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先生请听,签文乃是‘灵机渐渐显分明,凡事且看子丑寅;云开日出照天下,郎君即便见太平’。”周稚宁淡笑道:“先生何解?”
黄玉林稍一思索,便道:“公子抽中的是一支中平签,寓意事物发展都有缘起。以往缘分未到,但如今缘分已然出现,美满的姻缘即将到来。只是抓不抓得住,还得看公子有没有这份心。”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许是看周稚宁模样清冷,周身气息不似普通人,略微犹豫后,还是劝道:“公子勿怪在下多嘴,公子年岁尚小,前途通明畅达,并不需要着急姻缘之事。凡事应以读书为正道,切莫荒废青春。”
周稚宁故意将他上下一打量,唇边挂起冷笑:“好无理的书生。你自己在这月老庙里解签嬉闹,却反觉我不务正道?”
黄玉林苦笑着摇摇头:“在下只是寄住在这庙中,偶尔帮庙祝解签罢了。男子汉大丈夫,还是应以读书为重。”
“这么说,你这书生是打算一直苦读,不欲娶妻咯?”周稚宁挑眉。
说到娶妻二字,黄玉林像是想到了谁,面色微红,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他小幅度地摇摇头,低声说:“自、自然是要娶的。”
周稚宁见黄玉林这反应,心中为周巧珍松了一口气,但她又担心黄玉林装的太好,又或者除却周巧珍之外还另有心上人,于是佯装嗤笑道:“你这书生不老实,嘴上说着读书进取,心里却想着娘子。如此口不应心,怕是表面上一本正经,背地里却十分风流快活吧?”
谁料一句话落,黄玉林刚刚还温和的神色骤然一变。他冷色道:“公子慎言!我黄玉林从不干这种龌龊的勾当!”
这副模样,与之前被赵淮徽无意侮辱之后一样。
前一次加上这一次,周稚宁可以确信黄玉林并不是在伪装,这个人是真的有骨气和气节。而是作风干净,讲究孝悌,这对于周巧珍来说可以算是一个良配。
周稚宁不由神色微缓。
黄玉林却开始对他冷言相对:“话不投机半句多。既然已为公子解了签,那公子就速速离去吧!”
“黄公子莫怪。”
既然已经打探清楚了,周稚宁也为自己过火的言行道歉:“在下周稚宁。甫一见面就如此刁难黄公子,实在是因为事态紧急,不得已而为之。”
周稚宁?姓周?
黄玉林一愣。
他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看见面前眉眼漂亮清冷的小公子,用一种十分慎重的语气对他说:“黄公子,我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和你商量。”
一件关于如何在周允能眼皮子底下,风风光光娶走周巧珍的事情。
*
之后的几天,周稚宁无暇顾及其他,每日散了族学就钻进房间里,不知道在捣鼓些什么。
没有周稚宁的通知,黄玉林也不会自作主张,就依旧在月老庙里替人解签。
直到一天晚上,周稚宁终于找上门与他详谈。
二人点了一盏灯火,聊了整整一夜。
第二天,周稚宁避着晨曦离开时,黄玉林也就拿了一封信去往了隔壁州府,寻了位信使,使了点银子,于是就将一封盖有“海城杨府”印章的书信,寄往了周府。
*
周允能派出人后在家里等了三天后,终于接到回信,高兴不已。
信上说杨忠宝同意了这门婚事,但由于行程较远,不便亲自来迎。可为了表示对这件事的重视,杨忠宝会派个代表来接走新娘子,乘船沿河北上,到杨忠宝所暂居的海城再正式举行大婚。
这种先迎接新娘,后成婚的事情并不罕见。
周允能没有丝毫怀疑,转身就让人去接杨忠宝派来的代表。
黄玉林换上一身新装,跟着周家庶子进周府的时候,身后已经起了一层粘腻腻的汗,藏在袖子里的手微微颤抖。但他深吸一口气,故作镇定地放开架势,一路昂首挺胸地穿过春色小庭院,到了周允能的大厅。
由于周稚宁在信中写,杨忠宝希望这件事情隐秘一点进行,待成亲完毕,再来敬周允能一杯媒人酒。
周允能没有不允的,所以黄玉林进来的时候虽然有人瞧见了,可不知他是什么身份,只是因为陌生面孔多看一眼,随即就不在意地走开了。
在这多看一眼的人里面就有周稚宁。
周稚宁站在抄手游廊之上,远远地看着黄玉林充满紧张感的背影,双眼微眯。
与黄玉林的对话似乎又响在耳畔:
“你确定吗?如果我们要冒充杨忠宝的迎亲使,将来一日事发,按照大明的律法,也许我阿姐会没事,但你一定会背上一个拐带妇女的罪名。轻则收监,重则流放,就是一身的秀才功名也保不住。”
“可是宁弟你也说过,如果我不肯,等待她的将是一个暗无天日的未来。”黄玉林微微一笑,“更何况按照大明律法,将来某一日事发,也许我只会被定一个无媒苟合。关键是,将来是谁审?如何审?”
