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通过老爷子的解说,她才知道,原来阿嬷当年在江中漂浮了三四天,才被老爷子救下,当时的她奄奄一息、脑袋还受了伤,几乎快要没命,好在老爷子的医术妙手回春,才将她从阎王那边抢了过来,不过却失去了记忆、还落下了寒疾。
冯轶恍然。难怪她当年等了那么久,都没见到阿嬷回去,却不是阿嬷没了性命,而是受了重创。
不过,通过这个细节,冯轶也猜想出老爷子的医术不凡。
经过询问,才得知老爷子本是个没名没姓的孤儿,后来被一名医者收养,将医术传授给了他,还为他取名阿仁。
不想老爷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几十年下来将医术修炼到趋于臻境,在宸州范围内传出‘神医’美名,但却也被世家盯上,想要让他的一身医术为他们所用,好大肆用药行敛财。
老爷子宁死不屈,他们却让人将老爷子的双腿打断,好在后来被贺弼设法救了出来,但双腿也再难以治好了。
得知冯轶要将世家之人全部抄斩,老爷子大呼痛快,然后提出想要去观刑。
冯轶自然答应了下来。
-
第二日。
俪江旁边大早就来了众多百姓,他们一个个的面露期待之色。
冯轶也早就让人将刑场备好。
在世家那些人被推出来之时,周围的百姓全是一片叫好之声。
有世家的人故意示弱,想要趁机逃跑,但是才挣脱小兵的束缚,往旁边跑去,结果却被围观的百姓齐心拦住,打得半死,又被愤怒的小兵抓了回去。
鲜血将俪江的江水都染红。
明明是残酷的杀人现场,但百姓们看得不亦乐乎。
一天下来,经过口口相传,冯轶的声望简直达到老少皆知的程度。
人人都感念镇国郡主为民除害、甚至无数的百姓家中为冯轶供起了长生牌。
铲除了宸州这些无良的世家后,冯轶又将从世家抄出来一部分钱财,根据先前的账目,返还给百姓,剩下的则充进国库。
一系列的事情进展下来,时间流逝得飞快。
转眼就快到了两个堂哥武举的日子。
冯轶怕耽误他们,便决定将接下来的事情交托给御史大夫张逞,而她则带着封家众人及部分精兵返回皇城。
等到冯轶即将返程那天,刚出宸州城门,马车外面的封家人忽然惊呼一声。
冯轶拉开车帘一看,便见到浩浩荡荡的万民伞排成行。
举着万民伞的百姓们见到她露面,不由激动万分,纷纷挤着将伞递上来。
“郡主殿下福体安康!!”
“郡主殿下长寿千年!!”
“郡主殿下洪福齐天!!……”
无数的祝愿涌进冯轶的耳中,令她不仅莞尔一笑。
这些万民伞全是百姓们自发地、一针一线地缝制而成,每把伞上还缀着许多写有赠送者姓名的布条。
精兵们请示地看向冯轶,得到她点头的授意,他们才将这些万民伞全部收了下来。
为了将这些伞带回去,冯轶还不得不托精兵返回州城让张逞找了辆马车专门来盛装。
最后在百姓们依依道别的眼神下,众人再次启程,离开了宸州。
与此同时,冯轶在宸州的所作所为也经由有意无意的传播,从宸州扩散了开去。
第52章 神器就是证据
有精兵开路,回皇城的路上并没出什么意外。
只是他们路上碰巧救下几个被野狼围困的赶考学子。
那些野狼也不知为何从山里跑到官道,不过对于冯轶他们来说,不足为惧。
甚至都不用出动枪支弹药,光凭精兵们手中的冷兵器,便将其斩杀大半,还有一些夹着尾巴逃跑了。
被救下之后,几个学子连忙道谢,还自道了身份。
问起救下他们的是何人,精兵也不惧透露冯轶的身份,直接道明是镇国郡主。
有学子听闻座驾中坐的是当朝镇国郡主,不由眼睛都亮了起来。
“可是那个一怒斩尽世家子、铁血手段定宸州的镇国郡主?!”
“正是。”
那学子两眼放光,“我妹妹最敬佩的便是郡主殿下了!”
