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奇幻玄幻>玄浑道章> 第556章

第556章

  ……
  ……
  第一百零七章 陆海生疑影
  张御派下查问的令谕后,就在守正宫中修持炼丹。
  他判断五六天之内当是会有结果,不过只是三天过去,传报文书就由神人值司送到了他案上。
  他看了一下,根据许成通的描述,事情其实还算顺利。
  在从何礼那处得到了陆归之子池高的下落后,他们很快便找到了此人。
  只是随后便发现,作为陆归的子嗣,池高却只是一个寻常人,平日与修道人也没有什么交集。
  至于陆归离去前与其见有一面,实际上也没有交代什么东西,只是因为要去外层征战,故是以其亲生父亲的身份来见他一面。
  只是池高因为自小寄养在他人家中的缘故,就没过见过陆归几次,父子双方的感情一直很淡薄,所以最后也没说上几句话,更没有留下什么特殊的交代。
  本来线索到此可能就断了,可随着继续深入问下去,却是又有了意外收获。
  池高手边,至今还保留着其祖陆巢早年留下来的大量文书,许成通在查验过后,发现这些文书涉及到了一桩隐秘,他不敢擅自作主,就将这些东西整理成册,全部送呈了上来。
  张御把这些送呈到此文书的看了下来,发现上面俱是隐隐指向了某一处地界。
  可从文书之中残留的记述,还有里面大量的疑问语句来看,陆巢其实也不知道毕明想做什么,只是根据毕明早前留下的线索,还有只言片语所以在试着找寻自己老师的下落。
  可能因为其人不知道其中真正的价值,所以这些东西才是留存了下来。
  他看过之后,不觉点了下头。
  虽然这些东西不见得很准确,可至少把线索缩小到了一定的范围内,他可以试着照此查证一下。
  于是他心意一动,身上心光一闪,玄浑蝉观想图已是自身躯之中飞遁出来,绕着他飞旋一圈后,灿烂双翼一振,便已是遁去了下界。
  内层地陆某处,光芒一闪,玄浑蝉出现在了半空之中,在它的前方,可以见到一座壮伟得城池,而四周围则是一道道形如飞虹的长桥,只是周围湖泊水气弥漫,使得城桥轮廓若隐若现。
  这里是昌合都护府,又被称之为千湖都护府,当年到此的天夏人在此发现了一连串大小湖泊,方圆数千里荒无人烟,才在此地立下了都护府,不过如今化府为洲后,这里下来当被称作昌合府洲了。
  岑传此刻正坐于玄府之中,因为昌合府洲现在也没有条件供一位玄尊久驻,故他这里他同样是以化身坐镇。
  这个时候,他心中忽有生出了些许感应,但是默察了片刻,却是什么都没有发现,
  他料到必然是与自己同层次人的手段,但只以为这是玄廷在察观自己,冷笑一声,也没有多去理会,继续定坐不动。
  玄浑蝉此刻身上裹了一层幽气,遮掩去了原先灿灿光芒,在府洲之外飞旋了一会儿,这才离了此间,往西面荒原深处飞遁而去。
  在飞遁有三日夜后,便来到了一处隐没在荒草之中沙尘之中的废弃殿台。
  这里就是正清一脉被驱逐出玄廷后,曾经驻留过一段时日的地方,可以看得出这些宫宇楼台修筑十分牢固,虽然早便没有了禁阵的护持,可大体依旧完好。
  而在两百多年前,朱凤、元童、毕明三人在离开天夏后,就是在这里与正清三人有过一场论法,并再是继续深入荒原的。
  玄浑蝉在这里转有一圈,就振动双翼,循着痕迹一路西南方向飞驰,最后来到了一座土丘之上。
  这人气机残余十分明显,显然是三人从正清一脉驻地出来,曾在这里滞留过些许时间,以至于连浊潮都没能完全消磨掉痕迹。
  根据朱凤说法,他们三人当初是在当地一座最高山峰之上分道扬镳的,可现在见得到却只是一座土丘,这并不奇怪,由于浊潮的影响,内层一直在扩大膨胀之中,地形改变是很常见的事情。
  玄浑蝉到了此间后,蝉目之中隐现光亮,不一会儿,目中就浮现出了三个略显模糊的身影,其中两个凭借身影就能认出,一个是朱凤,一个乃是元童,而最后一人,身形瘦长,身着大氅,两只大袖如同羽翼一般,当便就是毕明了。
  三人一开始似在议论着什么,而后意见似是无法统一,元童第一个离去,下来那毕明又与朱凤说了些什么,后者只是摇头,过不许久也是飞遁离去,最后只余下毕明一人。
  这位在原处停留了许久,似下定了什么决心一般,这才遁光离开。
  玄浑蝉看到这里,便立刻振起一道璀璨星光,循着毕明离去的方向追了下去。
