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随后两人又直奔而去梁中道派而去,这里经过一番查验后,同样发现有十数人沾染了魇魔,所幸派主胥鉴和两名长老并不在其中。
当地检正司立时将这些人关押了起来,至于派中其他人,仍是需再观察一段时日,才会被允许离开此处。
接下来,张御又带着恽尘去了心回道派的驻地,在那里进行了一番查验。
这一次查验下来的结果尚好,心回道派举派上下无一中魇魔之人。
不过这也不算太过令人意外,因为这一派本来修心为主的道派,对于魇魔之类的东西本来就是严防死守,实力虽强,人数却不多,只是之前无法自证,又不愿意接受检正司的检验方式,这才选择了对抗。
不过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检正司金牢之中还有不少以往抓起来的修士,这些人有些并没有来得及作恶,只是被暂时关押起来,这些还有希望救回来之人也需要用澄心镜去一一填补心神。
张御在忙完了这事后,这才回了开阳学宫,随后亲自执笔,往诸派派主各自去了一封书信,言明此回查验不会采取采血窥心之法,望诸派能都是接受查验。
他知道,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洪山、弥光两派,只要这两派愿意接受,那么此回之事就相对能得到一个较好的结果了。
至于完全打破道派的格局,他并没有指望能一步做成。
现在军府、洲府只是希望能在战事发动之前有一个稳固的后方,以及能够随时上阵支援的修士,能做到这两点就已经不错了,有的事情还需要慢慢来。
他自觉要彻底解决此事,唯有等到自己观读到第四章书后,或才有可能完成了。
在书信寄出后,他便拿起陈明楚送上来的梁中道派的章印秘法和观想图翻看起来,在以“观知之印”看过后,他又入浑章望了一下,观想图所需神元果然又是缩减了一些。
他也是感叹,若不是有玄正这个身份,只靠自己,要做到这一步还不知道要用去多少时候和精力,若是像许多真修那般,只是一味自求,在抛却了承负的同时,却也失去了许多东西。
正在转念之际,他心湖之中忽然感到了一股熟悉气息,便把文册随手放下,向着金台后方走来,一直行至飞舟泊台之上,便见一个清俊道人站在那里。
他抬手一礼,道:“师兄来了。”
桃定符潇洒回有一礼,道:“师弟,你那‘知见真灵’我已是为你炼造好了,东西我已是给你带来了。”他伸手一托,掌上呈现出来一物。
张御转目看去,见这是一枚有着银色光华外表,形如鹅卵的物事,差不多手掌大小,外壳坚硬,上面还有一道道细小的形如拼合的纹路。
桃定符道:“此物只需你加入自身一滴精血,便可完成最后一步了,这一步我辈称之为‘开化’,功成之后,知见真灵便会与你心神相连,之后也能承受你意识传递,并为你所用,只这一步,我不过问,需你自家去为了。”说着,他便将这东西递了过来。
……
……
第四十五章 先见之印
张御将那“知见真灵”拿了过来,入手之后,才发现此物虽然仅只手掌大小,但却厚实沉重,随意掂了掂,大约有千斤左右。
掌中传来的触感虽然坚硬光滑,但并不冰冷,反是带着一丝温热,他更有一种奇异感觉,此物内中是似藏有一个未曾点燃的熔炉。
他看向桃定符,道:“这算是死物还是活物?”
桃定符想了想,道:“介于两者之间吧,此物眼下可称之为‘灵舍’,若是‘开化’出来,它自身有了灵智,那才称得上是生灵。”
张御闻得如此,便没有收入紫金袋中,而是依旧拿在掌中,道:“师兄所炼造的,与寻常的知见真灵有什么不同之处么?”
