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而且明武宗朱厚照还特别喜欢喝酒,他随身一边带着酒杯,一边带着醒酒药。
  只要喝醉了,他就用醒酒药醒酒,等着醒酒了,他就再次把自己给灌醉,周而复始的折腾自己。】
  天幕中放出一个小动画,只见一个皇帝小人左手酒杯,右手拿药,一边喝酒一边吃药。
  仿佛有个大病……
  *
  唐
  提到角色扮演,李泰立马说,“这不是和皇兄很像,之前皇兄就在宫中扮演突厥人。”
  神迹所述关于太子李承乾的奇葩事,李泰可是记得清清楚楚。
  虽然已经不是太子,但是李泰仍旧和李承乾竞争,时不时的上眼药。
  现在唐朝的太子之位还没定,他还是有机会。
  李世民并没有回应李泰,甚至没有看他一眼,心中对皇二子愈发失望。
  李承乾倒也不避讳,也不反驳。
  不知为何,李承乾有一种感觉,明朝皇帝做的种种奇葩事其实是在反抗,向压制他的文官集团反抗。
  这种压抑到极致后的癫狂行为,李承乾特别能理解,看到对方抓狂心里就高兴。
  “倒是个可怜人。”李承乾叹了一口气,感同身受。
  “明明是个昏君,哪里可怜。”李泰立马跟话。
  但是李承乾却不接话,完全无视李泰。
  【最后这位特别能作的皇帝以离奇的方式死了,明史史这样记载的,明武宗朱厚照心血来潮想要抓鱼,结果掉水里差点淹死。
  等被救上来后,心肺受损,无力回天,最后病死,没错,因落水而死。
  开启了大明皇帝易溶于水的开端。】
  朱高煦已经不想说什么了,他只觉的这种奇葩的死法挺符合朱厚照的风格,奇葩皇帝奇葩死。
  一旁的朱高炽皱起眉头,落水而死?堂堂一皇帝竟然落水后救治无效而死。
  这种死法朱高炽没觉的奇葩,反而察觉到一丝丝阴谋。
  朱瞻基也这样觉的,特别朱厚照之前刚打赢了蒙古,既然能上战场,身子怎如此虚弱,落水后就死了?
  *
  弘治年。
  而明孝宗朱佑樘听到自己儿子竟然如此死了,心口终究还是疼,毕竟是他的唯一的儿子,最后竟然以这种方式离开了人世。
  是老天觉的他家儿子的所作所为太过荒唐,才让他如此死的么。
  果然是因果报应,万事皆有轮回,不知自己多向佛祖请命,会不会改变他儿子的命运就。
  “佛祖,求您救救我无知的孩子吧。”朱佑樘拿出佛祖来。
  朱厚照看到,特别无奈的叹了一口气,“爹,神迹在眼前呢,您这是瞧不起神迹?”
  朱厚照这话一出,朱佑樘搏动佛珠的手指僵住。
  【听到上面明武宗朱厚照的奇葩事情,大家是不是都觉的他是个昏君呢?
  可是事实真如史书上记录的如此奇葩么?】
  朱高煦一听神迹这话风不对,不是吧,都荒唐到这种程度,还能有反转么!!!
  第167章
  【咱们先从史料中的矛盾点开始分析, 看看明武宗朱厚照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首先,从他的性格说起,看着他干的这些人,大家应该觉的他是一个性格顽劣放荡不羁的人, 怎么说呢, 就像一个被家里宠溺惯坏的孩子。
  因为明孝宗朱佑樘一生一世一双人, 他所有子嗣都是和张皇后所生, 但不幸的是最后活下来的只有朱厚照。
  作为皇家独子,日后皇位的继承者, 自然从要备受宠爱,要什么有什么,而且丝毫没有继承皇位的压力。
  不像其他已经被封的太子,还要担心其他兄弟虎视眈眈,皇位铁板钉钉是自己的, 无任何竞争。】
  听到这, 李泰不禁羡慕朱厚照, 独子啊, 这得多爽。
  【作为独子的朱厚照被溺爱,所以才成就了他这种性格, 按照逻辑来说并没有问题。】
  明孝宗朱佑樘听此, 更加自责, 子不教, 父之过。
  作为自己唯一的儿子, 自己是过于疼爱他,自己只是想给他一个快乐的童年, 但没想到事与愿违,竟然培养出性子如此顽劣的逆子。
  【但是奇怪的是, 作为独子的明武宗朱厚照和张皇后的关系并不好。
  史上很少有记录明宗帝朱厚照和张皇后父慈子孝的事情。
  但是明武宗朱厚照并不是感情凉薄,像是他爹朱佑樘驾崩后,明武宗朱厚照亲自扶棺到皇陵。
  一百多里的路程,而且古代出棺是有讲究的,路上不能听,明武宗朱厚照能一路走下来,怎么也算孝敬了。】
  听此,朱佑樘又小小的感动了一下,朱厚照虽然顽劣,但是他们父子间的感情是真的。
  可是,朱佑樘想不明白,为何他儿子和他娘子关系不好,母子之间有什么矛盾?
