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寒门首辅> 第55章

第55章

  “我与周贡士之父早已断亲,虽说名义上叫一声大伯侄儿,实际上早就形同陌路。我为明朝而问责她一个陌生人,有何不可?”
  “你……”
  曹元通还想再骂,结果衣角忽然被后面一人轻轻扯了扯,回眸一看,李显正对他摇头,然后示意他向上看。
  皇帝面色极为不快,眼底里都带着隐隐的火光:“你们当朕的金銮殿是北京城的市井口吗?这般不顾体面的互相争吵,哪里有点当官儿的样子?!真是混账!一群混账!”
  天子一怒,重则伏尸百万。
  当场所有人全部噤声,齐齐下拜,异口同声道:“臣不敢!臣惶恐!”
  “朕瞧你们倒是敢得很!”
  皇帝似是被这场闹剧惹恼了,又指着周稚宁这个罪魁祸首道:“周稚宁,谁给你这么大的胆子,敢在朕的金銮殿上挑拨南北关系的?这是你现在能触及的问题吗?!你也是个混账!”然后对魏闲摆手,“你去把这个混账的卷子拿过来。”
  魏闲不敢耽误,连忙跑着去了。不多时,周稚宁的殿试卷子就被递到了皇帝手里,谁知皇帝扫了一眼,又说:“会试的卷子也一同拿来。”
  “嗻!”
  又一会儿,两份儿卷子就拿齐了。
  皇帝先是把会试的卷子看了一遍,眼底的火光消了些,然后又把殿试的卷子看了一遍,脸色虽然还是不好,可眼里里的火光彻底没了。一边瞧瞧卷子,一边又瞧瞧跪下下方的周稚宁,不知道低声骂了句什么。
  所有人都不知道皇帝是个什么想法,文武百官自不必说,这十个考生中除了周稚宁,简直都汗流浃背,生怕皇帝真的气急了,将他们一众全部拖出去废掉功名。
  好在皇帝还没有这么暴戾,他来回把卷子看了两三遍,面色阴沉地吐了口气,道:“周稚宁,你的文章虽然写的很不错,但你的人极其不安分!冲动!莽撞!你啊你,你不是个当权官儿的材料。”
  周稚宁跪着一言不发。
  皇帝看她那个死样子,不说话的时候简直和赵淮徽如出一辙!可皇帝又看了看文章,不由啧了两声。这文章也确实写的好,才华居然也和赵淮徽不相上下。
  思考了良久,皇帝将两份儿卷子卷一卷,再往桌面上一摔。
  罢了罢了。
  也只有他们这种轴人,才能当好一个不怕得罪人的官儿。他要用刀,又何必嫌刀烫手?
  皇帝摆摆手:“接着考吧。”
  这前后转折太大,文武百官齐齐一愣。
  周允能不可置信:“陛下,可周贡士这胡言乱语之罪……”
  “容后再议。”
  “那周贡士污蔑我们户部一事?”户部尚书震惊地问。
  “也容后再议。”
  “陛下。”考官们也是瞪大眼睛,“可我们真是冤枉的呀,您不能听周贡士的一面之词啊。”
  “朕说了容后再议。”皇帝重新坐下,面色不耐,“你再胡乱叫冤枉,不如先去刑狱里待两天,如何?”
  考官们不说话了。
  皇帝左右看了一圈:“没人再有异议了吧?”
  殿下鸦雀无声。
  “很好,那就接着考。”
  *
  一场殿试结束,很多官员在走出金銮殿的时候,脑子都是懵的。
  周稚宁不就是一个寒门出身的普通书生吗?圣上居然为了她,前后驳回了这么多大臣的上书,还“容后再议”?谁不知道皇家的“容后再议”便是“再无下文”。
  圣上是明晃晃的要保人啊!
  周允能更是慌张,他出了金銮殿,就急匆匆跟着四皇子离了宫。只有曹元通与李显还未走,二人将周稚宁拉到一边。
  曹元通脾气暴躁,开口便是指责:“我不是已经告诫过你了吗?不要在陛下面前乱提南北、党争以及立储之事!你先前还应得好好的,怎么一上殿就如此冲动?!”
  谁料周稚宁拢袖而笑:“曹大人如今可信小子了?”
  曹元通怔了一怔,继而咬牙:“你闹这一出,就是为了向我投诚?”
