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秦妙姝娇蛮道:山上夜里凉,裹好了,把脑袋埋进去!
小萝卜头:
沉默良久,秦长华终于道:姐姐,你不用怕,我就是想扣个洞看看外边的情形。
人都在道观外边呢,你能瞧个啥?
秦妙姝将她揪回来抱在怀里,扯着自己的薄被裹住她。
一大一小,只露出了两双眼睛,间次眨巴,直勾勾地盯着纸窗外朦胧的火光。
我听到他们拔刀了。
我也听到了。
不会有人要刺杀我们罢?
那么多护卫呢,不会有事的。
小萝卜头转头:姐姐,真的不会有事吗?
秦妙姝知道她从前遇过刺心里害怕,将她抱得更紧了。
不怕,姐姐护着你。她深吸气,心跳得更快了,再说了,本宫是当今圣上的亲姊妹,你是陛下的储君人选之一,谁敢动我们一根毫毛?
话音未落,窗外传来叮理当啷的交战身,屋檐下又有两道黑影掠过。
秦妙姝吓得把四只眼睛都遮住了。
小萝卜头扒拉出薄被,从枕下翻出一柄短刀。
你去哪!
秦妙姝揪住她的衣角,眼底眸光烁动。
小萝卜头拔刀,目光坚韧:出去查探情形,不能在这坐以待毙。
她正要推门,裹着薄被的秦妙姝蹿了下来,紧跟着她。
秦长华回眸,仰高脑袋,似是在问:你要干嘛?
我,我陪你去!秦妙姝狠下心了,她又怕出去送人头又怕小萝卜头遇险,脑袋一热就跟了上来。
好!秦长华牵紧她,我们走!
刚出门,打斗声便高了好些,檐下的两个女卫紧随着她们,说了些外边的情形。
得知外边的人是小裴将军,秦妙姝松了好大一口气。
她不在军营待着,跑这里来做什么?
女卫摇头。
行至前院,两人趴在门边,透过缝隙观望外边的场景。
女卫门亦拔出刀,戒备着周遭。
门外,禁军和御林卫虽作战勇猛,但终究是寡不敌众,显露了倾颓之势。
护卫她们的两个女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恨不得破墙而出,前去支援方三娘她们。
他们是太后派来的么?秦长华回眸。
是。女卫答。
由头呢?秦妙姝问。
说是撤换禁军和御林卫,保卫您二位。
这不对,为何非要撤掉陛下的人?秦长华反应极快,他们真的会保卫我吗?
秦妙姝汇上她的视线,觉察到她眼底的恐惧和担忧,心下一沉。
院内沉默了片刻,她忽然将小萝卜头拉至身后,拍起了木门,大喊小裴将军的名字。
门外的激战掩盖了她的喊声。
蓦地大门震颤了两下,灰尘散落,落在了她们的乌发和肩头上。
是撞木!
女卫忙护住她们,掩护两人奔向道观主殿。
她们向后之时,一队道士同她们擦身而过。
他们身形矫健,步伐极快,石青色的道袍与黑夜融为一色。
观门轰然倒塌,流矢并着杀喊声飞了进来,冲天的火光刺痛了院内人的双眼。
打马在后的小裴将军看见了秦妙姝,面露惊色,张大了嘴巴吼叫着什么,但杀红眼的军士根本没入耳朵。
秦妙姝只觉得一道银光飞速划过,直冲面门。
来不及躲闪了,她下意识侧过身,抱紧了在她怀中挣扎的秦长华。
意料中的刺破皮肉的痛楚并未传来,一柄软剑挥过,将流矢挑转了方向。
宝殿台基上,执一道人手腕转动,别过软剑,侧身而立。
宽大的袖袍掩住了剑锋,她睥睨台基下厮杀的军士,高声道:
道门净地,岂容尔等造次!