  【有这么一种传言,说是朱厚照并不是张皇后亲生,当年张皇后四年生不出子嗣。
  明孝宗朱佑樘着急的求神拜佛,十个月后朱厚照出生。
  后来有“郑旺谣言”案,这个郑旺因为穷,把自己的女儿送到出去,后来他忽然打听到在自己的女儿好像进宫了。
  后来他托人打听,这一打听可不得了,宫里的熟人竟然打听到皇长子朱厚照其实是他女儿生的。
  于是郑旺到处说自己是皇太子的外公,这个谣言越传越大。
  其实,明眼人一看就会感觉很扯,这个郑旺都穷的把自己的女儿给“卖”了,他是怎么拖了层层关系打听到宫里的。
  但这事就怪在明孝宗朱佑樘最后亲自审了这个案件,而且郑旺直到弘治末年才被定罪。
  而等着明武宗朱厚照上位后,大赦天下,这位造谣的郑旺还被放了。】
  *
  宋
  “这大明还真能整故事,记录历史的史臣当真不是说书先生出身?”赵匡美在茶馆都没听过如此抓人眼球的故事。
  “这些史臣是不是一天天的没事干,到处打听皇家八卦?”赵匡美不由吐槽,“哥,你可得好好管管这些文臣,笔杆子杀人啦。”
  *
  永乐,明。
  “是皇帝亲生的不就行了,还非得是皇后嫡出?这样的女人能生出什么好东西,说不定还不如这个败家子!”朱高煦反正是不喜欢张皇后,为非作歹的外戚。
  朱高炽叹气……
  似乎从他儿子这代起,他们老朱家看女人的眼光就越来越差,这都几代了,竟然不出一个贤后,反而越发离谱。
  朱棣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是不是他们皇家的选拔儿媳妇的体系出了问题。
  如何没一个识大体的女子,全是这种只会局限于自家利益的眼界狭隘的女子。
  *
  弘治,明。
  朱厚照不语,这样的谣言他自然是听说过,是真是假,他也好奇。
  “一派胡言。”明孝宗朱佑樘一口否认,“照儿,你不要因此就远离你娘,你娘可是真心疼你。”
  明孝宗朱佑樘生怕朱厚照疏远张皇后,自古儿子和丈夫就是女子的仰仗,若自己先行一步,那朱厚照就是张皇后最大的后盾。
  见他父皇如此关心他的母后,朱厚照也懒得说,心疼么?他怎么没看出来?
  【而且后期宁王造反,也是打着明武宗朱厚照血脉不纯这一说法。
  但是张皇后后期的确又生了一个皇子,就不存在她自己不能生的问题。
  以明孝宗朱佑樘对张皇后的挚爱程度,似乎也不大可能立一个不是两人结晶的庶子为皇子。
  总之,明武宗朱厚照到底是不是张皇后若出嫡子,咱们就不得而知
  但是不管是不是,张皇后总是朱厚照名义上的嫡母,但是她的所作所为却配不上嫡母之称。】
  听神迹斥责自家皇后,朱佑樘的脸色变的愈发难看,在他看来自家娘子已经做的不错,典型的贤妻良母,只是有时候有点小脾气罢了。
  但是寻常人家,发发脾气是正常的,这让自己感觉到真实。
  朱佑樘很看重张皇后对他的感情,亦羡慕张皇后一家其乐融融的氛围。
  【咱们具体看看张皇后是如何对朱厚照,看看明武宗朱厚照当真是被溺爱大的孩子?
  《明良记》中有记载,朱厚照为太子的时候,朱佑樘赏赐给他乳母的东西,都会被张皇后收起来,这做法有些不地道,也不知张皇后为何如此爱财。】
  这个事情朱佑樘倒是第一次听说,但是他相信自家皇后不是如此小气之人,“你母后就是替你收起来,民间也如此,压岁钱都由长辈收着。”
  朱佑樘赶紧解释,朱厚照点点头,“赶明我和母后要去,也好拿压岁钱来孝敬你和母后。”
  *
  永乐年
  “这点东西她都贪?这个张家是不是没见过银子?!”朱高煦吐槽,这种小家气当真和市井小民一般,她可是一国之母啊!
  朱高燧也觉得这种行径太为不耻。
  【也是《明良记》中的记载,有一天朱佑樘逗朱厚照玩,让他打张皇后然后朱厚照打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