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方圆儿做完所有动作,累的坐下歇一会儿。
  叶讯赶紧帮她倒了水,憋了半晌,才憋出两个字。
  “不熟。”
  不熟?
  方圆儿听得摸不到头脑,倒是叶迟取了药油过来,解释道。
  “他说的意思是,朱华先前只伺候了我们公子两天,而且笨手笨脚又懒,就被撵出去了,所以她跟我们公子不熟。”
  方圆儿真是哭笑不得,叶讯寡言,居然寡言到这个程度。
  这么长一句话,就浓缩成两个字…
  “哦,不熟?不熟好,不熟好。”
  她其实是随口敷衍一下,叶迟叶讯却当做替主子解决了一件大事,很是高兴。
  待得叶老爷回来,又是行礼赔罪。
  “方姑娘,朱华不懂规矩,若是冒犯,您一定同我说,我教训她。”
  “叶叔客气了,都是小事儿。
  再说我那个丫头朱红也不是老实厚道的,她们针尖对麦芒了,都有错。”
  方圆儿明理,听得叶老爷放了心。
  不想,方圆儿就道,“公子的复健已经做完,剩下的,叶迟叶讯都能接手了。
  难得有两个时辰的空闲,我想带朱红和桃红回家走走。
  不知道,行不行?”
  “行啊,当然行了。”
  叶老爷一口应了下来,方圆儿来了这么久,还没回过方家。
  他早就该主动提出来,但眼见公子一日比一日好,他总是舍不得放方圆儿走。
  生怕她回去了,就不愿再回来。
  这般想着,他留更恼了外甥女。
  没她吵闹搅和,家里哪里都好,他怎么会怕这个…
  外院儿迅速安排人手,抬了滑竿,送方圆儿主仆三个回方家。
  桃红和朱红都是欢喜坏了,一路叽叽喳喳,说笑不停。
  翻过山头,穿过梨园,下了山,听见学堂里的读书声,就是方圆都露了笑脸。
  赵金莲正抱了两个孙子在廊檐下乘凉,地上铺了草席,
  七斤和八斤光着脚儿,穿着薄绸的半袖衣,只到膝盖的短裤。
  这还是方圆儿在家时候,给他们设计的过夏清凉套装。
  一只羊皮缝的彩球,被两个胖小子争夺着,踢来踢去。
  不是,两个胖小子就会摔个四脚朝天,惹得九儿和兰草等丫头也跟着笑。
  方圆儿站在门外,突然就觉得,她去叶家真是去对了。
  若是她一直在家,母亲不会有这样的笑容。
  赵金莲偶尔抬头,突然看见闺女,还以为看错了。
  待得发现是真的,激动的她,只穿了袜子就跑了过去。
  “圆儿,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呜呜,娘都想你了,你怎么才回来?”
  赵金莲抱了闺女就哭,手下摸着闺女的胳膊,生怕闺女瘦了。
  方圆儿也是鼻子泛酸,她极力忍耐着,笑的越发灿烂。
  “娘,我都吃胖了,走动不方便,今日有空闲,就回来看看您。”
  “好,好,回来的好!”
  赵金莲扶着闺女进门,被她越发硕大的肚子惊讶。
  “我这外孙估计比八斤都要沉,这还没到日子,肚子就这么大了。”
  九儿和兰草也上前行礼,然后分头去寻人。
  田里的老太爷,饺子馆的刘氏王氏,还有后院读书的三爷,进城的大爷和二爷是没办法了。
  重新上了草席,方圆儿想给老娘拍去脚底儿的灰尘,无奈弯不下腰啊。
  赵金莲哪里舍得闺女做这些,随便蹭了两下,就拉了闺女问得仔细。
  从每日的吃喝,到睡觉,事事关心,就怕闺女受苦了。
  方圆儿招架不住,幸好方玉从后院赶了过来。
  第一百五十九章 兴师问罪
  见了妹妹回家,方玉也是高兴,陪着娘亲和妹妹说话。
  有白胖的闺女做对比,赵金莲越发觉得儿子瘦了很多,就是眼下都有些青黑了。
  于是,他又把“火力”集中到了儿子身上。
  “你是不是天天熬夜读书?