  而与此同时,东庭府洲旦港之外。
  一艘不起眼的小型飞舟稳稳降落在了泊舟天台之上,由于这飞舟只有两丈来长,望去只能乘坐三四人,看见的人无不是觉得很稀奇。
  随着舱门旋开,安知之带着自己的随从卫山自里走了出来,他站在泊台之上,睁大眼睛看去壮阔的大陆和更远处那灰蓝色的绵长山影,惊呼道:“这是老师所在府洲了,哇,好高的山峰。”
  这是他第一次来内层,虽然外层地星上也有各种奇特地貌和奇景,可他年纪小,荒陆不常去,所到的地方多是人烟密集的地州,却是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雄伟壮阔的景象。
  而一路过来时,在高空中又受残留未去的浊潮影响,看不到更远处,眼下整个海陆一下冲入眼中,心中顿有一种震撼之感。
  卫山深吸了一口气,道:“小郎,这里没有虚空外邪,呼吸好像也顺畅了许多。”
  因为东庭这里没有通向外层的出入门户,所以他们这一次是从外层穿渡到青阳上洲,而后再渡海而来的,一路上感觉都很舒服,似乎卸去了什么重担一般。
  安知之大声道:“我决定了,我以后就留在内层了。”
  卫山张了张嘴,可犹豫了一下,最后什么话也没说。
  安知之年龄虽小,身份可不低。
  现在安氏众人知道原来的那位张先生已然成就了玄尊,都在那里称赞安老爷子高瞻远瞩,让安知之早早拜了这位做老师。
  他们也是后悔,早知道这样,那还让安知之拜什么大匠呢?
  要知做了玄尊弟子可是能遮护后辈百代的,区区一个大匠又怎么能比呢?
  而作为玄尊的学生,安知之在族中的地位自也是水涨船高,他要做什么,只要不是违反律法的,自然无人会来阻拦。
  安知之道:“先去拜见老师。”
  卫山小声提醒道:“小郎,还是先等一等郭大匠吧?”
  这一次安知之能来这里,也是玉京天工部有意为之。
  在东庭建立天机院分院不是小事,为了事机顺利,需得有足够得力的人物来主持,也需要与张御这位玄首打好关系。
  而此次负责此事的大匠乃是郭樱,这位是少数与张御打过交道的大匠,关键她还是宗匠门下,她的学生安知之以前也在张御门下学习过,有着这么一层关系,那自然好说话许多。
  安知之想了想,道:“好吧。”随即他得意道:“还是我打造的飞舟好,郭老师的飞舟比我们出发的快,可我们却比他们先一步达到东庭。”
  卫山回望一眼,道:“想必郭大匠他们这时也快到了吧?”
  安知之琢磨了一下,道:“最晚傍晚前怎么也该到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他突然看见一道青紫色的光芒自头顶之上过去,而过了一会儿之后,又是十数道又疾又快的光芒过去。
  他看着这些光芒,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有种不安的感觉生出。
  启山山巅。
  项淳遁光来至洞府前,对着站在此间的张御拱手一礼,肃声道:“玄首,方才收到消息,郭樱大匠等那人的飞舟在过来东庭的海上遇到了袭击,我已是让陈师弟他先一步赶去了。”
  张御道:“通知军府了么?”
  项淳肃容道:“也是传告了。”
  张御点了点头,道:“可知袭击之人的身份?”
  项淳道:“送来传讯的乃是一名方才窥见大道之章的弟子,在传讯之后,他便再无音讯了,还不知发生了何事。”
  他顿了下,道:“玄首,这会不会是有人故意想坏我东庭之事?”
  他心中有些沉重,这些可是天工部的大匠和师匠,要是这次出了事,那绝然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而接下来,还有大批移民要迁来东庭,要是知晓路上不安全,那难免会生出极大波折,甚至可能使得东庭扩府之事生出一定的变数。
  张御淡声道:“那要看有人有无后续动作了。”
  假设此事有人在背后推动的,那么后续一定会设法在那里煽风点火,但也有可能另有缘由。
  不过他可没有兴趣慢慢等下去。
  在他看来,此回动手之人不是无畏就是无知。
  他目光一注,霎时一道分光剑影跃跳出来,而后伸指一弹,随着一声剑鸣,这剑光立便化一道若电惊虹,倏地飞空射去了!
