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刑武眉头依然没舒展开:“我是说,为什么那些文人墨客会和将领们一起听课。”
  崔昊还没开口,众人就听身后传来了一道清朗的声音:“自然是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了。”转头一看,只见温珣正阔步走来。
  待众人见礼后,温珣解释道:“自古以来,文臣和武将好像分裂成两个阵营,文臣见不得武将鲁莽粗鄙,武将见不得文臣迂腐寒酸。可这样就是对的吗?大家都是大景的子民,无论是文臣谏言还是武将死守,都是为了大景的江山更加稳固。既然目标一样,那大家就不该对立敌视,而是应该互相了解对方的不易。”
  军事理论班刚开课时,受邀前来的铁骑将领和学子代表们分别挤在教室的两边,一眼看去泾渭分明。可是随着讲课的推进,双方都知晓了对方的不易和苦楚后,小课堂中的氛围越来越融洽。
  从战场上厮杀出来的武将逐渐明白了文人迂回的妙处,只会纸上谈兵的文人们也知晓了战场的凶险。如今大家在沙盘上推演,以前朝和大景立朝以来经历的所有战阵为原形互相厮杀,每一堂课都给人无限启发。
  温珣笑着拍了拍刑武的肩膀道:“邢将军回来晚了,赶不上这一期的培训了。不过没关系,以后这样的课会越来越多,你一定会喜欢的。”
  这次回蓟县,只有范祁一人还要折返回辽东郡。而刑武和许氏两兄弟,则有新的任务分配给他们。
  一见这三人,秦阙便挑明了任务:“大景和鲜卑的和谈已经接近尾声了,我们得到了可靠的消息,鲜卑将会归还并州五城。这五城需要人驻守,刑武,给你多少人马,你能守住它们?”
  刑武的呼吸瞬间乱了,魁梧的身躯不自觉地颤抖了起来:“王爷,您的意思是……”
  秦阙笑着颔首:“对,就是你想的那个意思。这些年鲜卑侵吞了并州太多的地方,能吐出五城来,咱一定要好好守着。并州雁门郡是我们幽州的西大门,本王需要你去镇守,你可能做到?”
  刑武的大刀猛地立在了地上,邢将军单膝下跪领命:“末将遵令!”
  这四个字铿锵有力,刑武的心却在狂野地颤动着。他能回家了,他能回到并州五城,重拾自己的荣耀了!独眼的猛将闭上通红的眼睛,狠狠握紧了手中的刀柄,这一次哪怕死,他也不会退让半分。
  秦阙早就猜到了刑武的反应,笑了两声后,他缓声道:“本王给你两千部曲,铁骑那边卫平西统领会带三千人马和你汇合。补给方面你不用担心,到了雁门郡,你放开手脚谁都别怕知道了吗?”
  刑武眼神坚定:“末将得令!”
  秦阙交代给许氏两位公子的任务就更加轻松了:“听说并州有一条河叫汾水?”
  许湛清颔首:“回禀王爷,汾水在太原郡以西。”
  秦阙笑容更深,轻轻拍了拍二人的肩膀后,缓声道:“那更好了,你们跟着邢将军一道去雁门郡,没事的时候就在汾水以西多转转开开荒种种地找找矿。有空多回去看看你们的爷爷定北侯,说起来幽州和并州是邻居,让他老人家有空的时候来我们幽州小住一段时日。”
  许氏两兄弟敏锐地捕捉到了端王话中的深意:“是!”曾经的他们是许氏分支随时可以丢弃的棋子,可是现在的他们是纽带,联络并州和幽州的纽带。
  第71章
  先前听说藩王在自己的封地中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轮到自己做藩王时,秦阙恨不得一日能有二十四个时辰,自己能长出八条胳膊来。
  忙啊,根本停不下来。
  虽然很多事情都分给下面的部曲帮忙处理了,可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这么多事需要他和琼琅亲自确认。前脚刚安顿好了刑武他们,后脚秦阙又马不停蹄去接待幽州铁骑中来骂街的将领们了。
  这一天天的,从睁眼忙到闭眼。等秦阙终于能喘口气时,天色已经暗下来了。疲惫的端王爷这才发现,他已经大半日没见他家王妃了,问了问随行的部曲,才知晓温珣还在开会。
  听到这话,秦阙心中了然:“我去看看。”
  这段时间温珣将幽州孩童启蒙教育提上了日程,他想要让幽州普通百姓家的孩子也能有受教育的机会。想法是好的,可是实行起来很有难度。就拿蓟县为例,整个蓟县只有两所官学,能入官学学习的都是富商或者小士族家的子弟,百姓家的孩子连入学的资格都拿不到。
  等秦阙找来时,会议已经结束了。偌大的会议室中暗沉沉,温珣坐在靠前的位置上,两只手撑着额角,背影看着有些落寞。
  秦阙轻轻敲了敲门,笑着问道:“我的王妃,可是遇到阻碍了?”
