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他在汴梁是听过宋推官名号的,叫作“活阎罗”,谁知晓是眼前这幅......娃娃脸?
  他还以为是沈家的哪门远方表弟,由谢大人带着到处看戏玩耍。
  “你眼下知错,并不是因为你真的知晓错了。”
  宋序睥睨着他,“是因为你偷到了本官身上,你怕了。”
  宋序说完这话便不再开口。可愈是不说话,赵四愈觉得周遭的空气愈发冰冷,叫人胆寒。
  如意小馆中所有的人,包括他的外孙女都齐刷刷地盯着他,令人毛骨悚然。
  赵四本不好男风。
  最近几年,他存了些棺材本,与友人一块四处游玩。汴梁新奇的玩意多,酒楼妓馆更是多得数不胜数。
  “那些寻常销金窟里头的有什么滋味,都一个样,我带你去寻个好玩的。”
  友人笑着领他去了南风馆。他本不屑一顾,但这一玩,忽觉其中乐趣颇多,很快便食髓知味,实在叫人难以忘怀。
  待赵四回了青云县,日子久了,便愈发想念起那美妙滋味来。
  张掌柜家的小儿子,长得白皮嫩肉的,来赵家医馆给父亲买些补药时,还会亲切地唤他。
  那身段与嗓音,实在是像极了他在汴梁喜欢的那些美人。
  他自个儿捏了些迷香,趁着夜色摸进了张掌柜家里,对他的小儿子进行了一番“上下其手”。若不是张掌柜家养的大狗疯狂叫唤,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不遭人怀疑,他虚假报案,亦在自己的房间点了些迷香,将自己塑造成了受害者的模样。
  但欲/望的种子早已在赵四的心底生根发芽,只是抱抱摸摸,只会让他愈发得口干舌燥,觉得远远不够。
  恰巧青云县来了位模样俊俏的少年郎,竟是能与谢大人的长相媲美。
  谢大人他是一点都不敢肖想,但这少年郎实在是引出了他的色胆。他偷偷瞧了好几日,愈发觉得这少年郎实在可人,梦里都是他扮作仙子的模样。
  他可算逮到了看傩戏的空隙,将这封“告白”的信件送了出去。
  可他还在房里自个儿想入非非呢,就被踹开房内的捕快给抓了。
  “你这弟弟,审起犯人来还怪有模有样的。”
  沈雁回端着茶碗,在一旁津津乐道。
  光听着这语气,犯人都要抖上三抖。怪不得人常说,气势很重要。
  “我查案时也有模有样,只是最近青云县没案子给我查,雁雁看我罢。”
  谢婴在一旁将脸贴着沈雁回的手心蹭,“我比他好看。”
  怎得宋子游一来,雁雁看他的时间变少了。
  是他真的老了吗?
  谢婴仔细盯着碗里的茶,好好照了照自己的脸。
  “哼。”
  沈雁回收回了自己的手,不去理他。
  既会查案,那她给了他这么长的时间,他还是不说?
  谢婴发觉了。
  雁雁最近一定是有心事。
  若真是因为那件事,那他今夜便同她说。
  一会儿他真要去找出那本靓汤秘籍来,翻翻养颜的汤该怎么煮,而后再反覆翻阅话本子,多加学习,好好讨雁雁的开心。
  雁雁非常喜欢他的脸,也很喜欢那些,要保护!
  沈雁回哪知自己收了个手的间隙,谢婴已经开始研究怎么保养自己了。
  “大人,我发现他时,他正半褪着裤子,墙上挂着的,是您的画像......”
  明成十分诚恳,一边嚼着小圆子,一边大声道。
  如意小馆众人无一不听得一清二楚。
  谁敢说话。
  便是一根头发丝掉在地上,都能叫人听见。
  “为什么呀?”
  沈锦书偏头一问,打破沉寂。
  “凤,凤姐儿,我们去外头的钓鱼罢!”
