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秦阙眉头一凛:“什么事?”
  秦简道:“慕容部中有人打入了大景朝堂和朝中重臣以及未来储君搭上了线,他们已经私下做好了交易。不出所料的话,用不了多久,朝廷削减铁骑人数的旨意就快传到幽州和凉州了。”
  话音落下后,秦简却没从秦阙和温珣脸上看到惊讶之色,一时间他不确定地猜测道:“莫非……表兄表嫂也有所耳闻?”
  秦阙笑着指了指温珣,“琼琅先前猜到了这种可能,放心吧,我们不怕。”
  前两年,温珣和范家的大儒们就讨论过朝廷何时会削藩,并为此提出了不同时期不同状态的应对之策。现在的他们,已经能自给自足了,朝廷给不起的军费开支,他们自己供;朝廷养不起的铁骑,他们自己养。
  多大点事。
  第87章
  在端王府休息了三日后,鼻青脸肿的卫椋骑着黑骏马,在铁骑几个统领的护送下,雄赳赳气昂昂的回了居庸关。
  瞅着义父青紫的脸,刚得知了内情赶回家的卫平西有些纳闷:“不是说此次北上凶险异常吗?怎么义父的伤,看起来都是拳脚伤?”
  卫震东压低声音提醒道:“嘘,你小声些,义父脸上的伤是被师伯和师叔连手揍出来的。说是让他长长记性,以后别用脚指头做决定,于是一群人专门打脸。”
  卫平西倒吸一口凉气,扭头看了看站在王府门口儒雅的师伯和笑容和煦的师叔,表情扭曲道:“好狠……”
  武将过招时有个不成文规定:打人不打脸。而义父家的这几个同门,看着斯文儒雅,下手一个比一个狠。
  眼见卫椋的背影消失在长街上,范氏两兄弟转头对温珣二人说道:“剩下的事情你们就不用操心了,安心准备过年吧。”
  先前有人造谣说秦阙为了夺权谋害了卫椋,他们在幽州境内煽风点火制造事端,引得军心不稳民心惶恐。现在卫椋全须全尾的回来了,就该轮到那些造谣的人慌了。
  卫椋能稳幽州这些年,靠的不只是能带兵打仗。对付这些要毁幽州基石的敌人和探子,他会展示出自己的铁血手腕。
  送别几位师伯和师父后,天上又开始落雪了。温珣抬头看了看灰蒙蒙的天空,想到前段时间的喧闹和无措,突然觉得世界都安静了下来。
  见伴侣看着天空笑了,秦阙也觉得前所未有的放松。对视一眼后,二人同时开口道:“走一走?”
  往年到了腊月时节,这二人总会从端王府后门溜达出去,在蓟县随意走上一圈。最初时,他们是想看看城中百姓的生活和物价,看看还有什么需要他们去关注改善的地方。可是现在,城中物资丰富,百姓生活相比几年前有了质的飞越,就连路边摊的馄饨里面也出现了肉馅儿。他们的行走不再带有目的性,而是更加随意和轻松。
  临近春节,蓟县的大街小巷满是烟火气,卖年货和小食的摊子挨挨挤挤,没走多远,秦阙手中已经提了好几个油纸包。
  见温珣在卖簪花的铺子前停了下来,秦阙来了兴致:“要买簪花吗?买那个最大的最红的!”
  秦阙还记得有一次温珣随他赴宴时,头上戴了一朵特别华丽的簪花。虽然那时候他和温珣还没现在这么深厚的感情,可那时候他偷偷看了温珣好久。第一次意识到,原来男人簪花也是好看的。
  温珣有些好笑:“这是袖青的铺子,你真是对家里人在做什么一点都不了解。”
  秦阙瞅着热闹的沿街商铺惊了:“袖青的?好家伙,她不是开布行的吗?怎么又开始卖簪花了?”
  温珣缓声解释道:“卖不出去的布做成簪花,这不就合理了吗?”
  说笑间,秦阙眼尖地看到了正在售卖簪花的秦韵,当下端王爷瞪大了眼睛:“秦韵?她,她怎么来卖簪花了?”
  温珣笑道:“是姑母让她来练胆的,说在鲜卑时没有条件,以至于女儿胆小怕事。现在有了条件,多练练胆气。”
  不得不说能姑母是有眼光的,在她和袖青的刻意安排下,没几天,秦韵已经从见人就躲的少女,变成了落落大方的姑娘。如今捻着簪花对客人做介绍时,她脸上带笑神态从容,眼神中满是自信的光。
  看到了秦韵现在的模样,秦阙微微颔首,“这样很好。对了,秦简昨日对我说,年后想要去部曲大营历练,我想着先给他安排一个百夫长职务,若是能胜任,将来再提拔他。你想不到他选了一圈要去做什么?”
