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中世纪女领主> 中世纪女领主 第142节

中世纪女领主 第142节

  而让一些人意外的是,路易莎在‘品德’一项上也是高分……要知道,路易莎一直以来遭人诟病的地方就是不够贤德。她那种以自我为主,很多时候显得过于咄咄逼人的作风(虽然她自己不觉得那就算‘咄咄逼人’了),对此时不少人是难以接受的。
  但话说回来,这种所谓的‘不够贤德’其实只是个人感觉而已,而真的以一个王后的品行标准去看路易莎的话,她其实一点儿毛病没有——当然,那是到现在为止,等到路易莎更深地参与到瓦松这个国家的治理中的时候,可能就不同了。
  现在的话,路易莎没有参与瓦松政务,最多就是对宫内一些事务有过安排,而这显然是正常情况下,一个王后本就有的权力。
  路易莎做的最无可指摘的一点就是‘守贞’……虽然这听起来很离谱,但没错的,只要做到这一点,她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后世一些恶臭发言,譬如‘贞洁是女人最好的嫁妆’什么的,在古代确实是颠不破的真理。不仅仅在华夏是这样,在西方也如此——主流观念里有一种说法,就是‘只要一个女人谨守贞洁,那么不管怎样,她都可以抬头挺胸做人’。
  因为主流观念里女人就是各种不行,不仅仅是体力,还有品德什么的,也是被污名化的。到最后,女人自己都会说什么‘我的确一会儿一个主意,一不留神就改变想法了,可有什么办法呢,这就是女人的软弱和善变’,总之,女人就是被认为是善变的、不可理喻的、缺乏意志力的等等。
  所以,当一个女人真的软弱、善变,或者有别的缺点时,反而不能成为彻底否定她这个人的理由。
  男性,或者说主流社会,唯一给她们设下的‘禁区’就只有守贞而已(至少冠冕堂皇地拿到台面上说的,只有如此)。一旦一个女人克服了主流社会赋予她们的污名化标签,诸如‘容易受到诱惑’‘放荡’什么的,守贞这一点做的特别好,其他的就都是小节了。
  路易莎也不是刻意守贞的,只能说她是个正常人,道德和头脑都正常。后世的华夏人,道德方面有底线的话,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出轨的。而人在古代,路易莎更不可能有这个可能了,她不想给自己麻烦的古代生活加难度!
  而既然有意在这件事上无可指摘,路易莎就不会留下破绽。日常她真是身边时时刻刻都有人,而且是大量的人,让一切都摊开,连怀疑也无从谈起——她也不会回避与男性接触,她的陪嫁骑士、陪嫁侍从,过去怎么差遣的,现在依旧怎么差遣。
  现在,纪尧姆的一些侍从,路易莎有用得上的时候,也不会刻意略过。但她都是坦坦荡荡的,从没有避人,又或者交代不可说之事。
  而除了‘守贞’这一点外,路易莎在慈善上也是做的极好的。
  别说是中世纪了,就算是近现代很长时间里,西方不也提倡女性工作。尤其是富贵人家的女性,也不需要自己做家务什么的,社会对她们的‘事业’要求就成了做慈善。此时甚至有一种说法,说是女性如果是为了做慈善,将丈夫的财产一同捐献,那也是受认可的。
  这可真是不可思议,要知道此时的女性结婚后,就连自己的嫁妆也大多不受自己支配。所谓的家庭共有财产,她们只有名义上的所有权,实际完全是丈夫使用的。她们真的要动用,都得得到丈夫的允许呢!
  可是一旦用于慈善的话,别说是自己的嫁妆了,就连丈夫的资产都可以用了——虽然这也就是外人的说法,丈夫本身肯定是不同意的,实际情况不会那么‘极端’。但既然有这种声音,本身就很说明情况了。
  总之一句话,路易莎勤做慈善、好做慈善,她就是人人称颂的仁慈王后……一个守贞而仁慈的皇后,还能有什么可挑剔的?
