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林安珍:家里还剩一个鸡蛋,肯定留着过两天给小弟解馋。今天也没有自己的份,哼!要是自己生病,是不是也能吃好吃的?
林母看到站在旁边的大闺女说:“安珍,你赶紧去把碗洗了,等下吃饭用。”
林安珍满脸不满:“安宁在家呆了大半天,碗都不洗,她干啥来?”
林母解释:“你妹不是感冒发烧了吗,你又不是不知道发烧啥滋味,你感冒的时候不是也不想动弹吗?赶紧去洗碗,别耽误吃饭。”
林安珍并不想洗碗,直言:“好吃的没我的份,我不洗碗。”说完打算进门。
林母听后一句打压住她:“不洗碗中午别吃饭。多大闺女了,让你洗个碗还摔脸子,惯的你!”
此时还未重生的林安珍被亲妈压制住,气哼哼地收拾碗筷放到搪瓷盆里,然后端着去公共水池洗。
林母见大闺女满脸不高兴,开解两句:“你生病难受时,我不是也给你做好吃的,也没让你干家务……”
林安珍不想跟亲妈继续说话,抱着搪瓷盆,边走边嘟囔:“安宁真是矫情,今早应该不发烧了吧,咋就不勤快点把碗洗了,我上半天学也累啊,回来还得洗碗,真烦人!”
中午上班上学的都回来了,水池边好几个婶子大妈在洗东西,有洗菜的,有洗碗的,还有洗衣服的。
邻居家李奶奶问:“安珍,今天轮到你洗碗了?”平时见安宁那丫头洗碗次数多。
林安珍还没学会装模作样,不高兴地说:“本来该安宁洗碗的,她不是病了吗,我妈就让我洗碗。”
旁边有个婶子看不惯安珍的做派,替安宁说话,“安珍,我看平时都是你妹妹来洗碗,你当姐姐的,多洗次碗怎么了,还跟妹妹算的那么清楚?”
“我才大安宁一岁,凭啥都让着她?”林安珍差点被气哭,憋着气匆匆洗完碗赶紧走人。
林母年轻时生完老大很快怀上老二,于是安珍和安宁相差一岁。其实跟相差两岁差不多,林安珍生在年头,林安珍生在第二年年尾。大概林母结婚头两年生孩子太密伤了身体,过几年才怀孕生下林安辉。
林安珍没重生前,林母对两个闺女还算公平。指使闺女干家务,一般都是轮着来。只不过林安珍自私,会耍心眼赖过去或把家务推给二妹干。
住筒子楼基本没啥隐私,在家放个响屁恨不能邻居都能听见。谁爱偷懒,谁干活多,邻居自然会看在眼里。
等林安珍走后,几个婶子大妈在哪里嘀咕:“我看林家这大丫头心眼子比老二多。”
“我看也是。人家都说老大憨老二奸,林家反过来了。”
林安珍不知道邻居大妈婶子在背后说她闲话,不然铁定被气哭。
林安珍洗碗回去后,把盆放大桌子上,直接去了卧室。
“林安珍,咱妈都快把午饭做好了,你咋还睡?我跟你说,这次你生病我帮你洗碗,等你好了得替我洗一次碗。”
林安宁才不惯着害死原主的便宜姐姐,直接怼回去:“如果按你这样算的话,以后你生病别找我帮你干家务。不然我帮你干完,你好了不是还得补回来。”
林安珍明白林安宁的意思后,气得再说不出话反驳。
林父在客厅听到两姐妹的对话,又训了林安珍一句:“安珍,安宁病了,你多洗次碗怎么了,怎么事这么多,我看平时安宁没少帮你干家务,你咋不替你妹妹干回来。”
原来,原主的表现父母都看到眼中,只不过闹不到他们面前,他们便没当回事。
林安珍被邻居和父母说教,很不高兴,吃饭时还噘着嘴生闷气。
林母把放了酱油醋和两滴香油的鸡蛋羹摆放到安宁跟前,“喏,赶紧吃,吃了快点好,生病请假不耽误学习吗,到时考不上咋办?”
