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我想到了。”顾长寿突然叫了一声,对上哥哥们冷厉的神情,他讪笑一声,“前天大哥打电话来提醒过我,说的应该就是这对夫妻两。”
  “他们先去了首都医院找爹娘,没找到人,所以就找来了五县,说不定大哥知道一些,要不然我们问问大哥?”
  “不行。”
  顾长安第一时间否决了这个提议,“大哥现在正处于关键时期,不能打扰他,更不能让他知道这件事情。”
  如果因为这件事情影响了大哥的身体恢复,他饶不了他。
  顾长寿干笑一声,连忙保证,“我知道了,绝对不告诉大哥。”
  “打听消息这方面我来办,明天你们请假回大队,我随后就到。”
  如果那夫妻俩还要去大队,他怕爹娘会受不了。
  尤其是她娘,那真的是把小妹当眼珠子来疼爱的。
  她年龄又大了,万一受刺激,出了什么意外,那就不好了。
  顾长平点点头,老三办事他放心。
  明天就跟厂长请假,工作重要,小妹的事情更重要。
  “长寿,你刚刚说的是真的?”等到二哥三哥都走了,赵丽红才忍不住开口。
  “八成是真的了。”顾长寿只觉得脑仁疼,还不知道小妹知道之后会怎么样呢。
  只希望小妹越晚知道越好。
  赵丽红皱了皱眉头,想到懂事的小姑子,忍不住说了一句,“我可不管,我只认宝珠是我的小姑子。”
  顾长寿笑了,也就他们家小姑子和嫂子相处的这么好,这要是换了别家,恐怕早就闹起来了。
  归根结底,还是宝珠惹人疼。
  哪怕是被他们娇宠着,性子也是一等一的好。
  乖巧可爱,孝顺懂事,还能帮着他们管教下面几个小子,他们不喜欢才怪了。
  第四十章 :大队日常
  五县招待所,陆芳神色不是很好。
  “早在来之前,我们不就已经预料到他们的反应了吗?”
  宋向东安慰妻子,“这说明他们是真心疼爱宝珠,宝珠虽然在农村长大,可是一点也不差,我们应该高兴才是。”
  “而且,你想啊,明珠,宝珠,都是掌上明珠之意,说明两姐妹这是有缘分呢。”
  他们一直知道农村重男轻女严重,而且很多农村女孩,不大点就要帮着家里干活。
  他们在知道孩子被调换的时候,那真的是晴天霹雳。
  他们最害怕的就是自己的亲生女儿被虐待,吃不饱穿不暖,可是事实与他们想象的相反。
  亲生女儿生活的很好,被顾家一大家子宠着,就算没有丰富的物质生活,那也很幸运了。
  “他们把宝珠当眼珠子疼,有这样的反应,我们也应该理解。”
  陆芳闻言点点头,当初得知真相的时候,她第一反应也是这样,倒也是能够理解。
  至于明珠,不论如何,她都是自己的女儿,这一点从始至终都不会改变。
  “我知道你的想法,可是咱们的情况不一样。”
  顾家跟他们想象中不一样,顾家四个儿子,各个都有出息,他们想要两个女儿一起养,那是不现实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两家当亲戚走,两个孩子在两家轮流生活。
  “京市是夏国首都,更是政治文化中心,在京市两个孩子能够接受最好的教育,我希望两个孩子都能留在京市上学。”
  她承认自己有私心,可是这也是实实在在为了孩子考虑,她不觉得顾家会不同意。
  “你忘了我们之前的调查?”他觉得妻子显然走进了一个误区,有必要跟她好好说说,不然容易坏事。
  “什么?”陆芳皱眉,难道是她忽略了什么?
  宋向东无奈摇头,她果然忘了。
  “就我们调查来看,宝珠今年虽然只有十五岁,可是开学之后就是高二,明年下半年就是高三,然后再过一年就能考大学,宝珠可是五县教育局的金字招牌,所以她考京市大学绝对是轻而易举的。”
  “不过是在等个两年,难道这点时间你都等不起,何至于让孩子不高兴呢。”
  很明显,就他们调查到的显示,他们的亲闺女学习能力很强,很有主见。
  若是一味的争夺,很可能会引发她的反感,得不偿失。
  陆芳一听,瞬间明白丈夫的打算,如果两年的话,她确实能够等得起。
  顾家夫妻肯定不会跟着一起上京市,到时候他们夫妻两近水楼台先得月,总能跟闺女亲近亲近的。
  陆芳反应过来,忍不住笑了,“老宋,不愧是你!”