  阿福立刻拉起沈锦书的手,一溜烟溜出了如意小馆。
  他从前一直在码头长呆着,听多了脚夫们之间谈笑的荤话,心中还是有些知晓的。
  赵四在原地瑟瑟发抖,可他一边发抖,还一边使劲嗅了嗅鼻子。
  感觉这宋大人走路带过来一阵风,都是香的。
  赵茯苓将发髻都揉乱了,眼下只想立刻回家给赵家祖宗烧香磕头,就连沈雁回与谢婴,都不敢大声喘气,只觉如意小馆内愈发沉闷。
  这赵四,是否有些太过变态。
  “本官,今日不想骂人。”
  宋序将人踹飞出门外,撩了撩额间的发丝。
  他深吸了一口气,“直接杀了罢。”
  第82章 只有小狗才喜欢咬人
  初夏的夜, 深邃如绸缎,缀满了星。
  院里茉莉花开得极盛,藏在绿叶中皎洁如玉, 香味更浓。
  灯笼点了颇多,烛火摇曳,照得院子里亮堂堂的。
  “玉姐儿喜欢这个嘛。”
  沈锦书手里执着一面小鼓, 坐在摇篮的一旁逗妹妹。
  竹编的摇篮在凉亭旁摇摇晃晃, 其上打磨得光滑, 没有一点儿毛刺,坠着的几根络子下, 是一张咯咯笑的小脸。
  “雁雁画的图纸再配上李老头的手艺, 省了好些麻烦。”
  陈莲伸手摇摇篮,满心欢喜, 时不时与沈锦书一块逗弄。
  沈丽娘坐在一旁喝茶,十分悠闲。
  她的脸颊圆润了不少,但面色红润, 气色极好。这些日子,被沈雁回哄着喝了不少滋补的药膳,没有落下月子中的任何病痛。
  新鲜的西瓜被沈长生从水井中打捞起来,墨绿色的条纹互相交织。
  他轻轻拍了拍, 下刀便切。西瓜极脆,刀刃只是稍微一碰, “卡”得一声,裂开一条缝, 映出鲜红的瓜瓤。“沙啦沙啦......”, 一块块西瓜被切得规整,时不时迸溅出艳红的汁水。
  “点不着啊, 这根本点不着!”
  明成面前堆了好些木柴,一个火折子几乎都燃尽了,却未升起一团火,只有滚滚浓烟。风一吹,全往他身后的捕快那儿飘,将众人迷得呛了个好歹。
  “明叔叔,不是这样点的嘛。”
  阿福无奈叹了口气,用木棍使劲戳了戳这堆木柴,在下头捣出好些空隙。他将一些枯树枝屈在手心,接过明成手中的火折子轻轻一吹,先点燃枯树枝,放入戳着好的空隙下,再用木棍戳了戳。
  不过半盏茶的功夫,面前这堆木柴便都被点燃了。
  “还得是术业有专攻,阿福真厉害啊。”
  牛大志毫不客气地嚼了一块西瓜,躺在一旁的藤椅上。他一垫脚,藤椅吱呀摇晃,“霍,真甜!”
  众人齐聚在沈雁回家,在初夏的夜里,篝火烧烤。
  “怀风,你在青云县日日都做这些事吗?”
  宋序坐在石凳上,不停地忙活着往手中的竹签子上串切好的羊肉、鸡翅与各类新鲜瓜果。他一边念叨,一边盯着谢婴拿马毛刷子往串好的肉串上刷料汁。
  自他来了青云县,觉得此地民风淳朴,百姓个个热情。
  谢婴并不常在县衙,更多是在嫂嫂的如意小馆中,或是帮忙摘些菜,或是坐着喝茶,更或是在忙碌的时候,搭把手洗碗。
  从前饭总是忘记吃的他,嫂嫂一喊,直接动筷。
  啊?
  好想让他爹来瞧瞧。
  “嗯,我很喜欢做这些事。”
  谢婴瞥了一眼宋序的手,“多串两个鸡翅膀,你嫂嫂爱吃。”
  “那那件事你打算怎么办,过两日我要回汴梁了,你与我一同回去吗?”
  “我夜里同她说,与你回汴梁。”
  紫藤花缀满的秋千上,沈雁回坐在那里,垫着脚荡秋千。
  她那样美好。
  谢婴不会让她沾染一点儿朝堂之事。
  “交给我们罢!”
  烤串足足串了有好几个竹篮,捕快们一人拿了一只竹篮,跃跃欲试。
  阿福正忙着教明成如何点燃一堆木柴,数十口浓烟吃下去,面前的木柴可算跳动起它的火苗。
  “我又学会了一项技术!”
  明成熏了一脸灰,但依旧自豪地戳了戳面前的火堆。他最近许是要再复习复习点茶,不知眼下还会不会击拂抹茶。
  如今有两堆火,足够众人围着一块烤。
  “小饼,你去一旁歇着吃西瓜去,让我们来就行了。”
  “瞧不起谁呢!”
  王饼怒啃西瓜数块,虽有一点儿委屈,但依旧被西瓜甜得直笑,吃了满脸的西瓜汁。
  串好的肉串在火焰的跳动下滋滋作响,油脂落进炭火里,溅起一阵细密的火花。五花与羊肉肥瘦相间,其上冒着细微的小泡。撒一把碾碎的料下去,“刺啦刺啦。”
  “没过过井水的西瓜与丽娘喜欢的羊肉。”
  沈长生将西瓜切成小块,装在碟子中,又烤了一大半的羊肉,端到沈丽娘面前献慇勤。
  “去烤个茄子,多放些蒜。”
  “得勒!”
  宋序还是喜欢与谢婴谈些学问的,如今烤串与百花香上了桌,岂不是来得正好,谁料他才一转身,谢婴人都没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