  而说到慈善,路易莎最近也在筹集善款做新的慈善项目。
  路易莎对身边的女官、侍女们说:“是的,义卖会,我的打算是,所有参加游园会的人,每人至少准备一件用不上的物品,到时候就在宫里的庭院里摆摊出售。最后如果被人看中,就可以直接卖出,作为这次过冬捐助的善款了。”
  西岱是此时数一数二的大城市,但在这个时代,以此时的城市管理水平、生产力,大城市并不意味着宜居,而是正相反。除了少数富有的人,多数市民都过着困苦的生活。吃饭什么的先不说,取暖燃料缺乏是不争的事实。
  每年西岱的冬天都要冻死不少人呢……
  一般来说,瓦松人习惯冬天烧木柴取暖,不过随着森林资源的不断粗放利用,现在的木柴价格是越来越高了。所以普通人也会烧煤取暖——煤有煤灰,气味也大,如果是品质不好的煤,问题还会更多,但此时的普通人没得选。
  而且一些真正穷苦的人,就连煤也买不起!冬天只能是‘熬’过去的。他们一般是烧能够找到的各种杂物垃圾,再搭配一些最便宜的劣煤,每天只在最需要取暖的一段时间内烧。这样要是运气好,冬天是能熬过去的。可要是运气不好,有人冻出病了,那就是九死一生了。
  至于更穷的,这种条件也达不到,那过冬对他们就是过鬼门关了,全靠身体素质和运气扛而已。
  现在眼看着天冷了,宫里都开始烧壁炉了,当然也得开始考虑宫外穷苦百姓过冬的问题了。这可是纪尧姆继位以来的第一年,而且眼看着是个冷冬,可不能让西岱出现大量冻死人的现象,所以纪尧姆也在和大臣商议如何让商人运送更多燃料进入西岱的事。
  路易莎这边也打辅助,从慈善这个任何人都挑不出错的角度着手,准备收集一些善款,到时候换成燃料,发放给穷人。
  女官、侍女们互相看看,西敏公爵夫人不太确定道:“这样的义卖会我好像也听说过,城里一些中产阶级妇女似乎这样做过,但宫廷里从未有过这种做法……这样合适吗?”
  义卖会在后世很常见,此时虽然不多见,但也已然出现——说实话,首先出现在城市中产阶级妇女中一点儿也不奇怪,穷人根本没有多余的、用不上的东西,义卖会能卖什么?而贵族呢,一直是奢侈的代名词,做慈善也是财大气粗的做法,才不会说什么利用用不上的旧物筹钱呢!
  只有中产阶级家庭,既能拿得出旧物,且有做慈善的习惯。同时还不像贵族那样,做慈善甚至想不到这个方向。
  “当然可以。”路易莎理所当然地说:“这可是做慈善,有什么不行的?宫里也没有规定,不许这样做——这大概是我们去罗本都别墅过冬前,最后一次大型的宫廷活动了,大家一定会积极参家的。”
  “不需要想太多,节俭可是美德,用旧物去做慈善,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都无可指摘。”路易莎这也算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了,哪怕贵族再如何奢侈浪费,甚至以此作为区分自己与他者地方式,从宗教、传统上来说,节俭依旧是一点儿挑不出错的。
  既节俭,又是为了做慈善,这简直是无敌了……路易莎以这种方式搞一场活动,以她作为王后的身份,大家只有跟随的份儿。说不定之后西岱还会兴起这种做慈善的方式,这就叫‘上行下效’,很多流行都是这样起来的。
  路易莎之后又和大家讨论了一下义卖会的相关细节,差不多的时候,一个侍从走了进来,禀报道:“殿下,按照您的吩咐,工匠已经制作好了打到您要求的煤饼和炉子,现在带着样品来了,您要亲自见见他吗?”