  温珣抬头看去,就听秦阙挑眉道:“是不是官学的那些老学究不说人话了?本王帮你抽他们?”
  温珣忍不住笑了,他舒了一口气,神情柔和道:“也不算多大的阻力,做事总会遇到麻烦,哪有一帆风顺的。幽州孩童启蒙教育势在必行,凭他们无法阻拦。我就是突然有些感慨,觉得世界之大,总会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想法。”
  “也不奇怪,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总会有人守着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不思进取,也会有人最大限度地利用手里的那点权利去为难别人,开了半天会后,温珣深刻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
  “别把他们放在心上,他们配合也就罢了,若是不配合,不用他们就是。幽州两百五十多万人,离了他们难道还不做事了?”秦阙的观点很明确,“不是你对我说的么:别为了不值得的人伤身伤神。”
  聊了几句后,温珣感觉心里舒坦了不少,他起身收拾着身前的资料:“有点饿了,王爷用饭了吗?”
  秦阙上前拿过温珣身边的布包,待温珣将资料装入包中后,他随手将布包挂在了自己腰身上,另一只手顺势牵住了温珣:“没有,这不是等你一起用饭么?”
  暮色降临,这也是部曲大营中最轻松的时刻。每一栋营房都亮着烛光,随处可以听见部曲们的谈笑声。此时漫步在营房中,能感受到部曲们的年轻和活力,心中会有一种莫大的安全感和松弛感,别说温珣和秦阙喜欢这种感觉了,就连范栗和他带出来的大儒们也喜欢呆在大营里。
  温珣和秦阙喜欢亲自去膳食堂用膳,这样能直观地看到部曲们餐食。大营中的伙食自然没办法和王府小厨房的相比,不过量大管饱,以温珣的胃口,吃一个馒头就差不多饱了。
  不过今天不吃馒头,今天吃杂酱面。最近牧场中优化了一批牲畜,给铁骑送了一半肉后,剩下的肉就到了部曲营房中。心思活络的伙夫们半点都不想浪费,每一块肉都最大限度地利用上了。边角料剁成的肉馅,调上大酱搁上辣椒,再配入奇奇怪怪的蔬菜丁,就能凑出几桶杂酱来。
  吃馒头时舀上一勺往中间一夹,增香添味;吃面条时盖上一条,面条也变得鲜美了起来。温珣嘴唇被辣得红润,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今天的杂酱调得不错,一点腥膻味都吃不出来。”
  前两天部曲大营做红烧肉,肉块卖相倒是很好,只是吃起来腥臊,温珣吃了一口就扛不住了。只怪优化下来的猪没有阉割,才会有一股怪味。不过这种情况以后会越来越少,辽东郡的养殖业初见成效,等到下半年,部曲们就能吃上阉割后的猪了。
  秦阙碗中的面条都被辣椒油染红了,谁能想到当初被一根朝天椒辣得涕泪齐下的端王爷竟然是个无辣不欢的主?杂酱里面本来就加了辣椒,他还额外盖了两勺辣。听温珣夸厨子的手艺,他跟着点点头:“是啊,好吃。”
  就在二人闷头吃饭之际,一阵鼓点声从窗外传来,温珣抬头看去,就见不少部曲往校场的方向跑去。一看就知道,是文艺兵部的部曲们又整出了新花样。
  自从来到文艺兵部后,范岭如鱼得水,逢五逢十,他都会让手下部曲们在校场排演,给其他部曲们带来视觉和听觉的盛宴。听鼓声振奋,温珣笑道:“今天的曲子好像是新曲,节奏感很强啊。”
  秦阙刮着碗底的酱汁,“有兴趣的话一会儿去看看?”
  温珣摇了摇头:“一会儿还有事。王爷,我给你准备了一件礼物,我们一起去看?”
  秦阙的眼睛顿时亮了:“哦?是实验楼又产出什么好东西了吗?”见温珣摇头,他又猜测道:“那就是你的某个种子发芽了?”
  问了一圈后,秦阙实在想不出这个礼物是什么了。温珣悠闲地擦擦嘴巴,笑道:“你随我去就知道了。”
  见二人往马场走去,秦阙恍然大悟:“我知晓了,是不是小甜瓜们出生了?”
  甜瓜虽然特立独行,可是血统太好了,它眼光还高,在部曲大营一冬只看中了几匹母马。如今母马都揣了小马,小马还没出生,部曲将领们已经将小马们瓜分完了。
  谈笑间,二人已经到了马场中,几日没来马场,秦阙发现马场中多了一座房间,还没靠近,他就听见了大大小小的狗叫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