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
  宋
  “这新唐书谁写的,怎么和《资治通鉴》一样的不靠谱。”赵匡美无情吐槽。
  他算是明白为何这些大宋的文人如此往武则天头上扣屎盆子,无疑是武则天作为女人登基与他们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理念不同。
  听神迹听的多了,赵匡美的思想开明了不少,谁规定皇帝一定要由男人来做的?
  【再来看看他们如何反对第二条,太子李弘继位,会夺走皇后武则天之权。
  这么说吧,太子李弘以“仁孝”著称,他的事迹之前说过,足以看出太子李弘是个心软的人。
  且太子身体还速来不好,身体不好就要找人帮扶朝政,找谁合适呢?
  是背后利益一致的豪门士族,还是把朝政处理的很好的亲娘?
  至于第三条,本来就是讨伐的文章,定是带着个人情绪,参考意义并不大。】
  【阿斗】:那应该相信谁呢?!
  【以上两种观点似乎都很有道理,相信谁都是有理由的。
  接下来咱们抛开权利之争,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一下武则天害太子李弘这个争议话题。
  皇后武则天当着唐高宗李治面下毒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新唐书》中记载让太子李弘毙命的是鸩毒,鸩毒是一种很毒的毒药,来源于一种毒鸟。
  在《辨证录·中毒门》中对鸩毒有记载,中鸩毒者,白眼朝天,身体发寒,可以说若真中了此毒,症状还是很明显的。
  咱们再来看看太子李弘是死在洛阳的合璧宫绮云殿,当时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就住在合璧宫。
  也就是说唐高宗李治完全有机会看到自家儿子中毒的反应。】
  卡通李弘出现在天幕上,他面前站着的是卡通的唐高宗李治。
  只见太子李弘当着唐高宗李治的面突然倒下,而唐高宗李治头上几个大字,“吾儿病死了?”
  庆幸的是唐高宗李治看不清天幕,不然当真被气死。
  *
  蜀
  阿斗一脸错愕的看着天幕上的卡通唐高宗李治,‘’他是一个傻子么?”
  就是自己也干不出这样的事,这下阿斗确定新唐书是在胡说八道。
  【唐高宗李治敢放权给皇后武则天的前提是她依附于自己,如今武则天都敢当着唐高宗李治的面下毒,唐高宗李治怎可能放过武则天…】
  【路人甲】:讲真,要是武则天有本事毒死李弘,她怎么不干脆毒死唐高宗李治,权利不是来的更快么!
  乐瑶另辟蹊径的思路启发了粉丝路人甲,他越发觉得新唐书中很多言论不靠谱。
  【好了,咱们言归正传,继续唠回原来的话题,正是因为太子李弘之死,唐高宗李治才不得不继续重用武则天。
  起码在培养是下一任太子前,李弘死后,唐高宗李治又策封了他和武则天第二个儿子李贤为太子。】
  第258章
  【赵匡美】:那太子李弘到底是不是武则天亲生的?
  赵匡美再次发问, 看出来他平时是真没少吃瓜,谁让关于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的谣言太多了,真假难辨。
  要问赵匡美为何知道那么多,因为赵匡胤正在着手编制《新唐书》。
  历史上的《新唐书》是从赵匡胤登基氏开始准备的, 因为要收集大量的资料才可以编纂, 因此直到宋仁宗时期才开始正式编纂。
  《新唐书》由范镇、欧阳修等人用了十七年的时间编纂而成。
  当时《新唐书》编纂后, 还有人提议直接废了《旧唐书》, 但这个想法遭到了反对,反对之人在《新唐书》上找出了四百多处错误, 因此《旧唐书》得以保存下来。
  如今因为神迹出现,赵匡胤更加注重唐朝史书的编制,对史料要求必须有根有据。
  而一直跟着赵匡胤身边观看神迹的赵匡美便担任了收集资料的任务。
  在收集资料当中,赵匡美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八卦,特别关于唐朝老李家的密事。
  因此赵匡美问向神迹问这么多, 也是为了更加公平公正的筛选史料。
  赵匡美方才是一边听一边认真的记, 对于自己提的那几个问题他都记下答案。
  第一条, 武则天杀女, 假
  第二条,武则天杀子, 假。
  第三条, 李贤不是亲生, 这条赵匡美还没写答案, 他等着听神迹分析。
  *
  蜀
  听到这阿斗都一脸无奈, “唐朝皇后武则天是怎么得罪宋朝的文人?”