  路易莎点点头:“太好了,我们正在讨论义卖会的事儿,正好也和煤饼有关呢!让他进来吧。”
  义卖会筹集的善款是要用来买燃料的,所以才说和煤饼、炉子有关——筹集善款给西岱的穷苦人买燃料过冬,那肯定是不会买昂贵的木炭的,路易莎的计划是采购大量的煤,然后制作成上辈子小时候用过的那种‘藕煤’,然后分发给穷人。
  藕煤是将煤炭与黄泥、木屑、石灰、木炭粉等原材料混合,再用模具做成多孔的、形似蜂窝莲藕的燃料。相比起纯用煤炭,藕煤不仅成本更加低廉,还有燃烧更充分、燃烧时间更久、更清洁等优势。
  更重要的是,它制作起来不难,古代条件下也很简单,不会因为处在中世纪就增加多少成本——实在是通过聪明设计解决大问题的典范。
  此前普通的煤团成煤球直接用,缺点太多了,效率也相对低。藕煤能做到成本更低的情况下,燃烧时间更长,在此时绝对是个能迅速推广开的发明。这也是路易莎得知西岱有不少煤店,普通市民已经对煤不陌生时有的想法。
  嗯,果然是‘大城市’啊……古代的大城市才是消耗林木资源更厉害的地方,再加上人口众多,燃料需求巨大,这才用动力用煤取代部分木柴——毕竟古代用煤粗糙,煤的缺点太大了,如果不是不得已了,谁又愿意用煤呢?
  华夏古代似乎也都是作为京城的大城市率先大规模使用煤做燃料呢……
  负责试制路易莎要求的煤饼和炉子的匠人是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他一直服务于宫廷,所以倒没有面对宫廷贵妇的不自在。相当自然地问安后,他就在路易莎的询问下,开始介绍起了试制成功的煤饼。
  “殿下请看,这就是按照殿下指示试制成功的煤饼。按照王后殿下的吩咐,用海煤、锯木屑、石灰、黄泥、木炭粉等混合,再用模具压制。经过我和助手的试验,大概是海煤70%,黄泥30%的比例最好。这样火烧得旺、烧的时候够长,煤饼本身还不容易碰烂,是最实用的。”
  煤饼原料里占比最大的就是石炭和黄泥了,其他都属于是‘边角料’,说到比例时根本不用提——匠人说‘海煤’是他的语言习惯,这是为了和木炭相区分开的一种称呼,源自于西岱的煤大多数船运来这一现实。
  路易莎看过去,匠人带来的柳条篮子里就装着他口中试制成功的煤饼,那些煤饼呈规整圆柱形状,中间有十二个孔,确实是按照路易莎说的做的——当然,她不会只看表面就算了,她立刻就让侍女点燃试试看。
  对此侍女有些犹豫,但因为是素娥的吩咐,还是很快照做了。路易莎看出了她犹豫的原因,笑着道:“不必担心,这些煤饼不同于你们见过的海煤,味道并不难闻,也没有太多煤灰飘散,不会弄脏你们的裙子的。”
  制作煤饼的匠人也说道:“殿下说的对极了!小的们已经实验过了,这些殿下吩咐制作的煤饼和海煤完全不一样!海煤气味难闻、煤烟很大,还有飘散开会弄黑脸和衣服的煤灰,只有穷人没办法才用!这些煤饼却将这些问题一一克服了。”
  等到煤饼燃烧起来后,是否烧得久,还有煤灰的问题,暂且是看不出来的。不过确实没有烟,也没有烧煤时最有存在感的臭味了。对此海莲娜很感兴趣,询问道:“这是怎么做到的?”
  她以一个‘化学家’的敏锐嗅觉感觉到了,这应该有炼金术的手段。
  当然,她的感觉是没错的,路易莎解释道:“这是加了石灰的关系。”
  其实原理挺简单的,煤炭燃烧之所以有气味,是因为其中含有二氧化硫,含硫物烧起来大多不会好闻。而石灰,这里指的是熟石灰氢氧化钙,其可以与二氧化硫遇热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这是无味的。
  海莲娜本身就是很高明的化学家,路易莎不需要解释太多,说到这里她就有了种种想法了。虽然不太确定,但方向肯定是对的——事实上,她也不需要路易莎解释详细,她更想有了一个方向之后,自己去实验。
  大家围着烧起来的煤饼啧啧称奇,吉娜好奇地道:“真是太神奇了……您之前似乎说过,这种经过制作的煤饼,是比直接用煤更加便宜的——就是因为加了黄泥的关系吗?一部分煤用泥土代替,这种以次充好的做法竟然不会降低海煤的品质,反而让它烧得更好了?这是什么缘故呢?”
