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但她也不是偏心,区别对待,只不过总觉得其余小子离得近,又在内陆,不会有什么危险罢了。
  这会儿,她赶紧同哥哥保证。
  “哥,我今晚就列单子,争取一个月内,把各处都走一遍。”
  方玉想了想,就道。
  “到时候,你先去我那里看看,若是我有空闲,就陪你一起去。
  若是我不能去,你记得多带人手,戴帷帽,不要轻易露面。”
  “知道了,哥。”
  方圆儿笑嘻嘻递给方玉一个剥好的荔枝,堵住了他的唠叨。
  方玉笑的无奈,吃了荔枝,算是放过了妹妹。
  “山松,你打算怎么处置?”
  方圆儿冷了脸色,应道。
  “我不准备轻轻放过,毕竟所有人都看着呢。
  若是轻易揭过,以后人人遇到此事时,都如此效仿。
  家里岂不是危险了!
  这条底线,不容触碰。”
  方玉点头,他也没想过轻轻放过此事。
  “你没打算要了他的命吧,否则不会扔在这里一月。
  在外边处置更方便!”
  “是啊,到底是养了几年的孩子,而且也没有酿成不能弥补的后果。
  我打算把他的记忆抹去,给些银钱,扔到北地的肥皂厂去做工。
  沈老爷的任期还有两年,沈大哥在那边也有不少人手,可以监看一段时日。”
  方玉点头,这么处置,确实更稳妥一些。
  “你既然有了打算,我就不参合了。
  还有京都那里,记得也经常去看看金子和根生。”
  方玉说完,想起外边的战事,又多问了几句。
  方圆儿瞒着谁,也不会瞒着哥哥啊。
  于是,她说的仔细,把出兵之后,一直到白日里求雨成功都说了。
  方玉听得热血沸腾,身为男儿,哪个不盼着这般建功立业。
  “太好了,有了这场雨,怕是天下人很快就会知道,九殿下是天命所归。
  一定会更多人争相投靠,而免于战火的州府也会越来越多。
  若是一切顺利,说不定年底,大魏就要改天换地了。”
  “是啊,公子和大师兄日夜不停筹谋,为的也是少征战,多收拢。
  毕竟这是内战,生死都是大魏的子民。”
  “天下尽早安定下来,到时候,把七斤八斤都送去京都读书。
  这两孩子一晃儿也长大了,我毕竟不能日夜在身边督促,他们的功课一塌糊涂,还不如哪吒呢。
  总要找个严师,严格管教。”
  兄妹俩又说了一些琐事,屋里孩子们写完了,方玉迅速改好卷子,或者批评,或者夸赞,简单几句就放了孩子们去玩儿了。
  然后兄妹俩去寻了山松,山松一见两人,就知道他的事要有定论了。
  他跪倒在地,茫然的望向远处开满鲜花的山头,碧绿的稻田,心里后悔之极。
  旁边众人也猜到什么,围了过来。
  特别是跟着山松一起在外的两个小子,更是满眼的焦急。
  方圆儿喊了九儿,“去取二十两银子,要没有痕迹的碎银。”
  九儿应声去了,方圆儿望向河渠两个,不等说话,他们就跪了下来。
  “神主,我们知道山松犯了死罪,但他没有坏心。
  能不能饶他一命!可以让他做苦力,可以送到最远的州府…”
  方圆儿不置可否,反而吩咐人把他们也绑了起来。
  众人见此,更是不敢说话了。
  很快,九儿取了碎银子过来。
  方圆儿指了人仔细检查过山松的衣衫鞋袜,确认上边都没有家里的标记,就把装银子的袋子塞到了他怀里。
  她这才说道,“山松在外历练期间,被人蛊惑,轻易透露家中情形,意图偷取家中之物,帮助外人延年益寿。
  幸好被及时抓获,今日罚他抹去记忆,发配北地。
  河渠两个知情不报,差点儿酿成大错,罚二十板子,在此劳作一年,再另行安排去处。”
  众人都是长松一口气,只要不是死罪就成。
  毕竟自小看到大的孩子,谁也舍不得。
  山松当时就哭了出来,不用死,他自然也是高兴。
  但他的记忆全部抹去,流放北地,自生自灭。
  这就相当于斩断了他的根!
