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粮食菜肉类,都囤了许多。
  对联灯笼也不需要买,自家有读书人,自已写就行,灯笼则是前几年用的,颜色还鲜艳着,每年就过年时和有喜事的时候挂一下,一点都不旧。
  “行啊,都听爹的,小食铺也就每年这时候能休息会了,忘忧的绣铺也是想关就关,就是福宝,小福宝,你的医馆能丢下吗?”
  江大和看向侄女。
  “可以,医馆本身就在修缮,一直用的我二徒弟的医馆,直接还给他就是了,不行再让其他徒弟守着,没我也行,他们跟了我这么久,要是连简单的病症都治不好,那我这个师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江福宝没有吹牛。
  几个徒弟的医术,别说在连山镇了,就是去江南或者皇城,都算数一数二的。
  尤其是大徒弟胡禄寿,已经在学习莽针了。
  等他掌握,是迟早的事。
  “那就好,那我们一家子都回江家村过年吧,那里毕竟是我们的根,都许久没回去了,说实在的,还是村里过年好玩,各家各户来串门,在镇上反倒有些无聊了。”
  江二勇也插了句嘴。
  他在镇上,虽然认识了不少人,可比起村里的好友,玩的属实一般。
  在镇上过年,除了跟自家人打打牌,玩玩投壶,再吃吃东西聊聊天。
  没什么好玩的。
  村里就不同了,他可以跟好友们去山上捉兔子,或者去河里捞鱼。
  再者,村里八卦多的很,光听那些个妇人婆子聊天,一天时间就这么打发过去了。
  今年村里人赚了不少钱。
  想必年味更浓了。
  昨个他还在铺子门口遇到来镇上买鞭炮的村里人呢。
  还有几个提着灯笼,估计是想挂在家门口。
  搁以前,哪舍得买这些啊。
  “好,那就这么定下了,后天我们就启程回家。”
  江守家拍了下桌子,就走了出去。
  刚吃完饭,他有些撑的慌,人老了,消化不行,要是饭后不溜达溜达,晚上撑的睡不着。
  张金兰的身体倒是好些,她与儿媳们闲聊,右手拉着江福宝。
  江福宝则是依偎在阿奶的肩上,听着她们聊天。
  不知不觉,困意来袭。
  她简单洗了脸和脚,就上床睡觉了。
  除夕前一天,江家把铺子都关了,江忘忧跟着一起,回到了江家村,当然,孔明学也来了。
  两人约定好了,除夕在江家吃完年夜饭,就坐马车赶回镇上,再去孔家吃一顿。
  老两口就俩人,完全可以把年夜饭的时间推迟。
  这样就是一顿在中午吃,一顿在晚上吃。
  安排的很合理,两边都开心。
  见江家的马车从村口进来。
  不少人都停下脚步,跟江家打招呼。
  “村长,回来啦?今年是要在村里过年吗?”
  “哟,忘忧也回来啦,这两头婚真是好,竟然还带着姑爷回来过年了。”
  “咋还两辆马车呢,那辆装的啥?”
  “嫂子,我一会来你家找你玩啊,等我把活干完了。”
  “兰大姐,今年炸肉圆不?还有蛋饺,要是做蛋饺,我一会把炉子抬你家来,咱们一起做,还能聊聊天。”
  “......”