  “平心而论,这只是其一。”
  周稚宁此举虽然冒险,但利益大。
  一来向曹元通投了诚,此后再无疑心。二来,她向别人揭示了与周允能的关系,并且让周允能‘无情无义,言杀亲侄’的形象立在所有人心中,将来有利于周巧珍。三来,她确实有心借此言论以近皇帝。因为皇帝虽然面上不说,却早就想处理南北关系,否则就不会派太子暗中扶持北直隶府。她当众提出,不过是说了一件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情。
  这算一箭三雕之举。
  曹元通却不清楚第三点,他皱眉道:“今日之事,下不为例。既然我们在殿上护了你,那么以后我们就是一条船上的人。若有事,咱们必得相互商量。你可清楚?”
  “小子明白。”
  李显不声不响地听了一会儿,就在曹元通说“行了,天色不早了,我与李大人送你出宫门吧。”的时候,忽然冒出来一句:“宫门亥时下钥,过后街面设有宵禁,你一人独行怕是不易,可要本官派人接你?”
  曹元通听得一头雾水:“李显,你在说什么呢?宫门下钥与周稚宁何干?”
  周稚宁却一笑,摇头道:“不必劳烦李大人了,我想魏公公会替小子周全的。”
  闻言,曹元通更加不解:“你们二人这是在打什么哑谜?”
  谁知下一刻,布满火烧云的天边,有一道身影迎风快步走来,气喘吁吁,高声急喊:“周贡士请留步!周贡士请留步!”
  三人一同看过去,只见魏公公顶着一张笑脸到了三人面前,先是给曹元通与李显见了礼,随后就转向周稚宁,笑道:“周贡士先莫急着出宫,陛下有请,往养心殿一叙。”
  第39章 双双掉马 两人目瞪口呆
  天边金乌落下,在西落山边熏染起一片极其灿烂鲜红的落霞。柔和的金光透过层层云彩撒入皇宫汉白玉十二桥,将之镀上一层绚烂的金光。
  一道极其清瘦冷漠的身影匆匆绕过汉白玉十二桥,头也不回地往玄武门而去。而玄武门内早有一个小黄门等候,一见着来人,他就立即跟上问礼:“奴才见过赵大人。”
  赵淮徽应该是匆赶来的,脸色十分苍白,浑身上下散发着浓郁的寒气。
  闻言,他脚步未停,只瞥了小黄门一眼:“谁让你在此等候的?”
  “回赵大人的话,是陛下亲自嘱咐的。”
  “那陛下现在何处?”
  小黄门恭敬道:“回赵大人的话,陛下早知赵大人您就算事务繁忙,也会忙中抽闲入宫一趟,所以他老人家一早就吩咐奴才候在此处,说一见着您,就直接将您带去养心殿。另外陛下还说,您要等的那个人他已经知道是谁了。”
  赵淮徽脚步忽然一滞,随即远远看向养心殿所在的方向,一双黑眸被灿烂的红霞染得充满光彩。眸中的情绪有期待,有紧张,也有一丝忐忑。
  与此同时,养心殿内。
  殿内高悬着烛火,火光摇曳,将大殿金玉之物照耀的金光湛湛。只是烛火能够顾及到的地方毕竟有限,那些没被烛火照耀到的大殿深处,便显出一种格外的阴森可怖,黑漆漆的好似兽口,正预备着择人而事。
  此时的皇帝换了一身较为舒适的常服,静静地坐在龙椅之上,面色与白日里比较起来颇为严肃。
  殿下,周稚宁叠手叩拜:“草民周稚宁,见过陛下。”
  “起来吧。”
  皇帝居高临下的看着周稚宁,将人仔细打量一番后,道:“周稚宁,你知道朕让魏闲把你单独叫进养心殿是为什么吗?”
  “陛下行事自有陛下的用意。”
  皇帝轻轻一笑:“因为朕很喜欢你在殿上说的那些话,锋利、尖锐的像一把刀,刀刀刺中了那些心虚之人,也戳到了朕的心上。朕已经很久没有听过这样的话了,朕当时很惊讶,也很恼怒,气你居然就这么当众撕开了所有人的遮羞布,明明哪怕就是朕知道这群人在阳奉阴违,在南北之事上大肆弄权,但为了不破坏这种南北平衡,朕也只是敢悄悄地派人去纠正改变。所以当你将一切公之于众的时候,有那么一瞬间,朕其实很想定你的罪,用你的命继续维持南北平衡,但是朕没有。”
  说着,皇帝丢下几卷试卷,那正是周稚宁乡试、会试、殿试的全部文章。
  “周稚宁,你该庆幸你确实写了一手好文章。若不是看在这些文章的份儿上,朕断断不会这么轻易地放过你。”
  周稚宁看了一眼这些文章,垂眸道:“陛下说是因为文章而放过草民,其实在陛下心里,也很想解决南北问题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