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不过不管他们多好奇,这才刚认识,也不好意思多问,就只能将好奇心咽进肚子里,等以后熟悉之后再问也不迟。
两兄弟的速度很快,不到十分钟就搞定了。
“小姑,我这边收拾的差不多了,我们去卫党宿舍吧。”
顾卫昇跟几个新舍友打了一声招呼,四人就去了四楼,留下几人面面相觑。
梁永洲:“你们刚刚听到了吧?”
周志成点点头,“嗯,我听到了,顾卫昇同学管那位女同学叫小姑。”
章华想了想说道,“可能是家里辈分高的亲戚吧。”
黄军:“顾卫昇同学应该要晚上才回来了,我们几个要不要结伴出去走走?”
这是他第一次出远门,更是第一次来京市。
这可是国家的首都,他想去看看传说中的天安门故宫,还想去爬长城。
“那就一起。”
梁永洲想了想就同意了,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结伴而行才是最好的选择。
其他人也没有反对,在顾卫昇不知道的情况下,他们宿舍来了一次除了他之外的集体行动。
相比较顾卫昇宿舍里面的舍友,顾卫党宿舍一个人都没有,倒不是还没有人来,只是人家出去了。
因为有两个床铺已经整理好了,显然是提早就来的。
跟之前一样,顾卫党和顾卫昇干活,顾宝珠就在旁边看着,搞得她真的觉得自己这一趟来不来都无所谓,就完全没用啊。
对于她的看法,兄弟两可不同意,用他们的话说,小姑来送他们,他们就很高兴了,干不干活有啥关系。
顾宝珠:行吧,你们开心就好。
收拾的差不多了,顾宝珠和顾淮带着他们了解了一下学校的布局,顺便告诉他们即将开启的军训生活。
毕竟大学新生都会有为期半个月的军训活动,不过这是一点都难不倒两兄弟。
先不说顾卫党从小在军区长大,基本上从会走路开始,就被亲爹给操练着过来的,对于大学军训,他自然是不怕了,甚至有些跃跃欲试。
听说去年小姑得到了个人标兵,他就暗搓搓的表示,今年新生军训也要拿一个标兵回来才行。
嗯,像小姑姑看齐,没毛病。
顾卫昇虽然比不上顾卫党从小在军区长大,那也是从小被老爷子操练过来的。
用老爷子的话来讲,女娃娃是娇宠的,男娃娃那就要狠狠的操练。
哪怕亲爹不是军人,他小时候的训练也没少多少。
顾卫党一看给钱,瞬间跳出老远,“小姑,我们手里有钱,您就别给了。”
顾卫昇也不要,“我出门的时候我爸给了我不少钱,爷爷奶奶也给了,我们考上大学的时候,您又给我们包了一个大红包,我爸妈都给我了,您就别给了。”
谁家孩子像他们一样,考上大学还有大红包的。
小姑和小叔最豪横,这要不是亲姑和亲叔,他都不敢伸手接的,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就他们两兄弟的私房钱,那绝对比一个普通家庭的存款还要多的,他们真的不缺钱。
“行吧。”顾宝珠把钱放包里。
“以后要是有什么事情就去六号楼找我,小淮就在我宿舍楼的对面,不想住校了就回家住,咱家在京市有房子,不用委屈自己。”
兄弟两对视一眼,不愧是小姑啊。
两个侄子开学之后,他们也很快就开学了,顾宝珠开学就是大二的学姐了。
开学之后,顾宝珠的生活很是平淡,依旧是学校——实验室两点一线,也正是因为她单调枯燥的低调生活,原本因为围棋少女火爆全国的她,又渐渐的消失在众人的眼前。
就这样,两年时光悄然而逝。
这两年时间,夏国可以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国家靠着顾宝珠提供的民用科学技术,以及出口的各种电子产品赚取大量的外汇,国内的经济也迎来了一个爆发时期。
若说两年前工人的普遍工资都在几十块钱左右,那么两年过去了,普通工人的工资已经上涨到两三百块钱,直接提升了好几倍,这要是在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当然,与之相对的是物价也略微上涨了一些,然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还是直线上升。
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消费自然就多起来。
除此之外,夏国日常科技水平也有了质的飞升。
最值得关注的是,在1984年十二月底,夏国已经实现了全国微机联网,部分城市已经实现了互联网的建设。
