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卫长公主> 卫长公主 第242节

卫长公主 第242节

  曹襄脸色瞬间黑了,嘴角微抽,提醒道:“冠军侯,我家阿月才满月不久。”
  这人居然已经惦记上了。
  “我不急,反正霍檀年纪也还小,女婿要从小养,这样才能让人放心。”霍去病摆摆手,面色诚恳道:“咱们亲上加亲,相信陛下也愿意。”
  “我拒绝!”曹襄往左挪了两步,拒绝与他同流合污, “此话你敢和阿瑶说吗?”
  “我给你说不一样?” 霍去病摸了摸鼻子,佯装轻松地抬头望天。
  曹襄面不改色道:“我家阿瑶做主!”
  霍去病:……
  兄弟!虽然他知道,但是也不用这般直白的说出来。
  曹襄见他脸色垮下来,嫌弃道:“为了防止你连累我,我要与你说清楚,此事一开始,我就不同意,你可别借着我的名义,若是我被阿瑶嫌弃了,你与你儿子都逃不了。”
  霍去病:……
  他是想让两家结亲的,又不是做什么偷鸡摸狗的事情,这人要不要这般嫌弃。
  ……
  刘彻不仅让莫雨带了太医去馆陶探望刘嫖,连巫医也有。
  朝野知道后,纷纷称赞刘彻有孝心。
  而甘泉山因为龙凤胎,更是多了许多流言。
  ……有人说,刘瑶能诞下龙凤胎,就是因为带着弟弟妹妹给陛下求药时得到的赐福。
  ……有人说,刘瑶就是因为在甘泉山住下,一直受灵气滋润,才生下双胎。
  ……有人说,是刘瑶趁给刘彻祈福求药的时候,假公济私,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幸运……
  刘瑶:……
  她真是麻了!
  而且她还听闻,有不少方士、巫医在想方设法收购甘泉山的药草去炼药,甚至流经甘泉山,位于其下方的河水也有不少百姓专门带回去饮用。
  而她的好父亲刘彻,则是趁机又向各诸侯郡国炫耀了一番。
  送去的诏书除了炫耀他的女儿也得神仙庇佑,同时催促这些诸侯国将给仙人的上供交上来,否则惹得仙人震怒,他也护不了。
  各诸侯国对此无言以对,还能怎么说,谁让刘彻确实幸运,年初的时候撑了下来。
  只得咬着牙将金饼、祭祀的珍宝送到长安。
  刘瑶只能说。
  阿父,你若是用借着神仙的名义敛财可以,可若是见自己也骗了,不要怪她不客气。
  ……
  不过月余,莫雨就从馆陶回来了,回到长安,当天就向刘彻复命。
  刘彻:“姑母如何?”
  莫雨:“太医说,窦太主时日无多,坚持不了太久,即使熬过冬日,也熬不过明年开春。”
  刘彻面无表情:“还有呢?”
  莫雨:“窦太主见到奴婢后,第一时间就向奴婢告罪,说是都是她的错,不要迁怒陈翁主。”
  刘彻:“陈阿娇呢?”
  莫雨:“……陈翁主似乎不喜欢见到奴婢!”
  “……脾气还是没改!”刘彻冷笑一声,“她是姑母最疼爱的女儿,养成这样的性子着实让人头疼,不知道姑母现在后不后悔。”
  莫雨意味深长道:“看窦太主的样子,现在似乎十分后悔!”
  刘彻闻言,挑了挑眉,“可世间并无后悔药,自然做错了事情,就要付出代价!”
  ……
  等到龙凤胎百天的时候,刘彻特意让其在甘泉宫举行,也算是有始有终。
  之后,刘彻与群臣说了扩建长安、重建城墙的想法,群臣一开始是愿意的,可是一看陛下的图纸,眼珠子要瞪出来了,陛下确定不是重建长安,这一下子比现有的长安城足足大了一倍。
  主要是他们国库才积攒出来的盈余,真若是按照图纸修建,未来三四年,府库别想有盈余。
  果然陛下就不能闲着!
  对于这般耗费,朝中自然有人不满。
  东方朔见状,就帮忙劝,“陛下好不容易将注意力放到民生上,这么多的钱,难道你让他去盖宫殿或者打匈奴吗?”
