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回头你和豆腐一块儿下锅,做个螃蟹豆腐汤也不错。”
  秦韵华不打算继续捞了,和林秋一块儿往回走,“或者直接拿蒜炒一炒也行。”
  “我还说要是能做螃蟹酱就好了。”
  “做不了,蟹黄太少了,做出来味道也不好吃。”
  秦韵华有一年就是不信邪,捉了这些螃蟹回去之后捣鼓了很久,螃蟹酱做出来不仅不好吃,还浪费了她那么多的调料。
  林秋很相信秦韵华,听到之后就不再继续琢磨下去,而是想着回头拿蒜炒一炒,爆香之后应该也能吃。
  她们两个又重新拐到池塘边看了看,鱼篓里面已经有了田螺,渔网也没有空着,就是四眼鱼一直在挣扎。
  秦韵华拉上来就把四眼鱼给打晕了过去。
  “走吧,天有些黑了。”
  “嗯,好在大雾总算快过去了,我也不知道我砍的那些柴够不够,生怕到了极寒的时候没有柴火烧了。”
  “那就多砍些,囤的多些心里就踏实了。”
  两个人在雾气里面边说话边走路,秦韵华拿着的东西可不少,林秋还有些担心她没有办法拿起来,但是显然她是多想了。
  秦韵华的力气很大。
  她记得小时候,好像秦韵华还因为想去练武功和家里人闹起来了。
  那时候不觉得如何,只想着白白瘦瘦的才好看,不知道多少个晚上为了饿瘦都是不吃饭的。
  可最后她也没有把自己取悦了,不喜欢她的人还是不喜欢。
  早知道就在那个时候多吃一点好吃的了,哪里像现在,就是想吃也根本就吃不到。
  走了没多远,两个人便在村口分别,各自踏着雾气回了家。
  第52章
  杨奶奶在家里也没有闲着,她把地下室里存放的新鲜的鱼拿了上来,剁成肉泥之后一直搅拌。
  等搅拌的感觉费劲了,就可以把这些肉泥放在虎口挤成丸子的形状, 放在凉水里定型。
  等秦韵华回来的时候,鱼丸也差不多做好了,杨奶奶就把放着鱼丸的锅端上了火上面。
  “昨天吃酥锅的时候就说, 里面放些鱼丸后味道也不错。”
  秦韵华把今天的收获拿出来,田螺放在盆子里吐沙,捞上来的两条四眼鱼也没有往地下室里放。
  “那这两条还做成鱼丸吧,放在地下室里也能放很久,吃的时候可以直接拿。”
  杨奶奶点头说了好, 招呼在外面的宋白柚赶紧进来暖和暖和。
  她在后院给土豆和红薯捉虫,伺候的很是仔细。
  “今年的土豆和红薯肯定长得好。”秦韵华摸了摸宋白柚的手, “干一会儿就回屋子暖和暖和。”
  “我知道的姐姐。”宋白柚听到秦韵华的话就高兴。
  她听杨奶奶说过,第一年种土豆的时候, 挖上来全部都是半个半个的, 变异虫子吃东西也是很挑,每个土豆上都只是咬上一两口, 不吃干净就去祸害下一个。
  那一年的红薯也遭了殃,她们本来还打算靠着土豆和红薯过日子的,最后也泡了汤。
  秦韵华只能咬咬牙借了钱, 去安置点换了不少的粗粮回来。
  后来再种这些的时候, 杨奶奶恨不得一直守在土豆和红薯身边,还只把它们种在后院里, 方便时时刻刻的照看, 这样才总算有了不少收成。
  自己做的鱼丸吃起来特别的软弹,肉也很瓷实,配着昨天剩下的酥锅肉冻,这一顿她们吃的又很满足。
  大概这就是劳累了一天回来最幸福的时刻。
  外面的雾气把整个村庄都笼罩在黑暗里,秦韵华吃完饭打算洗漱的时候,突然想起上次她爬到很高的树上那次。
  虽然最后她浑身都淋湿了,但是心里觉得很痛快。
  她又想去爬树了,不过这次倒是想看看特别高的地方,是不是也是这样多的雾气。
  还是说这些雾气只是存在他们生活的这一片范围?
  牙膏剩下的不太多了,秦韵华往上卷了卷,把从安置点买回来的新牙膏拿了出来。
  上次买的抹脸油宋白柚特别喜欢,抹上去之后就一直不停的闻那个味道,不过她怕太快用完了,用的就特别的节省。
  秦韵华给她看来回来的袋装的抹脸油,宋白柚这才敢正常用,每次都用花生豆那么大小的。
  过了几天,杨奶奶决定把红薯都给拔了。
  “再留着也不会长大了,还得天天去捉虫子,也是麻烦的很。”
  秦韵华在旁边看了一会儿,倒是没有过去帮忙,后院地里位置没有那么大,人太多了也没有地上下脚。
  她得去把那些鱼罐头给做出来。
  家里地下室里还有不少的玻璃罐子,这些罐子上面都有些瑕疵,并不是那么好,只能凑合着用。
  后院那边,刚从外面回来的林从南隔着开着口的墙问杨奶奶,“你们时候烧木炭?”