  路易莎给她解释:“你们见过烧陶、烧瓷器吗?那都是用泥土烧的,所以用火烧泥土的话,就是会越少越硬的。在煤饼中掺入黄泥,一方面的确是因为这样可以降低成本,但更多还是因为黄泥越烧会越固结,烟尘自然就飞散不出了……没有煤灰,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而且这还有一个优点,这样一来,制作煤饼时用到的海煤,还可以选择品质较差的。因为有黄泥固结、石灰除味,差一些的海煤也不太影响煤饼使用——这样的话,煤饼的成本又可以降低一些了。”
  大家纷纷称赞‘绝妙’,了解了煤饼之后,这才慢慢将注意力转移到煤饼的专用炉子上。
  就是路易莎上辈子小时候常见的那种煤炉样式,只不过铁皮等原材料是不会用了,主要是泥土做的——这种煤炉腔子里可以垒三块煤,最底下的是烧透了的。中间那块是烧着的,上面可以放新煤续火。另外,炉子底部还有一个落煤灰并通风的地方,通着外面,还有炉盖关开。
  通过炉盖调整开口大小,也能调整火势,做饭时可以火大一些,平常再调小一些,省煤也不妨碍取暖、烧水。
  第192章 穿越中世纪192
  路易莎得到试制成功的煤饼后, 并没有想着只用来救济穷人,而是考虑可以推广开。因为是关系到民生的燃料,这种煤饼便宜又好用, 推广怎么看都是有利的。
  降低燃料价格后,不仅仅是最穷的一些人受益,普通人的压力也会大大减轻——之前用木柴的人见识到煤饼比海煤强得多,甚至不比木柴差多少, 日常做饭,还有冬天取暖, 估计也会换成煤饼!
  尤其是日常做饭……取暖的话, 木柴烧壁炉还是多少有一些优势(煤饼也可以放进壁炉里烧,只是那样一来的话,效果是不如烧木柴好的。而放在炉子里取暖,就得配合烤火桌之类的东西,才能比较好地取暖)。可如果做饭,除非是烤肉, 不然煤炉还要更好用呢!
  此时普通人家里不太常见华夏那种灶,烧火做饭用的是壁炉或者炉台。炉台就是一个稍凹的台子,直接在上面烧火就行了,做饭时如果用锅,要么是吊在上方的那种,要么就是用一个铁架子架在上方,然后上面坐锅或者坐壶。
  可以想象,煤饼一旦推广开, 意味着多么大的市场,而这又代表了大笔的金钱流动。
  但路易莎并不打算赚这个赚钱,她本身并不缺钱, 而且现在作为瓦松这个国家真正的‘统治阶级’,她还是有点儿主人翁意识的。这种于国于民都大有裨益的事,就没必要在乎一点儿利润了——所以煤的生意她并没有自己做的打算,准备直接找几个人去做。
  是的,要多找几个人。这种民生物资的生意,只交给一两个人的话,要是形成垄断了,那可是很危险的。
  但具体找谁,这就很有说法了,路易莎觉得这是一个可用的筹码……她既然不图这个产业的利润了,那作为可以分蛋糕的人,当然就拥有了相应的影响力。
  不过,这件事并不着急,大家都看不到这一产业的前途,她也不能空口说白话,就让大家相信什么啊——是的,看到煤饼和煤炉后,稍有眼光的人都能看出这是很好的产品。但好东西就一定会大受欢迎,以至于大卖吗?很多事是没法站在后来者的眼光看的。
  上赶着不是买卖,路易莎也不习惯推销,就决定要让人看到‘前途’再说。为此,她得自己先开一家煤场、一家煤店,今年冬天,不只是给穷人分送这些煤饼、煤炉,还要开始对外出售,看市场反响。
