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卫椋端详着已经磨得包浆的虎符,神情变了又变,最终叹了一声又将虎符放到了盒子中。他单手托着盒子走到了秦阙身前,语重心长道:“你们初来幽州时,老夫曾经对你说,我会给你机会考察你,若是觉得你有能力,会将铁骑交与你。”
  木盒子沉甸甸地落到了秦阙的双手中,卫椋抬起手重拍秦阙的肩膀三下,鹰隼一般的目光难得地柔和了下来:“虎符交予你,十万铁骑的指挥权从今日起正式转交给你。端王爷,请善待你手下的将士们,请守护好幽州这片土地。”
  见秦阙傻愣愣的模样,卫椋眉头一皱:“怎么?还需要老夫将铁骑将帅聚拢,当着他们的面将虎符交给你吗?别麻烦了,他们早就知晓这事了,过几日他们会从驻地来见你。”
  温珣拽了拽秦阙的衣袖,秦阙才猛地回神。
  端王爷单膝跪下,双手将虎符举过头顶:“定不负大将军王所托!”
  卫椋扶起了秦阙,扯着唇角笑容温和道:“现在开始你是统帅,已经没有大将军王了。我二十岁入铁骑大营,今年六十一了,满打满算掌管铁骑四十一年。这些年有功劳有苦劳有心酸也有血泪,是时候卸下担子,将天下交给年轻人了。”
  温珣抿唇静默不言,眼眶中隐约有水光闪动。卫椋扫了温珣一眼,咋舌道:“哭啥啊,这是对你们的肯定。换成旁人,他们都没资格见这虎符。”
  温珣声音干涩:“师伯……”他深知,师伯若不是看在他的面子上,根本不会允许旁人在自己的地盘上发展势力。这一路走来,若不是师伯再三伸出援手,他们也无法在幽州站稳脚跟,更别提收拾世家肃清官场了。
  卫椋同样笑着轻拍了温珣的肩膀:“老夫该庆幸,有你们这样的好孩子接了我的班。我知晓你和端王爷心中有沟壑,幽州的军和民交给你们,我放心。”
  “老夫虽然年迈,但是这双眼睛看得清,这颗心啊分得清贤愚。”笑了几声后,卫椋唏嘘道,“说起来还挺好笑的,我曾想过自己放权的那一天会是什么情况。已经设想过自己可能会手握虎符死在战场上,却没想到老天爷还是善待我,让我找到了得意的接班人。”
  “哎,你两给我一句实话,要是老夫贪恋权势,一直不肯将虎符给你们,你们是不是准备一直这么等下去?”
  话音落下后,温珣和秦阙面面相觑,最终秦阙不好意思地看了卫椋一眼,讪讪道:“其实我觉得,铁骑有师伯坐镇很好,我和琼琅能腾出时间和精力去做更多的事……”
  卫椋捋着花白胡须笑了一阵后双眼一瞪:“想得倒美!老大不小的人了,还让老人家给你扛江山。少偷懒,今日起你老实跟着我,虎符虽然交给了你,可是你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秦阙拱拱手:“听师伯的。”
  卫椋抬头看了看营账外面的雪花,感慨着:“这居庸关啊,我守了一辈子,突然闲散了下来,还有些不习惯。少年时觉得这方方正正的营房困住了自己,总想着有机会去见识见识外面的世界和天空。可如今有时间了,我却觉得自己走不出这里,亦不知将来能去何处。”
  温珣宽慰道:“师伯不用这么说,师祖今年九十多了,兴致来时还四处游学。等行远熟悉了铁骑要务之后,您可以随心所欲去您想去的任何地方,到时候您想游学就游学,想赏景就赏景。正好我师父和其他师伯们都在,你们还能同门一起出行。”
  卫椋凝神看向账外灰蒙蒙的天空,遥想着将来的美好退休生活,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了笑容。可是那笑容很快就淡了下去:“是很好,不过师伯这心里,还有一件未了的心愿。”
  见温珣二人好奇地看向自己,卫椋也不卖关子:“过几日老夫要去一趟鲜卑,接几个人回来。”
  “遣妾一人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鲜卑乱了这些年,嘉和公主和她的孩子们饱受折磨,当年老夫亲自送她出了居庸关,这些年她孤身一人在鲜卑,为我大景传递了很多重要的消息。如今老夫年事已高,嘉和也垂垂老矣,老夫想将她和她的孩子接回幽州。”
  “老夫知晓,让她留在鲜卑,继续给我们传递消息是上上之选,只是人老了,心中总会有个念想。当年老夫亲口答应她,有朝一日接她回家,若是现在不去,只怕将来有这个心却没这个力了……”
  嘉和公主的事情温珣和秦阙早有耳闻,鲜卑宇文部动迁之后,剩下的拓跋部和慕容部内斗得厉害,嘉和公主当时嫁给了慕容部的皇子,可惜那皇子没能当上慕容部的王,前些年抑郁而终。可怜嘉和公主孤儿寡母,要在慕容部活下去,还要借机往大景传消息,作为一个柔弱的女子,她为大景的牺牲已经足够了。
  秦阙正色收好虎符,认真道:“嘉和公主要接回来。这两年我们打入鲜卑的探子也不少,足够传递消息了。公主……姑母为了朝堂牺牲太多了,确实该接她回家了。师伯,我同您一起去接姑母回家。”
  卫椋上下打量了秦阙几眼,笑道:“傻小子,你如今已经是铁骑统帅了,切记,天塌下来也不要以身犯险。坐在这个位置上,有太多人盯着你,老夫要去的是鲜卑王庭,这趟鲜卑之行切不可打草惊蛇,人越少越好。”
  “私自接和亲公主回家本就是杀头的大罪,这事老夫自己处理就行,你们就不要淌这趟浑水了。若是实在想帮忙,等老夫接回嘉和之后,你们想办法安置了她便是。”
  温珣心中有些忧虑:“师伯,接回嘉和公主这事是不是迫在眉睫?若是不着急的话,我们可以用更加稳妥的方法接他们?”