桃定符听他问起这个,精神一振,道:“这我可以和师弟详细言说一下,以往所打造的‘知见真灵’,通常有两种,一种认为要更好的帮助御主,不可让知见真灵拥有任何人性情感即思欲。
这样的真灵的确十分好用,很少会出现什么差错,这也是大多数修士的选择。
但其也是存有某种缺点的,一是失之于呆板无趣,二来所有一切识知经验皆是来自于御主本身,若是御主经历不够,那么这样的知见真灵所能起到的作用便就十分有限了。
至于另一种,便是真灵拥有自身的性情,只有少数修士会用这一种,因为知见真灵在有了太多的情绪后,便就有了自我意识,那就不会再全心全意为御主着想了,若是两者相处的好还算不错,若相处不好,反会处处和御主作对。
但这里好处也有不少,作为一个有智生灵,它可自行主动学习,积累经验见识并自我成长,判断事物也不会极端功利,所以这两者可谓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说到这里,他指了指张御手中的“灵舍”,道:“而我打造的这一个‘知见真灵’却又不同,在此之上又大大前进了一步,这两种特点可谓都是兼具,师弟想要这真灵变化成何等性情都是可以,若不想要,也能随时抹去,全凭师弟自家心意。”
张御看了看手中之物,要是如此,那的确是一个极大突破了。
他稍作思索,道:“我之前也曾试着了解过‘知见真灵’,据闻每一个真灵可与其他真灵交换意识经验?”
桃定符神色变得认真了一些,道:“确有此法,这也是快速提升知见真灵的一个渠道和方法,不过我不建言如此做,因为如此这有可能将御主自身的一些隐秘随之泄露出去,虽说有‘第一限令’存在,可若是真灵的见识超出御主太多,那究竟谁为主,谁为臣,就很难说得清楚了。”
他顿了一下,“师弟,我以为,真灵只是真灵,可为参谋从辅,但绝不可为依赖倚靠,需知我若非是自我之主,但我便是非我了。”
张御点首赞同道:“师兄之言,十分有理。”
对于察敌之法,他其实还有着另一个选择,所以对于知见真灵的态度,他目前也仅是想拿来了解一下罢了,本也没有将之作为倚靠的打算。
此时他再是一想,问道:“敢问师兄,此物以精血沟通之后,需多久才能开化?”
桃定符摇头道:“各人各有不同,全无定性,有精血融入后立时得见真灵的,也有数天乃至十数天方才开化成功的,不过我给师弟打造这一枚乃是独此一例,让我再打造一枚,我也不知能否成功了,故我也难以推断需得多少时日,若按照一般情形,便是用时再长,半月之内也当有结果了。”
张御表示了然,既然如此,此事也无需急切,便拾手一拱,道:“师兄远来,不妨入内一坐?”
桃定符却是望向那艘小型飞舟,饶有兴趣道:“这是学宫给师弟的飞舟么?”
张御道:“正是。”
桃定符道:“可能一观否?”
张御道:“自是可以,师兄这边请。”
他当前行走,到了飞舟之前还有丈许远时,那舱门自行旋开,待两人入内,段就有两团清雾喷洒出来。
桃定符知道这是用来防备寄虫的,故也没有遮挡,大大方方由得此雾上身,又倏忽退去。
他看了看四周,道:“有些意思,我等来此时乘坐的是光烨营的飞舟,不过那是斗战所用,许多地方却与此不同。”
张御道:“师兄莫不是想打造飞舟么?”
桃定符笑了一笑,道:“却叫师弟说中了,我却有此意,我辈飞遁乘空,逐天追地固然是好,可若要深入荒域,自是飞舟载承来的更为稳妥。”
张御心下微动,请了桃定符到主客舱中坐下,拿了东庭的香茶出来,待沸水一落,顿时清香泛出,口中则道:“师兄,可是灵妙玄境之中有什么变动么?”
桃定符拿起茶盏,道:“说不上是什么变动,近来洲府、军府发来书函,言称在域外见得一处地界,疑似是数十年前遗失在外的州郡,于是派遣斥候前去探查,可却无一有音讯传回。
后来发现,这是被人为所阻,且非是神怪所为,而是有修士在里插手,故是拜托到灵妙玄境中来,想请我辈出手查明此事。”
张御一思,在小规模斗战中,能对付的修士只有修士,现在他正在查验各家道派,这方面能抽得出人手的,大约也只有灵妙玄境的真修了,也难怪两府拜托到了那里。
这事显是无可推脱,真修平日固然逍遥,可终究在天夏治下,若是战事一起,也是无可能置身事外的。
桃定符品了一口茶,问道:“师弟近来事情可是顺利否?”
张御道:“眼下尚还顺利。”他将这几日的事情大致说了下,又言,“此事也是先易后难,关键是洪山、弥光这两派,若这两派愿意接受查验,则便无碍,若其不愿,下来可能还有反复。”
桃定符道:“说起这个,我倒是想起一事,洪山、弥光这两派近来还派遣弟子来灵妙玄境之中要求炼造法器,也有一部分求到了我头上,不过我思及师弟正要对付这些道派,就未曾答应,我以为他们下来不见得会安分,师弟要小心应对了。”
张御听他如此说,心下一瞬间想到了许多,过了片刻,他才言:“师兄经常出入灵妙玄境,未知那里可有感染魇魔之人么?”
