中的一部分。
  剩下的分成,邴温故叫姜憬淮和沈清和拿去买粮食了,能买多少就买多少。
  其实对于吉县而言,此时银子并不是最主要的,粮食才是。粮食可代替钱财雇佣百姓。
  此时的上河村才得到邴温故高中状元的消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汴京城距离上河村那般遥远,就算是官方消息也传递的慢。这又不是军情,自然不会有人专门八百里加急。
  吹吹打打的衙吏上门报喜,“恭喜,恭喜,邴温故得中一甲第一名,圣人赐进士出身。”
  这个报喜的话音才落,又一队报喜的过来了,“刚刚大人又得了消息,邴状元被圣人赐了正七品吉县县令一职,不日就要去赴任了。”
  苗氏听到这个消息,高兴的全身颤抖,瘫软在南父怀里。至于梁氏两眼一翻直接晕过去。
  “阿娘,阿娘……”邴家人全部冲到梁氏跟前,邴父大吼,“去请郎中。”
  邴二郎慌慌张张的跑邻居家借牛车,赶去请人。
  苗氏见邴家人都在忙乎邴氏,把报喜的衙吏都忘在一边,赶紧出面招待人,“几位大人辛苦了,且请进屋喝几杯水酒歇歇腿。”
  “你是……”
  “我是邴温…邴县令的岳母。”
  苗氏跟南父把衙吏请进屋里,同时使眼色叫南父回家取银子,先把两位官员打发了再说。
  顾氏一下就瞧明白了公婆的眉眼官司,对于给邴家垫银子这事她完全没有意见,甚至上赶着道:“阿娘,让阿耶就在这里陪你,我回家一趟,去去就回。”
  说着顾氏悄悄对苗氏比个数银子的手势,顾氏就知道苗氏懂她的意思,点点头,顾氏乐呵呵往家跑。
  邴温故,她弟婿竟然考中状元,当上县令了,哈哈哈,顾氏只要想想就恨不能仰天大笑。
  这点因为算什么,再多她也不放在眼中。
  这边苗氏帮忙打点衙吏,送走人后,梁氏也慢悠悠醒过来,梁氏不过就是太激动了,乐得,并无大碍。
  而村里人对于邴温故考上状元当了县令的反应各不相同。
  有羡慕者就道:“邴家这下是彻底翻身了,再跟咱们不一样了,人家以后就是官家了。可得罪不起了。”
  有有心攀附者道:“要知道邴温故有这个出息,当初把我家小娘嫁给他好了。那会儿若是我家小娘肯嫁,邴温故不一定得乐疯成什么样呢。说不定,他得对我家小娘子比对南家小哥儿还宠。”
  “南家小哥儿孕痣浅淡,也生不出孩子,我看不如纳了我家小娘子。人家邴温故如今都是县令了,不可能还不纳妾,到时候与其纳了一个不知道心思何样的小娘子,不如纳一个村里的,大家都相熟,知根知底,到时候待南家小哥儿老了,孩子也不会亏待他。”
  有那家里没有适龄小娘子的村人就道:“人家邴温故现在已经是县令了,有得是官宦人家小娘子愿意嫁,能要你家村里走出去大字不识的村姑。”
  有村人不服气,“那还不是娶了南家小哥儿做正夫郎,南家那个小哥儿不也是村里的,还是个双儿呢!”
  “这就是此一时彼一时,那时候瞧着南家小哥儿配邴大郎都绰绰有余,可如今人家可是县令了,多少官家女子愿意嫁,村里的小娘子可再攀不上了。”
  “要不咋说南家小哥儿有福,是福星转世呢。这英雄可不就得落寞时结交,就跟那历朝历代的皇帝似的,多少发妻都是落魄时娶的,都是糟糠之妻。等当了皇帝,三宫六院皆是出身好的小娘子了。”
  “南家小哥儿命可真好。”
  村人再次感慨,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村人已经开始默认了南锦屏就是福星转世,不再是提起南锦屏就嫌弃他晦气,扫把星了。
  忽然有一个村人道:“我最近听到一个消息,关于双儿。似乎说双儿并不是灾星降世,而是受到天上神君祝福的孩子才能投胎成双儿,我听说就连阎王大人都是双儿呢。”
  “不能吧,几十年了,都说双儿是灾星转世,谁家祖上做损了才会生出双儿。”
  “可是你看邴家。”村人朝邴家的方向努嘴,“邴家可是有两个双儿,那邴大娘带回来的不也是一个双儿。可结果呢,邴温故自从娶了南锦屏这个双儿,和邴大娘带着双儿回家后,邴家不见什么灾难发生不说,邴大郎甚至直接连中六元,成为状元,如今还当了县令。”
  “咱们村里,百年了,也就出了邴大郎这一个县令。别人家是没生出双儿,可也没有当县令的呀。”
  “如果说生双儿的灾祸就是家里子孙当县令,那我愿意呀,生几个都行。”
  村人一时间全部沉默下来。
  “难不成之前真是我们错了,就如南家小哥儿传言那般,双儿其实出生是带着祝福的。你对他越好,日子就会越好,你对他不好,日子就会越穷。”
  村人面面相觑,有人提议道:“算了,不管了,反正以后我家若是生出双儿,大不了就跟别的孩子一样养着,不区别对待了。反正左右就是一口饭,少干点活的事情,那么小的孩子本来也干不了什么。这要是真能旺家,旺的兄弟也出个县令,或者自己嫁个县令,那岂不就一飞冲天了。”
  不管村人心里想的怎样势力,但是总归因为南锦屏的缘故,村中小双儿的地位有所改变。已经从生出就要溺毙变成好好养着长大了,到底给双儿争取到了活下去的机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