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方老汉摆摆手,这才说道。
“大伙若是听我的,这银子就先别着急花出去,放家里存着。
大伙儿先帮我干点儿活儿,我们家里着急用土豆和红薯。
大伙儿这几日,最好全家上阵,把红薯和土豆都起出来,装好袋子。
送到庄园过称存放,等到西瓜卖完,一起给大伙儿结算银钱。”
村人们都是听得有些疑惑,也略微有些不愿意。
这个时候,恨不得全家都盯着西瓜地里才放心。
哪有心思去起土豆和红薯啊,毕竟十袋子土豆也不顶一个西瓜。
但这西瓜是方家带着大伙儿种的,这时候不听方家的话,岂不是过河拆桥。
不,还没有完全过河呢,就开始拆桥了…
关键时候还是强子和大壮第一个应声,“好,大叔,我们这就回去取镐头,起土豆。”
“就是,大叔等着,明日我们就把土豆送去!”
其余村人脸红,也是赶紧应声。
“土豆也长的差不多了,早起了也好,还能种一茬白菜。”
“是啊,我打算多种一些萝卜。”
这般说着,村人们都回去取了农具,开始割土豆秧,翻土豆,装袋子陆续往庄园送。
偶尔说起先前卖西瓜,人人都是笑容满面,眼里都是银光闪闪。
方家春日时候就开始挖了八个大地窖,两个在大院儿里,两个在酒坊,两个在鸡舍附近,最后两个则在一枝春和玉容院里。
这会儿,土豆送到方家,过称记录之后,就被陆续送进了地窖。
当然这也就是做个样子,大半都被方圆儿暗中转移到了空间里。
这般忙了三四日,眼见各村外的田地开始一块块变成“斑秃”。
城里又出了新鲜事儿,县令陈大人不知为何,买了所有粮商的存粮。
以至于米铺没有多少存货儿,开始限定每人一次只能买十斤。
不过这也没惹来多少人的关注,因为再有一个多月,新粮就已经下来了。
就是这会儿,随便到山上撸一把野菜,也够一家吃饱了。
对于百姓来说,这个时节是上天最慷慨仁慈的时候,想活命很容易。
但偏偏灾难就在这样的时候降临了!
这一日,有快马在官路上飞跑而过。
马上骑士声音嘶哑,眼睛血红,高声喊着。
“蝗虫来了,蝗虫来了!早做准备!”
路边有在树荫里歇息的农家老汉抱着小孙子,小孙子听得好奇。
于是,他回身摇晃有些愣神儿的爷爷。
“爷爷,什么是蝗虫,好吃吗?”
不想,老汉却是疯了一样跳起来。
“蝗虫真的来了?不,真的有蝗虫!真的有蝗虫啊!”
很多人也想起了春日时候的流言,各个惊得没头苍蝇一样乱跑。
村里的老狗跟着凑热闹,疯狂叫了起来。
鸡鸭鹅们却是特别兴奋,扑腾着不能飞翔的翅膀,恨不得立刻跳出院子去。
方家院子,赵金莲带着王氏和刘氏,抱了三个孙子站在屋里,窗子只留了一条小缝儿,紧张盯着天空。
方老汉带了儿女站在廊檐下,同样在望着天空。
许是为了缓解紧张,方老汉再次确认了一遍。
“家里的鸡都撵上山了吗?”
“撵了!”赵金莲赶紧应道,“大鸡小鸡昨日就撵上去了。”
“土豆和红薯全都送进地窖了吗?”
“是,爹,都收好了。
方老二应着,“足足二十多万斤,够两千人吃上三个月了。”
“那就好,那就好。”
方老汉叹气,“怎么说也准备了半年,不会像当年那般…”
想起当年的悲惨,老汉有些说不下去。
倒是金子探出小脑袋,问道。
“爷爷,蝗虫就是蚂蚱吗?踩死就好了,你别害怕!”
众人听得苦笑,刚要说话的时候,突然远处有轻微的嗡嗡声传来。
方家人顺着声音望过去,脸色瞬间都是惨白一片。
好似远方飘来一片乌云,突然遮蔽了原本蔚蓝的天空。
无数小黑点儿密密麻麻落下来,狂妄的霸占了一切。
山林被覆盖,翠绿变成了深绿。
各家的小菜园,几乎是瞬间就消失了。
而方家大院儿也是眨眼间就被淹没,院里的花草树木也没能幸免。
金子瞪大了眼睛,吓得尖声叫了起来。
“奶奶,奶奶,我害怕!”