  于是路易莎一面找来认识的商人,让他们去办煤场、煤店,一面和纪尧姆说起了煤饼——路易莎还未结婚的时候,作为布鲁多的女继承人,就多的是认识的商人了,其中不少她只要吩咐一声,就能替她办事。
  这个煤饼,别说一看就知道是好生意,就算不是好生意,为了讨好路易莎,他们肯定也会照办的。就算失败了,一点儿煤而已,成本不算高,可要是借此获得了路易莎的信任,那就赚大了(实际是不可能失败的,因为最开始出的煤饼全都被路易莎包销了,要用来发给穷人来着)。
  另一边,纪尧姆看到了匠人送来的煤饼、煤炉,路易莎又让人演示了一下,立刻也明白了煤饼的优点。
  路易莎在一边介绍煤饼的成本等优势时,他也在算计这件事的意义。说是纪尧姆不那么精于内政,但接受的教育、开阔的眼界摆在那里,他当然也一眼看出了煤饼对民生的意义,尤其是对西岱这个人口众多的王都,意义更是重大。
  另外就是西岱之外的煤矿情况了……煤饼一旦推广,煤的用量肯定会大增,过去那种不算问题的输入肯定是不行的,必须得建立稳定的供应渠道。
  西岱比较麻烦的一点是本地及其周边地区,都是不产煤的,之所以煤被叫做‘海煤’,正是因为它就是由船从外边运来。这和华夏很长一段时间总在外来物品前缀一个‘洋’字差不多,洋灯、洋车、洋楼、洋表、洋钱……
  不过嘛,中世纪相对后世有一点好,那就是此时的煤都是做燃料用的,除此之外,再无别的用处。而只是做燃料的话,撑死了又能用多少煤?一些后世不大认为有开采价值的小煤矿,此时也完全可用,要是以这种煤矿为目标,找几个能靠水运直接接到的采煤点还是可以的。
  当然,煤矿小可以,此时采煤却有另一个要求,就是不能‘深’……开采难度得很低才行。
  要找这样的煤矿,不是闭门造车能行的,得实地考察。不过这就不需要纪尧姆去做了,他只要考虑到这点,再派人去做就行了。
  “这很不错,最近总有人和我抱怨,今年的木柴又涨价了……如果城市里可以更多使用这种海煤,大概能让很多原本付不起燃料费的人轻松一些吧。”纪尧姆的双手放在煤火上方,感受了一下煤烧起来后的热度。
  “至少做法完全可以只用这种炉子,至于烤壁炉取暖……”说到这里,纪尧姆有点儿不确定了。
  “会有人和您抱怨木柴涨价?我猜是宫廷的某个主管之类的吧……是想增加这个冬天燃料的开支?”路易莎一下就看穿了,摇摇头道:“没必要理会,在王室转移到罗本都别墅过冬的情况下,只有王太后的宫廷,取暖费用就应该只有那么多。”
  现在的情况是,路易莎和纪尧姆才是王室核心成员,是宫廷的重中之重。他们走了,还带走了很多宫廷成员,西岱王宫这边除了安娜王太后留守,其他就算还有‘重要人物’留在西岱,那也不是住在宫廷的。
  没有足够多的宫廷成员,也没有各种活动的宫廷,削减冬天取暖费是很自然的事。但这很显然让一些人接受不了,毕竟这也是那些人一直以来的财源呢……所谓过手就是油,宫廷上到总管,下到仆人,都是靠在各项宫廷采买中捞钱而肥的。
  对此,纪尧姆当然不会惯着。如果这些人是他的人,他或许还会有些犹豫,毕竟这年头的领主想要手下人效忠,就是要舍得给钱。放任他们多少弄些油水,也算是大家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了。但现在西岱王宫这些人,都是王太后等人提拔的,也依旧听命于她……纪尧姆管他们干什么?
