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2章
而罗钟修炼的混沌道法,自身出问题的可能极大,而混沌道法变数极多,搞不清楚会出现什么变化,这由不得他们不重视。
他进入了阵禁之后,却是见到樊昼一人站在在此,见他到来,便行有一礼,道:“林廷执有礼。”
罗钟收下不少弟子天夏是知晓的,每一个达至元神层次的弟子,天夏这边也是记录在册,故林廷执也是认识,还有一礼,便问道:“樊玄尊,我等察觉到尊师命陨,却不知这里发生了何事?可是因为元夏之故么?”
樊昼叹道:“是我大师兄,与元夏也有一些关系,我大师兄午仞暗中联络了元夏,施计暗算了老师,最后老师与我大师兄同归于尽,而我那些师兄弟也是在两人交手之中尽数消亡,如今只留下了我一人。”
林廷执道:“原来如此。”对于对方之言他也只是谨慎相信,或许有一部分话是真的,但肯定也有不尽不实之处。
他肃然道:“或许此刻不该多问,但是涉及我两家之事,林某必须明言,樊玄尊,对于尊师原来的允诺,你是如何想的呢?”
樊昼没有丝毫迟疑,直接道:“我乃是老师弟子,老师未尽之事,自是由我这个做弟子的继承,自当与贵方定约,况且贵方也看到了,在下现在也无处可去,也希望贵方能给在下一个容身之地,在下万分感激。”
说着,他对林廷执就是一礼。
林廷执见他神情诚恳,颌首道:“林某知晓了,会将之请禀告玄廷,若是上面,当会与樊玄尊重立一分定约。”
樊昼道:“还有一个不情之请。”他取出一份书信,“不知可否将此书信交给在下师祖?毕竟老师亡故,师祖也是唯一与在下有所牵连之人了。”
林廷执看了一眼,就将书信接了过来,对其点了下头,便即离开了此处。
在回到了阵枢之中后,他见了武廷执之面,大致叙述了一下事机,又道:“此人表示愿意承继罗钟的遗愿,维持先前与我一切约定。”
武廷执道:“林廷执怎么看此事?”
林廷执道:“此人之话半真半假,而且最后居然只留下了其人,实在难说这位在这场反乱中扮演什么角色。”
武廷执道:“他们师徒之间如何,我们不用多管,只是面对元夏这个大敌可以临时合作,林廷执以为此人可以与我们继续先前之定约么?”
林廷执道:“这人神智清楚,说有极有条理,并没有堕入混沌的迹象,我们可以如以往定约,至少不令他对我天夏有所损伤。”
武廷执道:“那就如此。但是该做的防备还是一样要做,此人可以暂时联手,但绝不可深信。”
林廷执点头称是。
阵禁之中,樊昼在林廷执离开之后,只觉得心情一阵轻松,自入罗钟门下之后,他时时紧张,需要与诸多同门竞争不说,还需要每时每刻对抗大混沌,可谓心神俱疲。
现在上面无人管束,身边也没有人和他竞逐,天夏那边更是答应了他的条件,可说是从未得享过的放松。
接下来,就只等立约了。
他与罗钟是不同的,
修炼混沌道法之人,具体到每一个人的方向都是不同的,所以现在他所执着的已经不在于传道了,因为混沌道法实际上已然入世,混沌道册更是传递去了各方。
哪怕世上所有混沌修士现在都是灭亡,混沌道法一样可以传继下去。
所以他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在于突破上层了。
现在他只要吞掉最后一个以混沌道法修习到元神境界的同道,一人独占混沌道法之气数,那么就有极大可能达成所愿。
而那个人是在天夏。
这样似乎加入元夏是最好?
不,这样想是不对的。
以天夏的态度来看,是非常敌视混沌道法的,所以他认为那个人一定也是像他们一样躲藏了起来,正在某个地方慢慢修习。
他很佩服这名同道,但为了达成所愿,他必须消灭其人。
天夏找不到,但是不要紧,他能找到啊。这样他与天夏定约之后,可以提醒天夏,申明自己可以帮助他们清理混沌修士,那样岂不是两全其美?
