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可惜霍去病现在年纪太小,上不得战场。
汉武帝刘彻这人迷信,在霍去病能去战场前,他绝不会轻举妄动,就让匈奴再在河西蹦跶几年。
【大家好,咱们又准时见面了!今天继续昨天的话题!】
汉武帝刘彻刚落座,万万没想到神迹竟然出现了。
“神迹!”霍去病一眼认出,神迹当真和陛下描述的一模一样!
【秦始皇嬴政进入直播间】
【汉武帝刘彻进入直播间】
【宋太祖赵匡胤进入直播间】
【唐太宗李世民进入直播间】
【蜀国刘禅进入直播间】
【咱们一起来看看此次漠北大战,汉武帝刘彻的人员安排。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刘彻派卫青和霍去病两人为主帅,各自率五万大军攻打匈奴。
霍去病手下的将领有路博德、赵破奴、李敢等人。
卫青手下的将领有公孙敖、公孙贺、李广等人。】
公孙贺、公孙傲还有李广他们三人听他们三人又在卫青手下,竟然觉得他们陛下这配置是不是有点偏心?
【赵匡美】:汉武帝刘彻这配置有点偏心,能打的都在霍去病手下。
汉武帝刘彻记下路博德、赵破奴几人的名字,日后的可用之才。
霍去病听到自己能和舅舅一样带兵出征很是兴奋,别看他年纪小但是志向远大,驱逐匈奴!踏平漠北!
【目前是有这么一种说法,说汉武帝刘彻偏心于霍去病,把精兵强将都派遣给他,如此打压功高盖主的外戚卫青。】
汉武帝刘彻听到如此说法,当真觉得荒谬,匈奴当前自己打压大将卫青??
“陛下怎会如此。”卫青道,他也觉得荒谬,一旁的李广他们点头附和,同样觉得荒谬不已。
【可事实当真如此么?咱们一起来分析分析,根据史册记载,汉武帝刘彻开始的计划是让霍去病从定襄出发,目标是单于伊稚斜。
而大将卫青则从代郡出发,进攻左贤王。
从战术上看,汉武帝刘彻的部署是让霍去病突击单于,将他驱赶到东面,而卫青则正面打击左贤王,将他赶到北面。
最终卫青和霍去病的两路大军汇合,一起围剿匈奴大军。
但是偏偏临近出征的时候发生了变数,汉朝俘虏了一个匈奴战俘,从这个俘虏口中得知单于伊稚斜竟然东移了。】
听到知单于伊稚斜,卫青还有霍去病立马理解汉武帝刘彻的安排。
*
秦
“原来如此。”蒙恬也理解为何汉武帝刘彻要把精兵给给霍去病。
恐怕汉武帝刘彻要改变之前的部署计划,将卫青和霍去病的大军调换。
【因为这个变数,汉武帝刘彻改变了之前的策略,他让霍去病从代郡出发,而卫青则从定襄出发。
咱们要明确一点,此次汉朝的战略还是以往的突袭,既然是突袭,自然要瞄准匈奴的主力大军,单于伊稚斜的王庭大军。
霍去病的目标就是突袭主力大军,打散匈奴的气势。】
“去病,你如何看这战局。”汉武帝刘彻问霍去病。
霍去病极其认真的看着天幕上的地图,“如今匈奴单于东迁,与匈奴左贤王相近,若还是按照原计划突击,左贤王必定会派兵支援。”
汉武帝刘彻点点头,眼中掩不住的赞赏,不愧是天才将领。
“如今便失去了原来突袭的意义。”霍去病道。
【赵匡美】:那让卫青先攻打左贤王呗,也不用调换啊。
赵匡美还是觉的汉武帝偏心。
看到天幕上的发言,霍去病摇摇头,如此打草惊蛇,更是失去了突袭的意义。
【若是让卫青先打左贤王,必定会让单于伊稚斜有所防备,这样便失去了突袭的意义。
所以声东击西在漠北之战行不通,因此汉武帝刘彻才调整了战略,让能打的霍去病带着精兵直面进攻左贤王。
到这,汉武帝刘彻的战略就变成了让霍去病的大军直面左贤王、单于伊稚斜的大军,把他们拖在东面。
而卫青则迂回直击匈奴的后方,最后和霍去病一起包抄匈奴。
如此霍去病就要面临以五万大军应对匈奴十万的主力大军,因此汉武帝刘彻必须将最能打的猛将全部派给霍去病。】
汉武帝刘彻频频点头,还是神迹懂他,后世那些无才之人满脑子只有朝堂斗争,无大局关!
