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三皇后”当中,克拉拉看起来是最不起眼的一个,却承担了统管和保护的责任,茉莉和贝拉身为两个更小而没有足够社会认知的小孩子,在帮派中能不被咸猪手和霸凌,都要多亏了克拉拉。
  不仅伊蒂斯常常会和克拉拉讨论问题,当史蒂夫想要更深入了解这个时代的底层生活,也总要去询问克拉拉的意见。
  弗兰肯小学就是克拉拉的建议。
  史蒂夫赶到的时候,首先镇住了争吵的两人,简单安抚双方情绪之后,就把视线投向了克拉拉。
  “竟然有人缺席训练!”伊蒂斯率先没忍住抱怨,史蒂夫当然明白伊蒂斯的迷茫和委屈,他们为了这些女孩儿能一起接受训练做了许多方面的运筹妥协,而竟然有女孩儿不领情,这确实十分让人难过。
  他下意识要过去安慰对方,但此刻他身为老师,要安抚双方情绪,对这件事情作出判断,怎么好表现出对某一方的偏爱和格外在意?
  于是史蒂夫只是站着,他以为自己已经做了妥协,在伊蒂斯和其他人中间保持了中立,但在其他孩子眼中,事情完全不是这样。
  伊蒂斯作为转校生,本身应该是担心被霸凌的那类人,却在转校的第一时间直接撂倒原本的校霸头子,强势入侵这个学校,并且本身还带着三个跟班,又在各种传言中和这个带给学校变化的体育老师关系匪浅。
  在这种情况下,伊蒂斯委屈的抱怨就成了带着怒火的质问,那些不满变成“不识好歹”被放大,而这个年纪的学生最受不了被放在下位训斥,更何况身为法官的体育老师还默认了对方的话,这对年轻人来说,算得上是一种“宣判”了。
  于是克拉拉还没说话,那些年轻的,皮肤黝黑或苍白,头发成绺,指甲缝里深藏着泥垢的孩子们就跳起来,把遥远没有根据的未来和资助抛在脑后,指着伊蒂斯的鼻子骂着底层带有羞耻意味的黑话。
  所有人都在宣泄情绪,史蒂夫不得不使用威胁——用橄榄球在泥土草坪上砸出一个凹坑——才控制住了局面。
  他明明最讨厌动用武力解决问题。
  史蒂夫叹了一口气,转而询问克拉拉,这其实好不了多少,在其他人看来依旧是在帮腔歪屁股,但显然比向争论双方的伊蒂斯询问情况好多了。
  克拉拉背负着许多人的目光,斟酌着开口:“茉莉带着几个女孩缺席训练了,没有请假,准确来说,她们今天最后一节课就离开了,陆陆续续装作上厕所或者要去医务室,但弗兰肯小学没有医务室。”
  “什么!”伊蒂斯反应依旧很大,她骤然回头,怒视着克拉拉,目光扫过其他人,蓝眼睛中燃烧着被背叛的愤怒。
  “你看到了!”她看向克拉拉,而后愤怒的目光挂过每一个人:“而你们都知道没有医务室,却没有一个人告诉我!”
  “我们为什么要告诉你?”有人不满伊蒂斯的态度,故意挑衅,差点被伊蒂斯的拳头砸在脸上。
  史蒂夫这段时间有了一些经验,虽然紧张,但并没拦着伊蒂斯,果然看到女孩的拳头停在了那个男生面庞前面。
  说话男生脚上的球鞋已经脱线,在十一月份,身上的棉服却紧巴巴的,里面的运动服上下颜色和尺码明显不配套,颜色也花里胡哨的,史蒂夫听说这是他姐姐从商场里面偷出来的,而这已经是面前几个人里比较体面的一个了。
  那男孩大概是几人里的头头,这时候站出来提出观点,而他身后的其他男孩默认了男孩的态度:
  “女人就是这种较弱又事儿唧唧的家伙,他们根本打不了橄榄球,你们有时间把她们赶到操场上,不如再叫几个男生一起训练,明年三月比赛的时候能多几个替补,或者万一有俱乐部看到我们,更多男人能赚到钱,也能养更多女人生活。”
  史蒂夫皱着眉,他不太明白为什么这些孩子也有这么严重的性别偏见,而更让他感到难过的是,周围留下的少数几个女孩儿们虽然不高兴,但都没说什么。
  眼见着伊蒂斯又要撸袖子上去“解决”问题,史蒂夫把目光投向了另一个女生。
  “三皇后”之一,除茉莉和克拉拉之外的贝拉,才是和伊蒂斯产生争吵的另一方。
  “为什么吵架呢?”
  “因为你们在逼我们做我们并不想做的事。”贝拉做了个往地上吐口水的动作,但她什么都没吐出来,她为此有点感到难堪。
  “打橄榄球吗?我以为你们还都挺感兴趣的?”
