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大家不要认为御马监太监是放马的,除了执掌御马外,御马监还统领京城四卫营的禁兵,且与兵部共掌兵权。】
  “明朝这宦官权利可够厉害的?日后不会宦官专权,酿成祸端吧?”赵匡美有点担心。
  他感觉大明的走向越来越不对,明君还好,要是后面出现个昏君,特别明朝的奇葩皇帝还很多。
  【咱们来看看明史中的汪直和大家普遍认知里的汪直是怎样的人。
  第一,因为西厂权利凌驾于百官之上,汪直便肆无忌惮的陷害忠臣,比如大臣杨哗,他是明朝名声赫赫“三杨”中杨荣的子孙。
  第二,西厂汪直心中狭隘,排除异己,对恭维他的拼命打击,例如官员兵部侍郎马文升,正是得罪了汪直,才被汪直疯狂的打压,被发配到了边境。
  第三,奸臣汪直好大喜功,却又胆小怕事,并且欺上瞒下,比如他为了建立功绩,故意杀害了进贡的使臣四十余人,并禀报明宪宗朱见深大捷,明宪宗大喜,不知被骗。
  如此恶贯满盈的太监佞臣最终被众臣合力弹劾,昏庸的明宪宗朱见深终于知道自己用错了人。
  最后太监佞臣汪直被罢免,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大家听完明史对太监汪直的描述,有何感想?】
  “要是只看字面意思话,这个太监是个大奸大恶之徒,小人当道,祸乱朝纲。”赵匡美认认真真的做阅读分析,“这个明皇帝也是个没主意的昏君。”
  “但是吧…”赵匡美不确定,因为之前通过神迹的分析,发现由清朝修订的明史真的挺离谱的。
  像是把万氏塑造成了打胎大队长,说的绘声绘色,仿佛写书的史官趴在床底下写书一般,这史官要是改行去做说书先生,绝对能火。
  “哥,你说这清朝是什么来历,怎么总觉得和明朝有大仇,历史哪能这么写,他就不怕之后的王朝也瞎写?”赵匡美不由吐槽。
  虽然神迹没说什么,但他就能感觉出后世清朝对明朝的不满,尤其对朱见深这个皇帝特别不满。
  “咱也不知道,不过听神迹所述,清朝也不是啥有度量的王朝。”赵德芳道。
  赵匡美的眼睛一亮,“你怎么知道的??”
  “三叔,你没有认真听讲呀,你那笔记是白抄了么?”赵德芳扫了一眼赵匡美认认真真记的笔记。
  “快别卖关子,你叔我年纪大了,哪有你们才思敏捷。”赵匡美一副求知欲渴的模样。
  赵德芳也就不卖关子,“神迹之前不是说了,清朝后期也闭关锁国么,关起门过自己的日子,小家小户,度量能大到哪里去。”
  赵匡美点点头,“不知道怂不怂,咱大宋倒是贸易昌盛,不也没啥用么。”
  赵匡胤……
  *
  明
  “这个汪直是个大奸臣,那个小混蛋是个大昏君。”朱高煦抢先一步回答,这答案不是显而易见的么,神迹问什么问。
  【大家是不是觉得汪直是个罪无可恕的大奸臣,而明宪宗朱见深是个昏庸无道,别奸臣瞒骗的昏君。
  而大明的臣子们刚正不阿,一直被奸臣和昏庸的皇帝迫害,好在老天有眼,恶人有恶报。
  最后奸臣的行径被公众于世,终于恶人有恶报,大块人心。】
  朱高煦点点头,他要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不愧是神迹呀,同样的话总结出来就是比自己的好。
  但是朱棣他们却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他们一致觉得这个《明史》似乎不怎么靠谱。
  【咱不说明宪宗朱见深有多么英明吧,毕竟晚年也昏庸过,但是成化早年绝对不是如此一无是处。
  而官宦汪直,作为难得善终的官宦,竟然被黑成了这样,被黑的程度感觉和始皇帝秦始皇差不多了】
  秦始皇嬴政???
  【接下来,咱们比对历史,客观的了解一下官宦汪直还有重用他的明宪宗朱见深。】
  第159章
  【咱们一起看看滥杀无辜, 残害忠良,一手遮天的西厂汪直到底是不是佞臣。
  咱就拿是《明史》中杨晔一案来详细说说,按照明史所述,杨晔是明朝骨干忠臣杨荣的曾孙, 这就给人一种感觉, 忠臣的子孙也是铮铮铁骨。
  汪直针对忠臣的子孙就陷害忠良, 但实际上事情是如何呢?
