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小摊上的百姓一边吃着面条,一边说着闲话。突然间秦阙听见他们提到了自己。
“你们别说,这端王爷到了蓟县之后还挺好。之前我挺我那表侄儿说,端王过来可能会和大将军王争权打仗,我那时候还担心,万一打起来往哪里跑哇。现在好,仗是打了,不过打的是鲜卑那群狗贼,真爽快啊!”
“可不止这点好,今年城里的米面还有炭火都没涨价,往年下雪的时候,什么都涨了。”
“听说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端王爷要修路,将来咱去其他的地方就方便了。听说去帮忙修路的还有钱拿,明年我也去看看。”
见他们的努力已经逐渐给百姓们带来了便利,秦阙笑容更深了。
面汤有点咸,比不得王府中精心烹饪而成的面条,可二人还是细细将碗里的面条捞干净,秦阙甚至将两碗面汤都喝干净了。吃饱喝足后坐在小矮桌上的端王爷感觉身心都暖了:“琼琅你还别说,这路边小摊别有一番风味哦,以后有空我们常来。”
温珣掏出帕子擦擦嘴后笑着点点头:“好,听你的。”
吃饱后,二人沿着覆盖了积雪的小巷慢吞吞走着,这时小巷尽头传来了哒哒的马蹄声。循声看去,只见秦甲带着几个部曲正飞奔而来:“王爷王妃!宫里传旨的来了!”
还没靠近,就听秦甲大着嗓门兴奋地说道:“属下刚出蓟县城门,就和传旨的宫人撞上了。王爷,您先前请的旨下来了。”
秦阙双眼猛地亮了:“真的?走,琼琅,回去接旨去。”
温珣愣了一下,“什么旨意?”
秦阙拉着温珣的手朝着秦甲的方向走去:“打赢了鲜卑之后,我向圣上请旨给你升了位份。以后你就是我名正言顺的正妃,是我一生一世一双人的伴侣了。”
秦阙坚定的眼神中透着一丝狡黠:“最重要的是,晋升正妃,我可以堂堂正正再娶你一次。”
温珣身体一震,一瞬间觉得世界都安静了下来,只有自己的心脏剧烈跳动的“砰砰”声和秦阙沉稳中带着快乐的声音:“三媒六聘,八抬大轿,十里红妆,别人有的,我们家琼琅也要有。”
“我和你要做一辈子的夫夫,我要让全幽州的人知晓,你是我最重要的伴侣。”
第57章
端王府前厅中,长安来的内侍官们正在传旨,尖锐的嗓音穿过门廊,门廊下,端王府的人正竖着耳朵细听。
红玉兴奋地扯了扯袖青的衣袖,低声问道:“文绉绉地我听得不是很懂,你同我说说,是不是好事啊?”
袖青眉眼含笑:“那是自然,都是夸琼琅的好话。不过以后我们都得注意些了,琼琅以后就是正妃了,我们不能像以前那样随意了。”
红玉敷衍地笑了:“知道了知道了,我就怕到时候我们和他客气起来,他反倒不习惯了。”
温珣曾经在电视中看到后宫妃嫔升位份时的场面,从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也成了主角。圣旨很长,上面的字密密麻麻,宣旨的内侍官读了足有一盏茶的功夫,那些华丽的字眼从他耳中绕了一圈却什么痕迹都没留下。
直到传旨宫人将明黄色的圣旨递到温珣手中时,温珣才猛然回神:这一切都是真的。
秦阙用军功,换了他的正妃之位。从此他不再是端王府上一个可有可无的男侧妃,而是能陪着秦阙正大光明站在朝堂中的王妃。
低头看看颇有分量的圣旨,又抬头看看秦阙,温珣出现了片刻的呆滞,一时间他不知该笑还是该哭。
秦阙轻声提醒道:“愣着做什么?领旨谢恩啊。”
温珣深吸一口气,双手举着圣旨过了头顶,面朝着长安皇城的方向俯身:“儿臣温珣领旨谢恩。”
待温珣起身后,内侍们又取出了第二封圣旨:“端王妃接旨~”
温珣诧异地看了秦阙一眼,竟然有两封旨意?就在温珣等着内侍宣读第二封圣旨时,却见内侍上前一步,将圣旨原封不动地放在了温珣手里:“传圣上口谕:这封圣旨,端王妃自行查看。”
温珣老老实实油跪了一次:“儿臣领旨谢恩。”
待温珣谢恩后,秦阙先是搀着温珣起身后,又从衣兜中掏出了打赏的银钱递给了传旨的宫人:“各位内侍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小小心意,一会儿吃顿热酒。”
内侍们宣完旨后就得回宫复命了,待他们的身影消失后,端王府沸腾了起来,秦甲大着嗓门欢呼着,祝贺温珣成为王妃的同时还不忘给兄弟们讨酒喝讨肉吃。吴伯长福他们也笑得合不拢嘴,只有小豆全程跟着傻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秦阙摆了摆手压下了喧闹:“让部曲们拖几头羊来,今晚吃肉喝汤。喝酒就不必了,不可放松警惕。”
等秦甲他们退下后,前厅中安静得只听见雪花“簌簌”落下的声音。温珣的注意力都被手中的第二封圣旨给吸引了,到底是什么内容,景瑞帝竟然让他自行查看?
