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滑腻的银丝四处勾连,混着低沉的喘息。
“雁雁,你别蹭......”
谢婴的腰间挂着佩玉,沈雁回怎么坐都觉得有些硌,便不自觉地动了动。
“我没有,就是硌着不舒服。”
沈雁回皱了皱眉,只是呼吸了一口冷气,便继续去咬谢婴的唇瓣。
屠苏酒乱了她的理智,可她灼热得如同一颗赤色的浆果,香甜诱人,叫人忍不住品尝,比酒意更能扰乱谢婴的理智。
“雁雁......”
谢婴声音低哑,眉头微皱,“我抱你下去。”
“不让我坐着吗?”
沈雁回抬眸,水润的双眸中增添了几分不解,语气也带着一丝混浊的不满。
“让。”
谢婴环着她脖颈,而一只掌心却悄然握紧,指甲几乎嵌进肉里,他的语气隐忍,喉头不自觉滚动,“我让......雁雁坐,只是雁雁,别蹭了。”
他的吻滑入沈雁回的脖颈,在白皙的皮肤上留下几处淡淡红痕,“今日只讨这些。”
明月映积雪,赤色的袄裙铺盖在月白的衣袍上。
沈雁回的鬓发微乱,轻拂过谢婴的面庞。
呼吸浓重,双眸浸满欲色。
“那明日讨什么?”
谢婴低笑着哑然。
“你真是......”
第50章 倒立吃冷淘,乳糖圆子,傩戏
待过完元日, 沈锦书便又开始盼。
一个“盼”字,最近围绕着沈锦书的小脑袋。
十个手指头都掰完了,软绵绵也长了一圈肉, 好在可让给她盼着了。
“阿娘,你给凤姐儿梳快些,喜姐儿已经在外头等着我了!”
沈锦书嘴里衔着半只橘子, 不断昂着头朝着院门口眺望。
院门口有一个和沈锦书模样差不多的小娃娃, 用手攀折门沿的一角, 露出半张小脸。
“凤姐儿,你好了没, 去晚了漂亮的花要叫金姐儿他们抢完了!”
今日翠微楼的门口摆了个摊子, 卖绢花。牡丹、水仙样式的绢花只要五文钱。
沈锦书与她的小伙伴们才拿到了压岁钱,如今正当阔绰。女孩子们虽是小小年纪, 但也喜欢这些漂亮的东西,瞧见便走不动道。那绢花无论是戴着或是绣在衣服上,都鼎鼎好看, 谁都想来上一朵。
“来了,来了!”
一盏栗子大小的莲花灯悬于沈锦书的发髻间,她举着铜镜美滋滋地照了好几下,连身上的橘子汁液都未擦, 便急急忙忙地飞奔到院门口,一溜烟儿不见了。
“凤姐儿早些回!”
“知道了, 阿娘......”
不过片刻的光景,声音就已经愈传愈远。
“雁雁要不要戴一支?”
沈丽娘晃了晃手里的灯花簪子, “如今这卖簪子的商贩们倒是越来越有想法了, 竟能在簪上做灯,用铜丝缠成莲花样式, 竟一点儿也不俗气。”
“舅母,这不会往我头上掉火星子吧。”
沈雁回用手指戳了戳坠着的小莲花,即便使劲晃悠,依旧亮亮的,半点都未熄灭。
“即便只掉下来一点,就能给我烧秃了。”
沈雁回感叹古人手艺的巧夺天工,为了美观,竟往发簪里塞炭火,还能点着来回晃。
“不会。”
未等沈雁回反应过来,沈丽娘便已经将莲花灯簪插于她发间,“这要是掉出火星子来,那今日青云县街上的姑娘们,且都需要抱着水桶了......雁雁簪这支簪子,好看。这是你来了青云县后,头一回过上元节,你也出去瞧瞧,外头眼下比元日还要热闹呢。”
沈雁回很少簪流苏垂饰的发簪,这莲花灯簪垂在她的鬓边晃晃荡荡,有一种别样的美。
上元佳节,华灯璀璨,人声鼎沸。
明明已是夜里,整条街却被各式各样的花灯照得发亮。
“雁雁,给你。”
沈雁回还在一处的小摊面前排队买玉板鲊,谢婴就已经将一盏花灯塞进了她的手心。
“哪找的小狐狸花灯?”