好歹是亲闺女,林母并不想俩闺女考不上学,十五六岁年纪就得去下乡去受苦。天南地北国土辽阔,万一下乡的地方老远,好几年见不上面,闺女不就白生了吗。
随后林母又嘱咐:“分你弟弟两口,这孩子搀着呢。”
林安宁从原主记忆中得知,相比林安珍,林安辉这个弟弟没帮过原主,却也没在背后给原主使过绊子,相反,记忆中的林安辉比较同情二姐,原主下乡前两年,他还惦记原主,替原主说好话,只不过那时他还小,人微言轻,父母并不听他的。
后来他知道亲妈装病骗二姐,林安辉一开始不知道,知道后又纠结很久才打算写信告诉二姐,却被林安珍发现劝阻。作为既得利益者,涉世未深的林安辉被大姐劝得犹豫了,暂时答应不寄信。后来没过多久,原主便遭遇不测去世,林安辉为此非常后悔,后悔没把信早点邮出去。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卖,谁都无法挽回原主的生命。
林安宁看在林安辉对原主抱有一丝善念的份上,分了两勺鸡蛋羹给便宜弟弟。
便宜弟弟吃到蛋羹眉开眼笑:“二姐真好。”
一个鸡蛋羹蒸出来也就半碗的量,分给林安辉两勺,便去了小半,剩下没几口。
林安宁分给便宜弟弟后,特意看了眼林安珍,发现她眨巴眼看向自己,意思很明显:赶紧分我两口。
林安宁:分她点,门都没有。
林安宁低头慢条斯理地吃起饭来,不再看林安珍。
林安珍看到二妹分弟弟不分给她,气哼哼地开始吃饭,还在心里暗自发誓:以后自己有好东西也不分给安宁这死丫头。
第62章 污蔑
林安宁见林安珍气哼哼的,心里特高兴,就当是为原主报仇了。要是林安珍以后敢算计自己,饶不了她。
这便宜姐姐真是小心眼,为了两口鸡蛋羹就生气,一点爱护弟妹的心都没有。以前林安珍生病吃点好东西,也没见她礼让弟妹,都是很快吃到自己的嘴里。她认为,吃到嘴里才是自己的,藏起来说不定会让人找到,便宜别人。
但凡家里有点好吃的,林安珍就会惦记。林母曾说过,不管把好吃的藏到哪里,安珍跟长了透视眼似的,都能找出来偷吃。没办法,林母只得把好吃的藏到橱柜里锁起来。
饭后,林安珍气得回了房,把门摔得“哐当”一声。
林父:“安珍多大了,还跟孩子似的闹脾气,都是你惯得。”
林母:“她从小就不吃亏,哪里能全怪我。”
林母做的酸辣醋溜白菜味道还不错,起码挺开胃的,林安宁吃了不少,又吃了半块拉嗓子的窝头,喝了一碗地瓜粥,才放下碗,“我再去躺会儿,下午我要去上课,我怕缺课太多会耽误成绩。”
等林安宁回房后,林母看着俩闺女饭后都不帮忙收拾碗筷,心里有点堵,忍不住唠叨起来:“一个个都是吃干饭的,光吃不干活,我真是欠了你们的……”
林安宁见林安珍背对着自己,猜出她还在生气,果然很快听到一声轻哼,林安宁忍不住叹气:这便宜姐姐跟小学鸡吵架后一样闹别扭,丢不丢人。
林安宁躺下闭目养神,林安珍见二妹没反应,也不过来哄哄自己,气呼呼地睡了过去。
没多大会儿,便听到林母喊人:“不是都要去上学,还不赶紧起来。”
林安珍最先起来,都没叫上林安宁,便独自开门去上学了。有午饭一起吃蛋羹的情意,林安辉跟二姐一起去学校。
筒子楼里有好几个同龄孩子,只要在外面喊一声,立马有人应声下来一起去学校。
林安宁便是跟着一群孩子去的学校。恰好小学初中在一条路上,小学近点,初中更远些,大概离家有二里路,走个十分钟左右便能走到。
林安宁循着原主记忆去了学校,找到自己的班级和座位。她在心里庆幸跟林安珍不是一个班级,不然有看不顺眼的人天天在身边晃悠,看着怪烦人的。
林安宁还没坐下,同桌沈菲菲就开心地跟她打招呼,巴拉巴拉说了一通,“安宁,你终于来上课了,你不知道,你不在时,我感觉好无聊,都没人跟我说话……”
林安宁从原主记忆中得知,同桌沈菲菲是个娇俏可爱的女孩,家庭条件很好,她爸是武装部干部,她妈是妇联主任,从穿着言行便能看出她是比较受宠的孩子。
沈菲菲这样的阳光女孩,还乖巧懂事,跟小太阳似的温暖身边的人,很难不让人喜欢。
原主跟同桌相处融洽,私下常分享些小秘密,估计再处几年,能发展成好闺蜜。
林安宁随手从口袋(实际从空间)中拿出一颗大白兔递给同桌,笑着说:“请你吃糖。”
她给的大白兔是前世为哄孩子买的,有七八十年代存下的,后来囤货还屯了不少。除了偶尔拿出几颗哄孩子,还剩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