若将来真到了不得不对簿公堂的时候,周允能还做着他那四品大官,黄玉林便是拐带妇女。但若那是周稚宁已经成长到能与周允能两相抗衡,那黄玉林的罪名就可以再斟酌斟酌了。
周稚宁面色郑重,拢袖而拜:“阿姐从此就托付给兄长了。”
“简斋,你还在发什么愣?上学快要迟到了!今日可是牛老师的课!”
身边忽然的一句将周稚宁从思绪之中拉了出来,她侧眸一看,发现章长庆正看着她,面色有点急。
牛老师可是最为严厉的,就算是周府那些公子迟到了也得挨一顿掌心板。更别提现在县试结束了,牛老师肯定要提表现不佳的几个。若还不好好表现,当了这出头的栓子,怕是要被暴怒的牛老师直接砸烂!
周稚宁被他叫了一下,才将视线从黄玉林那边收回来,轻声道:“走吧。”
往日里,无论什么也影响不到周稚宁静心温习。但今日她靠在学堂里面的隔板上,眉眼还是怔怔的,一直在发愣。
勉强打起精神学了两章,周稚宁往身边一看,却发现赵淮徽的座位一片空荡。
周稚宁略微恍惚地想,自上次赵淮徽遣程普帮了她以后,似乎这几天都没能再见到他。
是——
病的很严重吗?
第21章 山海有相逢 他们各有各的路要走
想到了这一点,一股郁气忍不住从周稚宁心里腾起,整个人越发静不下心。
好不容易挨到了散学,周稚宁也顾不得周明承在身后叫了她一声,就匆匆地跟着茗烟离开了。
周明承看着周稚宁的背影,连他自己都没察觉到他的眉头紧紧皱起。
唐衔青挑眉笑道:“我还以为你这位宁堂弟只是不理我罢了,怎么如今连你也不理了?”
周明承斜睨了他一眼,冷言道:“许是她心情不好。”
“哈哈哈——”
唐衔青却乐不可支:“我倒第一次见你用‘心情不好’这个借口为人开脱。子瞻啊子瞻,你对你那位宁堂弟,比对外面的世家小姐们都温柔体贴,真是叫我开了眼界了。”
周明承先是一僵,随即脸色骤然阴沉,脱口而出道:“慎言!”
言罢,即刻甩袖离去。
徒留唐衔青还在背后促狭而笑:“激动成这般模样,真像是戳了他肺管子似的。”
*
周稚宁还来不及探望赵淮徽,黄玉林那边就传来了消息。
事情谈妥了。
周允能十分急切能与杨忠宝搭上关系,因此在定下婚书以后,就将送嫁之期一再提前,甚至提出夜间用小轿送嫁。
这副做派,越发能看出这门婚事的蹊跷。
周允德本还是不同意周稚宁与黄玉林如此大胆的,可听闻了周允能的迫不及待后,他沉默了许久,终是颓唐地松了口。
杨氏也在此时深刻的意识到自己到底干了什么蠢事,她将一桩本可以明媒正娶的婚事,硬生生扭曲成了无媒私奔。
她痛苦地擦着眼泪,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周巧珍却在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很快地接受了这个现实。
她心窍通明聪慧,一早就发现了弥漫在整个家庭之中的异样气氛。一开始她还是忐忑,以为是与黄玉林之间的事情受到了阻碍,暗地里垂泪了好几次。如今得知能够有情人终成眷属,她便不想再去计较其他。
只有周巧慧和周巧秀两个小的还在没有反应过来,不可置信为什么周巧珍一夜之间就要嫁出百里远,甚至以后都不知道还能不能见面。
但是大局已定,多拖一日就多一日的危险。
因此,在周允能前来对周允德报喜的时候,周允德只与他推诿了几下,就答应了下来,同意第二日夜间送亲。
见他答应的爽快,周允能也是眉眼带笑。从来不曾对周允德真心温和过的人,这次却难得软下语气:“贤弟莫要怪愚兄给珍姐儿择了条这样的路子,珍姐儿也是我的侄女,我不会万分亏待了她。贤弟也且放心,待珍姐儿允了杨大人,我再修书一封过去。愚兄虽在官场上没什么建树,但要让杨大人卖我这点面子还是做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