别人家的花灯都是花鸟鱼龙,怎么偏偏到她手里便又成了狐狸,还是只眯眼连眼睛都瞧不见的小狐狸。这叫沈雁回有些哭笑不得。
“这个特别。”
谢婴嘴角微微上扬,对自己挑选的花灯甚是满意。
小狐狸就该提小狐狸。
上元节有不少灯谜摊子,猜出来是一件很费脑筋的事,即便是谢婴自告奋勇地拍了拍她的肩,示意他能猜,沈雁回还是将他从那些灯谜摊子前推了出去。
“好不容易休沐十四日,就让你的脑子多休息休息吧,谢大人。”
沈雁回用竹签挑起一块玉板鲊,塞到谢婴嘴里,“不猜那个,我们去看戏。方才我远远就瞧见了翠微楼前头搭了好大的山棚,恰巧凤姐儿也在那头,我们去瞧瞧她挑了个什么花。”
灯谜这东西,从古至今,每逢元宵,为了能增添些年味,都要摆出来猜上一猜,沈雁回觉得着实无趣。
平日里已经淹没在医书海里了,好不容易过个元宵节,自己出去吃碗元宵,还要被店里的老板拉着整一个猜灯谜送把小扇子活动。
还是大戏好看呐。
是融合了古人的智慧,她想瞧都瞧不见的大戏。
山棚上,什么戏都有。
“谢大人!他他他......他真将剑给吞了啊。”
沈雁回跑到左边仔细瞧了瞧,又跑到右边上前凑了凑,愣是没瞧出来这是什么可伸缩的道具剑。
真剑呐!
真吞呐!
“你喜欢这个?”
说是要提着小狐狸花灯,实则沈雁回手上又捧上了桂花糖藕、核桃肉与炫炒银杏,哪里有空余的手去提。那花灯辗转反侧,又回到了谢婴手里。
“就是觉得太惊奇了,这简直是神人。”
沈雁回随着众人一起拍手叫好,“果然,高手在民间。”
“其实,若雁雁想看,我也会吞。”
“......”
沈雁回将手上的油纸往怀里拢了拢,伸手抚上了谢婴的额头,“乖,咱不弄这个。”
“那弄那个倒立吃冷淘如何?”
“......谢大人,你觉得那样做,俊吗?”
“我觉得那样做,很令雁雁惊奇。”
“......咱也不弄那个。”
荆三娘与明成跟在两人后头,窃窃私语。
“明哥儿,你说我儿什么时候能给我表演一个倒立吃冷淘?”
“夫人您就甭想了。”
明成嚼着一只炙鸭腿,似是早已习惯谢婴眼下这副做派,“下辈子也甭想了。”
“我儿平日里也这样吗?这比今日的猴百戏还要令我惊奇。”
荆三娘从明成的油纸包中扯出另一只炙鸭腿,咬了一口,“明哥儿,我儿不会叫人给替换了吧。我记得汴梁最近时兴新的话本子,说是能借尸还魂什么的,还有从几百年前来,从几百年后来的魂呢。”
“应是不会。”
一只炙鸭腿下肚,明成嘬了嘬手指,“若是沈小娘子不在身边,大人也不这样,还是以前那般冷着一张脸。”
“噢,这样啊......但我还是想看我儿倒立吃冷淘。”
“那夫人您什么时候与沈小娘子说道说道,就说她要看的。”
“当真是好主意。明哥儿,夫人平日里果然没有白疼你。”
饮酒喷火、药法傀儡、鲤鱼过刀门......山棚上的百戏样样俱全,围过来瞧热闹的人也越来越多,沈雁回兴奋地几乎将手心给拍红。
烛火倒映在她的双眸中,一片暖色。
“炫炒银杏还吃吗?”
“吃不下了,给谢大人吃。”
“好。”
谢婴嚼嚼嚼。
“桂花糖藕还有一大截。”
“吃不下了,给谢大人吃。”
“好。”
谢婴继续嚼嚼嚼。
“我儿何时这么大饭量?他不是最喜欢一日二食了吗?”
荆三娘嚼了一只油焖鸡腿,继续跟在二人后头。
“自打来了青云县,大人莫说一日二食了,不是一日二十食就已经很不错了。”
明成嚼着半只炖得软耙的蹄膀,撕扯着上头弹牙的猪皮。面对这样的谢大人,他已是家常便饭。
好好的上元佳节,纵情游乐的好时光,灯火辉煌的约会街道,硬生生地被着四人变作了吃食一条街。
羊脚子、姜虾、鹅鸭签......那是有啥买啥,有啥吃啥。
“咻咻咻......”
有一个小身影穿梭在人群中,从中攥住沈雁回的衣角,用着似乎吓唬人的声音幽幽道,“猜猜我是谁?”
她戴着一只傩面具。这面具有些大,与她的小脸并不相配,她只能一手扯衣,另一只手托着这面具。
“是威风凛凛的仙锋小姐。”
“没错!本将军就是最威风凛凛的仙锋小姐崔良玉!”
傩面具被画上了凤冠,面容丰润,弯眉秀目,仅是一张面具,就能瞧出她的端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