  他在这里读书长大,这里就是他的家,以后再也回不来了…
  河渠两个也是红了眼圈儿,心里庆幸,也说不出的轻松。
  这一个月,他们同样心里日夜煎熬。
  如今,只要真心悔过,就还是家里人。
  第五百三十章 人性的丑恶
  方圆儿也怕自己心软,弯腰,右手抚上山松的头顶,山松的眼神就慢慢迟钝起来,最后熟睡一般昏了过去。
  一个半神族的汉子,扛起山松,跟着方圆儿出了空间。
  北地的夏夜,比之南边可冷太多了。
  肥皂厂里依旧是忙的热火朝天,如今大魏百姓用的肥皂,大半出自这里。
  薄利多销,倒也轻松养活了整个贫苦的县城。
  即便活计累了点儿,脏了点儿,但来这里做工的人都很知足。
  下工的一批研究着,在路边小摊喝两口酒,再回家睡觉。
  结果角门打开时候,地上躺着的一个半大小子,却让所有人都惊了一跳。
  “这是哪里来的小子啊,怎么躺这里了?”
  “看看,是不是病了?”
  “去叫管事吧,这是碰到难处了,看看能不能帮一把。”
  远处街角,方圆儿等人眼见山松被抬进去,这才闪身回了空间。
  河渠两个已经打过了板子,被抬下去上药了。
  方圆儿转了一圈儿,见没什么事了,这才压着疯玩儿的哪吒出去睡觉了…
  雨后的早晨,空气都格外的清新滋润。
  好似,一夜之间,天空都干净了几分,街路也洗刷的没有一丝灰尘。
  原本透着死起的山林,喝饱了水,也重新焕发了生机。
  树叶儿舒展了,树枝也开始随风招摇了。
  裂成龟背般的田地,也合上了干裂的嘴巴,平和很多。
  心急的农人们,甚至等不到田垄干爽一些,就拖家带口下地了。
  你家种一块地瓜,我家种几垄萝卜,他家半亩土豆白菜。
  总之,一切能过冬的,能填饱肚子的,保证家里老少饿不死的,都在所有人的谋划之列。
  伤兵营,第一批痊愈的轻伤病号,吃了早饭就要回去城外大营了。
  方圆儿特意给他们包了饺子,伤兵们吃的眼圈儿红红。
  “真是舍不得走啊。”
  “呜呜,我也是。”
  崔琰正好也跑来蹭饭,听得这话就笑骂道。
  “什么舍不得,你们是舍不得这里的病号饭吧。”
  众人也是哄笑,“肯定是啊,胡大宝都胖了一圈儿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伤兵营里养猪了呢!”
  说说笑笑里,饺子吃了,四十多康复的兵卒就要跟着崔琰出城去了。
  碰巧方圆儿从后院出来,众人也知道谁带的头,齐齐跪了下来。
  “多谢方姑娘救命之恩!”
  这话可不是客套,是众人实心实意的感谢。
  看看如今这样干净温暖,处处饭菜香气的伤兵营,再想想当初遍地污泥,疼痛叫嚷充耳。
  他们能够这么快,恢复的这么好,都是方姑娘的功劳。
  方圆儿赶紧摆手,笑道。
  “可不要谢我,你们康复如初,首先是殿下不惜财物,吩咐全力救治你们。
  再者就是大夫们妙手回春,也是兰竹菊等字号的姑娘们勤快照顾。
  我只不过是跟着多张罗一些罢了。
  你们若是当真记得伤兵营同吃住这段时日的情义,以后忠心殿下,遇到大夫和小姐妹们多照拂几分就好了。”
  “方姑娘放心,以后兰姑娘她们就是我们的亲妹妹!”
  兵卒们信誓旦旦保证,听得小姑娘们脸红。
  “你们不要再受伤,给我们添活计就好了。”
  再不舍,也要分别了。
  幸好,只是城里城外这么远罢了。
  方圆儿趁着午饭前的空闲,打算去隔壁府衙看看。
  哪吒一早晨就跑去找干爹了,不知道是不是闹着叶天逸耽搁正事。
  结果,一出院门儿,她就被吓了一跳。
  府衙门前,足足围了百十人,看着模样都是城里百姓。
  有人高声喊着,“云州城就算九殿下说了算,也总要讲道理,凭什么无缘无故就抓人啊。”
  “就是,不就是说了几句话吗,难道还要把大伙儿嘴巴封上!”
  方圆儿突然想起昨日抓回的那些人,就皱了眉头。
  绕道侧门时候,不用她多话,侍卫就打开了门。
  有人许是着急了,见此又喊道。
  “凭什么我们不能进,一个女子就能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