  “老陆同志,你这是灯下黑,没有反应过来。”
  宋向东哈哈一笑,“行了,时间不早了,先睡觉,有什么事明儿再说。”
  “行!”
  殊不知青山大队的顾弘毅和张秀英也在讨论这件事情,很显然,这件事情不是他们否认,就可以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这一刻,他们庆幸闺女没有跟着他们一起回来,如果闺女知道这件事情,不知道多伤心。
  张秀英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只眼睛都带着浓厚的黑眼圈,不仅仅是她这样,顾弘毅也是一样。
  夫妻两对视一眼,忍不住笑了。
  张秀英简单的做了一个早饭,草草的吃完之后就扛着锄头出门。
  一年前,上面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青山大队按照人头分地,顾家人不少,可是分到的地却不多。
  那是因为顾家四个儿子都是工人,户口早就转出去了,所以他们的地不多,分到他们家的也就两老和小女儿的地。
  张秀英刚出来就碰到了同样下地干活的大嫂张翠花,对于大嫂,张秀英是感激的。
  当年丈夫参军,留下他们孤儿寡母在青山大队生活。
  若不是大哥大嫂帮忙,他们母子五人指不定能活到现在。
  “大嫂,你们家的地不是已经收完了吗,怎么还要下地干活啊?”
  “干完了,都干完了,就是去地里巴拉巴拉,顺便松松土。”张翠花嗓门大,性子也爽朗。
  “顺便把地里的秸秆都烧了,也能肥地,希望来年的收成能更好一点。”
  “那也行。”张秀英点点头,秸秆可是肥地的好东西,可不能浪费了。
  张翠娟看了看四周,凑过去小心问道,“弟妹,昨天你们家里来客了,我没好意思上门,我听说你还摔东西了,咋回事啊?”
  倒不是她八卦,而是关心。
  老头子今天早上还说呢,让她问问弟妹。
  要是老二家的有啥事,他们多少能帮点。
  这些年,老二一家对他们多有帮衬,她又不是不清楚。
  如果老二家的真有啥事,她肯定第一个上门帮忙的。
  张秀英神情一僵,勉强的抽出一个笑容,“没啥事,就是有点误会。”
  在没有确定之前,她不想告诉别人,哪怕是大嫂也不成。
  “没事就行!”
  知道她不肯说,张翠娟也不勉强,转而问道,“长生怎么样了,没事了吧?”
  “没事。”张秀英默默的松了一口气,笑了笑,“老大已经醒过来了,说是过段时间就能下地走路了。”
  “那就好,那就好。”张翠娟做了一个阿弥陀佛的举动,一脸高兴。
  “要是没有他们当兵的在外面杀敌,哪来我们老百姓的安生日子哦,秀英,你家老大是个好的。”
  “你放心,好人长命百岁。”老百姓对当兵的那是相当敬佩的,张翠娟这话是一点也没掺假的。
  张秀英点头,一脸感激,“大嫂,那就借你吉言了!”
  最后两人在分叉口分开,去了各自的地里干活。
  见到张秀英下地干活,旁边不少人凑过来聊天。
  除了问候顾长生的伤势之外,就是八卦昨天的的事情,都被张秀英三言两语给岔过去了。
  见她这样,他们就知道问不出什么,索性就不问了。
  听说她跟着去了一趟京市,给这群老娘们们羡慕的够呛。
  尤其是顾大强家的婆娘,那是羡慕的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秀英嫂子,你们去天安门了吗?”
  “秀英嫂子,你真有福气,我们都不知道京市在什么地方,你竟然去了京市,真羡慕你,你看到长城了吗,还有那个什么,什么故宫,对,就是故宫?”
  “嫂子,给我们说说京市是啥样呗,我们之前听京市来的那两个知青说过,听说京市老好了,是咱们夏国最大的城市,是不是这样啊?”
  “嫂子,你快给我们好好说说……”
  一群人围着张秀英,要她说说京市的见闻。
  第四十一章 :血型鉴定
  “行,我就给你们说说京市。”
  张秀英一边干活,一边给他们说桐南市和京市的所见所闻。
  她说的生动形象,说到精彩处,甚至还有人鼓掌喝彩。
  一时之间,不少干活的人都围拢过来,就是为了听她说京市的见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