  杨奶奶站起身子来活动活动,回了林从南一句,“等过段时间吧,最近一直在砍柴还有捞鱼,根本顾不上。”
  “这倒也是。”林从南没有再问,把一包药材递了过去,“晚上的时候可以用这个泡泡脚,天冷了。”
  “好,晚上我们就用。”
  秦韵华在厨房里忙活,把鱼洗干净之后稍微晾晒一会儿,等表面没有那么多水渍了就可以放到锅里慢慢煎透。
  做鱼罐头不用担心鱼在煎的过程中碎掉,反正最后做罐头的时候,鱼也是要弄碎的。
  鱼煎好之后就开始爆香葱姜蒜等调料,再放入她们自己做的豆豉,最后把煎好的鱼放进去。
  这时候也不能用大火继续烹制,得把柴火抽出来几根,炉子里燃烧着小火慢慢的收汁,等到汤汁全都被吸收了,鱼罐头也就做好了。
  这种罐头平日里就可以拿出来吃,配着青菜炒一炒味道也好,配着面条吃也方便的很。
  晚上杨奶奶还蒸了馒头,里面用了一些白面、玉米面和高粱面,配在一起之后的颜色就不是那样的白。
  虽然吃起来没有特别辣嗓子,但是绝对是不能和白面馒头比起来的。
  家里的杂粮之前囤了太多了,哪怕现在没有那么困难,杨奶奶也舍不得把这些杂粮扔掉,就是喂了后院的那只鸭子都舍不得。
  这样掺和着吃了也好。
  杂粮馒头蒸出来之后热气腾腾的,整个厨房都被这样的水蒸气笼罩,看起来就像是外面被雾气笼罩的样子一样。
  杨奶奶不怕烫的拿了一个递给宋白柚,让她去旁边趁着热乎吃。
  秦韵华也拿了一个,新蒸出来的馒头味道要更好吃一点,配上做出来的鱼罐头,很快就把一个馒头给吃完了。
  她们没有再做汤喝,吃完饭之后从炉子上一人倒了一杯热水。
  “今天把红薯都挖出来了,明天就能挖土豆了。”杨奶奶满足的抿了一口热水,人有些懒洋洋的靠在垫子上坐着。
  新挖出来的红薯当然要烤着吃,秦韵华直接拿了个红薯,洗干净之后放到火炉旁边,时不时的翻个面,等空气中飘荡着红薯的香味时候,再撕开外面已经烤焦的皮,就露出来里面香喷喷的红薯肉来。
  她们家的红薯种的是白色瓤的,这种瓤也是最适合她们院子里的土壤成分的。
  “要不咱们也再旁边放个灯笼果烤一烤?”
  小紫隔三差五的就会带灯笼果回来,现在家里已经有不少了。
  宋白柚本来吃的肚子就很撑,刚把毛线拿了出来,打算把给杨奶奶织的帽子收个尾,就闻到红薯的香味,又忍不住吃了一个。
  秦韵华真的拿了灯笼果过来,放在了火旁边。
  小紫已经吃了两个红薯,可能之前她没有吃过这种味道,显然十分喜欢,吃了之后还要拿着吃。
  “你肚子里还能装下啊?”
  杨奶奶上前摸了摸小紫的肚子,“馒头你都吃了好几个,别到时候撑到了。”
  她倒不是舍不得,毕竟红薯家里还是有很多,加上她之前去参加永乐协会,就是为了得到几个红薯,所以存下来不少。
  小紫吱吱叫了几声,宋白柚和她们翻译,“她说她还能吃,肚子还没有饱。”
  “倒是挺能耐。”
  杨奶奶故意逗小紫,“你不是最喜欢吃灯笼果,一会儿烤熟了你再尝尝味道。”
  小紫那两只大眼珠子转了转,有些一言难尽的看着放在火上烤的灯笼果。
  秦韵华竟然从她的脸上看到了几分无奈。
  好像是说她辛苦的拿了灯笼果回来,并不是要让她们放在火上烤的。
  屋里生了火之后,窗台上种着的小葱和蒜都比之前长得要更好了一些。
  秦韵华随手浇了浇水,想着要不要再多种一些。
  “那也行。”杨奶奶很赞同,“是比之前长得好了。”
  她看着这些小葱和蒜沉思起来,想了想对秦韵华说,“咱们要是能给外面的地供暖就好了。”
  那样的话很多庄稼就能种了。
  “不太现实。”
  <a href="https:///zuozhe/pdr.html" title="梨庐浅"target="_blank">梨庐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