  这可不成,时间久了,该把身体熬坏了。”
  老娘的唠叨大法,方玉同样有些招架不住。
  方圆儿笑嘻嘻逗弄这两个小侄儿,扔了杨皮球,让他们两个踢回来,没一会儿就玩的热闹了。
  方玉执意要拉个战友,抛出一件大事儿。
  “娘,妹妹,我过几日要去府城,我打算参加这次的大考。”
  果然,这娘俩儿立刻什么都忘了。
  “不是说下一届再考吗,我还想着你在家三年,先成亲也好呢。”
  这是赵金莲说的,听得方玉庆幸自己,再不离开,就要被抓去成亲生子了…
  方圆儿也是奇怪,问道。
  “听说大考还有一个多月了,三哥可有把握?
  若是把握不大,不如下一次再考。”
  方玉却是摇头,“府城那边的同窗来信,说朝堂有些变动。
  大考之后,一年多就要京考。
  若是错过,许是就要多等五六年。
  我的水平,举人试怕是能上榜,也要吊在榜尾。
  但只要取得京考的资格就好,到时候我会进京寻个好先生,苦读一年,进士可以拿个好名次。”
  赵金莲不懂这些,又一直为了儿子骄傲,听儿子这么说,也就被说服了。
  毕竟什么都没有儿子的前程重要,至于抱孙子,家里已经三个了,暂时不着急…
  倒是方圆儿,总觉得哥哥这个决定有些急。
  但她也没想拦着,就像她做什么,哥哥都支持一样。
  她也同样,哥哥考中更好,落榜也照旧是她哥哥。
  正说着话儿,方老汉和刘氏王氏都赶了回来。
  一家人聚在一起,自然更热闹了。
  方老汉听说移栽的西瓜秧都活了,西瓜甚至都长的碗口大了。
  他很是惊奇,嚷着过几日要去看看。
  而刘氏和王氏则在饺子馆端了饺子回来,一个烧火,一个煮饺子,一口气就把一百多饺子下了锅儿。
  完全不怕吃不完,她们对小姑的饭量太了解了…
  于是,很快,方圆儿就抱了盆子,一口一个吃饺子。
  其余人也没闲着,方圆儿带回了几块绸缎,都是薄薄的料子,正适合这样的夏日。
  其中一块宝蓝,一块石青,赵金莲给儿子做成长衫,这次出门去府城时候带着。
  饺子刚吃完,方老大和方老二就从城里回来了。
  今年家里的西瓜,除了少留几个给城里城外的乡亲们吃个新鲜。
  其余,他们打算批发给行商们。
  这次就是去谈价格,顺便也给方家拓宽一下人脉。
  方老大也想把饺子馆开去城里,可惜东州府那边没有靠山,他只能在县城琢磨一个好位置。
  方圆儿很是欢喜,家里哥哥们都有了成长。
  晚霞漫天的时候,她才心满意足的回叶家去了。
  赵金莲得了闺女会经常回来的承诺后,也没有抹眼泪。
  方老二送了妹妹到山顶,兄妹俩讨论了一路的生意经…
  滑竿不等到叶家门口,福伯已经在张望等待了。
  眼见方圆儿回来,他赶紧迎上前说道。
  “方姑娘,专门给我们公子诊病的刘大夫回来了。
  正在公子屋里呢,听说发了脾气…
  您可小心点儿,刘大夫刀子嘴豆腐心,不是坏人,您别害怕…”
  方圆儿倒也知道有这个大夫存在,毕竟叶公子每日都喝着汤药,不可能是天上掉下来的。
  但这大夫听说去山里采药了,所以没有随着叶家搬过来。
  如今这是采完药,寻来了?
  “好,福伯放心,我没事。
  我从家里带了一些饺子,一会儿让桃红煮了,分根生一盘啊。”
  “好啊,多谢方姑娘。根生知道,怕是又要高兴的跳起来了。”
  福伯听得眉开眼笑,也没推辞,毕竟平日相处的很好了。
  方圆儿扶着朱红的手,一路进了院子。
  朱华推开窗子,隔着院子,远远同走在回廊里的方圆儿喊着。
  “让你再嚣张,你就要倒霉了!
  你折腾的那些破东西害了表哥,真当没人知道呢?
  刘大夫回来了,你就等着被揭穿真面目吧!
  到时候被撵出叶家,挺着肚子,看谁敢要你!”
  方圆儿皱眉,虽然不想同她计较,但这般老实挨骂,也不是她的性格啊。
  她扭过头,淡淡打量朱华半晌,好似不知道她是谁一般。
  朱华感觉被侮辱了,开口就要再说话。
  方圆儿却突然恍然大悟一般,笑开了。
  “我当是谁呢,原来是表小姐啊。
  从来都只听说,还没正式见过面呢。
  表小姐方才说的话,我不能认同。
  因为犯错也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毕竟只有做事的人,才有机会犯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