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方圆儿赶紧又盛了一碗羊肉萝,迅速添了一个豆腐酿肉。
屋子里,童先生和王先生已经喝上了。
方玉几个和王先生的两个弟子陪在一旁,简单吃几口饭菜。
王先生看着很是方正,脸色也严肃。
童先生就调侃道,“你这脸常年结冰,怎么就没有个笑模样?
你的弟子习惯了,我的弟子可不成,别把他们吓坏了,耽搁了前程。”
王先生听得哭笑不得,但到底脸色柔和了三分。
“你还是老样子,小孩子一样。”
“来,小子们都吃菜,别客气。”
童先生笑着招呼那两个弟子吃菜,又主动给王先生夹了一筷子回锅肉。
王先生碍于情面,就吃了一口,不想麻辣鲜香的口感,却让他舒展了眉头。
“这几日,许是惦记考试这事,我这胃口特别差,这道菜倒是有几分意思。”
“那当然了,”童先生得意,赶路这么多日,要是没有一个好厨子,我们怕是先把力气耗尽了。”
众人说笑吃喝,童先生这边安排的酒席尽心,王先生也是领情。
话里话外就提点了几句,考官的喜好之类。
童先生和方玉几个弟子都是感激,牢牢记在心里。
待得吃喝的差不多,王先生就带着弟子告辞了。
众人也是早早睡下,方玉主动要了西厢房靠南的房间。
这里挨近灶间,方便方圆儿进出。
方玉和方老二哥俩睡在床上,方圆儿在窗下软塌铺上被褥,暂住。
兄妹三个小声商量,方老二就道。
“老三只管好好读书,明日我先去各个书画铺子走走,给你买几本这考官的文章集回来。”
方圆儿也道,“我也去打听一下,看看考场里什么样儿,琢磨着给三哥带点儿有用的东西。”
方玉听得心暖,知道拦不住,就道,“好,一定小心。圆儿出门要多带一个人。”
“好啊,三哥放心。”
说了几句,三兄妹才睡下了。
第二日一早,方圆儿熬了清淡的蔬菜粥,炒了两个菜,烙了油饼,配着四个小咸菜。
众人吃的饱足,就打算由童先生带着去考试的府学门前转转。
临走之前,宋修齐衡几个,又各自给了五两银子,作为他们在府城这十几日的伙食费。
方老二也没推辞,他家妹妹每日挖空心思调配饭菜,已经很累了。
再搭了银子,就真是赔钱买卖。
方圆儿顺带问了一句,“各位公子,考试用品,可需要我帮忙准备?”
“不必了,我从家里带了大半,少少再添置一点儿就可以了。”
齐衡第一个应声,宋修和刘君、孙裕兴几个都是点头。
方圆儿笑着行礼,心里却是替哥哥疼起来。
方家穷人乍富,建了新院子,买了山头,留以为很不错了。
其实相比这些底子深厚的几个同窗,方家还是差的太多了。
平日,方玉在县学,这样的事怕是遇到的更多。
难为他居然默默忍受下来,不曾怪过家里一句。
众人拾掇妥当出门,方玉走在最后。
方圆儿到底没忍住,扯了哥哥的袖子,小声说道。
“哥,置办考试用物的事,你不要费心。
交给我,我一定让哥哥比所有人都准备齐全。”
“好。”
方玉猜到妹妹方才定然是多心了,笑着揉揉妹妹的头。
这才走出门,慢慢跟上了队伍。
方圆儿交代宋家的小厮几句,随后就同方老二一起出了门。
方老二直奔书画铺子,方圆儿却绕来绕去想要找到府学后边的小门儿。
可惜,她一来路不熟悉,二来府学后边巷子太多,也是复杂。
无奈之下,她就寻了一个小食肆,要了一碗馄饨。
卖馄饨的是个妇人,容貌娇美,眼角眉梢却带了三分愁苦。
她要包馄饨,煮馄饨,还要收钱,很是忙碌。
一个七八岁的淘气小子,帮忙拿了抹布,不时抹抹桌子。
方圆儿心里存了事儿,早晨就喝了半碗粥,这会儿肚子有些空,舀起馄饨就吃。
但入口的滋味却是让她皱眉,面皮破碎,肉馅儿也腥膻。
她忍着吃了一半,到底还是放下了勺子。
原本不多的几个客人,这会儿已经走的差不多了。
只剩了方圆一个,所以那妇人看的清楚,就上前问道。
“客人,可是不合口味?”