数百位道士持剑沿阶而下,将军士们搁在了大殿台基之外,眼中冒着火光。
*
两队禁军去了,三娘那局势已定,二殿下和小殿下都无碍。
颐宁宫已经守住了,太后并未多言。
奏报完态势,女卫下去了。
秦玅观躬着身枯坐于书案前,面上和掌心都已显出褐色的血污。
她的当阳穴痛得像是被改锥刺穿了,搅动了脑髓。身上每个骨节也支撑到了极点,伴随着她的每个举动泛起酸疼,似乎即将被侵蚀干净。
御医来过两趟了,手边的药盒从未被打开过,茶盏里的水也已经凉透了。
唐笙上的陈情折摊在书案上,秦玅观许久没再翻阅过了。
她的脑袋乱得厉害,头痛到无法思考。
唐简私自调拨银两是真,但只为了私下帮助她扩组新军。
母亲去世是裴音怜做了手脚,但她奉养了杀母仇人整整十六年。
秦玅观动作发木,迟缓地取出狼毫笔,想要在唐笙的陈情折上批下什么。
朱墨滴落,打湿了奏折。
渐渐的,水泽越聚越多,那点朱抹晕染开来,颜色浅淡。
秦玅观搁笔,摸出了怀中的浅色帕子,掩住面颊。
眼泪打湿了帕子。
此刻她已顾不得这方帕子上是否还有唐笙的味道,胡乱拭了一通塞进袖中,扶着书案缓慢起身。
陛下,您要去哪?方汀迎上前,伸出包扎好的掌心扶住她。
秦玅观低低道:东暖阁。
她维持了旧日的仪态,挺直了背脊,可身体却像落叶一般轻晃。
陛下?方汀扶稳她,轻声呼唤。
周遭只剩耳鸣声,博古架晃得厉害,天地都要颠倒了。
秦玅观迈步,身体不受控制地倒了下去。
第125章
太后新来的小宫娥欲言又止。
一夜未眠的裴太后睁眼:容萍呢。
容姑姑昨日殁了。小宫娥答, 陛下吩咐过了,容姑姑的差事由奴婢担着。
裴音怜眼睫颤动,神色有片刻是空洞的。
取五千两银子, 拨给容萍家人,叫他们好生收殓安葬。她拨着紫檀念珠, 对宫娥说, 早些去办。
她环顾四周,没有看到一张熟面孔,默默阖上了眼睛。
昨夜起事突然,若非她及时赶回宫中,后果不堪设想。她到时, 容萍已被传唤走了,那时裴音怜便有了预感妙姝并非先帝血脉一事,亦或是她在江芜生产时做手脚一事,败露了。
裴音怜做了最坏的打算,在她还能递出消息时编造了秦玅观病死的消息, 叫裴家人起事,将妙姝迎回宫中。
她孤注一掷, 结果还是晚了秦玅观一步。
弘安回宫了么?
回太后话, 二殿下还在朝元山上,要过几日才能回。
秦玅观这是将她们母女两个软禁了,裴音怜在心中道。
可是,这又能怎样。
她是当朝太后, 顶着主母的头衔,秦玅观杀不得她。杀她就是不孝, 会为千夫所指,近乎自掘坟墓。
秦玅观也无人证物证, 即便是要逆着朝臣而行,也没有实在的由头妙姝和她,秦玅观都动不了。
裴音怜虽一夜未眠,头痛欲裂,但思绪还是清明的。
眼下的她只需好好等一等,等到使臣朝贡那日,等到秦玅观驾崩那日,等到妙姝顺利登基那日。
这日子近了。
*
宫娥拧了帕子,给陛下热敷双眼。
方汀守在一旁,时刻关注着皇帝的动向,见陛下唇瓣干涩,又舀了两勺水喂给了她。
将唐笙的折子取来。她声量微弱,血色极淡的唇瓣开合,光看唇型,已瞧不出在说什么话了。
方汀俯身去听,听得唐笙二字,便知道她要什么了。
折子取来了,方汀红着眼圈问:奴婢给您念。
秦玅观微侧头,意味着不行。
歇息的这段时间,她偶有浅眠,但大多数时间都在想如今的局势。
自唐笙遇刺起,藏在暗处的人便故意用与禁军相似的刀具诱导她上钩。
秦玅观当时猜出了一层,此人想要在禁军里安插自己的人,方便日后谋反。于是她将计就计,一直在等待鱼儿上钩。
如今看来,此人心计深重,表面瞧着是要安插人,实际是调动秦玅观自行去查裴音怜的旧日的所作所为。
裴音怜。
秦玅观默念这个名字。
她过去本是欣赏她的以旁人所轻贱的外室所生的庶女身份,从小小的官女子开始,一步一步爬上后位,成了先帝朝唯一活着的后妃。整个父族母族,也在她的带挈下高升,光耀门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