  ……
  ……
  第一百零八章 微芒暗海沉
  阴云笼罩的海面之上,一道遁光自东急骤飞来。
  随着光芒散开,陈嵩自里现身出来,他皱眉看着下方,海面之上飘散着零落的飞舟残片,只是看这些碎片的痕迹,倒是像从内部被破坏的。
  在看了一会儿之后,他忽然有所发现,身上光芒一闪,一道元神照影落入下去,过了一会儿,海面破开,一名修道人自下被带了出来。
  此人方才虽一直沉浸在海面之下,可修道人只要拥有一定功行,那么纯靠内息就可长久维持下去,所以海水反而成了保护。
  他看得出来这人是一名真修,身上倒无什么伤痕,只是……
  就在他察看之际,此人忽然抬起头,两眼冒着着红光,随后一指点向了他,同时一道光芒亦是朝他射来。
  陈嵩不慌不忙,身外心光一展,轻易将这一道光芒挡下,同时近在咫尺的元神照影朝其人后脑伸手轻轻一按,那真修身躯一晃,就又一次晕厥了过去。
  陈嵩不难看出,这人是被人蛊惑了心神,自知控制不住,所以方才其实是用了自我封闭的手段压制了自己。他不知如何解化此道,也没有妄动,而是立刻唤出大道之章,联络上项淳,道:“师兄,我已是到了天工部飞舟舟队的失陷之地,发现了一些东西。”
  项淳道:“情形如何了?”
  陈嵩道:“师兄说载承郭大匠的飞舟有五艘,可我只找到一艘飞舟的残骸,还寻到了有一名掉落在此的同道,只是他心神受了影响,暂时无法问出什么情况来。”
  他目光再是一扫,“我并未见得任何尸首或是残余肢体,若郭大匠等人不是被劫掠走了,就当是在遭受袭击后逃遁去了别处,我当试着去寻。”
  项淳沉声道:“那师弟你先寻起来,玄首已然出手,这些人是逃不掉的。”
  而此刻数千里之外,一处被浓郁迷雾笼罩的无名海岛之上,一驾破了几个窟窿的飞舟正坠在茂密的树丛之中。
  海滩之上,郭樱和同行的六名大匠正互相搀扶着靠在一起,稍远一点,还有三十多名师匠,所有人此刻看去都是颇为狼狈。
  虽然他们每个人都有天工部配发下的神袍护持,可他们从来没与人斗战过,且也没能力激发出神袍上的灵性力量,最多也只能靠着神袍的坚韧保护自身不受磕碰擦伤罢了。
  他们的周围现在围护有二十余名护卫,这些人俱是神情警惕地看向海面,谨防方才袭击他们的敌人再度出现。
  一名看去年纪颇大的大匠抬起头,对着那护卫首领道:“申护卫?这些人不会再追上来了吧?”
  申护卫转过身来,道:“林大匠,申某那些同袍们已是把他们引开了,就算转回来,茫茫大洋之上,也不见得再能找到这里。”
  众人得了这句安慰,略微放松了一些。
  有人张望了一下,问道:“这里是哪里?”
  申护卫道:“海图之上没有这座海岛。”
  从玉京到东庭,相隔无边汪洋,纵然以往在沿途设立了不少都护府,可是浊潮过后,许多地界早已是变得面目全非了,现在浊潮还未完全退下,一些地方不为人知也很寻常。
  众人之中,有一名林姓大匠开口道:“申护卫,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申护卫见他问话,神态恭敬了一些,道:“贺道友在受伤之前已是把消息传出去了。东庭玄府得知消息后,想来很快会来找寻诸位的。”
  林大匠点头道:“但愿东庭玄府能早点找到这里。”
  这时有人出声道:“诸位可有想过,到底是谁,为了什么袭击我们呢?
  又有人道:“这谁知晓?”
  “恐怕是为了破坏扩府之事吧?
  “听说那一位张玄首就是不太喜欢造物,你们说会不会是他……”
  郭樱这时忽然出声道:“这是不可能的。”
  一位大匠奇道:“郭大匠为何如此肯定?”
  郭樱表情认真道:“张玄首我见过,他是一个君子,君子是不会做这种事情的。”
  众人相互看了看,都是摇头,这位郭大匠技艺是没话说的,可就是为人太天真了啊。
  林大匠咳了一声,无奈道:“诸位就不要乱猜了,平日也少听下面那些胡言乱语,玄尊若要对付我们,我们哪里还能好好坐在那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