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诸君,祝贺你们合家团聚,去迎接你们的家人吧!”
  第63章
  大景的边军将士很辛苦,原本是良家子的他们一入军营便五年不能回家。若是运气好,五年内没有外敌来犯,时间到了他们还能全须全尾地返回家乡。若是遇到苦战,连尸骨都无法留存,家人只能得到一笔微薄的抚恤金。而且五年太长了,变量太多了,即便能安全到家,也未必能保证家人都安好,服役归来发现家没了的情况太多了。
  做部曲倒是能经常见到家里人,但是也并不轻松。他们以家庭为单位效忠门阀士族,闲时耕种忙时冲锋陷阵,主人需要他们去哪里,他们就得全家跟随。就像秦甲他们,秦阙走到哪里,他们便追随到哪里。
  都是爹生娘养的,都有手足至亲,将士们也是血肉之躯,怎会不思念家人?营房门口哭声一片,往日里威严肃穆的军官们搂着亲人瘦弱的身躯哭成了一团。
  看到这种场景,温珣也红了眼眶,就在他偏过头掏出帕子要擦拭眼泪时,手中突然多了一团坚实的温暖。低头看去,只见掌心中多出了一枚红鸡蛋。
  秦阙呲着大牙笑道:“有个校尉的妹子生了个儿子,他爹娘煮了一兜子红鸡蛋见人就发。他们说红鸡蛋带喜气,吃了人会走好运,别客气,吃吧。”
  温珣握着那枚红鸡蛋,感动之余又忍不住问道:“那校尉是哪里的人?”
  秦阙想了想后说道:“青州的。”
  温珣盯着红鸡蛋瞅了瞅,迟疑道:“从青州到幽州,得走大半个月了吧?”
  秦阙下意识应了一声后,身体猛地僵了一下。随即郁闷地将鸡蛋从温珣掌心取出:“是哦,这都多久了啊,还能吃吗?”
  就在二人研究这枚红鸡蛋还能不能吃的时候,就见崔昊带着几个将士红着眼阔步走了过来。还没走到温珣和秦阙身前,崔昊双腿一软重重跪在了地上,脑袋和地面来了个亲密接触:“王爷王妃!谢谢,谢谢你们!”
  崔昊本是凉州人,家里祖传养羊,早些年凉州大旱家里实在没活路了,他心一横进了戍边军用一条命来换全家的生机。一路摸爬滚打,从一个白丁成为了伍长什长,哪怕已经服完了五年的兵役,他依然坚持留在戍边军中。宁可过刀口舔血的日子,也不敢回去过靠天吃饭的生活。
  后来他因为耍得一手好弹弓被秦阙看上,跟了秦阙之后,崔昊才算活出了一个人样。这些年秦阙去哪里,他也去哪里。他知道,王爷是个仁厚之人,跟着秦阙才有活路和前程。
  果然,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跟着秦阙到了长安之后,崔昊成了家,做了爹。贤妻娇儿在怀时,他的内心深处总会有一丝怅然,他不知远在凉州的双亲是否安好,那条回家的小路是否还是老样子。王爷能将他的妻儿从长安接到幽州,他已经感激涕零,却没想到王爷竟然去凉州老家接来了他的双亲。
  崔昊低着头,两行泪掉落到地上凝成了冰:“王爷,王妃,大恩大德属下无以为报,属下,给你们磕一个吧!”
  同崔昊有着同样想法的不止一人,很快看到双亲的军官们也都跪了下来,就连他们的亲眷也一同跪下了。
  众人的情绪太激动了,秦阙拉了好几次都没能安抚住大伙的情绪。最后还是温珣站出来,缓声说道:“阖家团圆的日子应该高兴,别掉泪,眼泪掉多了会冲走福气。大家初来大营,都别拘束,诸位将军们可以带着自家人四处走走。此外王爷还给大家安排了家属营房,大家稍后去看看。崔昊,人交给你了,务必妥善安置。”
  崔昊这才从地上爬起来:“末将领命!”
  没想到家人的到来能让属下激动成这样,秦阙瞅着众人欣喜的背影有些唏嘘:“是我疏忽了,若不是你提醒,我还想不到去接他们的亲人来幽州。往日里我嘉奖部下通常只会赏银钱,原来团聚对于他们而言比银钱更难得。”
  温珣伸手轻轻握住了秦阙的手指,缓声宽慰道:“能豪气嘉奖部下金银钱财,已经是很难得的主将了。”
  秦阙没做错什么,放眼整个朝堂,像他这般毫不犹豫将自己的军功分给部下的将帅犹如凤毛麟角。而且秦阙的生长环境特殊,景瑞帝不在乎他这个儿子,瑛贵人又不是他的生母,他没有团聚的意识也很正常。
  “等将来我们条件好了,争取接更多的将士家属来和他们团聚。”温珣轻轻抚摸了一下秦阙的手背,笑着说道,“说不定那些家眷看到他们的家人在幽州过得好,会动了拖家带口搬迁到幽州的想法呢。”
  秦阙笑着应了一声:“好,听你安排。”
  想想方才崔昊的反应,秦阙又乐了:“崔昊那个家伙,跟着我这么多年,头一次看他哭。我算是看出来了,他表达感激的方法就是给人磕一个。”
  温珣显然也想到了大战结束那一日,崔昊带着几个部曲“噗通”就跪下的场面。笑了一阵后,他想到了重要的事:“方才崔昊说,实验楼那边的火药有了新进展,我们去看看?”