  阿斗认定这次谣言还是《新唐书》和《资治通鉴》造谣,毕竟前面已经有了再一再二。
  “为了贬低唐高宗李治。”刘备分析, 刘备猜想这个宋朝应该就是取代唐朝的下一代王朝。
  自古新的王朝建立自然是要贬低前朝,用前朝的昏庸来突现新建王朝的清明。
  刘备猜对了一半, 诋毁前朝的确是为了突出自己王朝建立的正统性。
  阿斗点点头,心道不愧是他家父皇,见解比自己深刻许多。
  【的确是有这么一种观点,说太子李贤不是皇后武则天亲生儿子,而是皇后武则天的姐姐韩国夫人武顺之子。
  这个说法来源于《新唐书》,新唐书记载,宫中有此传言说太子李贤不是皇后之子,而是韩国夫人之子,被李贤听到了。
  在《资治通鉴》中也有同样记载,和《新唐书》的说法如出一辙,
  但是《旧唐书》中并没有相关记载。】
  经典的卡通小人再次出现,这次是八卦的宫人,他们交头接耳,头上几个大字,“太子他娘是韩国夫人”
  在他们身后,卡通李贤走了过去,头上同样几个大字,“不是亲生!!”
  *
  秦
  听宋朝从各个方面不遗余力的针对皇后武则天,公子扶苏心里那个念头愈演愈烈。
  秦始皇嬴政看出扶苏有心思,“可有什么想法。”秦始皇嬴政问扶苏。
  公子扶苏抿唇,“儿臣觉的,宋朝文人如此针对皇后武则天,怕不是…”
  公子扶苏慎重的没有继续说,他觉的自己这个想法太为惊世骇俗,女子怎可能为帝。
  “女子为帝。”秦始皇嬴政道。
  公子扶苏猛然抬头,他没想到自家父皇竟然和自己的想法一样。
  “可是女子为帝…”公子扶苏觉的过于惊世骇俗。
  “女子为帝又如何。”秦始皇嬴政并不觉的有多惊世骇俗,再惊世骇俗能有后世的那些昏君奇葩?叫门天子,雪乡二圣,哪个不是遗臭万年的祸害。
  被自家父皇这么一问,公子扶苏答不上来,对啊,女子为帝又如何呢…
  公子扶苏没有想到自家父皇的思想会如此开明,不过细想起来,自家父皇似乎一直走在历史的前列。
  他家父皇是第一个大统一王朝的帝王,实行货币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随便一项举措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举。
  公子扶苏这才发现自家父皇是个多伟大的君王!
  看着自家儿子崇拜的眼神,一向稳如泰山的秦始皇嬴政竟然别开眼睛,表情略微有点不自然。
  【咱们一起来看看为何会突然传出太子李贤不是皇后武则天亲生的言论。
  第一,李贤和死去的安了安乐公主是同一年所生,正常人怎么可能一年抱两。
  第二,李贤不受武则天重视,相比其他兄弟姐妹差别很大。
  第三,李贤被武则天杀害,若武则天真是李贤的娘亲,她怎忍心杀自己的亲儿子。】
  *
  武周
  听后世对自己的抹黑,武则天被冷笑,用混世魔王来形容自己也不为过。
  后世越这样诋毁,就越显的他们的无能。
  不得不说武则天的内心着实强大,若换成宋仁宗那样的皇帝怕早就破防了。
  【当然了,目前主流的观点还是太子李贤是皇后武则天之子,咱们来细说一下。
  首先,一年抱两并不是不可能,年初生安宁公主,然后一个月后怀上李贤,时间上是说的过去的。
  第二点,关于李贤不受武则天待见,李贤刚出生不久便被加封为潞王。
  在他两岁时就封为岐州刺史、雍州牧、幽州都督。
  七岁时李贤改封为沛王,并加封为扬州都督兼左武卫大将军、雍州牧。
  八岁的时候,李贤再次被加封为扬州大都督。
  十一岁的时候李贤又被加封为右武卫大将军。
  等着太子李弘去世后,同年六月李贤就被册立为太子。】
  *
  蜀
  阿斗当真不理解后朝之人,怎么能睁着眼睛说瞎话到如此地步,这叫做不待见?!
  倘若这就叫做不待见,那什么叫做待见,难不成一出生就加封为皇帝么!
  【路人甲】:就武则天那个强硬的性子,若李贤当真不是她亲生的,她岂能让他当太子!
  【至于第三条,目前太子李贤之死仍旧是个争议问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