  史蒂夫耐心询问,他当然不是贸然抓了一些女孩儿们进橄榄球队,只是带男生们训练的时候,注意到女孩儿们亮晶晶的期待目光,才刻意在体育课上征询问题和选拔。
  他以为女孩们想要打橄榄球。
  “当然不!”贝拉扬起脑袋,“我们只是想当拉拉队员,那种漂亮的,穿着比基尼或者紧身三角裤在舞台中间跳舞的啦啦队,而不是在泥里翻跟头。”
  “你们都这么认为吗?”史蒂夫的目光扫过了余下的人,他能看出有几个态度有些迟疑,但在他目光扫去的时候,她们无一不低下了头。
  连贝拉所说的拉拉队员,她们也不觉得自己能做到。
  “不想赢比赛吗?”
  “那是男人该做的事。”
  又有几个女孩低下了头,并不是所有人认可贝拉的话,但并没有人站出来提出反对意见。
  史蒂夫身后,伊蒂斯几乎要冲上去了,她不明白为什么有人心甘情愿让渡她们争夺来的权力,宁愿做吉祥物也不愿意亲自取得胜利。
  克拉拉拦下了她。
  在史蒂夫沉默的时间里,克拉拉作为还算客观的中立人,接着问了一个问题。
  “那怎么才能成为一个啦啦队员呢?”
  她耸肩,说了几个nba著名啦啦队员名字,大多都出现在她们夜间互相传阅的三流杂志上,而许多女孩对拉拉队员们的风流韵事了如指掌。
  这些梦想成为啦啦队员的女孩们,却甚至不知道或不在乎那是橄榄球队还是篮球队。
  这个问题依旧石沉大海,史蒂夫面色不可避免地沉了下来,套在外面的硅胶皮套因此显得阴沉,早早褪色的黑夜和聒噪的白炽灯在他脸上打出深黑色的沟壑。
  女孩们都被这表情吓到了,她们无意识贴在一起,为首的贝拉咽了咽口水,腿脚发软,需要和后面女孩十指交叉撑住身体,才不至于让自己摔倒在地。
  “谁在乎那个?”她扬声反驳:“反正没人能真的成为啦啦队员。”
  “就算有,那也和我们没有关系。”
  “谁都知道贫民窟的人和那些并不想干,那些光鲜亮丽的人生和我们没有关系。”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伊蒂斯也冷静下来,她冷着脸说出好几个人名,有全世界闻名的rapper、三流篮球运动员、黑人女明星、慈善家和棒球帽商人,时间跨度从上世纪到现在,人数林林总总不可谓不多。
  这里的孩子认识每一个名字,这些人无一不是出身贫民窟,是太多小孩床头贴着的海报,太多人以他们为目标,想要挣钱或出名。
  但此刻伊蒂斯每说出一个名字,却让贝拉后退一步。
  孩子们——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每个都露出憧憬和熟悉的眼神,却也每个都缄默着不敢开口。
  “我是想成为那样的人,”穿着偷来的花哨运动服的男孩开口,相比起来,外面世界的孩子比贫民窟的孩子自信许多,而相同处境的男孩比女孩更直率而富有勇气。
  这显然不是先天原因,史蒂夫悲哀地意识到这点,他有些明白了吉蒂所说的话,也意识到了男孩要说什么。
  “但那些人只是少数,我们不可能真的做到。”
  “那太夸张了,脱离我们真实的生活,几百万的人中才能出现一个——那不是真的。”
  史蒂夫想起吉蒂所说的“机会”,在美国贫困线以下,即便用尽所有手段努力一辈子,也有百分之四十二的孩子无法脱离贫困。
  而贫民窟每个人收入显然都远远低于贫困线,他们的生活大头都依靠救济金,成年人对生活失去希望,而孩子们也同样不再憧憬未来。
  未来是个很渺茫的东西,努力并不意味着回报。
  相比普通孩子,他们缺失了对命运的追求、对自己人生的憧憬和把控,也许有人赞赏这是现实主义,但对孩子们来说,这是绝对的消极。
  史蒂夫想起自己的童年,年轻瘦弱的史蒂夫罗杰斯同样出身贫民窟,却因为站在时代和国家发展的浪头,即便作为体检报告为“4f”的白斩鸡,也依旧对生活有诸多期待。
  他的朋友们盛赞他有一颗温暖的心和坚强的意志,而和这些孩子比较,那应该更具象化为:他有信心能掌控自己的未来。
  第102章 “体育精神比结果更重要”
  这天的训练还是坚持练完了, 即便学生们的意愿都不高,所有人情绪不佳,且即便是还留下的女生们都态度低迷, 但在史蒂夫;列出啦啦队员需要接受的训练之后,女孩们也顺从的参与了训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