正在好奇时,温珣眼前伸出了一只大手,秦阙伸手将第一封圣旨接了过去,缓声对温珣说道:“我先拿着,你打开第二封圣旨看看。”不知是不是温珣想多了,他觉得秦阙的声音中竟然有几分忐忑。
前厅的书案上很快出现了一张摊平的圣旨,圣旨上的内容并不多,温珣看完后却睁大了双眼。无他,主要是这封圣旨,是一封和离的圣旨。上面写着,若是某天秦阙不喜欢温珣了,圣上恩准他和离,并且会将端王府半数产业交给温珣带走。
圣旨上盖着大景的传国玉玺,做不了假。
温珣久久盯着圣旨,看得两只眼睛酸涩。不知过了多久,他缓缓收起了圣旨,用明黄色的绸带慢慢捆扎着圣旨,心平气和地问道:“既然请旨给我抬了位份,为什么还要再求一道和离的旨意?”
秦阙张嘴笑了两声,温珣的反应给了他定心丸,端王爷声音也高了几分:“我不想委屈了你。我想将最好的东西都给你,想和你共白头。但是这些都只是我的想法,我并没问过你的意见。若是以后,你觉得我对你不好了,这就是你的底气。”
话音落下后,秦阙挺直了胸膛,自信满满地说道:“当然,我觉得这封圣旨永远都用不到,回头我就把它吊房梁上。”
温珣差点笑出声了,再看秦阙时,心中五味杂陈。就是这样一个粗犷的汉子,一直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对他好,这样的深情厚谊,他怎能辜负?
想了想后,温珣认真道:“嗯,好,挂高一些。”
秦阙嘿嘿笑了,展开手中的第一封圣旨看了又看:“看这个,琼琅,你看到了吗?上面说让我们择良辰吉日大婚。我找人算了一下,明年五月初五、六月十六和下半年的九月初十都是诸事皆宜的好日子。”
“你说我们哪天大婚好?”向来果断的端王爷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纠结中,“若是按照我的想法,那自然是越早越好,只是大婚要准备的东西不少,没有半年好不了。我又想早些和你大婚,又想多攒些银钱给你打更多的嫁妆。”
温珣揣着手眉眼弯弯道:“我倒是不在意婚礼隆重与否,在我看来,只要亲人和朋友都在身边就是好日子。婚礼倒也不用铺张浪费,家宴足矣。”
秦阙知晓温珣不是喜好奢华的人,但是他还是坚定地说道:“我觉得还是要隆重一些的,一辈子就这么一次。”
笑闹一阵后,温珣疑惑地问道:“对了,给我升位份这个妙招是谁指点你的?”
先前没反应过来,此刻温珣觉得这一招太妙了。若是他一直是侧妃,端王正妃的位置空着,总会有人动心思,到时候免不了横生波折。
秦阙诧异挑眉:“这……还需要有人指点吗?”
温珣突然不知道说什么了,也是,秦阙这样的人怎会拿自己的感情做交易?他的满腔赤诚倒是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
入冬之后天光变短,时间过得特别快。托册封圣旨的福,温珣在本该休息的日子里,是一天都没消停,虽然他将备婚的事情交给吴伯和袖青他们处理了,可有些事还得他亲自确认。就比如现在,蓟县城内最好的绣坊上门量他和秦阙的身量了。
温珣无奈地张开双臂,听着红玉和袖青叽叽喳喳的声音:“选衣服款式这种小事,你们两个决定就行了,何必非要拉着我?”
袖青轻笑一声:“王妃,这您……”
温珣抿了抿唇,扫了袖青一眼,袖青立刻改口:“琼琅你有所不知,喜服的样式诸多,不同的花色和质地,穿在身上的感觉就不一样。你和王爷大婚,定然要做最称心如意的。”
红玉正和绣娘一起丈量温珣的腰身:“原本按照王爷和你的身份,是要宫里的绣娘给你们定制礼服的,就这样已经很委屈你们了。站直,量不好下次还要改。”
温珣任由绣娘扒拉着转了个身:“那你们可以先去量王爷的尺码,我还有一些事没处理好。”
正说着就见韩恬快步走进了屋中:“公子,范家学院的学子们来了,正在前厅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