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两人已经通过翻字典、诗书给肚子里的娃选好名字,男孩叫沈长庚,寓意长命百岁;女孩叫沈长卿,寓意清冷淡雅,出类拔萃。选“庚”和“卿”字,纯粹是这两字寓意好,叫着爽口好听,同龄人中重名的少。
  因为现在很多人起名叫爱国、爱党、爱华、建国、建军、建红、红军、红兵之类的,街上喊一声爱国,可能有好几个应声的。
  作为穿越人士,自然不愿随大溜起名,更喜欢自己娃的名字与众不同。
  到了孕晚期,除了肚子变大给林安宁带来不适,其他各方面都很合她心意。其实在她不知道时,沈钰已经替她挡回来找麻烦的林大海和黄英梅。
  距离林安宁穿越到原主身上,已经过去一年多,去外地劳改一年的林大海和黄英梅已经被放回来。
  就这一年劳动改造,林大海和黄英梅好像老了不止十岁,回家时两人落魄的很,衣服破破烂烂,也就比乞丐看着好点。他们怕回家被老邻居看到丢人,还是等到天黑才摸黑回家。
  当时林安平和李桂华刚睡下,听到有人敲门,还纳闷谁这个点敲门。
  “大晚上的,谁敲门啊?”林安平打了个哈欠问。
  林大海压低声音催促:“我是你爹,赶紧开门。”
  林安平刚想骂,谁爹,随即反应过来,难道是劳改的亲爹亲妈回来了?于是赶紧开门,然后看到两个穿着破烂的人。男人胡子拉碴,但他能认出是亲爹的眼神;女人头发凌乱,但她一张嘴,林安平就觉得大事不妙。
  “林安平,你可真是我亲儿子,我和你爹好歹把你从小拉扯大,我跟你爹出了事,你不说去看我们就算了,就不知道多给我们寄点东西过去?你可真没良心……”
  说实话,自从爹娘被抓走劳改,大妹出嫁,小妹下乡,小弟被送到爷奶家,这个家成了林安平和李桂华做主,两人除了听点闲话,受点歧视,回到家可是享受的很。毕竟上面没有公婆爹妈管着,小两口领了工资和票据想怎么花怎么花,在家想干啥都行,自由的很。
  可如今亲爹亲妈一进门,就给他一顿骂,他不免心生怨气,“我不是给你们寄东西了吗,你们穿的衣服不是我寄去的?”
  “你就知道寄两件衣服,咋不给我们寄点吃的,你不知道我们在那里吃不饱吗?”黄英梅质问。
  他们属于劳改犯,在劳改农场接受改造,平时根本不允许跟家人通信。冬天要棉衣时还是通过监管人员打电话到街道办,然后让街道办通知家里人给寄棉衣。
  林安平无奈道:“上回稍信来也没说你们吃不饱,我也不知道啊。“
  吃不饱这事真不怪林安平。监管人员肯定不能对外说劳改犯吃不饱。再说劳改犯吃不饱也不是啥大事,普通老百姓都难填饱肚子,劳改犯还想吃到饱,做梦还差不多。
  林大海和黄英梅在劳改这一年,可把这辈子该受的罪都受了。如今面对自家儿子,两口子哪里还能客气。
  林大海不耐烦地催促:“赶紧叫你媳妇起来给我们做点饭吃。”
  黄英梅挠挠长满虱子的头发说:“再烧两锅热水,我和你爸都得洗洗。”
  林安平能怎样,亲爹亲妈,不得赶紧伺候着,于是赶紧说:“爸妈,你们先进屋歇歇,我这就叫桂华起来烧水做饭。”
  李桂华早被外面叽叽喳喳的说话声吵醒了,她隐约听出是劳改的公婆回来了,根本没想动弹。以前她是儿媳妇,在公婆手底下过日子,敬着点公婆是想多讨好处。现在公婆成了劳改犯,又丢了工作,想让她敬也敬不起来。
  林安平回屋叫媳妇:“桂华,我爸妈回来了,还没吃饭,你起来给做点饭吃。”
  李桂华不耐烦地说:“怎么回来这么晚,等做晚饭得折腾到几点了,我明天还得上班呢。”
  林安平只得说好话:“他们头一天回来,就麻烦你这一回。我妈不是没了工作,以后家里的活肯定是她忙活。”
  还没等李桂华答应下来,只听主屋那边传来一声尖叫,吓了小两口一跳。
  没一会儿就见黄英梅气势汹汹地进门质问:“快说,你们谁把我存折偷走了?”