  根据《明实录》记载, 杨晔和他的爹杨泰仗着自己是大臣杨荣的子嗣,祸害乡里百姓, 无视王法,他们把活人埋进棺材里活活闷死,最后乡里忍无可忍,只好向上级告发。
  随后朝堂派出刑部和锦衣卫同时调查杨家一案,可见朝堂重视。】
  朱高煦抿着唇, 事情又来了一个大的反转。
  “这明史也太瞎写了吧!”朱高煦大为震惊, 完全颠倒黑白。
  虽然朱高煦对宦官没啥好感, 但是汪直处置杨晔也没错啊。
  *
  秦
  嬴政仔细听着汪直之事, 落笔一个“黑”字,被后世所黑?
  这点嬴政没有想过, 即便自己的功绩不足以千秋万代, 何以被黑。
  【杨晔和他的爹杨泰得知消息后, 立马赶往京城投靠杨晔的叔父兵部主事杨仕伟, 还有他的姐夫礼部主事董序。
  杨晔可是带足了银两, 打算贿赂下京城的官员,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他通过官员韦瑛去疏通西场汪直,虽然此次是刑部和锦衣卫出面, 不管西场的事,但谁让汪直是皇帝眼前的红人,打点总没错。
  不想杨晔这一贿赂,直接把路给走窄了,汪直把杨晔压入大牢,他的姐夫和叔父也没跑的了。
  所以,杨晔一案是罪有应得,而不是汪直陷害忠良。】
  朱祁钰听汪直的所做所为,虽然鲁莽不计情面,但的确是皇家利刃。
  如今锦衣卫和东厂愈发造次,朱祁钰在在想如何制衡这两股势力。
  再加一个西厂?
  朱祁钰揉着自己的太阳穴,他当真如神迹所述,他们大明全成了特务机构。
  朱祁钰想着明日不如和他的心腹大臣于谦商量商量。
  【再说说明史里说的好大喜功,当真只杀了进贡的使臣就说自己大捷,挑起边境战乱后又当缩头乌龟么?
  具体来看看宦臣汪直的战功,从宦臣汪直的战功中咱们也顺便了解一下明宪宗朱见深的军事手腕。
  首先是建州之役,也就是咱们熟知的成化犁庭,在成化二年的时候,明宪宗朱见深就下令建州作战,这个咱就不多说了,反正是所到之处,片甲不留。
  这战大捷后,女真部落十年不敢再犯边境。】
  这???
  听此,不但朱高煦大为震惊,连朱棣他们也大为震惊。
  本以为朱见深这个小兔崽子算不上昏君吧,也是个庸君,竟然还有这样的铁血手腕?
  *
  宋
  “看看人家,那么个怂爹竟然有这样的儿子!”赵匡美拍大腿,他一听大捷二字就羡慕,虽然现在他们大宋也不缺什么大捷。
  但毕竟是他哥这一代,不知道后面的子子孙孙会如何,毕竟赵家的基因刻着怂字。
  赵匡胤眼中也带着羡慕,不说有李世民那样的儿子,要是有朱棣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德芳。”赵匡胤点名正专注看神迹的赵德芳。
  “父皇。”赵德芳到跟前,不知他家父皇为何叫他。
  “明个你就带兵去攻打一下辽军。”赵匡胤道。
  赵德芳???
  【但是十年后,女真部落再次崛起,这次他们联合海西女真侵扰辽东边境。
  这次是汪直第一次出征,明宪宗朱见深认命汪直为监督军务,抚宁侯朱永为总兵。
  根据《宪宗实录》记载,这场战役大捷,擒斩六百余人,俘获四百余人。
  但很可惜,这场战役的细节如今找不到任何资料记载,这场战役后,女真部落安分了一百多年。】
  【路人甲】:这次战役才是明宪宗和汪直被黑的根本原因吧,毕竟差点打死后朝大清的老祖宗。
  “我冤枉这小兔崽子了,可比他爹他爷爷厉害!”朱高煦一听到打仗就兴奋,特别是如此大捷。
  朱祁钰听此大捷,激动了不知该作何,真是他的好儿子!好儿子!
  按捺不住兴奋,朱祁钰决定立马去见朱见深。
  别看此时夜深了,但是太子朱见深却没有睡着,他还在想白天的事,他家父皇那么正直的人才会给大臣们行贿。
  定是有人抹黑,是不是他那个怂爹的余孽?
  朱见深知道自己不是朱祁钰的亲生儿子,也知道自己有个天子叫门的爹。
  有这样的爹可真是他人生中的一大奇辱,朱见深之间看宋史靖康之难时愤恨不平,受到奇耻大辱,为君者竟然还有脸苟活?!
  但是万万没想到,他爹,亲爹,不但苟活了,还有脸叫门。
  朱见深一点也不恨他皇叔朱祁钰,若换成自己也绝不会开门,宁与社稷死,不做亡国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