【所以也无怪汉武帝刘彻给霍去病都是强将,不然就会向之前河西之战一样,作为主力军的公孙傲迟迟推进不了进程,最后导致压力全部在包抄后方的霍去病那。】
公孙傲听神迹再次提到自己,心中不禁愧疚,讲真,就算把汉朝的猛将都派给自己,自己未必能胜。
公孙傲在心里祈祷,希望神迹所述的漠北之战自己不会再拖后腿。
公孙贺和李广的想法和公孙傲一样,如今他们已经看清楚了自己的实力,不求建功立业,只求不拖后腿。
不过,李广心里还是有那么一丝期待,经过前几次的挫折,自己总该长点经验了吧?
【从霍去病歼灭了匈奴七万大军来看,此汉武帝刘彻此次调整无疑是正确的。
而且从七万大军这个战果分析,霍去病此战应该遇到了匈奴左贤王和单于伊稚斜两路大军,不然怎可能杀敌七万。
如此也和卫青的战果对了起来,相比霍去病,卫青此次只歼灭了匈奴万人,而这万人正是撤退的单于伊稚斜的大军。】
李广他们听到卫青也顺利完成了任务,几人激动万分,这就意味着他们并没有拖后腿!!
不但没有拖后腿,说不定此次漠北大战还能建功立业!
李广心中的火苗再次燃起,毕竟比起守城,任何一个大将都期待战场杀敌!
【所以,大家还觉得汉武帝如此安排,是偏心霍去病,打压卫青么?】
汉武帝刘彻听到神迹的分析,不由昂起了头,后朝之人,好好看看!
*
宋
赵匡美用力摇头,果真千古一帝的心思谋略不是自己这样的普通人能想到了。
“我的格局果然是小了。”赵匡美感叹,自己一门心思的只想到势力打压……
【赵匡美】:那大将军卫青是不是也没有故意打压大将李广?
李广????打压????
李广看向卫青,满眼不可思议,卫青的为人他了解,如何会打压自己。
第351章
【咱们简单的说下大将卫青和李广之间被后世谣传的“恩怨”, 版本如下。
本来李广是卫青手下的前锋部队,但是卫青不想让李广抢占功劳而是想让与他交好的公孙傲立功。
并且汉武帝刘彻在卫青出征前曾下秘令,他认为李广又老气运也不好,不让卫青派他与匈奴单于应战, 于是大将卫青将李广调离前锋部队, 并让他和赵食率兵转而向东。】
“荒谬!”汉武帝刘彻道, 这已经不知是汉武帝刘彻第几次道荒谬。
自己在卫青出征前下秘令??难不成自己能掐会算, 知道卫青一定会对战匈奴单于??
公孙傲也觉得荒谬,他承认自己是和卫青私交不错, 但不至于到如此地步……
【其实咱们简单分析就能找出以上谣传的破绽。
咱们之前提过的,汉武帝刘彻原本的计划是让卫青攻打左贤王,只是战前抓到了俘虏才临时改变了战略。
如此,汉武帝刘彻怎么可能提前知道卫青会包抄攻打匈奴单于?还特意嘱咐卫青不让李广出战?
若汉武帝刘彻真觉得李广气运不好,那他何必要派李广出征, 不是多此一举么?】
乐瑶连续发问, 汉武帝刘彻连连点头, 说的对, 说的太对了。
【至于谣传说卫青出于私心,想让公孙傲立下战功, 单从史书记载就能发现破绽。
按照史书记载, 卫青让中将军公孙傲代替李广, 可当时根本就没有什么中将军, 卫青手下只有左右前后四路将军。
此时的公孙傲不过是卫青的手下的校尉, 卫青权利再大也不敢在战场上把没什么功绩的公孙傲提拔成将军。】
汉武帝刘彻皱起了眉头,他第一反应是如此不靠谱的史书肯定出自于宋朝的《资治通鉴》。
汉武帝刘彻在心里嘀咕, 他们汉朝的《史记》不是很公平公正么,为什么不好好的把这几次大战详细记载记载。
不过汉武帝转而一想就释然了, 如此军事机密,怎是一个史臣能知道的,他最多记录记录结果而已。
【赵匡美】:那卫青为何派李广东行?
赵匡美还是不大理解。
“自然是为了打击匈奴。”赵匡胤颇为无奈道,看来他这个三弟没啥打仗的天赋。
“卫青此举是给李广立功的机会。”赵匡胤道。
赵匡美???
【咱们一起从战势的角度来分析分析为何卫青要派李广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