  随后跟进来的还有林大海,狼一样的眼光盯着儿子儿媳妇。
  黄英梅才回来,还没来得及了解家里的事儿,不知他们劳改后给家里带来多少变化。
  李桂华和林安平立马摇头:“我可没见你存折。”
  “那我的存折怎么不见了?”黄英梅无比痛心,回来时她还庆幸,就算以后没有工作,她还有一大笔存款,以后不愁养老。
  这不她一回来就找存折,可惜翻到底都没找到。这对黄英梅来说,无异于天塌下来。
  李桂华:“妈,你丢了存折可别赖我,你也不想想以前你放钱放存折都是防着我这个儿媳妇的,我可不知道你存折藏哪里。”
  林安平:“妈,我平时很少往你们屋里去,也不知道你的存折藏哪里,丢了可别赖我身上。你别忘了,以前家里还有两个妹妹和弟弟在,谁知道你藏存折时他们三个有没有看到。”
  黄英梅想了想,大儿子说的没错,可存折呢?
  她着急找存折,于是说:“安静、安乐和安康呢,怎么我们回来了,他们一点动静没有,不会睡着了吧?”
  李桂华看了眼丈夫,林安平立马解释:“你们走了后,安静怕蒋家退亲,赶紧跟蒋建华领证结婚了。安乐丢了那份临时工工作,后来被街道通知下乡了。至于安康,因为我和桂华都上班,怕照顾不好他,他现在在爷奶那边住着。”
  林大海仔细观察过老大两口子,觉得两人没说假话,便放过两人,“行了,时间不早了,赶紧让你媳妇做点饭给我们吃,有啥事明天再说。”
  李桂华现在有点怕公公的眼神,便乖乖去烧水做饭。林安平被爹妈叫去问话。林大海和黄英梅仔细问过后,才了解几兄妹的情况。
  最后,黄英梅恨恨地问:“林安宁那个死丫头呢?都是她害的我们,要不是她,我和你爸哪用得着去劳改。”
  林安平倒是知道点情况,“听安康说,林安宁嫁给一个公安,现在怀孕了。妈,听说她男人挺有本事,是市局的,你可别去招惹她了。”
  现在林安平也知道安宁不是他亲妹妹了。闹到今天这一步,是谁都没有料到的。
  本来打算去找林安宁算账的黄英梅,一听林安宁嫁了个公安,立马跟针扎了气球似的泄了气。
  黄英梅作为小老百姓,见到公安本就胆怯,再说她怕林安宁找了个有本事的丈夫算后账,不敢想着再去找林安宁麻烦了。万一再找林安宁麻烦,再被劳改可完蛋了,她可不想再去劳改。她现在就盼着林安宁过得好,不记得自家才好。
  林大海和黄英梅吃饱又痛快洗了个澡,才上床歇息。
  “大海,你说那存折到底是谁拿走的?我觉得不像老大两口子拿的。”黄英梅琢磨了大半晌,猜测是安静或安乐拿的存折,至于安康,他还小,应该没那个心眼,肯定不是他拿的。
  林大海也觉得肯定不是小儿子拿的,于是说:“明天先去找安静问问,不是她肯定是安乐,不行再去找安乐。”
  反正存折肯定得找到。
  林大海分析过后,更倾向于是安乐拿的存折,“你仔细想想,以前放存折被哪个孩子看见过?”
  黄英梅仔细想了又想,“我藏存折时很小心,都好长时间了,我哪里知道哪个看见过。再说也有可能不是看见过我藏存折,是翻出来的呢?”
  “也有这个可能。”林大海已经有主意,“他们还年轻,要是有一大笔钱,肯定藏不住会花,到时咱打听一下哪个花钱大手,买过大件东西,就能看出哪个孩子拿走存折。”
  第二天,林大海和黄英梅往街道办一走,周围邻居都知道两口子回来了。有人不屑跟劳改过的人说话,有人好事就找黄英梅打听劳改都干啥。
  黄英梅受丈夫指示,僵着脸跟人说劳改都干啥活,然后侧面打听大儿子两口子过日子大不大手,有没有买很多东西。
  第55章 要钱
  好事邻居透露了不少消息,“你家老大两口子心眼不少,你们刚走,安静很快嫁人了,安乐下了乡,安康送到他爷奶家,家里就剩老大两口子,他们没孩子,不知过得多清闲自在。”
  黄英梅这当妈的听了能不生气吗,她真生气老大不照顾弟弟妹妹。以为老大是靠得住的,以后是家里的顶梁柱,没想到一出事,他只顾自己,不顾弟妹。这以后能靠得住吗,能给她和老伴养老吗?
  黄英梅现在总觉得大儿子靠不住,那笔钱非得找回来不可,不然儿子靠不住,老了还没钱,那不麻烦了。于是她又细细打听老大两口子的日常,可一来二去都没打听出什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