  秦阙双眸一亮:“哦?那确实要去看看。”
  □□可是好东西,简单的原料搅拌在一起,就变得易燃易爆炸。听琼琅说,只要比例调节对了,这东西能移山倒海,哪怕是铁石也能击穿。若是世上真有这种神兵利器,何愁外族入侵啊!
  马场后方的丘陵中,不久前悄悄冒出了几栋楼。楼外表看着并不显眼,只有参与过建设的部曲们知晓这几栋楼有多结实。
  楼外设了岗哨,抬头看去,能看见将士们正在岗哨上警惕巡视的目光。即便是温珣和秦阙,也要让岗哨中的部曲验了腰牌才能进入。
  这里便是部曲大营的实验楼,汇聚了幽州顶尖的工匠和最聪慧的学者。在这几栋朴素的大楼里,工匠们锻造出了最锋利的兵器,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走进最前面的一栋实验楼,一股热气迎面而来。谁都想不到,实验楼中竟然建造了一座小型的冶铁炉,相比于市面上其他的冶炼炉,实验室的冶炼炉高四尺,融化的铁水散发着惊人的热量,让人根本无法靠近。偏偏胆大的工匠还在通红的铁水中不断搅拌,还时不时捞出暗黑色的炉渣。
  搅拌好的铁水趁热倒入模具中,经过反复敲打,就能成为硬度和质量更好的钢材。
  可以这么说,这座小型冶铁炉便是实验楼的核心。从辽东郡冶炼厂中拉回来的精铁在此继续进行精锻,巧手的工匠们便能将它们变成心中所想的形状,做出更多杀伤力强大的兵器来。
  温珣二人一进门,工匠们便停下了手中的工作要行礼,温珣赶紧摆摆手:“诸位大师不必多礼。对了,年礼已经送至大家的营房了,明日起大家就能休息了。”
  当然,这群工匠是不能离开部曲大营的,他们被招入大营中时,温珣给了他们最好的待遇,也定了最严格的保密协议。若是他们研制的东西被人得知了,后果不堪设想。
  温珣话音刚落,工匠中就有人发出了遗憾地声音:“啊?那我们这几日岂不是不能来实验楼?王妃,我不想休息。”
  有同样想法的还不止一人,部曲大营有什么好玩的,当然是实验楼打造新武器有趣啊!还有那□□,“呲”地一声,五颜六色可带劲了。而且实验楼暖和,比营房还要暖和,工匠们想安安稳稳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温珣想了想后同秦阙对视一眼,秦阙微微颔首:“可。想来实验楼的人提前对崔昊打招呼,不想来的也可以在大营休息。只有一条,注意安全不要出营。”
  温珣二人是为了□□来的,可是一进入实验楼,他们的目光就被改良后的弓、弩吸引了。自从有了小型冶炼炉,工匠们能得到的铁更纯,能锻造的对象更加精细,如今的弩箭射程已经超过了秦阙从凉州卫带出的三担弓,而且弩箭轻巧,哪怕是臂力一般的部曲也能用。
  秦阙一时技痒,忍不住拿在手中比划了几下:“好弓,这个什么时候能量产?”
  负责制造弓、弩的工匠想了想后说道:“回禀王爷,弓箭现在的工艺还不稳定,还要再摸索几个月,估计明年下半年就能开始量产了。”
  秦阙摸索着弓、弩舍不得放手:“好!好!做得好!”
  实验楼中不止有弓弩,还有大大小小数十种战车。这些战车有的可以用来负重,有的可以远行,温珣的目光落在了其中一架战车上,这辆战车中间有个深深的车斗,车斗两侧连着大大的车轮,看起来怪模怪样。
  立刻有工匠上前回报:“王妃好眼力,这是我们刚打造出来的三人战车,还没来得及测试。”
  温珣笑道:“不着急,慢慢来就是。”
  就在这时,实验楼外传来了“轰——”的一声巨响。脚下的地面随着巨响颤抖了起来,就连冶炼炉中的铁水也慢吞吞地荡漾了两下。
  对此,这栋楼的工匠已经习惯了,甚至有人对着温珣二人笑了笑:“王爷王妃安心,这是火药组的工匠们在做实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