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盈盈一笑,让苏玉环有些恍惚,想要看得更尽兴些。
  不过这样的香腮美人,很快就被一抹青色身影遮挡住了。
  今日进如意小馆的人,都好穿青色。
  谢婴踏入如意小馆,额发处带进几缕裹着桃花香的雨丝。沈雁回正在柜台处给食客的青团贴上菊花纸,便觉后背的攀膊轻轻一坠。
  青色的攀膊被谢婴从身后打了个双耳结,温热指节隔着青衫在脊梁划过,惊起沈雁回一串细小的战栗。
  “有些松了。”
  低沉的嗓音擦过耳畔,带着温热的气息,惊得她手中的菊花纸险些贴歪。
  谢婴青色衣袖拂过柜台,站在沈雁回的身旁视线扫过苏玉环。
  他挑了挑眉。
  苏玉环原先只闻其大名,倒是从未见过谢婴。确如传闻中那般天人之姿,至于品性是否如传言,那可不得而知了。
  不过,他这是什么眼神。
  苏玉环轻笑一声,打开一旁的折扇扇了扇风。
  挑衅?
  又是一晚冷淘面,再添两只豆沙枣泥青团,全下了苏玉环的肚。
  只是她并未离开,而是继续留在原处。一手握着茶杯喝茶,一手之间盘弄着她的折扇。
  淡雅的干梅花清冽,却混了甜润的槐花蜜。两个不同时节的花,却偏偏要混在一起,纠缠间却品出了不一样的香甜。
  不同的时令的花,也能借外力,绕在一块。
  苏玉环低头啧了一声。
  “今日闲暇,我来了早些,我可以站着吃的。”
  谢婴站在柜台旁,县衙朱印还沾在他袖口,分明是才处理好公务便来了。
  “寒食,哪有坐满?今日我倒得了个清闲。”
  沈雁回指了指苏玉环一旁的桌子,“你坐那儿去。要吃冷淘面还是桃花粥?不可以选择冷淘面。”
  “桃花粥。”
  谢婴顺着沈雁回的话答道,而后走了几步,挑了个正对苏玉环的方向。
  “桃花性寒,只准吃一碗。”
  沈雁回将另一壶茶水拎到谢婴跟前,再端来一碗桃花粥配上一小碟酸笋丝,眼睛弯成了月牙,“谢大人,您的专属餐食来了,可还满意?虽然这碗桃花粥一直放着,有些稠了,但味道还是好的......”
  虽说不能开火,但谢婴的茶水与桃花粥却是温的。那是沈雁回昨夜生了炭火,特意在上方盖了屉笼,将茶水与桃花粥温在里头。
  原来话本子里头那些总裁与王爷,胃不太好,是真的。沈雁回算是知晓了,竟是有据可查。
  在汴梁两年光景,谢婴虽是一日二食,却有时忙得只是吃上一口。当他来了青云县,似是报复似的敞开了吃,终是迎来了“报应”。
  忆起从前她在码头时,故意在谢婴的饭里头多加了几勺盐或是荆芥放得多了,他也能面无表情吃完。
  前阵子明成送沈锦书上学的路上,嘀嘀咕咕地与她唠嗑,沈雁回才知晓。
  这样,真让她生出几分愧疚来。
  故最近的日子,沈雁回愈发地摆弄起她那本靓汤秘籍,尤其是养胃健脾那一块。
  “雁雁做的,是最好吃的。”
  温热的桃花粥裹着桃花的清香在唇舌中蔓延开,就连一旁的槐花蜜也是温的。
  谢婴慢条斯理地要调羹舀着吃粥,好像吃沈雁回每一道菜,表情都是一个样,似是在吃什么八珍玉食,将情绪价值拉倒最满。
  好歹是正三品的官,不知在汴梁吃过多少好东西。沈雁回知晓自己的烹调水平不错,但是要与那些名厨大师相比,实在是难以望其项背。
  谢婴与如意小馆的一些食客,每每夸赞她的菜色,都让她有一种汴梁名厨的飘飘欲仙感。
  “这个给雁雁。”
  谢婴将沈雁回的手牵过去,沈雁回抬眸间,却见苏玉环一直盯着他们,她慌忙抽手,却被谢婴勾住尾指。
  谢婴从怀中捧出个油纸包,单手轻轻展开,糖渍梅子的甜香混着他衣袖间的壶柑香。
  沈雁回还未反应过来,口中就被谢婴塞了糖渍梅子,“今早岑婆婆路过县衙,专门进来给我的,说是必须要甜一甜,贺我们......”
  他说话时气息拂动沈雁回鬓边碎发,握着她手背的手青筋微凸。
  “咳,好了我知晓了。”
  沈雁回耳尖陡然染上红晕,腮帮子还含着糖渍梅子,话说的有些语无伦次,“回,回头见了岑婆婆,我一定要好好谢谢她!”