  温珣竖起耳朵,好奇道:“做什么?”
  秦阙有些哭笑不得:“他要去养牛。”
  温珣:!!!
  秦阙无奈道:“我劝他,凭着他的才学和智慧,养牛太委屈他了,结果你猜他说什么?他说,之前勾心斗角的日子太伤神了,以后他就想过安静没烦恼的生活。养牛很好,牛儿性子温顺,给口吃的就誓死跟随,比人好对付多了。”
  温珣颇为感慨:“是啊,秦简说得也确实有道理。”
  在鲜卑时,身为慕容简肩负着太多,承受了太多的无奈,如今成了秦简,他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
  逛了几条街后,雪下得越发大,大团大团的雪花落下,年味越发浓烈了起来。就在二人还想往前走一走时,秦甲追上了他们:“王爷王妃,朝廷来人了。”
  每年入冬后,藩王就要准备上贡给朝廷的年礼了。朝廷收到年礼后,会回赠一部分礼品给藩王。路上来回折腾,一般过年前几日,藩王们才能收到朝廷的年礼。
  今年的年礼同往年差不多,不过跟着年礼而来的还有一封圣旨。前几日秦简说的话成真了,朝廷要求铁骑削减人数,十万铁骑,要削掉三万人。
  一般而言,这种重要的圣旨,朝廷应该派专人去铁骑营账中宣读。可现在,这封圣旨却跟着无关紧要的年礼传到了幽州,若是秦阙他们没提前做好准备,此时看到这封圣旨,会觉得愤怒和屈辱。可是现在,他们波澜不惊,甚至还有点想笑。
  送走了朝廷的人马后,秦阙握着圣旨好笑道:“方才那传旨官员的面色你看到了吗?他怕是恨不得我拔剑把他给砍了,好给朝廷一个出兵的借口。”
  温珣接过圣旨又看了一遍,慢悠悠道:“若是曾经的你看到这样一封圣旨,肯定会中了他们的圈套。”
  秦阙认同地点了点头:“这是真的。先前的我脾性耿直,不会迂回。看到这封圣旨必定血冲上头:铁骑们镇守边疆随时要应对敌人来犯,抛头颅洒热血不说,还要防备朝廷随时背刺。幽州上千里防线,区区十万人马本就已经兵力不足,若是再削减人数,根本防不住外敌来犯。朝廷文官动动嘴,却要将士们用命来填补他们的无知。稍有良知之人,怎会不怒?”
  最初时,秦阙听温珣对他分析说朝廷有可能会削藩的说辞时,也觉得难以置信可笑至极。可是当一切都变成现实摆在他面前时,端王爷只觉得心惊胆战。
  “不敢想象若是我毫无防备接到这样的圣旨,现在该是何种心情?”反正无论是什么心情,都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气定神闲胸有成竹。
  温珣细细卷好圣旨,慢声道:“这边是伸手问别人要钱要粮的坏处了,别人掌控自己的命脉,扼住了自己的咽喉,总归不好受。”
  将圣旨放好后,温珣叹了一声:“朝廷动了削藩的心不是一日两日了,如今突然发难,定会引起朝局动荡。王爷切记,现在最慌乱的一定不会是我们。明年哪怕天塌下来,我们都要稳住。”
  今年的春节,注定了有不少藩王日子难过了。朝廷削减兵力来减少军备开支,常年靠朝廷养兵的藩王们面临两个选择:要么自己勒紧裤腰带自己养兵,要么老老实实听朝廷的话。
  别处的藩王日子过得如何,秦阙他们管不着,但是今年的春节,他们过得很开心。粮库充实有肉有粮,百姓们安居乐业,铁骑们吃饱喝足,还有什么比家里有粮兜里有钱更有安全感?
  和瑞二十四年,注定是动荡的一年。朝廷削藩的举动惹怒了各州府的藩王们,哪怕是远在幽州的温珣和秦阙,也会时常听到哪哪的藩王反了的消息。当然,藩王们没有形成势力,小规模的动荡很快被朝廷压了下来。
  同时秦阙也收到了好几个小藩王的结盟请求,大家都不傻,除了朝廷把控的军队之外,大景最强的两支队伍就是幽州铁骑和凉州铁骑。凉州铁骑元帅林渊受朝廷调度,出了名的不讲情理。小藩王们能依靠的只有同为藩王的秦阙了。
  而秦阙面对其他各路小藩王的橄榄枝统一选择了无视,他很忙的。有这个时间结盟和朝廷开战,不如多练兵,多开荒,多种地。
  别问,问就是没时间,问就是不在家。幽州现在只有七万铁骑了,那么长的边境线,总要有人守着。端王带兵去巡视了,没空参加小藩王结盟。
  在端王爷和端王妃和幽州官员整体的装傻充愣下,幽州偏安一隅稳扎稳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