赵金莲一把关了窗户,把孙子死死搂在怀里。
“不怕,不怕,金子。家里有粮食,也有银子,咱们不怕,不怕。”
这话不知道是安慰孙子,还是安慰她自己。
王氏和刘氏抱了孩子,忍不住也是往婆婆身边靠了靠。
屋檐下,方老汉一把拍下身上的蝗虫,吩咐闺女。
“圆儿,你回屋去躲躲。
我们去田里看看!”
“好,爹,你记得收蝗虫的事!”
方圆儿嘱咐一句,从空间摸出几个斗笠,递给父兄们。
这斗笠就是普通的草帽,只不过四周用轻纱围了起来,抽紧下边的绳子,就能避免蝗虫扑到头脸上。
方老汉扣好斗笠,深吸一口气就带头走了出去。
村里这会儿已经闹翻了,孩子们吓得钻在屋里,女人们哭天抢地,一年的收成肯定不用指望了。
男人们白着脸,壮着胆子往外走。
很快就同方家父子几个汇合在一起,顶着雨点一样的蝗虫,走出村去。
农田里,蝗虫更是密集,覆盖在苞谷上,麦叶上,甚至是西瓜叶上…
村人们再也忍耐不住,疯了一样跑向西瓜地里,拼命的驱赶蝗虫!
第一百一十二章 朝堂扬名的金河县令
可惜,他们走到哪里,惊起一片蝗虫,待得前脚离开,蝗虫后脚儿就又落下。
眼见,西瓜田里,就只剩下了光溜溜的西瓜,茎叶全无。
就是西瓜表皮也被啃的斑驳…
“呜呜,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
男儿有泪不轻弹,但面对如此惨相,面对全家的破灭的发财梦。
所有人都是手足无措的放声大哭!
方家的西瓜地同样也是寸草未留,即便早有心里准备,方老汉也是心疼的腿软。
但事已至此,再心疼也没办法。
“大伙儿回去缝网子,都给我抓蝗虫,我们家里收!两文钱一斤!
晒干以后,喂鸡!
绝对不能饶了这些该死的蝗虫!”
“对,不能饶了它们!”
众人用手抓,用脚踩,发了疯一样的开始抓蝗虫。
消息很快传开,本来为了家里收成被毁,哭天抢地的妇人们都跳了起来。
扯了裙子做网子,端着盆桶,漫山遍野的抓蝗虫!
蝗虫当然抓不完,死了一只还有千万只。
两三日功夫,山林变得光秃秃,田里更是只剩了带着芒刺的小麦,但叶子也没了,只剩了尚未没成熟的麦穗。
蝗虫没了吃的,又开始继续往北飞去,留下茫然的百姓们,欲哭无泪。
尤其是梨花坳,村人舍不得那些被啃得斑驳的西瓜,抱回去劈开,都是粉红颜色,再有三五日就能成熟。
偏偏就是这样的时候,被断了财路。
有妇人抹着眼泪,“呜呜,这都是银子啊。
幸好先前卖的银子,还没来得及花掉。”
“不,幸好房前屋后没少种土豆和红薯,否则别说银子,今年怕是要饿死人了!”
众人互相安慰,也互相哭诉,直到进城的村人归来。
“你们不知道,城里为了买粮食都打起来了!
县衙出动了兵卒,抓了很多人呢!”
“买粮?
哎呀,可不是吗,咱们和南边几州都绝产了。
不知道要不要交税粮呢,就算不用交,一家子过冬都是大问题。”
“咱们住在村里还好,住城里可是完了,买不到米就要饿死了。”
世上从来都是,有对比才有幸福感。
想想城里人的悲惨,再想想自家。
虽然断了财路,但起码不缺口粮啊,不必为了活命挣扎。
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
特别是他们抓的蝗虫送到方家,当真换了大把的铜钱回来。
就是再心窄的妇人,也稍稍见了笑脸。
而其余几村,也有村人来卖蝗虫,顺带感谢方家之前大力张罗,要各家多种土豆和红薯。
他们除了卖给方家之外,自家也是留足了,这会儿倒是成了救命粮。
方家借着这些人的嘴,又放出消息。
先前送到方家的土豆和红薯,若是有谁想要毁约,也可以。
但只能收回一半,不能全部收回。
立刻就有人拿着契书找上门,倒不是这人想另卖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