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
  宋
  听奸臣刘瑾竟然派人查盐政,真是大出赵匡美的意料之外。
  怎么看此举都是正确的决策。
  赵匡美抿唇,看来以后他得三思后语。
  赵德芳听此,心中生出一种感觉,或许这个老太监刘瑾只是明武宗朱厚照推出来的一个靶子而已。
  【第二,改革了科举制度。
  这个在资料中的记载是刘瑾为了打压异党,因为他的党羽焦芳讨厌南方人,刘瑾就听从挑拨故意的增加了北方科举的人数。
  例如增加陕西、河南等地的录取名额,北方的名额增加了,南方的名额自然就要减少。
  如此不公平,让南方的学子哀悼。】
  朱瞻基听到这,眼中大为震惊,不说刘瑾这样做的目的和理由是什么,但是最终目的不是和他皇爷爷定都北京,和他太祖爷爷的南北榜一样的目的?
  “他们哀悼什么?”朱高煦吐槽,“北方名额少,人家说什么了?!”
  【除此之外,刘瑾还限制了任职地区,不让南方官员在南方任职,反而让北方人过去任职。
  于是大明的官员开始南北大对调,如此也引起了南方官员的不满,谁都不想远离家乡。】
  【第三,打击贪腐。
  没错,虽然刘瑾本人是个巨贪,但是不知他怎么想的,开始对贪官污吏下手。
  他下手的第一批就是之前给他受贿的官员。
  这点他参照了明孝宗朱佑樘,贪污不要官员的命,但需要罚钱罚物,和明孝宗朱佑樘不痛不痒的惩罚不同,刘瑾是往死里罚。
  《明武宗实录》中记载,仅仅一个月就有一百多人受罚。
  刘瑾抓贪污的手段是什么呢?首先就是查账本,查各地的公库,凡是和账本对不起来的都要罚。
  在《明史王文传》中有记载,因为户部丢失了账本,刘瑾就断定他们定贪赃枉法,不然账本怎么会丢。
  因此户部的官员都被锦衣卫抓了进去,严刑拷打,最后让他们交出上千两银子赎罪,户部的官员倾家荡产。】
  “完了,我怎么觉的这太监做的挺对的。”朱高煦觉的自己再次被打脸了,“账本还能丢,不是心虚是什么?”
  一旁的朱高燧不说话,因为他也觉的太监刘瑾做的挺对的。
  *
  弘治年
  听刘瑾打击贪污的力度如此大,朱佑樘张嘴却不知该说什么。
  倒是朱厚照抢先一步说话,“爹,不如你派人去查查账本,省的他们再丢了。”
  【而且刘瑾还让官员们互相举报,举报不出来的就是有所隐瞒。
  除此之外,下面官员贪污,当头的也跑不了,全部要受牵连,因此一件贪污的案子往往会牵连很多人。
  并且刘瑾还该了考察的频率,从之前几年一次到随时抽查。
  在此等严苛制度下,官员被罚的倾家荡产,人人自危。
  但在这种情况下,太监刘瑾的腰包还是鼓鼓的,查别人不查自己。】
  【路人甲】:换句话说,刘瑾是把所有官员都得罪了,大明的官员有几个像海瑞一样清廉。
  【第四,严格官员纪律
  像是迟到早退的,不请假就要被处罚。
  就和咱们上下班迟到,必须罚钱,还有因病一年不上朝的,直接取消官职。】
  “这个,他做的也对。”朱高煦觉的这条也没错,朝堂给你俸禄是让你在家躺着么?
  【第五,刘瑾开始对土地兼并动手。
  不管是官员贵勋的土地,还是军官的土地,一律开始清查。
  咱们来看看刘瑾清查的成果。
  正德二年十二月,清查藩王泾王田地,原本泾王只有250顷,结果查出来他占了1600多顷的地。】
  听到小小一个藩王竟然占了如此多的地,明殿再次沉寂。
  虽然之前听神迹所述,朱棣他们知道后世明朝土地兼并严重,但是用数字量化后更加让人震撼。
  小小的一个泾王就侵占了这么多土地,明朝的养猪政策下到底有多少“泾王”!
  【正德四年,又查出官员侵占田地,共计1800多顷。
  同年,又查出镇守边上官员们侵占军田,相比于占民田,这次军田被侵占才是大头。
  咱们一起来看看被侵占的军田有多让人发指。
  《武宗实录》中记载,正德二年,查出大同军屯,被隐匿的军田有59万多亩。
  同年,查宣府,被隐匿的军田有10万多亩。
  正德三年四月,查山东,被隐匿的军田有10万多亩。
  正德三年五月,查甘州,被隐匿的军田有30万多亩。
  正德三年六月,再查山东,被隐匿的军田有180万多亩。】
  听到如此多被隐匿的军田,朱棣已经不能用震惊来形容。
  只见朱棣手上的青筋崩起,“这些大明的蛀虫!”