  无数道声音钻进马车。
  江守家干脆让车夫停下来。
  一家子下了马车,准备走回去,顺便跟村民说说话。
  反正离得也不远。
  “行啊,肉圆还没炸,蛋饺我倒是许多年没做了,可以做,你下午过来吧。”张金兰回道。
  “嗯,我们回来过年,镇上有些冷清,还是村里热闹,今年你们都买了鞭炮?”江守家说。
  “马车里装的灯笼粮食还有肉和菜啥的,我们家人多,还有下人跟来了,一辆马车坐不下。”江大和说。
  一边聊一边朝家走。
  许久没回来,张金兰都有些恍惚了。
  这几年,她一直忙着铺子里的事,银子嘛,赚了不少。
  但是人也特别的忙。
  一年到头,也就回村两三次。
  这里是她住了许多年的家,人一到老,就有归乡情结。
  别看镇子离这不远,但是张金兰还是想家的。
  她在心里想着,等累不动了,就跟老伴回到村里住,只要儿子孙子孙女们时常回来看看他们就行。
  第618章 蛋饺和肉圆
  那宅子毕竟是当初给福宝买的宅子,等福宝往后要成亲时,他们都得搬。
  张金兰已经置办了好些地和宅子铺子了。
  家里也早就不缺钱了。
  光吃租,都够一大家子活几辈子了。
  更别提孙女们的医馆和绣铺也很赚钱。
  “阿奶,娘亲,我去找别人玩。”江福宝难得有了孩子气,她换了一身较为简单的衣裳,虽然保暖,却很方便活动,然后带着江如意和江欢愉出去玩了。
  嫁为人妇的江忘忧则是待在家里,她喜静,不爱玩闹,加上她月事迟了好几天了。
  她不敢乱动。
  心里隐约觉得自已有了身孕。
  江忘忧怕空欢喜一场,准备过完年让妹妹给她诊诊脉。
  贴春联,挂红灯笼,下人们忙的团团转,江家的主子们也好不到哪去,劈柴烧锅打扫,都亲力亲为。
  中午简单的吃完饭,下午,村里许多跟张金兰交好的妇人,带着包蛋饺的东西上门了。
  十来个老妇围在厨房里,一边闲聊,一边做蛋饺。
  江福宝下午没再出去玩。
  她端来一个小板凳,拿着书本坐在灶台边看书。
  这里暖呼呼的,一点都不冷。
  灶台里还放了几个小土豆,蛋饺的香味直往她鼻子里钻。
  “阿奶,给我尝一个呗。”江福宝咽了下口水,抬起头来说。
  “小馋猫,这可不能吃,里头的肉没熟呢,等明个除夕,阿奶做好了,你再吃,好吗?”张金兰笑着回道。
  “好吧,那我吃土豆。”江福宝用铁钳把土豆夹出来,然后拿来一个碗,放了些辣椒面和盐,弄成辣椒盐,再放一丢丢白糖。
  剥开小土豆的皮,沾点调料,吃到嘴里,别提多香了。
  有东西进嘴,江福宝也就没那么馋了。
  一边看话本子,一边吃土豆,耳边听着婶子阿奶和村里的婆子们聊天,各种八卦往她的耳朵里跑。
  以至于话本子写的啥,她根本记不清,而八卦,却牢牢记在心里。
  “娘,肉馅弄好了,该炸肉圆了。”
  一直在剁肉调馅的张燕子,端来一个大盆放在灶台上。
  对着张金兰说。
  “迎秋啊,你别包了,这些蛋饺有我跟平梅喜乐就行,你去和燕子炸肉圆吧,燕子啊,尝了咸淡没?记得别弄太咸,福宝吃不了太咸的。”
  张金兰嘱咐道。
  “不咸,娘,我已经尝过味道了,刚刚好,福宝啊,往灶台里添两根柴,把火弄大些,锅里要放油了。”
  张燕子对着婆婆说完,又对着女儿说道。
  “好嘞,娘亲。”江福宝把最后一个小土豆放到嘴里,腮帮子立马鼓了起来。
  碗与话本子放到地上,她随手拿起两根柴火,就往灶台里放。
  手法娴熟的很。
  别看她在外头人人称她神医或者江大夫。
  可是在家里,她该干的活,还是会干。
  偶尔见雪浣不舒服,她甚至拿着扫把,将自已屋子外的阳台打扫的干干净净。
  很是接地气。
  锅里的油,随着柴火的添加,温度也开始上升。
  等沸腾时,张燕子与朱迎秋开始搓肉圆。
  然后放到锅里炸。
  肉圆的香味远比蛋饺要霸道。
  本来被土豆咽下去的馋虫,一下子又被勾起来了。
  江福宝时不时的就伸头看看锅里的肉圆熟没。
  “来,伯娘给你炸的小肉圆,大的可不能吃,里面炸不透,福宝尝尝咸淡吧,要是淡了,婶子就往肉馅里再添点盐。”
  朱迎秋用长筷子夹了一个只有普通肉圆一半大小的小肉圆,放到江福宝的碗里,笑着道。
  “多谢大伯娘。”江福宝迫不及待的就把肉圆塞到嘴里。
  “香!真好吃!一点不淡,也不咸,娘亲调的肉馅刚刚好。”江福宝竖起了大拇指。
  虽然肉圆里面很烫,她被烫的龇牙咧嘴,可味道极好的肉圆,让她忍不住的夸赞。
  “这孩子,你慢点吃啊,这么烫,别把舌头烫坏了,傻样。”张燕子一脸担心的骂道。
  “嘿嘿。”江福宝心虚的笑了一声。
  天冷后,黑夜来的特别早,随着太阳落山,村里的妇人们也都抱着盆子走了。
  盆里是金灿灿的蛋饺。
  家里的灶台上,也有满满一盆蛋饺和肉圆。
  锅里剩下的油,大部分被盛了出来,准备明天做年夜饭用,还有小部分的用来今晚烧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