其余城市在这两年间也在陆续的实现互联网构建,可以说这个互联网直接将全国各地逐渐的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当初互联网面试的时候,全国各地都震惊了,他们压根就想象不到互联网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对于互联网他们都是一知半解的,甚至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
仅仅是两年时间,互联网就仿佛带来了数十年的变化,虽说不至于做到家家户户吧,但也在绝大多数的家庭中诞生了网络带来的便捷。
夏国的变化,也让某些国家觉察到了危机,可是他们已经无法阻止夏国的高速发展。
在他们的互联网构建还在局部试点摸索的时候,夏国已经开始全国铺设互联网,争取早日走进老百姓的家中。
在他们还在使用大砖头移动电话的时候,夏国的移动电话已经小巧到能够揣在裤兜里了。
在计算机还是高端产品的时候,夏国个人计算机已经面向一部分老百姓了。
不仅仅在日常中的科技产品,甚至是夏国的军工技术也在追赶世界的脚步,似乎随时有超越他们的可能。
各国都在关注夏国的变化,可是面对夏国的崛起,他们却无能为力,甚至他们还想要跟夏国交换新能源的技术。
只可惜夏国捂得太严实,直到现在,他们都只知道研发的专家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男性,其余的资料一无所知。
第三百三十五章 :两年间的变化
在得知无法破译新能源技术,无法找到相关专家之后,各国都向夏国伸出了友好的双手。
他们的目的就是新能源技术,只可惜夏国领导人又不是傻的,怎么可能同意他们的要求,就连外交部那边也一直在打哈哈。
问,就是不了解,不知道,不清楚,就算他们各国领导人气的跳脚,也不敢轻易跟夏国闹掰,毕竟谁都知道新能源技术对未来的发展地位。
这两年间,顾宝珠手里又多了一个科技公司,专门运转她手中的一些民用科技专利产品。
比如说通用技术、信息技术、交通技术等等,一些应用在民用方面的科学技术。
这个技术公司也成为顾宝珠手中最吸金的公司,每年都能拥有巨额的专利费用收入。
当然,除了这些民用科技之外,顾宝珠还研发了各种军事武器,大大提升了我国的军事实力。
比如说战斗机、轰炸机、直升机等军事武器,也正是因为这些新型的军事武器,让各国的领导不敢轻易得罪夏国。
毕竟有钱有武器,今日的夏国已经不是昔日的夏国,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谁又能想到,短短几年时间,夏国的发展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呢。
除了这些之外,顾宝珠还研发了各种特效药,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估计没人会相信,这些成果是一个人两年多搞出来的。
这实在是太令人震撼了,因为顾宝珠的顶尖成果,上面也把顾宝珠的安全级别提到了最高。
也幸好上面每一次发布研发成果都会故布疑阵,这才让她能够依旧低调自由的生活。
因为两年前那场间谍大清洗,也让国内的环境安全了很多。
最起这两年间,间谍几乎没有了,所以安全问题得到了很大的保障。
因为上面保密工作做的很到位,顾宝珠身边除了张达和李维之外,就只有那些隐藏在暗中的保护工作者,并未给她的生活带来什么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现在的生活,顾宝珠很享受。
虽然现在还不算是全民互联网时代,网络上也没有那么多娱乐,可是相比较两年前,真的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就这两年的时间,夏国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也是直线上升。
相比较顾宝珠的悠闲,顾玉梅就倒霉太多了。
因为笔记本的泄露,她被关押在特殊的监狱之中。
最开始的时候,她坚决不承认笔记本中的记录,甚至装傻,不愿意开口。
只可惜情报部门的工作人员根据这上面的记录,证实了几件事情的真实性,越发肯定了他们的猜测,所以顾玉梅再如何沉默,也是不管用的。
直到半年后,顾玉梅终于忍受不住无边的孤寂和黑暗,终于开口说话了。
她知道国家已经证实了笔记本上的记录,她这辈子可能都出不去了,既然如此,那就选择跟国家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