  公卿们:……
  好吧,如此一想,长安确实需要重新扩建。
  现今西域的商人越发多了,他们天朝上国的都城,要有自己的排面。
  就这样,此事大家吵了七八日,朝堂也就通过了。
  虽然刘彻被刘瑶打消了扩建甘泉宫的念头,但是神殿还是要造的。
  他可以委屈自己,可不能委屈赐药的仙人,收了郡国那么多金饼和珍宝,也要有个交代,以后神殿建成后,说不定还能再收一些。
  刘瑶听说刘彻还要造神殿,想爆粗口。
  合着她那天苦口婆心说那么多话,这人当成了耳旁风,压根没听进去。
  可无论她劝多少次,刘彻还是不改念头,亲自设计样式和规模,虔诚的狠。
  刘瑶磨了磨牙,等着吧,未来某一天,她一定要让刘彻认清现实。
  刘彻看着刘瑶气呼呼的背景,无奈摇头。
  都当了母亲,孩子气还是这般大。
  阿瑶不懂,身为帝王,无论百姓、权贵、仙人,他的爱护或者尊敬的前提是,有利于帝王的统治。
  无论仙人需不需要这个神殿,他需要这个仙人神殿来震慑各方宵小之辈,让那些暗地里的魑魅魍魉不敢搞小动作,弄些巫蛊之术伤害他,让他有更多的精力来治理大汉。
  ……
  聚集在长安的方士、巫师们原以为经由“仙人赐药”以后,陛下肯定会善待他们,谁知陛下却将他们撇开了。
  而后他们中素有名声的游水发根被陛下在闹市腰斩,听闻意图损害控制龙体,所以陛下厌恶,不止他,就连受他推荐的两名好友也消失不见,下场可能不亚于游水发根。
  因为此事,熄灭了不少方士想要入宫的心。
  陛下用游水发根的命告诉他们,若没有真本事,就不要靠近他,否则游水发根的下场就是他们的未来。
  不过许多方士、术士还是对甘泉山向往,想要探索其中的秘密。
  刘瑶担心他们教坏附近的百姓,让刘珏率领虎卫军驱赶过好几次,越是驱赶,反而让那些人更加狂热了,越这样做,越让他们觉得甘泉山真有什么。
  不过刘瑶也没有一昧的拒绝,堵不如疏,这些方士还是有点用的,只要不“坑蒙拐骗”,他们一些冶炼、辨别药草的技术还是超乎常人的,这些记下来,也有利于后人的研究。
  所以她直接让甘泉令在山脚下招募方士入甘泉宫。
  招募条件自然以“真本领”见真章,不问来历,只求技术,首先排除“召唤鬼神”之类玄学,炼药、炼器方面是首选,入选就签订协议,接受“培训”。
  刘彻听到了刘瑶招募方士的要求,将刘瑶喊了过去,好奇道:“你就不怕他们骗你吗?”
  刘瑶闻言,扬了扬眉,故作忧愁道:“阿父说的没错,你可要看紧些,否则女儿若是受骗了,我……我不活了!”
  说完,刘瑶将袖子一扬,遮住脸抽噎了两声以作敷衍。
  刘彻一头黑线。
  他有没有老糊涂,这孩子演的一点也不用心。
  刘瑶露出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阿父,你往日受骗,都是因为懂得太少,等女儿将他们的学问都学会了,再与你说说,到时候就不用担心你受骗了。”
  刘彻:……
  ……
  长安的术士虽然不怎么受待见,但是经由甘泉山事情的传播,其他地方的术士受追捧起来,纷纷在达官显贵那里得到了不少机会。
  刘瑶见状,趁机开始搞统计学,用真人真事让刘彻远离术士。
  年底,随着刘彻得天庇佑的名声宣扬的天下皆知,外加汉军的强盛,西南不少小国纷纷想要纳入汉朝版图,往西南推进的速度又快了不少,刘彻想了想,再次任命司马相如为使者,前往西南,之前在巴蜀,他素有威望,说不定此次也能轻松解决。
  司马相如再次受到刘彻的重用,高兴仿若一下子年轻了十岁,接连写了两篇辞赋表达自己喜悦的心。
  刘瑶却担心。
  无他,西南多山地,交通不便,司马相如都多大年纪了,确定能支撑住吗?
  可惜本人却劝不住,表示即使死在路上也心甘情愿。
  刘瑶看着老人家一脸坚韧和向往,想起被后世调侃、佩服的汉使们。
  这群人可能不如后世大家印象中外交官那般有理有据、儒雅博学,与后世相比,可能还有些奇葩,甚至不少人还有道德瑕疵,但是这些人在古代条件如此艰苦的情况下,愿意远离故土,敢于冒险,开拓前人所未有的道路。
  他们愿意用自身所有来谋求国家利益,无愧汉使之名,许多都是富有传奇色彩的人,常常仅用几句话,就能纵驰异域,扬汉国威。
  刘瑶向司马相如躬身一拜,“请先生照顾好自己,这世间没了先生的辞赋,会是一件莫大的憾事!”
  “使不得!”司马相如连忙避让,“长公主使不得!大丈夫立于天地间,自然要为君主、百姓干出一些事情来。”
  西南诸小国归于大汉后,他们大汉为他们修桥铺路,修建水利,日子会比之前好百倍,这对双方都有好处。
  ……
  元狩六年初,刚过完年,馆陶就传来消息,窦太主刘嫖病亡。
  刘彻派宗正和赵王前去祭拜。
  刘瑶也派了自家的长史前去,不止她,长安有名有姓的达官显贵都派了人前去馆陶。
  子燕从馆陶祭拜回来,告诉她一件事,说刘嫖的女儿陈阿娇因为伤心过度,也病倒了,面色虚浮,消瘦了一大圈,听闻从去年刘嫖病重的时候,她就病了。
  刘瑶感慨,“窦太主那般疼爱她,如今人没了,伤心也在所难免。”
  子燕闻言,欲言又止。
  长公主没亲眼看到陈阿娇,虽说陈阿娇现今四旬有余,即使相貌和年轻时不能相比,但是精神气也不会太过萎靡虚弱,可是陈阿娇就如秋日将要落败的花瓣,或者黄昏时刻将要被夜幕侵蚀的惨淡霞光,怕是也熬不了多久。
  当然也可能她想错了,等到窦太主下葬后,说不定对方精神又好了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