其他学子也对冯轶非常景仰,他们都出身贫寒,与那些世家本身就是对立阶层,听说郡主的所作所为都暗暗叫好。
不过也有学子对政事较为敏感,略有些忧心忡忡。
“郡主虽大义为民,不过恐怕会触动某些人的利益,且……”郡主按理是没有掌管军政的权利的,这位郡主却下令将那些世家之人处斩,听说又曾从宸州都督手中接过军权,这样的事迹对百姓来说是好事,但传去某些人的耳中,岂不是成了把柄?
就算郡主受皇上宠爱是人尽皆知的事,但她这样的行为,难道不会引起皇上猜疑?
后面的事情没有多说,但其他人也纷纷反应过来。
冯轶也听到了这一句,脸色却并没有太大变化。
封家其他人知道她神女的身份,自然也不相信皇上会对她做什么,但朝廷某些酸儒臣子,倒或许真的会以此为把柄攻讦她。
想到这里,众人眉头一皱。
-
事实也确实如众人想的那样。
当冯轶在宸州将世家之人全部处死的消息传回皇城后,顿时引得许多人惊掉了下巴。
稍微有些门路的,都知道冯轶此次出发去往宸州是为接回她母亲乳娘的尸首,皇上还特派了两千精兵跟随前往。
但这宸州足有两万多的军马,区区两千精兵就算再厉害,又在人生地不熟的宸州,他们怎么能打得过的?
等听说冯轶手中冒出什么神器,足以令两千精兵横行无忌之后,他们一边半信半疑,一边又打上了更多的算盘。
一些臣子本身就对冯轶被破格封为超一品镇国郡主、并被皇上下皇榜大赦天下的事情极其有意见。
这回又出了冯轶干政和干涉军权的事情,他们顿时就动起了心思。
一个人自然是不好向皇上上谏的,于是那些臣子便直接找到自己派系的其他人,甚至直接去找了顶头上司,商量着这事该如何处理。
甚至也有愣头青,直接就写了折子上交给皇上,不过却被魏冀压了下去。
而那些商量的大臣,要不本身就出身各地世家,要不就是世家的派系,其中就以吏部尚书为最大。
若说朝廷哪个家族的影响力最广,那必然是吏部尚书秦晖所在的家族。
秦家传承了上两百年,其子嗣一向兴旺,故而姻亲无数,加上子弟各种结交,上至文人士大夫,下至贩夫走卒,其势力网遍布朝野,若是他有心办某件事,不比皇上的号召力小。
不过秦家传到了秦晖的手中,便开始渐渐蛰伏起来,尤其是当今皇上上位后。
秦晖是个老奸巨猾的人,深刻明白一个道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他知道任由秦家的声望继续发展下去,必定会被皇帝盯上,所以渐渐带着秦家修炼成了一个乌龟模样,小事不管,大事看情况、大部分不管。
可这次情况特殊,众人都深知,冯轶直接将宸州排得上号的世家全部开了刀,要是再不管还得了?所以纷纷找上门去。
而秦晖得到的消息绝不会比其他大臣少。
众人还以为他这回总应该出马了,结果他们劝说了半天,这吏部尚书仍然是一动不动。
只是就在众人以为完全没戏,打算出了门自个儿拿主意之时,却听他慢悠悠道了一句:“事情不可操之过急,再等等吧。”
急性子的人没懂他的话,但总有人以为听出他的言外之意。
“秦大人之意,是等这个郡主回皇城之后,再做文章?”
秦晖没再说话,只是开始闭目养神起来。
众人只当他是默认,连忙说了告辞,然后便离开了。
只是等人全部走后,秦晖再次睁开眼,眼中却全是深意。
这些人眼中只看到冯轶向世家动手,但却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这郡主手中的神器到底是什么?
他之前一直不明白,皇帝到底是为何将这个郡主捧得比各位皇子和公主还高,最初他也以为是借一个名目,来收拾一些朝局之人。
现在他却明白了,是因为这个郡主的不凡。那神器便是证据。
如果问他是从何得知神器是出自郡主之手、而不是皇帝赐给郡主的?
那答案显而易见。
如果神器是出自其他人,皇上早就亮出来了。可真实情况却是从郡主之手拿出……
倘若那神器真的能让两千精兵便可在宸州横行,那么这次恐怕谁都没法阻挡皇帝的步伐了。
秦晖深深地叹了口气,在这样的趋势下,还想以世家之名与皇上对抗,那不是找死吗?
可惜这些人好赖话都听不清,他也不想多管。只是难免有些气馁,本以为能让秦家撑到德妃之子上位再行谋算,现在看来,有些臂膀也只能该断则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