  她来了大雍接触谢婴的这段时日,以后非落个结巴的毛病不可。
  谢婴着实喜欢瞧她这副样子。
  查案时是只狡黠聪明的小狐狸,不查案时呢......
  真想每日在她身旁呆着。
  “定的五月初八,是个极好的日子。嗯......”
  谢婴托着下巴,饶有兴趣地盯着沈雁回,“那日我让明成贴了个告示,眼下许是整个青云县,都知晓了。”
  到底是哪个县太爷成亲会在街口贴告示啊!那告示比她如意小馆传单的数量还要多。
  沈雁回一定要去打听一番,到底大雍自开国以来,有没有这个先例与规定!
  糖渍梅子是岑婆婆摘了自家的梅子树,颗颗饱满,晒了许久,又渍了许久。她本想送给自己的孙女,但听人提起这件事,很快就转了念头。
  孙女出嫁还早着呢,先给她打心底里喜欢的沈小娘子与小谢。原来沈小娘子便是小谢的心上人,这孩子,眼光就是好!
  糖渍梅子的酸甜在沈雁回唇舌间迸发,她在嘴里蛄蛹了一会,谢婴将手一伸,“吐这里。”
  “谢大人,你不是有洁癖吗?”
  梅子核含在沈雁回的舌尖,迟迟不动。
  “雁雁。”
  谢婴托着下巴,笑得浓稠,那双凤眼尾染着微红,“我对雁雁有没有洁癖,雁雁应该最清楚不过了。”
  沈雁回一直觉得,她读到了研究生,工作了两年,又去研读,已经算是个不错的读书人了。
  真不想与这些古代的读书人说话,点名批评谢婴!
  沈雁回将核吐在谢婴的手心,咬着唇将糖包塞进怀中。
  “其实不止有糖渍梅子。”
  桃花粥没喝上几口,谢婴又从似是百宝袋的怀中带出一样东西。
  那是一张赤红的描金请柬,沈雁回凑过身去看,其实端正地写着四个字——纳征礼单。
  “这些日子,我与母亲商讨过了,也不知有没有疏漏......雁雁还要些什么,你且看看,我去买。”
  沈雁回脸颊蓦地烧得灼热,伸手攥紧这张描金请柬飞速进了厨房,数还剩下几个青团去了。
  她用竹夹夹青团时,听见大堂内传来极轻的笑。
  可恶。
  为什么谢婴此人,这么容易能调动她的情绪。
  今日不生火,大多食客来如意小馆,都是如苏玉环一般吃上一碗冷淘面,或是取几只青团。除了谢婴那碗桃花粥是温的,其他食客的都是冷的。
  毕竟不生火,吃冷食,已是成了传统。
  不用沈雁回抡锅铲,她自然清闲得很。在数了五六遍青团的数量后,她将描金请柬好好收起来,坐在柜台旁欣赏谢婴用饭。
  “沈小娘子,我给你推来了,你快来看看我改得如何?”
  门廊外是一道熟悉的声音。
  沈雁回从凳子上跳起,忙迎了出去。
  李叔推来的,是带领她赚第一桶金的小推车。
  小推车拆去了原先座位的那两块横版,底下本放着锅炉的地方也被补了起来,眼下可以好好地放上四只木桶。
  一块块切得方正的木牌放置在小推车上,正准备等人在上头勾勒上几笔,再串成菜牌。
  “李叔,您真是鲁班在世。”
  沈雁回对着小推车转了几个圈,好好地打量了一番,忍不住感叹,“不如您教教我如何做木活吧,实在是改得好!”
  木匠老李被沈雁回夸得心花怒放,捋着胡须哈哈大笑。
  他知晓沈小娘子这人嘴甜,从前他做出这小车来时,她还买了礼,专门上门感谢他。
  “这是给李叔的钱,还有送给您的青团。”
  沈雁回数好了银钱,又拿过一盒青团递到老李的手中。
  “使不得,使不得,这定是很贵吧!”
  老李连忙摆手,只收了银钱,“沈小娘子你只是叫我改个推车,就已经付了我一百文了,这还多出些木头来呢。如今再给我一盒青团,它糕饼铺子里卖得极贵,你这也太亏本了。”
  那盒子上刻了竹叶,虽然他也能制,但实在贵价。
  去年他儿子就打肿脸充胖子,买了一盒,一看里头只有六只。他知晓这样一盒装了精致盒子,贴了花纸的,得卖八十八文!
  今年还不知晓怎么个价高呢。
  “不是,这是我自己做的。”
  沈雁回将青团盒子塞进老李的手心,“李叔不收,那我小推车也不收了。”
  老李是满怀感激地离开如意小馆的。他的心中无限感慨县太爷大老爷真是命好,能娶到沈小娘子这样好的姑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