在不知道李复缘出身的前提之下,他这个思路看去没什么不对,也是非常具备可行性的。
在等待了十多日之后,林廷执转了回来,说天夏已然决定与他继续定立约言。
樊昼没有丝毫迟疑,当下就与林廷执立约,事成之后,林廷执给了他仇司议的回书,便就告辞离开。
他恭送林廷执离去,但没有急着说出自己的目的,因为他想看看这位祖师是否看出他想要什么,是否能给他一些有用的建议。
他将启仇司议书信打开,往里看去。
仇司议来信之中,先是感慨了一下罗钟之亡,并认为这个弟子看似恭顺,其实刚愎自用,有今日之亡也不是什么太过意外之事。
并在后面言到,罗钟与自己师徒之名分,只是因为混沌道法而结,并无传继之恩,所以他们之间算不得师祖徒孙的关系,往后可以平辈相称。
接下来又提到,让他对混沌道法保持几分戒备,不要处处顺着混沌道法而行,否则许多变化却不见得会如他之愿。
樊昼看过之后,沉思了一会儿,对于仇司议的提醒付之一笑。
这位师祖并不知晓他如今的情况,而且这一步是他必然要走的。混沌大道不进则退,不稳则变,他要是此刻不动,难道等着世上修炼混沌道法的人增加了之后再采取行动么?这是不可能之事。
但他仍旧小心了一些,在原处安歇了一个多月,将黑镜的运用完全熟练,顺带也是稳住了功行,这才向天夏寄去了一封书信,言称可以替元夏解决混沌修士的麻烦,并不吝言这对自己有一定的好处。
天夏这边收到了樊昼的书信,本来天夏之事当由天夏来解决,轮不到樊昼这个人来插手,何况李复缘乃是长孙廷执所造,部分目的就在于将位于天夏的混沌之法收束于一处,更是不可能让此人消杀。
可是陈首执在看过此书之后,却是觉得背后事情恐怕没这么简单,肯定涉及到了大混沌的变化是,故他将此书连带此事经过上呈去了元空上层。
……
……
第一百六十章 用道非觉一
元空上层,张御很快收到了陈首执送上来的呈报。
因为混沌道法涉及到打破元空格局的计略,所以一直以来,他对世间的混沌修士都有所关注的,他早一步便就看到了罗钟和午仞二人的结局,也看到了只有樊昼最后得以存身下来。
樊昼的这封求请,毫无疑问是想要通过将李复缘融入进来,进而一个人占据混沌道法如今在世间的全部气数,并由此往上境突破。
其实如今的樊昼,也不能说是出纯粹的自己了,只是以樊昼的为主,加入了罗钟、午仞还有一众其他弟子破碎神气杂糅而成的一个人,这个人现在每个人性情都会沾的一点。
只是他本人未觉得有什么不对,这也是大混沌的特性所在。
而这个人若将世上所有混沌道法的气数独占下来后,那么最后只有两个结果:一个在变机之中失败,一个就是去往上境,从眼前的道法运转来说,天道需要打破元夏天序封锁,向上推动的力量更多,所以其上境的可能反而大一些。
当然这一切前提是此人能够成功将李复缘吞去。
这样的话,他可以设法成全其人,让李复缘与之做一番较量。
樊昼这等习惯了侵扰修士用以修持的混沌修士,若是去到上境,这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比较而言,他更看好经历了这许多依旧维持原来心性的李复缘。其若能反吞樊昼,也有一定可能打破原来源自于自身根本的束缚,拥有去到上层的可能。
只是李复缘目前的功行勉强到寄虚层次,距离求全层次尚远,看去双方有着极大差距。
不过这等较量,其实并不完全看功行,而更看各人的意志与道心,目前两个人谁都未曾看破这一点,他也不会去说破,只有等两个人去自行觉悟了。
只他已认可李复缘是天夏人,所以他尊重其人之选择,此事他会事先通传其人一声,若其人不愿,那么他也不会勉强,也勉强不了,道法争胜,修士自身的意志和进取心才是最为重要的,这方面无人可以相助。
思定之后,他意念一转,那方无名虚域之中,就有一个道人身影化显出现,手持符书,便往李复缘这里过来。
李复缘这日功课做完,正是通过水镜之术观望外间世情,唯有观看这些,他才感觉到自身修道是有意义,而不只是为了自己。
这方无名世域的生灵虽然说是近乎虚幻,但里间所演绎的一切事机却与正常的世域相差无几,生动而鲜活。
他正津津有味的看着,外面有声音响起道:“李玄尊可在么?在下乃是天夏使者。特来向李玄尊传谕。”
李复缘一阵错愕,他在这里修炼几千年,还从未见过天夏使者,不过倒是时不时有师门书信到来,除此外,还有告知他天夏各种情形的书报,是以他对天夏状况也不陌生。连忙撤了水镜,站起言道:“还请使者入内说话。”
少顷,便见一名面目平平的道人走了进来,对他执有一礼,道:“见过李玄尊。”
李复缘看了看,这方无名世域自也是有修道人存在,只是大多数人境界修为都没有他高,所有人一观便明,但这个人却是看不透具体功行,说不定道行还在他之上,应该是天夏使者无疑了。
他回有一礼,打听道:“使者如何称呼?”