  卫椋轻笑道:“老夫知晓你说的更加稳妥的方法是什么,你想到的办法,老夫何尝没想过。如今鲜卑内廷混乱,这是接她回来的最好时机。除了见到老夫本人,否则她不会信任任何试图带她离开的人。在回家这件事上,嘉和吃了太多的苦头,不能再让她绝望了。”
  “你们放心吧,我已经安排妥当,这么多年的部署,接几个人来幽州问题不大。你们要相信师伯。”
  第85章
  铁骑值守幽州北部,崇山峻岭间蜿蜒起伏的长城便是将士们便是大部分将士们值守的阵地。在铁骑统领们赶来见秦阙之前,卫椋亲自带着秦阙和温珣登上了长城。
  老将军眺望着风雪中的鲜卑,语气苍凉:“自大景立朝至今,我们和外族的争斗从未停止。东有高句丽夫余鲜卑,西有匈奴番邦,我们脚底的这道长城是大景百姓的生命线。你且记住,切不可让异族之人突破这条生命线,若是有一日你站在了这里千万记住宁可死战,也不后退一步。”
  秦阙正色道:“师侄明白。”
  卫椋满意地点了点头,像是自言自语一般低语着:“我们大景的长城东起山海,西至玉门,横跨幽州并州凉州,长度足有万里。幽州境内长城八百里,十里一座烽火台,二十里一座岗哨。经年累月不知多少将士埋骨于此,又不知还会有多少年轻人会来到这里。每两个月,老夫都会将幽州境内的长城跑一遍……”
  “你和老夫的情况不一样,不过老夫还是希望你,得空时能站在长城上看一看。这墙头站着的每一个将士,都是血肉之躯,都是家国的希望。身为主帅,身先士卒的同时,也要多体谅他们的不易。”
  秦阙拱手:“师侄记下了。”
  一边走一边说,卫椋恨不得将自己镇守居庸关一辈子学到的东西灌到秦阙和温珣耳中。不知过了多久,风雪越发大,卫椋停下脚步,眺望着被雪覆盖的城楼。
  寒风呼啸着吹开了三人身上的棉大衣,卫椋转身看了看温珣和秦阙额前被霜雪冻住的头发,许久后长叹一声,不舍道:“回吧。”
  第二日起,陆续有统帅带着自己麾下的将领们赶回居庸关,参见秦阙这个新出炉的铁骑主帅。
  若是换成其他藩王手中掌握了兵权,必定第一时间巡视营房,遇到刺头还能顺便立个威。主打一个让大家知晓,现在是谁当家做主。
  然而到了秦阙这里,端王爷高座帅位震慑将帅的场面并不存在。
  卫椋在三年前就指着秦阙和温珣告诉他身后的统领们:若是不出所料,以后他们就是铁骑主帅。
  最初时,不少将领并不服气:端王?毛头小子一个,上过几次战场?知道幽州内情吗?一过来就当家做主,他配吗?还有他身边那个唇红齿白的王妃,看着弱不禁风,别说杀人了,只怕连鸡都没杀过,他也能当主帅?开什么玩笑。
  更有不少人猜测,秦阙的到来会打破幽州现有的平衡,说不定鲜卑大军还没打来,幽州先乱了。
  然而接下来的发展让铁骑的将士们看不透情况了:卫椋并没有对秦阙有排斥之意,甚至大将军王还带秦阙冲锋陷阵;秦阙也没有咄咄逼人索要权利,他和温珣同铁骑的将领们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每当端王部曲有什么好东西,铁骑兄弟们也能分得一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