方圆摇头,想了想就道,“嫂子,我想打听一个事儿。咱们这附近是府学,你可知道府学的后门在哪里?”
那妇人刚要应声,淘气小子却是嚷了起来。
“不知道,我娘不知道!”
方圆儿惊了一跳,转而见淘气小子小兽一般护着自己母亲。
她想起家里的早进来,就忍不住笑了起来。
“嫂子,这位小弟弟,我不是坏人。
我家在几百里外,家里也开了食肆,供给我哥哥读书。
再有几日,我哥哥就要进考场了,我不放心,就想看看考场是个什么样子,给他带些什么。
这才想着打听几句,你们别怕。”
听得这话,那妇人就扯开了孩子,赔礼道歉。
“这位小哥儿,我家狗子野惯了,您别同他一般见识。”
那孩子气鼓鼓的,很是不服气。
方圆儿赶紧摆手,然后放弃了府学的话,另起话头儿。
第四十七章 考场有人好办事
“嫂子,你这馄饨包,汤汁调的不错。
但面皮太容易破了,肉馅儿也有些腥膻,所以味道大打折扣。”
妇人听得连连点头,“是啊,是啊。我已经煮的很轻了,面皮还是容易破…”
方圆儿这才笑道,“嫂子告诉我府学后门,我告诉你两个小窍门,保管你的摊子以后生意更好,怎么样?”
妇人还在犹豫,那个淘气小子却是说道。
“好,只要你告诉我娘,我带你去府学后门,我常去。”
方圆儿拍拍他的脑袋,就道。
“嫂子以后揉面的时候,稍稍放一点儿盐,面团有了韧性,就不容易煮破皮了。
至于馅料儿,你稍稍放一点儿酒,可以去腥膻。”
“啊,这么简单?”
妇人听得惊奇欢喜,“那…我以后试试。”
“嫂子放心,我不会骗你。这些小窍门一些大厨也都知道,只不过轻易不会告诉旁人。
我哥哥读书很刻苦,农家孩子想要出人头地太难。
我也是想看看,能不能看看考试地方什么样子。
需要准备些什么,所以才到了这里。”
方圆儿神色很真诚,确实不像投机取巧之人。
那妇人咬了咬嘴唇,就扯了孩子到一边嘱咐几句。
孩子这才领着方圆儿出了铺子,一路走一路说话。
孩子是个小机灵,问了方圆家里几口人,一些金河县的小事儿。
方圆儿好笑,也认真应了。
大约走了两刻钟,总算在一个小巷子里,找到一个不起眼的木门。
孩子没敲门,居然在不远处的墙根狗洞儿钻了进去。
方圆儿琢磨着孩子不能骗她,就安心等着。
果然,没一会儿,木门就被打开一道小缝儿,孩子探出脑袋,招呼她快点儿进去。
方圆儿也豁出去了,顾不得危险不危险就跟了进去…
童先生带了几个弟子,在府学附近走动了一下,又在对面的茶楼大堂坐了两个时辰。
众人是听了满耳朵的消息,真真假假都有。
什么谁谁给主考官塞银子了,什么谁谁才华惊艳,一定会是案首。
回来路上,童先生就嘱咐弟子们。
“什么时候,都是你们的课业最重要。旁人说的都不能全信,剩下这七日好好攻读,抱抱佛脚。”
“是,先生。”
这般说着话儿,一路到了小院儿,却没有什么烟火气。
方玉满院子找不到妹妹,就有些急了,甚至二哥也不见了。
他正要出去找寻,方老二和方圆儿就前后脚儿的回来了。
方老二还罢了,没什么变化。
倒是方圆儿满身的灰尘脏污,好似从地窖里爬出来的。
见到哥哥的焦急模样,方圆儿笑的一口白牙,越发显得狼狈了。
“三哥,你们饿了吧。
我买了一些酱肉,简单煮个汤,热个馒头就能吃饭了。”
方玉不好当着众人多说,只能点了头。
方圆儿迅速洗漱干净,换衣衫做饭。
不过小半个时辰,饭菜就端了上去。
众人在茶楼吃了点心,倒也不是多饿,简单吃几口就各自回房了。
方家三兄妹重新聚在一个屋子里,方老二立刻拿出了两本题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