  *
  弘治年
  听到如此让人发指的数据,朱佑樘的脸煞白煞白。
  朱厚照的脸色也变了,他没想到竟有这么多。
  【之前咱们说过开中发法的废除让军粮得不到保障,如今又查出被隐匿的军田,可想而知军户过的多艰难。
  边境的士兵都在饿着肚子保家卫国,这样的边防岂能挡住外敌?】
  天幕中出现饿的面黄肌瘦的卡通士兵。
  【不过如此大规模的查田,除了重击了贪官也重击了百姓。
  在《明史》中有这样的记录,被查出来的富贵人家只要交钱就没事,但是穷苦的军户们只能坐在街上哭泣。
  大家可能有疑问,查的不都是贪官污吏富贵乡绅么,为何会连累普通军户百姓?】
  朱高煦还有朱高燧点点头,心道不愧是神迹一下就看出他们心中的疑惑。
  【首先,那些富贵乡绅们为了交罚款,只能继续剥削他们手下的佃农。
  他们才不会从已有的财富中拿钱,那可是他们的命根子。
  对于军户来说,虽然很多的屯田在记下他们的名下,但早就被霸占,追缴军粮的命令下来,他们拿什么交?
  在如此的改革下,国库的确得到了充盈,但大多数拿的还是百姓的钱,已经形成多年的官商体系不是一下就能打破的。】
  听此,朱厚照原本明亮的眼神暗淡下来,方才神迹所述的都是他心中所想的果真是过于理想主义……
  “那该怎么办。”朱佑樘听到那些藩王大臣们如此贪污,心底发凉,自己竟然是助纣为虐之人。
  【第六,太监刘瑾开始对文官集团手上的军权动手。
  刘瑾试图再次提升他手中宦官集团的权利和政治地位,他竟然试图将各地的镇守太监的官位品级提到与各地巡抚同级!!!
  大家可能不理解刘瑾这个举动对文官集团是多么釜底抽薪,咱们就说说大明各地的巡抚手中有什么权利。
  说白了,就和咱们现在的省长差不多
  第一,巡抚负责各地的税收徭役,说白了就是掌管各地的钱袋子。
  第二,考察各地官员,这些各地官员就像咱们省下的各种县市级,地方廉洁不廉洁和巡抚有很大关系。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巡抚还参与军务的管理。
  从以上三个方面咱们就能看出巡抚的权利有多大,管钱管人还管军事。
  而掌管巡抚的则是文官集团,如今刘瑾竟然想架空巡抚的权利。
  内阁的权利已经被明武宗朱厚照给架空了,若巡抚的权利再被宦官集团架空,文官集团便彻底失去了手中的权利。】
  【路人甲】:刘瑾这是触碰到文官集团的底线了。
  【刘瑾的野心还不止于此,他除了要夺文官集团手上的权利,他还建立了内府,这也是咱们要说的下一条改革。
  第七,刘瑾建立内厂,制约东厂和西厂的权利。
  这个在明史中也有明确的记载,“复立内行厂”,此举这是从锦衣卫和掌管西厂东厂的宦官同僚手中夺权。】
  “如此野心,此人留不得。”朱佑樘没有想到刘瑾的野心会如此大,下一步是不是要架空皇权!
  朱厚照看他爹愤恨的眼神,无奈的又叹了一口气,他爹不会真的认为这些事情是一个宦官能想出来做出来的?
  【秦始皇嬴政】:商鞅变法。
  【唐太宗李世民】:怕是幕后有人指点。
  【宋太祖赵匡胤】:提线木偶罢了。
  【汉武帝刘彻】:这小皇帝不傻。
  【明太宗朱棣】:倒有先祖之风。
  直播间其他的帝王观点和朱佑樘完全不一样,他们不认为如此变法当真是一个宦官能想到的,且执行的如此雷厉风行,背后是谁给他的权利?
  答案不言而喻。
  朱佑樘就是再傻,经过这么一点拨也看出不对来,他转头看向他“顽劣”的儿子。
  朱厚照朝着他爹笑了笑,天真无邪。
  【当然了,除了以上针对官员富绅的举措,刘瑾还有针对于百姓的变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