桃定符道:“我每次出入灵妙玄境,都会有辨心道人在旁察看,若无异样,才会被允许进入,不过沾染之人也不是没有,但据我所知,不过只有数例罢了,若是发现及时,还是能够驱逐的,其实那里地域广大,人人皆为修士,便是沾染上了,只要出不得灵妙玄境,也便无碍外间之人。”
张御不觉点头,真修也是修士,法力心力表现的方式略有差异,但本质上其实还是一样的,真修感染魇魔相对较少,这是因为每一名真修都是极端强调心性,心性不足,根本走不了多远,而修行低弱之人,就算沾染了魇魔,自身也没有多少破坏力。
桃定符在此坐了有小半个时辰,见外面天色已暗,便生了去意,他站起道:“高州当乐郡有一处石渠观,距离这里也是不远,我近来在那里落脚,师弟有什么事需我相助,可去那处寻我。”
张御知他是受不得拘束之人,也就未有出言多做挽留,将他送出飞舟,待其遁空去远去,就由泊台回至书房之内,而后他将那“灵舍”摆在了台案之上,就按照桃定符此前所言,把手掌按了上去,并自五指之上送渡出一丝鲜血。
稍事片刻,就见那上方犹如拼合的细缝之内,有幽蓝色的光芒亮了起来,而后感觉此物陡然变得滚烫无比,好似他这一下,引动了其中所蕴藏的生机。
他收回手来,凝望片刻,按照桃定符的说法,修士自身精血一融入其中,便是顺利走在开化过程之中了,下来能做的,就唯有等待了。
他退后几步,一摆袖,设下一层心力屏障,就转身出去,回了静室之中打坐。
时间很快过去了三日,“灵舍”没有之上什么太大变化,倒是另一个他所属意的事先有了结果。
随着他之前书信的寄出,又有两个道派表示愿意接受查验,并且如之前六如、梁中、心回等派一般,将自己派中章印秘法和观想图都是交了出来,并送到了他面前。
这两派虽只是小派,可他在却是在这次交上来的章印中见到了“先见之印”。
当初惠元武虽把“先见之印”和“观察者”并列,可实际上,如今运使“先见之印”的修士已是相当稀少了,大多数修士都早已是摒弃了此印。
这里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先见之印”是章印,是需要用神元来观读的。
对于寻常修士来说,每一分神元都是值得在意的,既然我有“观察者”可为倚靠,甚至作用不在你之下,那我何必浪费神元去观读这样的章印呢?
有了这般的认识,运使此印的人自然越来越少,在他们看来,“先见之印”与那些大印一般,已是属于被淘汰的一类章印了,也是如此,前面投靠过来的三个道派中才不曾有此印存在。
然而对于张御来说,这先见之印却是比观察者可靠得多,毕竟一个完全是属于自己的力量,而另一个则是某种外物,故是他毫不犹豫将大道玄章唤了出来,并往里投去神元。
……
……
第四十六章 归途
只是一瞬之间,张御就把这“先见之印”观读了。
可随此他也是发现,粗通这一枚章印并不难,只要稍稍观读便可,可想要达到精深程度的话,所需投入进去的神元却着实不少。
这虽是一枚感察之印,可是“眼、耳、口、鼻、身、意”六印皆有涉及,且观读完此印的神元足以观读八九个章印了,这个结果令他也是有些意外。
这要换成小印的话,那差不多是百余小印了,现在的玄修,足够凭此运用出二十上下大印的效用了,这恐怕就是众修士放弃此印的第二个原因了。
但是这枚章印,粗通与精深所能达到的效用是完全不同的,说是天差地别也不为过。
“先见之印”是通过放大修道人的感官,从细微之处着手,观察对手的神情、气意、心力、身躯运动等等变化,然后预测其下一步的举动,并以此克敌制胜。
可这一切,在粗浅层次之中时,却是需自己去察辨判断的。
对于寻常修士来说,斗战之时精神无限集中,全靠自身平时的积累和经验去反应,哪有暇再去做什么分析判断?就算有章印可以辅助加快思维,可这同样也是需要耗费心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