  “是的,宫廷里很多人甚至认为,即使我们去罗本都别墅过冬,王宫这边的取暖、照明等开支依旧不改削减。不管怎么说,很多仆人、侍从侍女都还在,他们得运转王宫,王宫实际使用木柴、蜡烛等物品是差不了多少的。”纪尧姆的眉毛轻轻皱了一下,这是他不满的时候会有的小动作。
  不是所有不满的时候都会有这个小动作,但他如果做这个小动作,往往说明他在不满之余,还觉得这十分荒谬。
  “人总是会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为很多荒唐之事找理由,甚至连自己都被说服了……不用担心他们会做什么,您已经掌握了财权,他们迟早会认清现实的。”路易莎说完,还让纪尧姆看自己找人做的烤火桌、烤火被。
  “您刚刚说,取暖烤火的话,煤炉比不上烧柴的壁炉?您再看看这个吧,先不说只要壁炉里多放一些煤,也能很暖和,就是只用一个煤炉,其实也能很好取暖的。”
  烤火桌、烤火被就是后世华夏很常见的那种,火炉外可以放一张四方桌,再罩一条棉被,这样坐在桌边搭着棉被烤火的人也不怕冷了。
  纪尧姆和路易莎一起坐在烤火炉旁烤火,感受着棉被底下越来越温暖。路易莎还让人拿来一些水果和饮料——这大概是一种华夏人的本能习惯吧,坐在这种桌子边,就特别想要吃点什么喝点儿什么。
  纪尧姆原本是不吃东西的,但路易莎已经分到他面前的小盘子里了,他也就跟着慢慢吃了起来,一边吃还一边说道:“……王宫这边一些人恐怕会很怨恨我们,他们大多数人都没有胆量和能力做什么,但总有一些人……”
  说到这里,纪尧姆又摇了摇头,宫廷阴谋什么的是最麻烦的。
  “那就多呆在罗本都别墅好了。”路易莎明白了纪尧姆的顾虑,想了想说道:“您过去不就是为了避开王宫的一些是是非非,所以才将罗本都别墅当作是自己的大本营吗?这样的话,干脆将罗本都别墅真正建成‘罗本都宫’好了。”
  路易莎一下就想到了上辈子历史上的太阳王路易十四,他早期也是住巴黎卢浮宫这座王宫的。但因为他厌恶巴黎(巴黎的市民暴动让他印象深刻),当他有能力的时候就将原本只是狩猎别墅的凡尔赛宫营建了起来,这才有了后世举世闻名的凡尔赛宫。
  “如果罗本都别墅被营建成了一所像样的行宫,将宫廷中心转移到那里也很简单吧?各国也不是没有类似的先例……平常您需要巡视领地,需要回到西岱时,就多呆在罗本都,西岱王宫只在有必要时过来就好了。”
  纪尧姆觉得路易莎这个提议很不错,就记在了心里——这种事还是造成既定事实为主,没必要宣扬出去,以免引起有心人的反抗。
  不过煤饼的事还是很快传了出去——路易莎办了一场成功的慈善活动,所有人捐赠的旧物都卖出后,她就采购了大量的煤饼、煤炉,以众人的名义送到了西岱的穷苦人家里。这是摆在明面上的事,所有人都看到了。
  嗯,其实捐赠的所有旧物也不是都卖给了参加活动的人,毕竟那都是旧物了,路易莎又没有强制购买,部分确实不能让贵族们感兴趣。不过,就算是剩下没有卖出的东西,也会有商人感兴趣,有的是自己想要,有的则是有渠道加价再卖出。所以路易莎只要找相熟的商人,很容易就能出手了。
  穷人有了煤炉和一堆煤饼,这个冬天就好过很多了。同时他们日常用煤,对西岱其他市民也是一种广告。他们见这种煤饼很好用,和过去见过的海煤完全不一样,然后又了解到煤饼很便宜,城里也有地方可以买……也有不少选择买煤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