那道人笑了一笑,道:“贫道姓名无足挂齿,这次奉命前来,是要告知李玄尊一事。还请李玄尊先行过目此书。”说着,他将手中符书递上。
李复缘接了过来,将内容看过后,倒是神情非常镇定,道:“这是要与此人一战么?”
那道人道:“此并非强迫,李玄尊修炼到如今,当已是感受到了自身瓶颈了?”
李复缘点点头,这些年来他靠着日积月累的功行,勉强提升到了寄虚层次,再往上走他感觉自己快要到极限了。
那道人道:“李玄尊察觉到了自身之阻碍,那人也是如此,唯有你们相互一战,才有打破自身束缚之可能。只是不知李玄尊是否愿意,若是不愿意,那我等也是不会强迫。”
李复缘低头想了想,道:“这人对天夏是否有威胁。”
那道人道:“此人对于天夏目前无甚威胁,可是混沌之道,变化无端,难知如何。非要说威胁,那么一个不受约束的混沌道法才更具威胁。”
李复缘点点头,又道:“那么请问那人道行有多高?”
那道人道:“混沌道法与真法、玄法都是不同,无法以我等所见之道法来界定,但若是以真法功行来论,其人差不多应该是在求全这个层次。”
李复缘怔了一下,缓缓摇头。
那道人见他如此,也不觉失望,道:“既然李玄尊不愿,那此事就此作罢。”
李复缘却是道:“不是这样,李某也不是不愿答应,而是在下觉得,即便境界无从提升,可是实力却仍有长进的余地。”他神情认真道:“现在李某准备不足,还不能承担这样的重任,需要更多的准备,不知此战是否可以拖延?”
那道人点头道:“自是可以,李玄尊这是对自身实力有着清醒认知,乃是好事。如此,贫道就回去如实禀报。”
他正要离开时,李复缘却是喊住他,道:“使者请稍等。”
那道人道:“还有何事?”
李复缘道:“既然要我斗战,那李某能不能了解下这位对手具体情形?”
他并不认为提前了解一个对手是有问题的,更何况是在与对手有着明显差距的前提下,如果能获取对手的具体消息,那他才能获有几分胜算。
那道人道:“这自然是可以的。不过却要提醒李玄尊一声,一个人是不可能停留在原地的,要么前进,要么后退。所以在下给予李玄尊的东西,至多也只是用来衡量这一位的过去,非是未见,李玄尊可要注意了。”
李复缘郑重点头,道:“多谢使者提醒。”
那道人笑道:“贫道再提一句,混沌道法变化极多,李玄尊所了解的变化只是其中的一面,玄尊也当知悉。”说着,伸手一点,便有一团明光飘来,道:“李玄尊所要的,都在这里面了,贫道这便告辞了。”
李复缘接了过来,也是一礼,口中道:“使者慢走,恕在下无法远送了。”
那道人笑着一点头,便是转身离开了。
李复缘则是闭了洞府,坐定下来,神气转入那团明光之中,霎时有无数信息流入心神之中。
其中所录乃是有关樊昼一些情况,当然,道法若不涉及深层次的变化,是看不到根本的,甚至因为自身经验所限,还有可能产生各种理解上偏差,不过有所了解总比无所了解来的好。
只是在看过樊昼之流需要借助侵染修道人去修行道法之后,他不觉露出厌恶之色,更是坚定了要与对方一战的念头。
要是此人胜了,那么世上的混沌道法岂不是都要如此?
有些道法天生为恶邪之法,但他认为混沌道法不是这样,只是变化多了一点。
对于一个人而言,那肯定要去拼命维护原本的存在的,而不是跟随着大混沌而走,那样人也不能称之为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